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探究.doc_第1页
《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探究.doc_第2页
《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探究.doc_第3页
《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探究.doc_第4页
《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探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探究-大学语文论文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探究 王冲 刘东奇 (内蒙古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以长安为中心的秦晋方言是汉代最重要的方言,它是当时共同语的基础,弄清其声韵特点对汉语方言史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诗赋语料颇丰,加之利用数理统计法便可分析这个时期的韵部分合情况,以此考察可以得出汉代秦晋方言的韵部特点。 关键词秦晋;方言;数理统计法;史记;汉书 中图分类号H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8-0008-0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YY0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冲,男,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文化语言学;刘东奇,男,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本科生。 以长安为中心的秦晋方言是汉代最重要的方言,它是当时共同语的基础。秦地和晋地在上古时期一直处于密切的交往当中,特别是商鞅提出招三晋之民到秦地和秦有计划地向晋地移民后,这愈发促成了秦晋这两个方言区的融合。秦代小篆的通行,消灭了文字的各种异形现象,使书同文的主张得以实行,同时这也使秦晋方言在秦代和西汉时期占据了统治的地位,秦晋方言的崛起成为必然。周祖谟在方言校笺自序中就曾指出:“夏言应当是以晋语为主的。因为晋国立国在夏的旧邑,而且是一时的霸主;晋语在政治和文化上自然是占优势的。等到后来秦人强大起来,统一夏以后,秦语和晋语又互相交融,到了西汉建都长安的时候,所承接下来的官话应当就是秦晋之间的语言了。”12据李恕豪统计,在方言中“秦”出现了109次,“晋”出现了107次273,可以看出数字比例之高,因此秦晋作为一个大的方言区的理由是充分的。 秦方言是秦晋方言的核心,晋方言和梁益方言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秦方言的影响。张维佳认为:“汉代,秦方言也有很大发展,随着政治经济势力的北上,秦晋这两个有一定差异的方言到此时已融合成一个方言,作为当时通语的基础方言。东汉以后,社会大动乱给秦晋方言带来较大冲击。方面,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或南迁),秦晋方言作为“通语”的基础方言的地位也渐渐为汴洛中州方言所代替。”34可见秦、晋、陇、冀、梁益在东汉时期可以看作一个方言区,而秦方言是其主导。秦的中心地区在渭水流域,晋的中心地区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弄清其声韵特点对汉语方言史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史记、汉书中汉代秦晋方言的诗赋语料颇为丰富,加之利用数理统计法便可分析这个时期的韵部分合情况,以此考察可以得出汉代秦晋方言的韵部特点。 一、西汉时期秦晋方言特点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由此可见“秦声”的特点就是“击缶”和“鼓盆”。据汉书礼乐志所记,在汉乐府中有“秦、楚之讴”,艺文志中则有左冯翊秦歌诗和京兆尹秦歌诗,这些“秦讴”和“秦歌”就是用秦晋方言创作而成的,只可惜我们见不到原文,无法揣测其用韵的特点。 史书中反映西汉秦晋方言的韵例并不多,只能进行简单地描述:1.侵部既和真部、文部的-n尾合韵,也与耕部、东部的-尾合韵。2.之幽音近。3.鱼侯音近。4.阳和耕有多次合韵。5.东冬音近,并且东部和阳、蒸、耕、侵等阳声韵部多有合韵。6.幽宵音近。7.元月合韵。 二、东汉时期秦晋方言特点 东汉有许多作家都是陕西人,如班彪、班固是扶风安陵人,傅毅、马融是扶风茂陵人,冯衍、杜笃是京兆杜陵人。他们的作品合起来数量较多,以此可以探究东汉秦晋方言的特点。 1.东汉的侵部依然继承了西汉时的特点,既和-n尾合韵,也与-尾合韵。 2.通语中的鱼部麻韵字于东汉时期转入歌部,但在班固的韵文中麻韵字却仍然与鱼部字通押,如:奢、华(汉书28卷-994页-8行);华、野 (汉书40卷-1325页-11行);武、雅(汉书40卷-1363页-6行)等等,这是与官话的相异之处。 3.罗常培、周祖谟认为:“阴声韵之、幽、宵、鱼四部元音比较接近。之、幽两部各家都有通押的例子,但幽部字主要是尤韵字。”497下面我们用数理统计法来验证之幽两部的亲疏关系: 阴影部分为其离合指数,数值为20,可见二者尚未合并,只是音近而已(关于数理统计法请参阅朱晓农和麦耘的相关文章)。 4.“行京明一类的字在西汉属阳部,到东汉时一般都跟耕部字在一起押韵,可是有时还跟阳部字在一起押韵。冯衍、杜笃、班固、马融都如此。行、京两个字几乎游离于阳耕两部之间,有时跟阳部字押,有时跟耕部字押,这正表示语音在转变过程中所呈现的不稳定的现象。耕部字也有一些跟阳部通押的例子,足见阳、耕两部音近。”4100阳、耕合韵的韵例在史书中并未发现,但是此现象在通语中却十分常见,与先生所说吻合。其实阳、耕两部具有相同的韵尾,在一起通押本是件平常的事情,不一定都要认为属于方音的现象。 5.真部与耕部相押者绝少,仅一见,而真部与元部合韵多些,真、文尤多,可见真、文两部音近。下面我们检验一下真、元以及真、文之间的亲疏关系。首先计算真、元两部的离合指数: 离合指数为19,真、元尚未合并。再来计算真、文两部的离合指数: 离合指数为70,它介于90和50之间,此时我们要根据卡方检验来判断真和文是分是合,下表为卡方检验的表格: 阴影部分为其卡方值,即真、文的卡方值为4.401。此时,无论将检验水平定为 = 0.025、 = 0.05或 = 0.10,卡方值都要小于这些分布临界值,因此真、文应当合并为一个韵部。 6.“入声韵收-k的几部职、沃、屋、药、铎都互相通押,这是一个特点质、月两部收-t的入声韵,有时通押,但没有跟收-k的入声韵相押的例子,足见-k、-t两类的分辨很严。”4100史书中的材料亦是如此,印证了先生的观点。 7.鱼和侯有多次合韵,下面检验一下两部的亲疏关系: 离合指数为69,它介于90和50之间,这时我们要根据卡方检验来判断鱼和侯是分是合,下表为卡方检验的表格: 阴影部分为其卡方值,即鱼、侯的卡方值为3.041。此时,无论将检验水平定为 = 0.025、 = 0.05或 = 0.10,卡方值都要小于这些分布临界值,因此鱼、侯应当合并为一个韵部。 8.“脂部的去声字则跟祭部通押。这些跟祭部通押的例子基本上都是属于诗经音微部的字。脂部去声和祭部又都有跟入声月部押韵的例子,班固、马融是其代表。惟想脂部去声跟祭部元音相近。”498史书中并未找到脂、祭合韵的韵例,但是却发现了脂部和微部以及祭部和月部的合韵例证。由于脂、微两部独用的数字过少无法利用数理统计法(脂独用1次,微独用7次),这样我们只能验证祭和月的亲疏关系: 很明显,二部应该合并。 三、结语 东汉时期秦晋方言的特点如下: 【 参 考 文 献 】 1周祖谟.方言校笺M. 中华书局,2004. 2李恕豪.扬雄方言与方言地理学研究M.巴蜀书社,2003. 3张维佳.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M.陕西人民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