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方原始青瓷的化学分析研究.doc_第1页
部分地方原始青瓷的化学分析研究.doc_第2页
部分地方原始青瓷的化学分析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方原始青瓷的化学分析研究部分地方原始青瓷的化学分析研究原始青瓷器从表面上观察,胎骨的色泽主要是灰白和黄白二种。瓷胎颜色的不同,大约是胎骨所含铁、钛等杂物的多少有关。胎骨的质地,从断面观察有两种状态:一是结构厚实而松软,颗粒粗糙,敲之无清脆之音,如罐、碗;一是结构致密而坚硬,颗粒细腻,击之有铿锵之声,如豆、尊。釉色也分为两种;一是青黄釉,约占原始青瓷器物总数的74%;一是灰青釉,约占25.5%。釉色的差异,大约是在氧化焰中,因釉层厚薄等原因造成釉色的深浅。有的原始青瓷器的釉层浓淡不均,容易脱落,有少数器物的釉层下部留有留痕,也有极少数器物的内外表和底部均施满釉,推测其施釉方法大多是涂刷上去的。古代瓷器为纯粹的黏土胎,胎坚质细,高温石灰釉,表面光泽,击之有清澈的铿锵响亮声,吸水率低微。它是由原始社会晚期的软陶演变而成硬质印纹陶,再蜕变成硬质印纹釉陶,原始瓷器采用天然纯净的黏土,做成胎坯,表面施高温的石灰釉,放在封闭的瓷窑内,用还原焰进行煅烧,经过高温的化学变化,催化胎釉皆产生了玻璃质,促使瓷胎烧结,形成胎釉之间的中间层,使胎釉紧密地结合起来,并提高瓷的机械强度,增加透明度。制坯原料为天然的黏土矿,含氧化硅为63.29%,含氧化铝为20.01%,含氧化钾和氧化钠为2.52%,耐火度为1200以上,含氧化铁为4.17%。这些陶瓷胎的质地坚硬,断面较粗,有气孔和裂纹,吸水性不强,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玻璃状光泽,釉层极易脱落,表面呈灰黄色,内容呈青灰色。所有上述的化学分析表明,屯溪原始瓷器是用化学元素相近的瓷土烧成。屯溪原始青瓷的成型工艺,仍是泥条盘筑法为主。如器物内底面或腹壁内表,存有泥条圈叠和按捺压平的痕迹,或从器表釉层里显露出来。器腹,器底和口面不圆不平,圈足器的圈足或圈足座用泥条捏制粘于底部或粘贴后挖成中凹的圈足。(作者单位:安徽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一提一问问:高技术仿品添加的典型的现代化学成分有哪些?有识别的参考数据公布吗?答:在现代瓷器仿品中,目前发现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人为添加的元素有镍(M)、锌(zn)、铷(Rb)、锆(Zr)和钡(Ba)等,最典型和最常见的是添加锌(zn)和钡(zn),是科学识别现代仿品的重要依据。添加现代化学成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单独添加锌(zn)或钡(zn)一种化学元素的;有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单独添加数种化学成分的;有在瓷胎和瓷釉、瓷釉和色料、瓷胎和色料、胎釉和色料中都添加一种或数种现代化学成分的,添加的浓度也不尽相同。在福建、江西、浙江、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川等省的典型窑址发掘出土的不同时代不同釉色品种的瓷器中,无论瓷胎、瓷釉还是色料,尽管不同窑址古瓷间的微量元素存在差异,共同特点是这些元素的含量较低,具有各自的变化范围。在近十年的古陶瓷科学研究中,微量元素的测量得到了科技考古界的重视,进行了现有仪器设备条件下的全元素分析。根据估算全国近十个科研单位全元素分析了窑址发掘出土的约15000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