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1.doc_第1页
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1.doc_第2页
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1.doc_第3页
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1.doc_第4页
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安徽阜阳界首市新华幼儿园 杨凤侠 幼儿期语言的发展,重在口语表达,而口语表达就是俗说的让孩子“能说会道”。孩子口语能力发展的好坏与否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时机,培养孩子说话兴趣,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让孩子想说、要说、愿意说。它需要家园双方的共同配合,努力协作,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鼓励。怎样才能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园,教师应以哪几方面着手呢?第一,循序渐进,发展口语,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一)、看练结合,讲清词意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掌握词汇的多少和对词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因而在口语训练中,应多种手段结合,让他们从实物、图片、演示、动作、表情等具体形象中理解词的意思,表达自己的看法。1、 看练结合,讲清关键词语。如讲小马过河时,我用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等直观教具及演示法进行讲解。孩子们边听故事边看演示,很快弄懂了关键用词“趟、甩”等词义。故事讲完后,我问“趟 ”是什么意思?孩子们说:“就是从浅水里走过去。”“甩”是什么意思?幼儿说:“因为小马有尾巴,甩就是摇尾巴。”孩子们看了我的演示,所以能化难为易,比较正确地理解词意。2、 演练结合,讲清动词含义。例如:在老虎拜师的故事里动词较多,我边讲故事边做动作。故事讲完后,我就将“眯、转、跑、扑、捉、追、爬、跳”等动作一一做出来。然后由我做动作,幼儿说出相应的动词,再让幼儿之间互相交流。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基本上能正确地运用口语准确地表达出来。3、 观察实景,帮助幼儿理解词意。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用自然角养的一些小蝌蚪,让幼儿观察蝌蚪游动的情景,帮助他们理解“游来游去”的意思。孩子们观察并理解了这个词,等我再问“游来游去”是什么意思?幼儿齐声回答:“就是游过来游过去。”接着我又告诉他们:“来去”这个词还可以用在“跑来跑去,跳来跳去”等等,孩子们则更聪明,补充了很多词组,如“蹦来蹦去,飞来飞去,说来说去”等等,这样不但掌握了“来去”的用法,还扩大了词汇量,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二) 、利用多种途径,发展口语 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1、复述故事,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幼儿都懂得了“三心二意”不能把事情作好,而“一心一意”才能办好事情的道理以后,我就让他们复述故事,讲讲故事中“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具体表现。幼儿说:“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小猫听了老猫的话之后,就一心一意地钓鱼,蜻蜓和蝴蝶飞来了,小猫看也不看,结果就钓到了大鱼。”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像小猫那样,三心二意呢?应当怎样处理?经过我的示范、提高和启发,幼儿都能联系实际进行讲述,如个别幼儿说:“我画画时,一会儿玩彩笔,一会儿玩印章,三心二意的,结果什么都没画好。老师让我像小猫学习,一心一意地画画,结果我很快就画好了。”这样的联系,显然是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水平的。2、朗诵儿歌,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我利用儿歌好懂、好学、好记,幼儿都很喜欢的特点,在教儿歌时,重视讲解儿歌的意思,让幼儿在理解儿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讲述儿歌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自编自唱儿歌。比如:我带幼儿观察四季,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有的孩子自编儿歌:“春天暖洋洋,夏天汗直淌,秋天风爽爽,冬天雪花扬。”再比如:妈妈是叶,爸爸是根,我是他们保护的小花;爸爸是左手,妈妈是右手,我是他们捧着的珍珠孩子们学习儿歌,自编儿歌,口语表达得到有效的提高。3、通过提问,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在讲完骄傲的大公鸡时,我就问幼儿,为什么说公鸡美丽?幼儿回答说:“戴着小红帽,穿着花花衣”;大公鸡想和谁比美?小蜜蜂、小马、小松鼠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跟小公鸡比美?通过这些提问,孩子们感觉有话可说,也很乐意说,无形中也就锻炼了口语表达。第二、让口语锻炼贯穿一日生活中。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隐藏着教育契机,合理有效地将口语培养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晨间接待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并与个别幼儿亲切地交谈,引导和帮助幼儿运用语言来表达。如:今天,谁送你到幼儿园的?早餐吃的是什么?你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由几钟颜色组成的吗?他的背心上有好多图案,咱们一起看看像什么? 午餐活动时,给孩子一个小小的葱花油卷馍,就可引导幼儿通过看、闻、摸、尝等方法,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如花色的油卷、香喷喷的油卷、松软的油卷、咸咸的油卷面对色、香、味俱全的午餐,孩子能没话说?午睡后,孩子们互相帮助,并交流学会了什么本领等等;散步时给孩子们互相交谈的时间;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们充分展现自我.孩子们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充分地展现自我,每一段对话都很精彩,老师只需做一名恰如其分的旁观者就行了。在一日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第三、将幼儿的口语训练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中去,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1、 在音乐活动中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一种艺术,幼儿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讲述,并随着音乐情不自禁的做各种动物的形体动作。在此基础上,并提问:“听了什么? 有的说:“我感觉到小鱼在跳舞。”有的说:“我感觉到大象在唱歌”再如幼儿欣赏啤酒桶波卡尔里的幼儿欣赏后,纷纷讲开了“我好象看见小老鼠在跳舞、”“我好象看见两只小老鼠在边说悄悄话”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也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2、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在平时美工活动中,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如:在一次学画小乌龟后,我说:“今天,你们和可爱的小乌龟说几句话吧。”这下,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一边欣赏自己的小乌龟,一边说:“小乌龟,你好可爱。”“小乌龟,我想和你做游戏,好吗?”“小乌龟,我请你吃饭”“小乌龟咱们来跳舞吧。”又如画飞机,我让幼儿说说你的飞机有什么本领,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我的飞机可以发射炸弹;我的飞机是隐身的,别人看不见;我的飞机可以坐很多很多人3、 在数学活动中 在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4时,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会4,并出示图片一棵桃树和小猴子们,我让幼儿讲一讲小猴子在干什么。有的说:“小猴子在爬树。”有的说“在吃桃子。”有的说:“小猴子在荡秋千。”在此基础上,请幼儿数一数,有几只小猴子;再如请幼儿用各种各样的图形拼搭成可爱的小动物(如:小鸡、小鸭、小鸟、小鱼等)并提问动物们在做什么。有的说:“小鸡在吃虫子。”有的说:“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有的说:“花蝴蝶在找朋友。”这样不仅幼儿对学过的几何图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讲讲玩玩中,把数学和口语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4、 在体育活动中在体育活动中主要是突出动静交替。在幼儿爬、跳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先请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再让他们讲一讲你是怎样做的。有的说:“我象小乌龟一样慢慢。”有的说:“我像小兔一样快乐的跳。”还有的说:“我感觉我变成了小动物,躺在软软的沙滩上,太舒服了。”.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提高了幼儿的体质,又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5、在游戏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一项快乐而自由的实践活动。口语表达则伴随着幼儿游戏的始终。老师或参与游戏,或指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幼儿初期,大多说孩子总是边说边玩,如一名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时,边喂娃娃边说:“快吃,快吃,不要弄掉了,要一边嚼一边咽。”喂完饭后,又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好小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踢被子,要着凉的,着凉要吃药打针,眼睛要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这些话中已明显掺进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创造成分,此时,老师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幼儿的独白言语,予以正确引导,有时游戏中还要鼓励幼儿把思考过程说出来。比如,在孩子完成了积木拼搭以后,我们不妨鼓励孩子再回头看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将有助于幼儿形成一种连贯的、清楚的、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满足幼儿用语言表达成功的经验。幼儿后期,特别是大班,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明显增多。这时孩子们的口语更是得到充分地锻炼,从确定游戏主题、场地的选择、材料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等等,都需要幼儿陈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意见,随着游戏的开展,必会产生与人、与事物打交道的现象。如问话、导购、请求帮助等等,正是在这些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实际的练习,语言的对答、应变、协调能力也得到很大的锻炼,反过来,语言表达和交往上的成功,又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积极性。6、 在区角活动中区角活动更是为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空间。比如:用旧台历制作图书帮助幼儿创编故事;用信纸袋制作纸袋木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设置图书角供幼儿欣赏、阅读,激发幼儿对图书的爱好;启发幼儿大胆运用丰富词汇看图讲述;创设小舞台,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大胆自信地表演;用录音机录下孩子们讲的故事,鼓励幼儿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老师的作用固然重要,家庭对幼儿的口头语言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1、对孩子的口语教育要早。古人提出“教儿婴孩”,孩子出生后,要经常逗她玩,跟她说话,要说普通话,讲故事给她听。孩子会眨着明亮的眼睛,静静地听大人讲。给孩子读故事,孩子很善于模仿,语言悟性又高,长期在这种随意自然、无拘无束地氛围中,孩子的说话的兴趣就会调动起来。2、家长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孩子朗读文学作品、故事等等,引导孩子复述。孩子听,能正确发言;孩子说,则能锻炼口语表达。每每孩子听完一个小故事后,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复述,孩子复述时,家长要做谦虚的听众,尊重孩子的讲述,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即使发现孩子有不当的用词或语句,也不要急于纠正;应等孩子讲完后再加以纠正,不时打断孩子的讲述,既干扰了孩子连贯的思维,也易损伤孩子的表达的自信心。3、 扩大孩子的生活视野。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认识人和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抓住对孩子进行口语训练的最佳时机,比如:穿衣服时,教孩子说出衣服的名称;吃饭时,教孩子说说饭菜的名称不仅如此,还应该让孩子走出家庭的小圈子,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自然界各种事物,不断充实孩子的生活,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发现新鲜的题材,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欲望,言为心声,只有当孩子感到心里有话时,才能说得出,说得好。4、训练思维,让孩子会说。语言的发展与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要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必须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把想和说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幼儿说话不连贯,经常一问一答的情况,采取提供连贯性的词语或句子的方法,如带孩子参观超市,先引导幼儿观察,然后启发提问:“超市人员分别在做什么?怎么干?”要求孩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首先其次最后”等关联词把话说连贯。在平时生活中,父母要经常找一些话题,启发孩子勇敢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锻炼孩子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并提醒孩子表达时的举止,态度要大方,口齿要清楚,声音要洪亮,鼓励孩子想说、敢说、乐意说。这样不仅训练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5、放手让孩子走到小伙伴中间去让孩子有玩耍的伙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为孩子创设同伴间语言表达的机会。如双休日带孩子去小伙伴家做客,也可邀请小伙伴到家中来,提供孩子们一些玩具、图书等,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和发展语言。孩子们有玩耍的伙伴,就会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仿的年龄,共同的心理,使他们沟通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