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标准快速发展农业_第1页
四个一标准快速发展农业_第2页
四个一标准快速发展农业_第3页
四个一标准快速发展农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四个一标准快速发展农业 我讲四个 “ 一 ” ,第一个 “ 一 ” 是概括一下各位专家学者发言的 “ 一个共同特点 ” ,第二个 “ 一 ” 是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 “ 一点理解 ” ,第三个 “ 一 ” 是我要提出 “ 一个期待 ” ,最后我还要向大家发出 “ 一个邀请 ” 。 先讲第一个 “ 一 ” 。今天下午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很精彩,对我很有启发,内容不再重述。虽然各位专家所谈的问题各不相同,研究视角也不一样,但是,在我看来,他们的发言有 “ 一个共同特点 ” ,那就是他们都有意无意地把他们所研究的问题置于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换句话说,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 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了,大家都感觉到,当今 “ 三农 ” 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往往来自 “ 三农 ” 之外,这可以视为今天下午各位专家学者达成的一个共识,可喜可贺。 这么多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我想这绝不是偶然的。因此,我在这里讲一讲第二个 “ 一 ” ,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浅见。我以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化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时现代化也是当今 “ 三农 ” 诸多矛盾的来源,这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大家知道,自 1840 年至今, 160 年了;在这历史长河中,无 数先烈、仁人志士努力奋斗,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要实现国家现代化;从康有为到孙中山、蒋2 / 4 介石、毛泽东再到邓小平,他们所提的主义、政治主张或有不同,所采取的政治手段也可能不一样,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核心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实现国家现代化。那么现代化到底要化什么、怎么化? 1949 年后 60 年社会主义实践就可以看成国家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这 60 年又分为前 30 年和后 30 年。在前 30 年,我们试图以 “ 非市场化 ” 的手段 计划经济手段来实现国家现代化,企图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结果发现这个路很难走,走不通;于 是,在后 30 年,我们掉过头来,搞市场经济。实际上,对于现代化到底怎么化,上个世纪 40 50 年代,先贤们就已经做过思考,胡绳先生就曾经指出 “ 要现代化,就要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承认并肯定落后的中国走向社会主义, “ 需要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 ” 。可惜的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阴差阳错地背离了他们当初的正确判断。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我们的这后 30 年社会主义实践是一种回归,我们通过交前 30 年学费,终于明白了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基础之上,绕不过去;今天我们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去补资本主义的课,补市场经济的课。那么,今天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到底要化什么、怎么化也就清楚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 “ 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 ,就是要3 / 4 实现这 “ 四化 ” 。再反过来看,当今 “ 三农 ” 的诸多矛盾和棘手问题也就是从这 “ 四化 ” 中来的。今天下午,专家们为什么要研究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呢?因为这是 “ 市场化 ” 目标决定的,是 “ 市场化 ” 的要求;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的本质东 西是什么?是交换,交换的基本前提是交换主体平等,奴隶主和奴隶之间不需要交换,奴隶主只要对奴隶实行 “ 拿来主义 ” 就可以了。之所以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就是因为城乡不平等,交易主体不平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陈文胜刚才为什么要谈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呢?基本原因就是你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目标决定的。或者换个说法,如果我们放弃 “ 工业化、城市化 ”目标,那今天下午也就没有必要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因为农民不需要向城市转移了。可见,当今 “ 三农 ” 的诸多棘手问题就是从这 “ 四化 ” 中来的。所以我说,今天各位专家学者把 他们研究的问题都与现代化联系起来,这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内在逻辑的。现代化是我们不能放弃的目标,现代化也是当今 “ 三农 ” 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来源。公务员之家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现在我讲第三个 “ 一 ” ,就是我的 “ 一个期待 ” 。我期待着下一届湖湘三农论坛上能多一点实证研究,多一点实际调查研究。今天下午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也很好,但给我的感觉是,绝大多数同志的发言是定性的理论分析,理论推理的成分大,有的还比较情绪化,缺少4 / 4 实证资料的支撑。我们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是社会的医生,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进而才 能解决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要深入到农村去,要深入到农民中去,以使我们的研究、我们的讲话能言之有据。这是我在此发出的呼吁,我也以此与同志们共勉! 最后要讲的一个 “ 一 ” ,就是我在此要向同志们发出“ 一个邀请 ” 。我来自安徽省,来自安徽大学。安徽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徽省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中国历次主要农村改革措施的 “ 试验田 ” ,对我们三农研究工作者来说,安徽省是理想的研究样本。国家批准了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正在提速,也给当前的三 农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安徽大学是省属唯一综合性大学、 211 工程建设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是安徽大学办学宗旨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安徽大学持续关注农业大省的三农问题,有三农研究的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