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七年制)B卷.doc_第1页
医学免疫学(七年制)B卷.doc_第2页
医学免疫学(七年制)B卷.doc_第3页
医学免疫学(七年制)B卷.doc_第4页
医学免疫学(七年制)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医学免疫学试卷(B)2004级临床医学(七年制) 学号 姓名 班级 分数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题 分301010102020得 分得分评卷人一、名词解释(翻译并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daptive immunity适应性免疫2、Id 独特型3、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4、APC抗原处理呈递细胞5、 SAg超抗原6、CAM细胞黏附分子7、HVGR宿主抗移植物反应8、TSA中流特异性抗原9、AICD活化的细胞诱导死亡 10、DNA vaccine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5个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错选、少选、多选,该题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1. 最先发明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 A. Jenner B. 中国人 C. Pasteur D. Koch E. Burnet2. 下列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有 A. 胸腺 B. 脾脏 C. 肝脏 D. 骨髓 E. 淋巴结3. 抗体分子结合抗原的部位 A. 可变区 B. Fab段 C. Fc段 D. 互补决定区 E 高变区4. 下列不属于IgM特性的有 A. 产生最早 B. 能通过胎盘 C. 血清中含量最高 D. 半衰期长 E. 能激活补体5. 关于补体活化途径哪些说法有误 A. 传统途径的激活物为抗原抗体复合物 B. 旁路途径从C3开始 C. MBL途径发挥作用最早 D. 三条激活途径都经过C3 E. 传统途径与MBL途径的C5转化酶不同6. 固有性免疫的细胞包括 A. 单核巨噬细胞 B. NK细胞 C. gdT细胞 D. abT细胞 E. NKT细胞7. 不属于T细胞表面分子的是 A. TCR-CD3复合物 B. MHC I类分子 C. CD40分子 D. LPS受体 E. CD2分子8. 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哪些有误 A. 抗原量过高过低均易引起耐受 B. 颗粒性抗原比可溶性抗原易于诱导耐受C. 静脉注射途径不易诱导耐受 D. 新生动物较成年动物易于诱导耐受E. 口服某些蛋白质抗原易于诱导耐受9. 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血液传播 D. 性传播 E. 母婴传播10. 下列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及条件的是 A. 特异性 B. 结合的不可逆性 C. 按一定比例结合才出现可见反应 D. 反应需要电解质参与 E. 反应需要有一定的pH值得分评卷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抗原一般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_免疫原性_, 二是_免疫反应性_。 2、构象决定基为_T_细胞识别,线形决定基多为_B_细胞识别。3、补体C1抑制剂缺乏,可导致_;C3缺乏可致_。4、杀伤性T细胞(CTL)杀伤靶细胞所必需的条件,一是_,二是_。5、低剂量的TD抗原引起_T_细胞耐受,高剂量的TI抗原引起_T B_细胞耐受 。6、B细胞对TD抗原应答时,其活化的第一信号为_,第二信号为_。7、细胞免疫的效应作用主要表现为_和_ 。8、_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称凝集反应, _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称沉淀反应。9、血清过敏症属_I_型超敏反应,血清病属_III_型超敏反应。10、免疫细胞表达_和_两类功能不同的免疫受体酪氨酸基序。得分评卷人四、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半抗原只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 ( )2、胃蛋白酶可将IgG分子水解成一个Fc段和两个相同的Fab段。 ( )3、Ig的免疫原性部位均在恒定区。 ( )4、固有性免疫应答能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但不能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 )5、内源性抗原的递呈与MHC 类分子有关,可递呈给CD8+T细胞。( )6、TD-Ag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 )7、自身淋巴细胞对自身组织成份一概都不会发生免疫应答。 ( )8、HIV侵犯的宿主细胞主要为CD4+T细胞,HIV的gp120与CD4分子结合即可成功感染靶细胞。( )9、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由于受者体内存有对供者的同种异型组织抗原和天然抗体所致。( )10、亚单位疫苗因去除了对人体有害的组份,保留了免疫原性的成份,因而比减毒活疫苗更为安全。( )得分评卷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T细胞在胸腺如何获得MHC限制性及自身耐受性。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3、 比较MHC-1类和MHC-2类分子的差别。4、简述细胞免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