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编三有答案解析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的四次方根是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则它的周长是3用方根的形式表示10=4将1295300四舍五入保留3个有效数字得5在数轴上,与2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6如果a的立方根是2,则a=7计算:(0.008)=8计算:=9=10如图,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点B到直线CD的距离是线段的长11如图,F的内错角有12如图,DEBC,EFAB,EF平分DEC,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个(A自身除外)13如图,已知,ABCDEF,E=140,A=115,则ACE=度14如图,BAFC于A点,过A点作DEBC,若EAF=125,则B=15ABC中,ABC=ACB,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EDC,使点B的对应点D落在AC边上,若DEB=30,BEC=18,则ABE=度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在实数、0.、中,无理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17在0到20的自然数中,立方根是有理数的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1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4B =2C()4=4D()5=819如图,不能推断ADBC的是()A1=5B2=4C3=4+5DB+1+2=18020已知,ABCD,且CD=2AB,ABE和CDE的面积分别为2和8,则ACE的面积是()A3B4C5D6三、计算题:21计算:(1)3+(2)(2+3)2(23)2(3)6(4)()1+()2(5)23+2+(1)(2)22已知:如图,DEAB请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分别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1)DEAB,( 已知 )2= ()(2)DEAB,(已知 )3=()(3)DEAB(已知 ),1+=180()23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说明ABDC的理由解:ABC=ADC,ABC=ADC又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ABC,2=ADC=(等量代换)1=3,2=24如图,已知CDAB,DEBC,1=2求证:FGAB25已知点C、P、D在同一直线上,BAP=72,APD=108,且1=2,试说明E=F的理由26已知,如图1,四边形ABCD,D=C=90,点E在BC边上,P为边A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PE,交直线DC于点Q(1)当PEC=70时,求DPQ;(2)当PEC=4DPQ时,求APE;(3)如图3,将PDQ沿PQ翻折使点D的对应点D落在BC边上,当QDC=40时,请直接写出PEC的度数,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6春杨浦区期末)1的四次方根是1【考点】分数指数幂【分析】根据四次方根的意义得出,求出即可【解答】解:1的四次方根是: =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指数幂和方根,注意:a(a0)的四次方根是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则它的周长是4【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为3,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求出正方形的周长【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正方形的边长为3,a2=3,a=或a=(舍去),正方形的周长是4a=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面积的求法,掌握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是直角3用方根的形式表示10=10【考点】分数指数幂【分析】根据分数指数幂的意义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10=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是根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即n次根号(a的m次幂)可以写成a的次幂,(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m是整数,a大于等于0)4将1295300四舍五入保留3个有效数字得1.30106【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先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然后精确到万位即可【解答】解:12953001.30106(保留3个有效数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5在数轴上,与2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或7【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分在表示2的数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在2的左边时,25=3,在2的右边时,2+5=7,所以,所表示的数是3或7故答案为:3或7【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是基础题,难点在于要分两种情况讨论6(2009秋厦门校级期末)如果a的立方根是2,则a=8【考点】立方根【分析】求出2的立方即可求解【解答】解:a=(2)3=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已知一个数的立方根,求原数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注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7计算:(0.008)=0.2【考点】分数指数幂【分析】将(0.008)转化为(0.2)3求解即可【解答】解:原式=(0.2)3 =(0.2)3=0.2故答案为:0.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数指数幂,将0.008变形为(0.2)3是解题的关键8(2016哈尔滨模拟)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化简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32【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故答案为:32【点评】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10如图,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点B到直线CD的距离是线段BD的长【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解答【解答】解:CDAB于点D,点B到直线CD的距离是线段BD的长,故答案为:B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点到直线的距离11如图,F的内错角有AEF和ADF【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结合图形寻找符合条件的角【解答】解:根据内错角的定义可知:与F互为内错角的只有AEF和ADF故答案为:AEF和ADF【点评】本题考查了内错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内错角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结合定义去寻找角即可以12如图,DEBC,EFAB,EF平分DEC,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5个(A自身除外)【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到CEF=CFE=B=ADE=DEF=A,可得出答案【解答】解:DEAB,DEF=EFC,又EF平分DEC,DEF=CEF,CEF=EFC,又EFAB,DEBC,A=CEF,B=ADE,CEF=CFE=B=ADE=DEF=A,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bcac13如图,已知,ABCDEF,E=140,A=115,则ACE=25度【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延长FE交AC于点G,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GE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延长FE交AC于点G,ABEF,A=115,CGE=A=115E=140,ACE=CEFCGE=140115=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如图,BAFC于A点,过A点作DEBC,若EAF=125,则B=3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CAE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EAF=125,CAE=180125=55DEBC,C=CAE=55BAFC,BAC=90,B=90C=9055=35故答案为:3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5ABC中,ABC=ACB,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EDC,使点B的对应点D落在AC边上,若DEB=30,BEC=18,则ABE=36度【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先由旋转得到EDC=ABC=ACB=DCE,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计算出EBC,再求出ABC,即可【解答】解:ABC=ACB,由旋转得,EDC=ABC=ACB=DCE,DEB=30,CDE+DEB=EBC+ACB,EBC=DEC=30,BCE=180EBCBEC=1803018=132,ABC=ACB=BCE=66,ABE=ABCEBC=6630=36,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是旋转的性质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用三角形的外角求出RBC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在实数、0.、中,无理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无理数有:,共3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17在0到20的自然数中,立方根是有理数的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立方根【专题】计算题;实数【分析】利用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0的立方根是0,1的立方根是1,8的立方根是2,则在0到20的自然数中,立方根是有理数的共有3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4B =2C()4=4D()5=8【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计算出各个选项中的式子的正确结果,即可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故选项A错误;,故选项B错误;,故选项C错误;,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立方根、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19如图,不能推断ADBC的是()A1=5B2=4C3=4+5DB+1+2=1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1=5可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2=4可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D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3=4+5可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B+1+2=180可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0已知,ABCD,且CD=2AB,ABE和CDE的面积分别为2和8,则ACE的面积是()A3B4C5D6【考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分析】过点E作EMAB于点M,反向延长EM交CD于点N,根据ABCD可得出ENCD,ABEDCE,根据CD=2AB可得出NE=2ME,再由ABE和CDE的面积分别为2和8得ABME=2, CDNE=8,再利用SACE=SACDSCDE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E作EMAB于点M,反向延长EM交CD于点N,ABCD,ENCD,B=EAD,D=A,ABEDCE=,CD=2AB,NE=2MEABE和CDE的面积分别为2和8,ABME=2, CDNE=8,ABME=4,SACE=SACDSCDE=CDMNCDNE=CD(NE+ME)8=CDNE+CDME8=8+2ABME8=ABME=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间的距离,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计算题:21计算:(1)3+(2)(2+3)2(23)2(3)6(4)()1+()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直接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3)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4)根据负整数指数的意义和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5)先把分数指数的形式化为二次根式的形式,然后化简后合并即可【解答】解:(1)原式=;(2)原式=(2+3)(23)2=(1218)2=36;(3)原式=6=7=;(4)原式=1+2=1+2=3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2已知:如图,DEAB请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分别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1)DEAB,( 已知 )2=5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EAB,(已知 )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DEAB(已知 ),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将题补充完整;(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将题补充完整;(3)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将题补充完整【解答】解:(1)DEAB,( 已知 )2=5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EAB,(已知 )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DEAB(已知 ),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1)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清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内错角、同位角还是同旁内角)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分清各角的关系是关键23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说明ABDC的理由解:ABC=ADC,ABC=ADC又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ABC,2=ADC1=2(等量代换)1=3,(已知)2=3(等量代换)CD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首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证明1=2,进而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解答】解:ABC=ADC,ABC=ADC又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ABC,2=ADC1=21=3,(已知)2=3(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正确把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4如图,已知CDAB,DEBC,1=2求证:FGAB【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DEBC,1=BCD,又1=2,2=BCD,FGCD,再由CDAB即可证明【解答】证明:DEBC,1=BCD,又1=22=BCDFGCD又CDABFG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正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证明25已知点C、P、D在同一直线上,BAP=72,APD=108,且1=2,试说明E=F的理由【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P=APC,求出EAP=FPA,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EP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解:理由是:BAP=72,APD=108,BAP+APD=180,ABCD,BAP=APC,1=2,EAP=FPA,AEPF,E=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6已知,如图1,四边形ABCD,D=C=90,点E在BC边上,P为边A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PE,交直线DC于点Q(1)当PEC=70时,求DPQ;(2)当PEC=4DPQ时,求APE;(3)如图3,将PDQ沿PQ翻折使点D的对应点D落在BC边上,当QDC=40时,请直接写出PEC的度数,答:50【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和平角中挖去直角,余下的角互余APE+EPF=90,计算即可;(2)根据PEC=4DPQ求出,DPQ=18,再和(1)方法一样计算;(3)由对折的性质及QDC=40求出DPQ=40,再和前面方法一样用互余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作PFBC,PEF+EPF=APE+EPF=90,EPQ=90,APE+DPQ=90,EPF=DPQ,PEF+DPQ=90,PEF=70,DPQ=20(2)由(1)有,PEF+DPQ=90,PEC=4DPQ,DPQ=18,PEF=72,PEF+APE=90,APE=72;(3)C=D=90,QDC+CQD=90,QDC=40,CQD=50,由对折有,DQP=CQD=50,DPQ+DQP=90,DPQ=40,由(1)有,PEC+DPQ=90,PEC=50故答案为50【点评】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折叠的性质,利用两锐角互余是解本题的关键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如图,在下列4个正方形图案中,与左边正方形图案全等的图案是()ABCD2最薄的金箔的厚度为0.000000091m,将0.00000009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9.1108B9.1109C9.1108D9.11093下列运算中,不正确的是()Aa8a2=a10Ba6a2=a4C(a2)3=a6D(3a2b4)3=27a6b74以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2,3,5B4,4,8C9,10,15D6,7,145一个角的度数是40,那么它的余角的补角度数是()A130B140C50D906如图,AE是ABC的中线,D是BE上一点,若EC=6,DE=2,则BD的长为()A1B2C3D47若xy=12,(x3y)2=25,则(x+3y)2的值为()A196B169C156D1448清明节假期的某天,小米骑车从家出发前往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行驶一段时间后,因车子出现问题,途中耽搁了一段时间,车子修好后,加速前行,到达烈士陵园扫完墓后匀速骑车回家其中x表示小米从家出发后的时间,y表示小米离家的距离,下面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9某科研小组在网上获取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温度关系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温度/20100102030声速/m/s3183243303363423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B温度越高,声速越快C当空气温度为20时,声音5s可以传播1740mD当温度每升高10,声速增加6m/s10如图,下列条件:1=2;A=4;1=4;A+3=180;C=BDE,其中能判定ABDF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计算:()2+()0=12在ABC中,若A:B:C=3:5:7,则该三角形是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13某地区截止到今年栽有果树2400棵,计划今后每年栽果树300棵,x年后,总共栽有果树y棵,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14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交CD于点D,若CDE=144,则C=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5已知xa=2,xb=4,求x3a+b以及xa3b的值16化简:(5m3n)(m+4n)5m(m+4n)3n17先化简,再求值:(x5y)2+(2x3y)(2x+3y)+(3x+4y)(3x4y),其中x=2,y=518如图,已知,利用尺规求作一个AOB,使得AOB=2(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9如图,直线AB和CD交于点O,COE=90,OD平分BOF,BOE=50(1)求AOC的度数;(2)求EOF的度数20如图是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长时间?最高速度是多少?(2)A,B两点分别表示什么?(3)说一说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21如图,已知ACFDBE,且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50,F=40(1)求DBE各内角的度数;(2)若AD=16,BC=10,求AB的长22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若B=40,C=64,求BAC,CAD,AEB的度数23如图,已知点E,F分别在BA,CD的延长线上,连接EF,交AC,BD于G,H点,且1=2,B=C(1)AC与BD平行吗?为什么?(2)BE与CF平行吗?为什么?24如图,在某住房小区的建设中,为了提高业主的宜居环境,小区准备在一个长为(4a+3b)米,宽为(2a+3b)米的长方形草坪上修建两条宽为b米的通道(1)通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剩余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5ABC的底边BC边上的高为16cm,当BC的长x(cm)从小到大变化时,ABC的面积y(cm2)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写出y(cm2)与x(cm)之间的关系式;(3)用表格表示当x由5cm变到15cm时(每次增加2),y的相应值;(4)当x每增加2cm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如图,在下列4个正方形图案中,与左边正方形图案全等的图案是()ABCD【考点】全等图形【分析】根据全等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判断,对选择项逐个与原图对比验证【解答】解: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A、B、D图案均与题干中的图形不重合,所以不属于全等的图案,C中的图案旋转180后与题干中的图形重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图形的识别,主要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做题,属于较容易的基础题2最薄的金箔的厚度为0.000000091m,将0.00000009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9.1108B9.1109C9.1108D9.1109【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0 91=9.110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3下列运算中,不正确的是()Aa8a2=a10Ba6a2=a4C(a2)3=a6D(3a2b4)3=27a6b7【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先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a8a2=a8+2=a10,故本选项错误;B、a6a2=a62=a4,故本选项错误;C、(a2)3=a23=a6,故本选项错误;D、(3a2b4)3=(3)3(a2)3(b4)3=27a6b12,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以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2,3,5B4,4,8C9,10,15D6,7,14【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解答】解:A、3+2=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4+4=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9+1015,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7+61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其实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5一个角的度数是40,那么它的余角的补角度数是()A130B140C50D90【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依此求出度数【解答】解:40角的余角是:9040=50,50角的补角是:18050=13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正确计算进行角度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AE是ABC的中线,D是BE上一点,若EC=6,DE=2,则BD的长为()A1B2C3D4【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E=EC=6,再根据BD=BEDE即可求解【解答】解:AE是ABC的中线,EC=6,BE=EC=6,DE=2,BD=BEDE=62=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是基础题,准确识图并熟记中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若xy=12,(x3y)2=25,则(x+3y)2的值为()A196B169C156D144【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由完全平方公式得出(x+3y)2=(x3y)2+12xy,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x+3y)2=(x3y)2+12xy=25+1212=16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清明节假期的某天,小米骑车从家出发前往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行驶一段时间后,因车子出现问题,途中耽搁了一段时间,车子修好后,加速前行,到达烈士陵园扫完墓后匀速骑车回家其中x表示小米从家出发后的时间,y表示小米离家的距离,下面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一开始是匀速行进,随着时间的增多,离家的距离也将由0匀速增加,停下来修车,距离不发生变化,后来加快了车速,距离又匀速增加,扫墓时,时间增加,路程不变,扫完墓后匀速骑车回家,离家的距离逐渐减少,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因为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停下修车加快速度匀驶扫墓匀速骑车回家,故离家的距离先增加,再不变,后增加,再不变,最后减少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能力解决此类识图题,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9某科研小组在网上获取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温度关系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温度/20100102030声速/m/s3183243303363423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B温度越高,声速越快C当空气温度为20时,声音5s可以传播1740mD当温度每升高10,声速增加6m/s【考点】常量与变量【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自变量、因变量的含义,以及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温度关系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选项A正确; 根据数据表,可得温度越高,声速越快,选项B正确;3425=1710(m),当空气温度为20时,声音5s可以传播1710m,选项C错误;324318=6(m/s),330324=6(m/s),336330=6(m/s),342336=6(m/s),348342=6(m/s),当温度每升高10,声速增加6m/s,选项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自变量、因变量的含义和判断,要熟练掌握10如图,下列条件:1=2;A=4;1=4;A+3=180;C=BDE,其中能判定ABDF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解:当1=2,则ABDF,故此选项正确;当A=4,则ABDF,故此选项正确;1=4,无法得出ABDF,故此选项错误;当A+3=180,则ABDF,故此选项正确;C=BDE,无法得出ABDF,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计算:()2+()0=26【考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25+1=26故答案为:26【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利用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是解题关键12在ABC中,若A:B:C=3:5:7,则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可设A=3x,B=5x,C=7x,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列出方程,可求得x的值,从而可求得三个角的大小,则可判定出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A:B:C=3:5:7,可设A=3x,B=5x,C=7x,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3x+5x+7x=180,解得x=12,A=312=36,B=512=60,C=712=84,ABC为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锐角【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13某地区截止到今年栽有果树2400棵,计划今后每年栽果树300棵,x年后,总共栽有果树y棵,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2400+300x【考点】函数关系式【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果树的总数=现有的果树的数量+每年栽树的数量年数,由此可得出关于果树总数与年数的函数关系式【解答】解:根据题意得:y=2400+300x(x0,且x为正整数);故答案为:y=2400+300x【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函数式,然后利用函数关系式即可解决题目的问题14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交CD于点D,若CDE=144,则C=10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角等于180求出BDC,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E=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E=CBD,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CDE=144,BDC=180CDE=180144=36,ABCD,ABE=BDC=36,BE平分ABC,ABE=CBD=36,在BCD中,C=180BDCCBD=1803636=108故答案为:108【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性质与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5已知xa=2,xb=4,求x3a+b以及xa3b的值【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以及结合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xa=2,xb=4,x3a+b=(xa)3xb=234=32;xa3b=xa(xb)3=26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结合幂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6化简:(5m3n)(m+4n)5m(m+4n)3n【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原式被除数括号中两项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公式展开,去括号合并后相除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5m3n)(m+4n)5m(m+4n)3n=5m2+20mn3mn12n25m220mn3n=3mn12n23n=m4n【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涉及的知识有: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先化简,再求值:(x5y)2+(2x3y)(2x+3y)+(3x+4y)(3x4y),其中x=2,y=5【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直接利用多项式乘法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再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x5y)2+(2x3y)(2x+3y)+(3x+4y)(3x4y),=x210xy+25y2+4x29y2+9x216y2=14x210xy,把x=2,y=5代入上式得:原式=14(2)210(2)5=15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整式乘法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如图,已知,利用尺规求作一个AOB,使得AOB=2(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分析】先作BOC=,再作AOC=,则AOB=2【解答】解:如图,AOB所求【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19如图,直线AB和CD交于点O,COE=90,OD平分BOF,BOE=50(1)求AOC的度数;(2)求EOF的度数【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1)根据邻补角之和等于180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OF的度数,计算即可【解答】解:(1)BOE=50,COE=90又AOC+COE+BOE=180AOC=1805090=40(2)DOE=COE=90BOD=9050=40OD平分BOFBOD=DOF=40EOF=50+40+40=13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是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长时间?最高速度是多少?(2)A,B两点分别表示什么?(3)说一说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1)根据横轴得到时间,根据纵轴得到速度;(2)写出两点的速度即可;(3)将整个过程描述出来即可【解答】解:(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35分钟,最高速度是90千米/时;(2)A点表示10分时的速度为60km/h,B点表示30分时的速度是30km/h;(3)在0到10分速度在逐渐增大;在10到15分速度保持不变;在15到20分时速度在逐渐增加;在20分到25分时速度保持不变;在25分到35分时速度在逐渐减小【点评】考查由图象理解对应函数关系及其实际意义,需注意应首先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21如图,已知ACFDBE,且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50,F=40(1)求DBE各内角的度数;(2)若AD=16,BC=10,求AB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EBD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D,求出AB=CD,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ACFDBE,A=50,F=40,D=A=50,E=F=40,EBD=180DE=90;(2)ACFDBE,AC=BD,ACBC=DBBC,AB=CD,AD=16,BC=10,AB=CD=(ADBC)=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企业咨询方案
- 线上诵读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下沙整合营销方案
- 邓州世尊府建筑方案设计
- 芜湖安全特种设备培训课件
- 小区电动车充电管理系统介绍
- 古风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 碳咨询方案是指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冲刺试卷:营养学基础与饮食指导
- 饮料包装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
- 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调查报告书
- GJB9001C质量保证大纲
- 挑战64 新疆卷(新疆近四年共30题)(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压轴挑战》分类汇编
- 消化道出血护理新进展
- 【浅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8900字(论文)】
- 新材料引领创新创造的新驱动器
- 蛋白质分离纯化及鉴定
- 2024年化粪池清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老年痴呆认识老年痴呆的预防和治疗
- 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训练1000题-可直接打印
- 《测绘管理法律与法规》课件-测绘标准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