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原型被动式》doc版.doc_第1页
《英汉原型被动式》doc版.doc_第2页
《英汉原型被动式》doc版.doc_第3页
《英汉原型被动式》doc版.doc_第4页
《英汉原型被动式》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原型被动式-大学语文论文英汉原型被动式 夏滕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被动式是语言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本文运用语料库概括出英汉原型被动式,因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被动式的特征不仅是传统的句法结构象征,它也把语义信息映射到句法结构之中。语言形式以原型或图式的方式储存在人们大脑之中,说话者从具体的语言表达中提取原型或图式,用以构造和理解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被动式反映了句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映射,句法上的原型结构会引起不同的概念化过程。 关键词英汉被动式;原型;频率;概念化 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5-0029-02 被动式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的中心课题。它关系到语义信息向句法形式投射问题,关系到形态与句法的互动环节,关系到说话者组织信息,也关系到概念化的过程。因此,许多学者1234投入到了被动式研究中,却难以达成共识。前人的研究从句法特征来描写英汉被动式(汉语:NP+被、叫、让、给+VP;英语:NP+BE+Ven+by+NP),但很少考察英汉被动式的原型特征。本文基于语料库(FLOBLCMC)试图总结出英汉被动式的原型。 在认知层面上,语言的形式是一个传统的符号系统,说话者通过真实的语言交流,掌握传统的语言形式。这种传统的语言形式之后又以原型或图式的方式存储于大脑中,并通过提取具体的语言形式将其展现。基于这种原型特征,说话者理解新语言形式背后的意义。因此,认知语法为被动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是在现代哲学思想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哲学上看,在原型理论产生之前,人们对概念的理解基本是基于经典学说,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模型。它是从充分必要特征中定义原型。一个物体只有拥有了全套该范畴内成员的特征,才能成为其范畴的一员,因此,特征是必要条件。因为拥有了全部的特征才能保证其成员身份,所以,特征又是充分条件。这种模型通常只是在理想情况中运用的最好,如果某一元素不能满足关键条件之一,那该元素即被排除在外。但根据维根斯坦的游戏说5,语言其实就如游戏,语言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共有特征,只存在家族相似性。因此,范畴之间的联系是模糊的,并非充分必要条件。 后期,学者重新思考了这种原型观。“体验现实主义”的支持者认为范畴和真实世界中的物体有一种更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范畴可以在认知上或感官上凸显物体的典型特征。这种观点常被视为原型理论的精髓,而最具典型特征的范畴就是原型。在心理学上,Rosch根据实验得出人们对核心成员的识别快于非核心成员结论,因此,范畴是建立在最佳或最典型成员基础上,也就是说在某一范畴中各成员有一个优良度(goodness),而且成员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6192-233人们根据事物的外观感觉表征和事物的功用进行范畴化。因此,原型性可以视作一种效应。 二、语料库中被动式的典型特征 基于这种典型性效应,人们开始考虑频率在范畴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725-70:某一范畴中,经常出现的成员至少可以决定该范畴的原型特征。 1.基本英汉被动式。根据语料库FLOB的检索,本文发现英语中存在两种被动式:be被动式和系动词构成的被动式。其各自的频率如表1: 根据语料库LCMC的检索,本文发现汉语中存在多种被动式,分别为“为所”、“给”、“叫”、“让”、“挨”、“受”和“遭”。表2显示了它们各自的分布情况: 由此可确定be被动式是英语中主要被动式,它反映了英语被动式的主要特征,而汉语中的“被”字句是主要的汉语被动式。下文将根据题元角色来探讨被动式的主语成分。 2. 受事主语被动式。在题元结构中,如果宾语由受事担当,常能引起被动化。此时,句子题元的语法功能发生转变,原先处于宾语位置的受事提升至句子的主语,而原先处于主语位置的施事可以显现或隐藏。 在LCMC中,即使含有被动语义的被动动词诸如“挨”、“受”、“遭”等,在句法结构上,也是由受事担当主语。如: (1)决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军人。lcmc_a.xml (2)那胸头挨了一拳的人虽然气得脸都白了。lcmc_n.xml (3)虽然为此她遭过父母的打骂,却仍无休止。lcmc_f.xml 3.与事主语被动式。与事做主语的被动式通常是把与事提升为句子的主语,这种被动式是一种有标记的被动式,例如以下从FLOB和LCMC中提取出来的例子: (4)He was given a book.flob_j.xml 例(4)与事he被提升为句子的主语,而受事依旧在句子的宾语位置。但在汉语的被动式中,常常会使用话题作为被动式的主语,这个内容将在下节直接与间接被动式时具体讨论。 4.其它主语被动式。有时,句子的主语不一定完全就是受事和与事,其它题元角色,比如,受益者、来源、工具、处所等也会充当句子的主语。也就是说间接论元会被提升为句子的主语,例如: (5)It was felt that such an arrangement would save money.flob_g.xml (6)in time this became regarded as his acute;familyacute; name.flob_g.xml (7)这被人们视为不吉祥的叫声,竟给人带来生的希望。lcmc_a.xml (8)别吹大牛了,当心被鱼捉了去!lcmc_p.xml 在例(5)和例(6)中,间接论元“it”和“this”成为句子的主语,而在例(8)中,主语却完全省略。由此可以看出,被动式的主语可以由不同的题元角色充当。 根据语料库中的频率分析,本文统计了不同题元角色充当被动式主语的基本情况,如表3: 从图4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被动式,句子主语的题元角色一般都是由受事充当,但汉语被动式主语的题元角色较多元化,可以由其它成分充当,例如话题。 三、原型英汉被动式 根据上文所提到的原型概念,在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特征可视为典型特征,而出现频率较低的特征为非典型特征。虽然是非典型特征,但它仍能体现被动式的特征。 原型英汉被动式的基本情况可由图3所表示: 在图1这个圆形中,A代表的是受事为主语的被动式,它位于圆形的中央,代表了最典型的英语被动式,也就是说A的优良度(goodness)最高,是最佳例子。B代表的是与事为主语的被动式,它略微偏离中央,其典型性下降,略带有标识性。C代表的是其它题元为主语的被动式,其典型性比B更低。C位于圆形的最外围,说明它们的原型性已降至最低,其标识性最强,通常在句法或词汇上带有标识。 汉语被动式在一些特征上与英语被动式相同,但有其特征。在汉语被动式中,A代表了受事为主语的被动式,B代表了话题为主语的被动式,C代表了与事为主语的被动式。以话题为主语的被动式就是汉语独有的特征,因为从类型学上而言,汉语是一种以话题优先型的语言。 作为语态的一部分,被动式在人们的认知活动拥有一定的概念基础,因为被动式是说话者为了满足交流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语态,它表达了一种事件在演化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概念差别。任何事件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在不同程度上被概念化,继而在事件观和事件类型上产生了原型性和非原型性的联想。对于上文总结出来的英汉原型被动式,本文发现,中西方对于事件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因为英汉原型被动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比如英语以与事为主语的被动式更频繁出现,汉语被动式的主语有时由话题充当等。这说明中西方之间在概念化方面存在某些不同之处。 【 参考文献 】 1冯胜利.“管约”理论与汉语的被动句J.中国语言学论丛,1997(1). 2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4). 3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4). 4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3). 5Wittgenstein, L. 195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6Rosch, E. 1975.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