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docx_第1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docx_第2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管理】知识点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 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转移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遵义会议:召开: 年1月在遵义召开。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的错误,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意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 的标志。知识点2过雪山草地经过:遵义会议四渡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 翻雪山过草地。知识点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意义:粉碎了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基础过关】知识点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2如图雕塑上的文字上为“长征从于都出发”,下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如果要求你给雕塑加上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你会选择(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3“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博古 B陈独秀C毛泽东 D邓小平4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知识点2过雪山草地5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C渡过金沙江 D井冈山会师6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如图所示地点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B大渡桥横铁索寒C更喜岷山千里雪D三军过后尽开颜知识点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7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A瑞金 B遵义C会宁 D吴起镇8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 )A艰苦朴素精神 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C敢于创新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能力提升】9“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10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三: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样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1)材料一中红军为什么要进行艰苦卓绝的两万余里的长征?“12个月”指哪一时间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直击中考】12(娄底中考)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知识管理五 1934 1935 左 毛泽东 毛泽东 转折点 成熟 赤水 金沙江 泸定桥 吴起镇 会宁 国民党反动派 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基础过关1.B 2.B 3.C 4.B 5.D 6.B 7.C 8.D能力提升9.D 10.D11.答案:(1)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中央根据地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2)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将士同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