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1页
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2页
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3页
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4页
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是指以呼吸道作为侵入门户,感染人体致病的一大类细菌。本章重点介绍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才团菌等。,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第二节 白喉棒状杆菌,第三节 百日咳鲍特菌,第四节 流感嗜血杆菌,第五节 嗜肺军团菌,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曲的微生物,有时有分枝或出现丝状体。细胞壁含有大量的分枝菌酸,一般不易着色,一旦着色后,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名抗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一、 结核分枝杆菌,二、 麻风分枝杆菌,一、生物学性状,菌体细长、微弯曲的杆菌,常聚集成团或分枝状排列,抗酸染色阳性。电镜下可见荚膜。,(一)形态与染色,结核杆菌痰涂片,结核杆菌电镜照片,结核杆菌荧光 染色电镜照片,一、生物学性状,(二)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6.5-6.8,生长缓慢。菌落表面干燥呈颗粒状,形似米黄色菜花状。,在罗氏固体培养 基上的菌落特征,(三)抵抗力及变异性,由于细胞壁内含有大量脂质,对酸、碱及干燥有很强抵抗力;但对70-75%乙醇、湿热、紫外线敏感;易产生形态、毒力和耐药性变异。,结核杆菌分枝生长现象,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荚膜:阻止杀菌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脂质:索状因子破坏线粒体膜;引起强烈的局部肉芽肿反应。磷脂能促进单核细胞增生,导致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的形成;蜡质D可引发迟发型超敏反应;硫酸脑苷酯能抑制溶酶体与菌体的结合,有助于细菌长期在吞噬细胞内存活。,蛋白质:主要成份为结核菌素,与蜡质D结合后,能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肺部或肺外结核病。本菌属胞内寄生菌,以细胞免疫为主。,三、微生物学检查,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痰、胃液、脑脊液等标本,标本采集,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第IV型超敏反应性皮试,取OT/PPD,5U注入前臂皮内,24-48h观察结果,测量红肿硬结直径,四、防治原则,WHO提出控制结核病的方法有: 1、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 2、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一、预防:,二、治疗:,WHO建议推广“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 (DOTS)方案: 现埸督促患者服用利福平与异烟肼等规定药物,第二节、麻风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引起麻风。麻风病是一种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病。,麻风杆菌形态、染色均与结核杆菌相似,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常成团或成束存在于吞噬细胞内,细胞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麻风病分为二型二类,即结核样型麻风(闭锁性麻风)和瘤型麻风(开放型麻风);界线类和未定类。,复习思考题,1、比较两类厌氧性细菌的感染特点。 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理和防治原则。 3、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它们在致病中起着哪些作用? 4、试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分析其不同结果的医学意义。,第十一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第二节 百日咳鲍特菌,第三节 弧菌和弯曲菌,第二节、白喉棒状杆菌,(一)生物学性状,细菌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似棒状,多单个存在或排列成V、L等文字,革兰阳性,美兰染色或Albert染色后,可见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白喉棒状杆菌,(一)生物学性状,本菌营养要求高,在吕氏血清斜面或鸡蛋斜面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形成灰白圆形突起的光滑菌落。 在亚碲酸钾血平板上培养呈黑色菌落。并据此可将本菌分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 白喉杆菌对湿热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但对干燥、寒冷、日光抵抗力较强;对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白喉棒状杆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A,白喉外毒素 由A(毒性)亚单 位与B亚单位组成,宿主细胞 表面有与B亚单位结合的受体,1、致病物质: 白喉外毒素由A、B两个亚单位构成,通过B亚单位的转位介导,使有毒性的A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质内,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白喉棒状杆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 病人和带菌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细菌在鼻咽部生长繁殖并释放白喉外毒素,致粘膜细胞坏死,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形成灰白色膜状物假膜。故名白喉。毒素还可毒害心、肝、肾、肾上腺和外周神经,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以体液免疫为主,免疫力牢固。,咽白喉,白喉棒状杆菌,(三)微生物学检查,咽拭子,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鉴定,白喉棒状杆菌,(四)防治原则:,预防:注射白喉类毒素 或百白破三联疫苗,治疗或紧急预防: 早期足量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第三节、百日咳鲍特菌,百日咳鲍特菌简称百日咳杆菌,是引起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百日咳的病原菌,(一)生物学性状:,本菌为G性小杆菌,有荚膜、菌毛。 营养要求高,经鲍-金培养基培养,可见不透明的“水银珠”状菌落。 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敏感。,百日咳鲍特菌,百日咳鲍特菌,(二)致病性:,细菌经呼吸道传染;主要致病物质有:荚膜、菌毛、外毒素等。,百日咳患者,百日咳鲍特菌,(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一般无需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为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主动免疫。 首选红霉素类抗生素治疗。,第四节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俗称流感杆菌,是在患流感时引起继发性化脓性炎症的病原菌。,(一)生物学性状:,本菌为G-性小杆菌,有荚膜,多数菌株有菌毛。 初次分离培养时需5%-10%二氧化碳,生长时需X和V因子。在巧克力血平板上培养,可见无色透明的露珠状小菌落。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V因子,将两菌共同培养可见“卫星现象”。 抵抗力弱,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二)致病性:,主要致病物质有: 荚膜、内毒素、 菌毛和某些酶。,继发感染,流感等病人,引起鼻窦炎、中耳炎、脑膜炎、脓肿等,流感嗜血杆菌,(三)微生物学检验及防治原则:,痰液、鼻咽分泌物、 脓汁、脑脊液及血液,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分离培养,防治原则:对18个月以上儿童接种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疫苗进行 免疫;选用氨苄青霉素治疗。,第五节 军团菌属,19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全美退伍军人会议期间,爆发了一种原因不明的严重肺炎,与会者149人发病,有34人死亡。从死者肺组织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病原菌命名为军团菌。本属细菌包括39个种和61个血清群,其中主要致病菌为嗜肺军团菌。,(一)生物学特性:,本菌为G-性杆菌,有显著的多形性,有微荚膜、鞭毛和菌毛,需氧菌。 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共分15个血清型,我国以1、6型为多。 主要分布在空调冷却水、淋浴头、呼吸机等产生的气溶胶颗粒中; 抵抗力很强,在自来水中可存活一年,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