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德炉与巧生炉-美术论文宣德炉与巧生炉 冷坚 “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这是我国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陈巧生仿古铜炉的评价。马未都先生将陈巧生铸造的“巧生炉”与“宣德炉”并列而言,这足以说明巧生炉的不凡,同时也揭示了巧生炉在当今我国仿古铜器中的领先地位。 一、宣德炉 宣德炉,是指明代宣德年间宣宗皇帝主持铸作的香炉。宣德年间,海内升平。明宣宗朱瞻基成为“太平天子”、“守成之君”。他在点检内府藏品时,感叹古代流传下来的铜器太少,便有了增添铜器的想法。宣德三年(1428年),暹曼国(今泰国)刺加满霭向朝廷进贡风磨铜数万斤,这又触动了宣宗皇帝改善郊坛、太庙及内廷鼎彝陈设的想法,于是就颁布圣旨,命工部、礼部官员遍查史籍,研究宫中所藏器物,参照内府收藏的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款式和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图谱,并亲自选定117种鼎、炉、簋、鬲等器物款式,由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等人,召集民间技艺精湛的铜炉铸造工匠千人汇集京城,用这些风磨铜来铸造香炉。在铸造过程中,还加用了金、银、锡、镁等三十三种贵重材料。于是,以优质的原料,加上精妙的铸造工艺,一批精美绝伦的鼎彝铜器脱颖而出,其中铜香炉就有数千件。普通的铜经过四炼后,便出现珠光宝色,而铸作宣德炉的铜,最精纯的要经过十二次冶炼,最差的也要经过六次冶炼。正因为如此,宣德炉才名扬海内。 宣德年间,所制的香炉共计五千余座。各式各样的香炉,无所不有。所制之器,大多为仿古代名器,其中有仿商代的鼎,有仿唐代天宝局式的,也有仿宋代祥符礼器图式的,仿宣和博古图录的,仿元丰礼器图的和仿绍兴鉴古图的等等。宣德炉的上等器具,有的还用赤金鎏裹,或镶嵌金银和名贵宝石等。各种器具的耳、边、口、足等最细微的地方,也都精心制作,如耳的种类就有五十多种。宣德炉最精妙的是色泽,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出奇光,犹如妙龄女子的肌肤,柔腻光滑,且色彩灿烂善变。 宣德炉是中国古代铜器继商周青铜器以后的又一经典。宣德年后,宣德炉的影响依然存在,达官贵人对宣德炉更是一往情深,于是便出现了仿宣德炉。首先仿制的是吴邦佐。吴邦佐是宣德时铸铜工艺名匠,曾是冶炼、铸造宣德炉的督造官,也是炉式、款式的设计者。邦佐为宫廷的宗庙社堂,铸造了大批铜器,同时还“私铸”铜炉出售,皆精妙绝伦。宣德炉停铸以后,吴邦佐雇佣原班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制,其中的精品可与御制宣德炉媲美。苏州的一些工匠更是精于仿宣德炉,而且名家辈出。 二、巧生炉 巧生炉,是以“陈巧生”命名、落款的仿古铜炉。它是陈巧生积四十年铸造铜炉之经验和长期研究破解宣德炉制造秘诀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宣德炉的华美转身。 陈巧生,字彦岐,号炉香居士,苏州人,1957年1月出生。 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巧生铜艺工坊、苏州巧生炉文化有限公司、苏州巧生炉博物馆、苏州陈巧生炉文化艺术馆创始人。 陈巧生是陈氏铜炉世家的第三代传人。他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深深爱上了铸作铜器的手艺。八岁就跟着父亲学做铜器,当然也做杂活。到了十八岁,就开始做铜匠。他靠了一条小船,一副铜匠担,几乎走遍了江南的大小城镇。 1981年,陈巧生在皮市街古玩市场碰到一位老朋友。朋友问他:“你能否做一只宣德炉?”陈巧生一口答应:“可以。”不料,这一声应允,竟开启了他日后艰难而又辉煌的仿制宣德炉的征途。 第一只仿宣德炉的研制,远比原来想象的要困难几十倍,从开始构思到成炉,足足耗费了一年的时间。期间,遇到了设计、铜料、打磨、雕刻等各种问题,而且每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新的困难。开始,手中只有一张老炉的平面图,没有可以参照的老炉实样。怎样才能复原宣德炉?他日思夜想。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过近百次的试验失败,最后终于掌握了铜水的温度,以及铜料和化学元素的最佳配方。1982年,陈巧生终于仿制成功第一只宣德炉。这是一只纯手工打造的宣德炉。加之用中草药上色擦磨,这只炉包浆自然,肤色圆润如玉,炉上有四只凤凰,寓意凤飞四方,光芒四射。他为此欣喜万分,因为他实现了对一个朋友的承诺,这一只铜炉是陈巧生诚信为人的见证,更是对陈家祖传铜艺重大突破的标志。 从此以后,陈巧生的仿制宣德炉技艺日趋精妙。其仿制的宣德炉成为国内古玩市场最受欢迎的收藏和玩赏艺术品。陈巧生仿制的宣德炉,握于手中,压手沉重,其皮壳如婴儿肌肤般细腻圆润,其炉底落款:“大明宣德年制”。这种高仿的宣德炉,竟与真的宣德炉一模一样,就连专门收藏宣德炉的专家也难辨其假。于是,一些古董商将陈巧生的仿宣德炉,在古玩市场上冒充真宣德炉出售,以获取暴利。当陈巧生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毅然采取措施,所制铜炉不再落款“大明宣德年制”,而是落款“陈巧生制”。于是,“巧生炉”之名,不胫而走。马未都先生的“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的赞誉,更是传遍大江南北。 巧生炉器形,参照宣德彝器图谱,其铸造法也完全依照宣德炉用的失蜡法及明代宫廷铸造的工序,工艺可谓精益求精。首先,铜炉原料独特,除铜以外,在冶炼中还加有银、镁等贵重材料,所以铜炉的质地特别细腻,色泽呈紫色或黑褐色;其次,铜料反复冶炼,一般炉料只需炼四次,而巧生炉的炉料要经十二练。因此,其炉质更加纯真细腻,表壳圆润光滑,如同婴儿皮肤。其三,在打磨上,虽然也采用机械打磨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主要还是靠人工细致打磨,以中药配方做色。其四,装饰工艺精妙,运用鎏金、点金、嵌金、錾刻等工艺,使巧生炉金光闪烁,宝气四溢。正因为如此,巧生炉才具备了至高的品质:造型古朴、工艺精湛、色泽润和、充满灵气、宝光内敛。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陈巧生及其铜艺工坊,研究古籍,挖掘传统,大胆创新,共铸作一千二百多种器形的仿古铜器,其中有博山炉、宣德炉、铜薰炉、铜手炉、印香炉、帝王炉、铜花瓶、佛像、瑞兽等品种。 难能可贵的是,陈巧生所铸铜炉并非一味模仿明宣德款式,而是赋予新的创意,使作品既不失传统韵味,而又给人的新颖清雅之感。如鎏金竹节耳熏炉,高34厘米,耳间距17厘米,重5.7公斤。此炉原形是青铜器素圆鼎,陈巧生在创作设计时,保留了圆鼎器形,而将其板耳改为竹节耳,并添加千秋万代纹之熏盖,熏盖顶部以狮子戏彩为纽,对炉身细錾花鸟纹饰,并施以鎏金装饰工艺。整件作品既古意盎然,又生机勃勃,其乐融融。 又如祥云甪端熏炉,高40厘米,腹径23厘米,重15.5公斤。陈巧生采用唐代瑞兽造像之壮硕身形,却一改其狰狞之面貌,螺髻卷曲,满脸喜气,周身遍布如意云纹,并运用雪花飘金作色工艺,整件熏炉器宇轩昂,寓意太平。使用时,香烟从瑞兽口中徐徐飘出,满屋香烟缭绕,情趣悠然。 巧生炉与明宣德炉相比,毫不逊色。巧生炉融古韵今风为一体,成为当今时代收藏市场的宠儿。在全国号称收藏重镇的北京、西安、天津、上海等地,巧生炉受到藏家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执业药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彩色超声波诊断仪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全生产的六项机制网络知识答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育培训服务行业态势研究
- 西宁军校面试题及答案
- 上海家化联合招聘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校招真题及答案
- 南京银行招聘真题及答案
- 汽修维修记录管理制度
- JG/T 528-2017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率测试方法-测试舱法
- 林火监测与预警课件
- 会计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电子书
-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与进步跟踪表
- 2025年驾驶证资格考试科目一必刷题库及答案(共420题)
- 体育场馆羽毛球馆运营策略考核试卷
- 国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自检自测1-九
- 红旗河工程可行性报告
- 光伏区围栏施工方案
- 临床科室药品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