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和亲与汉藏文化圈的形成.doc_第1页
唐蕃和亲与汉藏文化圈的形成.doc_第2页
唐蕃和亲与汉藏文化圈的形成.doc_第3页
唐蕃和亲与汉藏文化圈的形成.doc_第4页
唐蕃和亲与汉藏文化圈的形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论坛双周刊唐蕃和亲与汉藏文化圈的形成陆庆夫段园园英国两次入侵西藏在中华民族关系史上,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和亲使者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以她们的亲身经历绾就了血浓于水的唐蕃关系纽带,谱写出“汉藏自古是一家”的历史篇章,为中华各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贞观初期,唐太宗以东方大国天子的崇高威望赢得了西北诸藩的敬仰,被尊称为“天可汗”。周边各政权纷纷派遣使者赴唐朝通和、求婚。此时吐蕃正兴起于西藏高原,掌权者松赞干布刚刚统一各部,并致力于内政改革以巩固其统治。他很想与唐朝建立关系,希望成为“大国子婿”,借助这样的身份以使“杂姓部落更尊服之”。贞观八年(625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向唐王朝请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其实,唐太宗在与周边部族的关系问题上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曾经与大臣讲,对待寇边的少数民族政权,无非有两种对策,一是征兵讨伐,击而虏之;二是“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唐太宗这一偃武修文、怀柔安边的政策得到了大臣的拥护,称“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之久,为唐蕃友好关系和吐蕃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包括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释迦佛像以及经史、诗文、工艺、医学、历法等书籍。这些物品与书籍大大推进了藏族社会的发展。文成公主还努力在藏区传播唐朝的先进科学技术。她推行汉族的先进耕作方式,使粮食产量得到提高;她教会了藏族妇女纺织和刺绣,使吐蕃家庭手工业迅速发展;她还向藏民传授建筑技术,据载她曾设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但是,鸦片战争爆发后,西藏受到西方列强的觊觎。1888年和19031904年间,英国发动了两次侵藏战争,目的是在西藏建立起英国的排他的影响,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变成保护英属印度北部边境的一个“缓冲区”,进而攫取更多的殖民利益。所谓“西藏独立”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1888年,英国悍然发动了对隆吐山的武装进攻。驻守隆吐山的藏军依靠手中仅有的火绳枪、弓箭、刀矛等十分落后的武器,同武器精良的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但是,抗击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前线藏军得不到有力的支援而失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90年和1893年分别与英方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和中英会议藏印续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而且侵害了西藏地方势力的利益。条约签订后,西藏人民阻止清政府派人与英方重新划界,并拔除了英方私立的界石,照旧在过去的牧场上放牧。当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加紧筹划侵略西藏的时候,沙皇俄国也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青藏高原。英国认为,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次大陆的屏障,一山之隔的西藏应属英国的势力范围。假如西藏落入俄国手中,印度就完全暴露在俄国的威胁面前。英国驻印度总督寇松主张,在与俄国进行的这场“大争夺”中,英国应奉行“前进政策”,要赶在俄国人之前,树立在西藏的影响和权威,因而加紧了再次武装侵藏的准备。1903年,英属印度政府派出以荣赫鹏为首的侵略军,以谈判为名越过边界闯入西藏。1904年4月11日和7月6日,西藏江孜两度失陷。8月3日,英军闯入拉萨。圣洁的古城拉萨,千百年来第一次遭到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在英军闯入拉萨前数日,达赖十三世已率领少数亲随,离开布达拉宫,取道青海逃往外蒙古。由于给养和通讯得不到保证,英国侵略军于1904年9月下旬离开了拉萨。资料收集562008/04/B总第224期责编/汪训波计和协助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人民的联系,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自文成公主入藏后到松赞干布去世共十年的时间内,吐蕃从未与唐朝发生军事冲突。同时,在文成公主与嫁到吐谷浑的弘化公主的共同努力之下,吐蕃与吐谷浑也恢复了和好关系。随着两地联系的加强,唐与吐蕃的社会风俗也在相互影响与习染。吐蕃人原是“毡帐而居”,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松赞干布带头改变生活习惯,“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又派遣酋豪子弟入国子监学习诗书,并请求唐朝派去有学问的人“典其表疏”。唐代岭南诗人陈陶诗云“: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汉藏融合之深由此可见。文成公主于永隆元年(680年)在拉萨去世,时年56岁。由于文成公主对藏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吐蕃人民崇敬她,怀念她,把她传说中的生日即藏历十月十五日和到达拉萨的日子即藏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万民欢庆的节日。每逢此日,藏族人民都穿上节日盛装到各寺院祈祷祝福。景龙三年(709年),唐中宗将金城公主许配给吐蕃赞普。金城公主入藏时,带去了数万匹的锦罗绸缎,多种工匠和龟兹乐队。吐蕃又于开元十九年(731年),派使者向唐请求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唐玄宗命秘书省抄写后送予吐蕃。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了三十年之久,在此期间,吐蕃与唐王朝的关系并不如文成公主时期平顺,时而友好时而兵戎相见。但是金城公主仍然为唐蕃人民的友好关系与藏族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使唐蕃“和同为一家”。唐蕃和亲的史实证明,早在1300多年前,汉藏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就已经建立了,并且是通过两名王室女子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为纽带建立的。从此以后,唐与吐蕃开始了频繁交往,据不完全统计,自贞观年间至吐蕃王朝瓦解的200余年间,双方使臣往来190余次,多者上百人,少则十几人,有的久居对方,长达数十年不归。或和亲、会盟,或报丧、吊祭,或进贡、朝贺,或报聘、求市,或求匠、送僧。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双方的政治联系,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密切了唐蕃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人民的相互了解。因此,可以说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的和亲吐蕃为汉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因为她们的努力和付出,“汉藏一家”的共同文化圈日益形成。这种关系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宋代得到传承与兴扬;至元朝水到渠成,终于完成了西藏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统一。(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奥运圣火在英、法、美等国传递时遭到多次干扰,正是崛起的中国近年来在西方世界不断遭遇抗拒的最生动的缩影。拉萨打砸抢事件本身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事件,但因为它发生在借奥运之火而风光亮相的中国,所以,西方有心之人便大肆挖掘和渲染这一事件的负面政治效应,以此挫伤中国矢志要平等立足于强国之林的雄心。“藏独”分子借奥运之机发泄对中央政府的仇恨和敌意,与这些年来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态势所产生的抵触、疑虑和不满是完全合拍的。“藏独”分子以暴力行动干扰奥运圣火传递,同样符合西方人看待中国的政治逻辑和政治需求。因此,虽然抢夺火炬、扰乱传递火炬行程的“藏独”分子是“少数人”,但他们却是一种政治替身,代表了西方很多人对中国的固有偏见、歧视和敌意。近代历史上,中国和西方两个世界曾经发生过多次碰撞,而每次碰撞的始作俑者都是西方列强,并且远涉重洋将灾难强加给中国。最近二十年以来,它们曾经加害于中国的历史旧账已经被逐渐淡忘。但此次拉萨打砸抢事件之后,西方主流媒体有意或无意地歪曲事实、丑化和敌视中国的行为,使得中国民众感到非常失望。(人民论坛根据新华社、中新社发表文章整理)通过两场侵略战争,英国人扩大了他们在西藏的影响。历史上西藏僧俗上层中亲英派的出现,就是从此开始的。此外,英帝国主义者经过侵藏战争之后,认识到无法靠武力来征服这片高原,因而在西藏僧俗上层中培植亲英势力,挑动、怂恿西藏与中央政府对抗,试图用这种办法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将其变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或者附庸,变为保护英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