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品房框架结构实测实量-论文.doc_第1页
浅谈商品房框架结构实测实量-论文.doc_第2页
浅谈商品房框架结构实测实量-论文.doc_第3页
浅谈商品房框架结构实测实量-论文.doc_第4页
浅谈商品房框架结构实测实量-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框剪结构混凝土工程实测实量 内 容 摘 要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建设监理以来,为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控制等发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有了更严格更系统的要求,以建设出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住房为宗旨,主要体现在建设工程的实测实量来提高工程的质量,本文作者就以商品房框架结构实测实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 实测实量的目的 实测实量的要求 外观弊病 事前控制 解决方案序 言 南京江宁NO.2015G05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71165m2,共有9个单体项目和商业用房、地下车库等组成,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其中1#、2#、3#楼层高为11层3个单元,建筑面积各为5935.1 m2,4#楼层高为11层3个单元,建筑面积为5585.3m2,5#楼层高为11层3个单元,建筑面积为7678.7 m2,6#楼层高为11层2个单元,建筑面积为4167.5 m2,7#楼层高为11层3个单元,建筑面积为6089.6 m2,8#楼层高为11层3个单元,建筑面积为7113.8 m2,9#楼层高为11层2个单元,建筑面积为3993.8 m2,7#、8#、9#楼商业用房层高为1层,建筑面积合计为2711.2 m2。物业用房和配电房面积为708.1 m2,地下车库面积为15311.0 m2。一实测实量的目的1.通过定期测量评估,识别并消除项目风险。2.通过对质量缺陷和管理风险的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落实,持续提升工程质量标准和观感,消除客户投诉隐患。3.通过实测实量来规范实体工程的基础质量、尺寸误差,努力提高合格率,通过持续改进,并保持稳定。二实测实量的要求实测实量的要求主要有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砌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抹灰工程、涂饰工程、墙面饰面工程、地面饰面工程、木地板工程。1. 钢筋工程1.1基本原则1.1.1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10个有代表性的砼墙、板、梁、柱每一个作为一个测区,在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号实际施工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部位。1.1.2墙、板钢筋网绑扎间距1.1.3指标说明:反映作业层墙、板钢筋网绑扎间距与设计图纸尺寸的偏差。1.1.4合格标准:20mm1.1.5测量工具:5m钢卷尺1.1.6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10块有代表性的砼墙、板,每一块墙作为一个测区,每块墙、板筋选疑似网眼明显与设计不符的部位,量测相邻钢筋网连续量三档,取最大值,作为一个点计算合格率。1.2梁、柱箍筋间距1.2.1 指标说明:反映作业层梁、柱箍筋绑扎间距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1.2.2 合格标准:20mm1.2.3测量工具:5m钢卷尺1.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作业面随机抽选取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柱10个构件,每一构件作为一个测区,每个测区连续量三档,取大值,按一个计算点计算合格率,每块梁、柱箍筋选疑似明显与设计不符的部位。1.3钢筋绑扎质量1.3.1 指标说明:反映作业面墙、柱、梁钢筋骨架绑扎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3.2 合格标准: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竖向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数绑扎;板上部钢筋网交叉点应全数绑扎,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位可间隔交错绑扎。1.3.3 测量工具:无1.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作业面随机抽选取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柱、墙、板10个构件,看最差处,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1.4受力钢筋连接质量1.4.1 指标说明:反映钢筋绑扎搭接和焊接连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1.4.2 合格标准:绑扎连接:绑扎连接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搭接率25%时,搭接长度等于1.2倍锚固长度;搭接率50%时,搭接长度等于1.4倍锚固长度;搭接率100%时,搭接长度等于1.6倍锚固长度;焊接连接:电渣压焊、闪光对焊、电弧焊主要外观检查。(电渣压力焊焊包外露不得小于4mm(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 mm),接头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mm,接头弯折角不大于2度;电弧焊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焊接长度应满足单面焊10d,双面焊5d,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焊渣清理干净)。1.4.3 测量工具:无1.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墙、梁、柱、板6个构件看最差处,检查每个构件上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及绑扎质量按每个构件算一个测区,每个测区按2个合格点计算合格率。(2)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柱6个构件看最差处,检查每个构件上主要受力钢筋的连接质量按每个构件算一个测区,每个测区按2个合格点计算合格率。2 模板工程2.1 基本原则2.1.1 在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号实际施工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部位,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柱、墙、板共计10个构件已成模板,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2.2 截面内部尺寸2.2.1 指标说明:反映梁截面内部尺寸偏差。2.2.2 合格标准:【-5, 4】mm2.2.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2.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共计10个构件已成模板,检查梁截面内部尺寸,按10个测区,每个测区按一个合格点计算合格率,共计10个测区,10个测点计算合格率。2.3 支撑立杆间距2.3.1 指标说明:反映作业面支架立杆间距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3.2 合格标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5m,高大模板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2m。2.3.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2.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板支撑立杆共计10个构件,看间距最大处,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每个测区按一个合格点计算合格率,共计10个测区,10个测点计算合格率。2.4 模板质量2.4.1 指标说明:考虑模板周转次数过多,模板表面垃圾未清理,导致结构成型质量较差。2.4.2 合格标准:模板无缺棱掉角,模板表面垃圾未清理,导致结构成型质量较差。2.4.3 测量工具:无2.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柱、墙、板共计10个构件已成模板,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每个测区按一个合格点计算合格率,共计10个测区,10个测点计算合格率。2.5 背楞间距2.5.1 指标说明:反映背楞间距和设计值得偏差,间接反映顶板、剪力墙的成型质量。2.5.2 合格标准:顶板及剪力墙背楞摆放间距符合施工方案要求。2.5.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2.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板支撑立杆共计10个构件已成模板,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每个测区按一个合格点计算合格率,共计10个测区,10个测点计算合格率。2.6 对拉螺杆设置2.6.1 指标说明:对拉螺杆的设置和图纸设计偏差,反映了后期墙、梁的成型质量。2.6.2 合格标准:对拉螺杆第一道距地高度及中部螺杆间距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总数满足方案要求(允许偏差100MM),对于梁部位对拉螺杆设置应满足方案要求。2.6.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随机抽取作业面一层,任选有代表性的梁、柱、墙共计10个构件已成模板,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每个测区按一个合格点计算合格率,共计10个测区,10个测点计算合格率。3. 混凝土结构工程3.1基本原则3.1.1.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分别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3.1.2.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3.1.3.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以5个点的极差作为1个计算点。3.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3.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3.2.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3.2.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3.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2)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2.5示例第二尺第一尺3001200墙或柱地面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3.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3.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3.3.2合格标准:【0, 8】mm3.3.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任取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3.3.5示例:3.4垂直度(砼结构)3.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3.4.2合格标准:【0, 8】mm3.4.3测量工具:2米靠尺3.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5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3.5.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3.5.2合格标准:【0, 15】mm3.5.3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3.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3.5.5示例:3.6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3.6.1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3.6.2合格标准:【-5, 8】mm3.6.3测量工具:卷尺3.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跨板的中央部位。2) 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用电钻在板中钻孔,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3.6.5示例:4.砌筑工程4.1.基本原则4.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4.2.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4.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4.2.2合格标准:【0, 8】mm4.2.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4.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任取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4.3.垂直度(砌筑工程)4.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4.3.2合格标准:【0, 5】mm4.3.3.测量工具:2米靠尺4.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4.4.方正度极差(砌筑工程)4.4.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极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4.2.2合格标准:【0, 10】mm4.4.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4.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2)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3)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进行校核,无误后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墙长度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选取3个实测值与控制线值之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4.5示例: 5.设备安装5.1.基本原则5.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或装修阶段2-4套房作为设备安装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5.1.2.同一套房内具备条件的设备安装工程实测指标需全部检测。当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总数少于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2.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设备安装)5.2.1.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5.2.2合格标准:【0, 0.5】mm5.2.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5.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如墙体为抹灰面,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3) 每1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2.5.示例:5.3.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设备安装)5.3.1.指标说明: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底盒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主要反映观感质量。5.3.2合格标准:【0,10】mm5.3.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5.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3.5.示例:5.4.同一室内面板标高差(设备安装)5.4.1.指标说明: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面板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主要反映观感质量。5.4.2合格标准:【0, 10】mm5.4.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5.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位各电气面板上边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同一室内面板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4.5.示例:5.5.并列面板高度偏差(设备安装)5.5.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同一并排各电气面板上边平直的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5.5.2合格标准:【0,0.5】mm5.5.3.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塞尺5.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同一实测区内选全数并列的面板,以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并列面板上边。以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各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进入任一面板与钢尺之间的缝隙,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每个实测值都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4) 所选2套房中并列面板高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5.5.示例:6.抹灰工程6.1.基本原则6.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6.2.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6.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6.2.2合格标准:【0, 4】mm6.2.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6.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任意选取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这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2.5.示例:6.3.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6.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6.3.2合格标准:【0, 4】mm6.3.3.测量工具:2米靠尺6.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2) 测量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3.5.示例:6.4.室内净高偏差(抹灰工程)6.4.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6.4.2合格标准:【-15, 15】mm6.4.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6.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3)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4) 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用5个净高实测值分别减去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后找出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房间室内净高偏差值。(5) 1个功能房间的室内净高偏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6) 所选2套房中室内净高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4.5.示例:6.5.顶板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6.5.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6.5.2合格标准:10 mm6.5.3.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6.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4)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5) 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6)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5.5.示例:6.6.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6.6.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6.6.2合格标准:4 mm6.6.3.测量工具:阴阳角尺6.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6.5.示例:3001200第一尺第二尺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6.7.房间开间/进深极差(抹灰工程)6.7.1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两个方向墙体间距离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的方正程度。6.7.2合格标准:15 mm6.7.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6.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功能房间的12个实测区。(2)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会得到两个实测值。房间开间(进深)实测指标合格率有两个判别条件,选其中最不利情况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房间开间(进深)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具体如:a、 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b、 比较两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其小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7.5示例:6.8.地面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6.8.1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6.8.2合格标准:毛坯房交付地面、龙骨地板基层、瓷砖或石材地面基层0,5 mm;精装修交付直铺地板0,3 mm6.8.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6.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3)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8.5.示例:6.9.地面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6.9.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6.9.2合格标准:【0, 10】mm6.9.3.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6.9.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地面水平度极差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9.5.示例:6.10.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6.10.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6.10.2合格标准:【-10, 10】mm6.10.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6.10.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户内门洞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3)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宽度和高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2个实测值。每一个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10.5.示例:6.11.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6.11.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两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的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6.11.2合格标准:【0, 5】mm6.11.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6.1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任一户内门洞或一樘外门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其中视具体所选房型布局,10个实测区中户内门洞和外门窗比例为4:6或3:7。(2) 实测时,户内门洞、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3) 户内门洞,在两侧墙体及顶部各测量1次墙体厚度,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外墙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5) 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6)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11.5.示例: 7.涂饰工程7.1.基本原则7.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涂饰阶段(腻子面或涂料面)2-4间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7.1.2.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对于其他后改造墙体,相关标准不变。7.2.墙面表面平整度(涂饰工程)7.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7.2.2.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 3】mm;腻子未打磨为【0, 4】mm7.2.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7.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任意选取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则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这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5) 所选2间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2.5.示例:7.3.墙面垂直度(涂饰工程)7.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7.3.2.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 3】mm;腻子未打磨为【0, 4】mm7.3.3.测量工具:2米靠尺7.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测量值主要反映抹灰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所选2间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3.5.示例:7.4.阴阳角方正(涂饰工程)7.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7.4.2.合格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 3】mm;腻子未打磨为【0, 4】mm7.4.3.测量工具:阴阳角尺7.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4.5.示例:3001200第一尺第二尺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7.5.顶棚(吊顶)水平度极差(涂饰工程)7.5.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7.5.2.合格标准:【0, 5】mm7.5.3.测量工具: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7.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在实测房间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顶棚(吊顶)内距天花线30CM位置处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出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间房中顶棚(吊顶)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7.5.5示例:8.墙面饰面砖工程8.1. 基本原则8.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2-4间房作为实测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8.1.2.所选2套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8.1.3.所选2套房需根据可操作性调整检测数的指标为:接缝高低差。8.2.表面平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8.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表面平整程度。8.2.2.合格标准:瓷砖墙面【0, 3】mm;光面石材墙面【0, 2】mm;木质墙面【0, 1】mm8.2.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8.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间房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各墙面顶部或根部4个角中,任取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所选2间房中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8.2.5.示例:8.3垂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8.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饰面砖墙体垂直的程度。8.3.2.合格标准:瓷砖墙面【0, 2】mm;石材墙面【0, 2】mm;木质墙面【0, 1.5】mm8.3.3.测量工具:2米靠尺8.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间房内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实测值主要反映饰面砖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3) 每一个实测区测量2个点,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所选2间房中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房数。8.3.5.示例:8.4.阴阳角方正(墙面饰面砖工程)8.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8.4.2.合格标准:瓷砖墙面【0, 3】mm;石材墙面【0, 2】mm;木质墙面【0, 1.5】mm8.4.3.测量工具:阴阳角尺8.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房内的每一个阴角或阳角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一个阴角或阳角实测区,按300MM、1500MM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阴阳角方正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房数。3001200第一尺第二尺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8.4.5.示例:8.5.接缝高低差(墙面饰面砖工程)8.5.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墙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8.5.2.合格标准:瓷砖墙面、石材墙面、木材墙面【0, 0.5】mm8.5.3.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8.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间房内的墙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在每一饰面砖墙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4)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接缝高低差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8.5.5.示例:9.地面饰面砖工程9.1.基本原则9.1.1.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2-4间房作为实测房间。9.1.2.所选2间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9.2表面平整度(地面饰面砖工程)9.2.1.指标说明:反映饰面砖地面平整程度。9.2.2.合格标准:瓷砖地面【0, 2】mm9.2.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9.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地漏的汇水区域不测饰面砖地面表面平整度。(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3) 每一功能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任选两个角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量2次。这2或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或3个计算点。(4) 每一个房间地面共测量2次,其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地面饰面砖表面平整度的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房数。9.2.5.示例:9.3.接缝高低差(地面饰面砖工程)9.3.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地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9.3.2.合格标准:【0, 0.5】mm9.3.3.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9.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3) 在每一饰面砖地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5) 所选2间房不能满足地面饰面砖表面接缝高低差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房数。9.3.5.示例:9.4.踢角线上口水平度极差(地面饰面砖工程)9.4.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各墙边踢脚上口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的极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踢脚线上口水平程度9.4.2.合格标准:【0, 2】mm9.4.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9.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3) 在所选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