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锥颅引流抢救-神经医学论文.doc_第1页
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锥颅引流抢救-神经医学论文.doc_第2页
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锥颅引流抢救-神经医学论文.doc_第3页
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锥颅引流抢救-神经医学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锥颅引流抢救-神经医学论文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锥颅引流抢救 肖志强 黄建龙 林振德 黄少蕾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内科,福建安溪 362400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抢救老年人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部分并脑疝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抢救成功率。方法 根据头颅CT片定位,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血肿最大层面行微创锥颅穿刺引流。结果 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治疗老年人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在无立体定向设备的基层医院进行,简便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结果28例中治愈1例,好转12例,死亡2例,未愈13例,抢救成功率46.4%。结论 微创锥颅穿刺引流,具有不需特殊仪器、可在床边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尤其适应于老年人危重型脑出血的抢救。 关键词 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锥颅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2(b)-0140-01 老年人脑出血死亡率高、危重型死亡率更高,几乎达80%1。本文报道对高龄脑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而病情继续加重者采用微创锥颅血肿引流,获得一定效果,抢救成功率13/28(46.4%),文中对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锥颅适应证、如何提高穿刺引流成功率、如何预防穿刺并发症加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5880岁,平均70岁,均明确有高血压病史10年以上。按Matsumote分期:急性期(3 d内)20例,亚急性期(发病414 d)8例。按金谷分级2,本组均为a以上重型,a(昏迷无脑疝)10例,b(昏迷有脑疝)10例,c(深昏迷)8例,28例均有较严重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及并发症,并发脑疝16例,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8例,心衰2例,肺部感染8例,肾功能不全2例。 1.2 头颅CT资料 本组均经头颅CT确诊,基底节区出血16例,大脑叶出血12例。血肿量计算按1/2血肿长(cm)宽(cm)层数。本组出血量在30120 mL,其中出血量100 mL者3例、50100 mL者18例、3050 mL者7例。 1.3 治疗方法 取头颅CT片血肿最大层面进行定位,常规备皮、消毒、局部麻醉,避开颅外血管区,尽量选择非功能区进行穿刺,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电钻带动下锥颅穿刺,将穿刺针送入血肿中央,用注射器抽吸血肿,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必要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栓,完毕后连接引流袋持续引流,注意若引流液可见搏动,则血肿与脑室相通,必须将引流袋管口高度置于脑室水平上1015 cm为宜,并注意密切观察引流量,术后第2 d始每天用生理盐水加尿激酶进行血肿腔冲洗,复查头颅CT确认血肿大部分清除,予拔除穿刺针。血肿引流时间15 d,引流出陈旧性血液2582 mL,平均53 mL。 2 结果 2.1 引流后意识改善 本组28例,术后意识改善17例(60.7%),16例并脑疝者引流后7例纠正(43.7%)。 2.2 肢体功能恢复 本组28例,肌力恢复至12级6例,34级6例,5级1例。 2.3 预后 治愈1例,好转12例,死亡2例,未愈13例,抢救成功率46.4%。 3 讨论 头颅CT引导颅内血肿引流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定向装置,切皮后手摇钻钻孔穿刺引流,具有定位较准确优点,但设备操作均较复杂。另一种是根据头颅CT片定位后微创锥颅穿刺引流,具有不需特殊仪器、可在床边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因此尤其适应于老年人危重型脑出血的抢救。本组采用后一种方法、全部穿刺成功,手术中尚有一些要点需加以注意。 3.1 关于适应症 抢救目的:锥颅引流可迅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达到预防和解除脑疝的目的,本组16例脑疝经引流抢救7例脑疝纠正。我们体会应在病人意识障碍加重、脑疝倾向或脑疝早期果断采取引流,效果较好。一旦进入级者效果差,老年人危重型难以耐受开颅手术,故抢救应以损伤小的微创穿刺引流为主要措施之一。 3.2 关于如何提高穿刺引流成功率 首先定位要准确:本组以CT片定位法,在CT片上选择血肿最大层面,根据几何原理进行测量计算,达到靶点定位目的。若能采用立体定向仪进行操作,定位将更准确。引流管管径要足够大,其内径不应小于2 mm,以防血凝块阻塞以使引流不畅。术中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稀释以利引流。术后可多次注入尿激酶进行血肿腔冲洗,以尽可能让引流出的血量达实际出血量的4/5,以保证有较好的疗效。 3.3 关于穿刺并发症的预防 穿刺引流虽较为安全、损伤小,但如操作处理不当,仍有并发症,故应注意预防:局部出血:微创穿刺应避开血管区,尽量选择非功能区穿刺。颅内感染,注意局部备皮、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不宜放置太久(一般38 d)等均有预防作用。微创穿刺引流虽有一定并发症,但一般均较轻,本组因误伤颅外血管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及时处理均予纠正。本组无因穿刺并发症致死者,故可以认为本疗法在抢救危重型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 参考文献 1 包华,阿荣高娃,陈碧林,等.微创颅内血肿切除术治疗脑出血23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