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仓库之带式输送机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3页)
编号:16755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2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9-05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自动化
仓库
输送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 页 本科生毕业论 文 姓 名: 学 号 :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论文题目: 自动仓库之带式输送机 专 题: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 O 年六月 徐州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 页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 2011 年 1 月 8 日 毕业论文日期: 2011 年 3 月 2 日至 2011 年 6 月 15 日 毕业论文题目:自动仓库之带式输送机 毕业论文专题题目: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 1)设计参数:物 料名称:硫磺粉; 粒度: 50送能力: Q=360t/h 带速: s;密度: =1700kg/输角度: =0 :机身长度: L=194m; ( 2)设计流程: 输送机将需要入仓的物料运输到卸料车上;卸料车在输送机上运行将物料卸到布料车上同时起到纵向布料的功能;布料车安放在卸料车上,将从卸料车卸到上面的物料运入仓中,进行横向布料。整个系统实现了物料的输送与自动布料。 ( 3)根据仓库需要进行输送机的总体结构形式布局进行设计,由设计参数对输送机的带进行选型和设计计算,设计选择输送机的传动装 置,合理选用输送机各项的零部件。 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3 页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4 页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 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内容的 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工作态度 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 页 年 月 日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 页 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 ( 选题的意义;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 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 页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8 页 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 ( 选题的意义;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 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9 页 年月日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0 页 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 答辩情况 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没有 回答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1 页 学院领导小组综 合评定成绩: 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月日 第 1 页 英文原文 A to a be by In to be a in as it on of in to 1987). or of to in in 1986). of of of is a to of be by of or or a of 1979). is on is at a 1978). or of we by 1982). of or 1986). It is of to of we in of or in 00 of of in we to of of 0 2 页 0 000 be 000 of is be to to or a to An in an in on or et 1978). to to no 50% of 1979; 1982). on is of of or On 10% 25% 1986). In to a be to An a to at up to of or of a to of a to of to 1992). to of to at at of An a A be of a 2/1 a to a 10/1 an or be in or of s on of of at 0 in or of is a at a of at is be is as a of is is at to or or is a or 1991). 3 页 a on to to to it to by it or to of a to or of If is on in as or or of of of is of to to to to to to at at is as a a of An in a is of or of as a of a to of on to is In is to in a on In as or do on or 4 页 he In as of of or on to or or an in to be to of or On It is to is in of of on or on . If is it of to If is to in a by be in a at be to on . a n of or if or in is is be If or is is in be be in to of a of of . At is is in if is it is or If is it a or In is an he is 5 页 at a No In C is to C CR is to C is to is to or C on or at is on C to to to of 第 6 页 中文译文 煤矿业带式输送机几种软起动方式的比较 简介: 运行带式运送机的动力必须由驱动滑轮产生,通过滑轮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为了传递能量,传送带上面的张力在接近滑轮部分和离开滑轮部分必定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在稳定运行、启动和停止时刻都是真实存在的。传统传送带结构的设计,都是根据稳定运行情况下传送带的受力情况。因为设计过程中没有详尽研究传送带启动和停止阶段的受力情况,所有的安全措施都集中在稳定运行阶段( 987)。本文主要集中讲述传送机启动和加速阶段的特性。传送带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考 虑控制启动阶段的加速状况,以免使传送带和传送机驱动系统产生过大的张力和动力( 1986)。大加速度产生的动力会给传送带的纹理、传送带结合处、驱动滑轮、轴承、减速器以及耦合器带来负面影响。毫无控制的加速度产生的动力能够引起带式传送机系统产生诸多不良问题,比如上下曲线运动、过度传送带提升运动、滑轮和传送带打滑、运输原料的溢出和传送带结构。传送带的设计需要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传送带驱动系统必须能够产生启动带式传送机的最小转动力矩;第二,控制加速度产生动力在安全界限内。可以通过驱动力矩控制设备来完成, 控制设备可以是电子手段也可以是机械手段,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 1979)。 本文主要阐述输送机的开始和加速的过程。传送带设计师必须控制开始加速度防止过度张紧在传送带织品和力量在皮带传动系统 . 强加速度力量可能有害地影响传送带织品,传送带接合,驱动皮带轮,更加无所事事的滑轮 , 轴 , 轴承 , 速度还原剂 , 并且联结。未管制的加速度力量可能造成皮带输送机有垂直的曲线的系统性能问题 ,传送带紧线器运动 , 驱动皮带轮摩擦损失 , 材料溢出 , 并且做成花彩传送带织品。传送带设计员与二个问题被面对 , 皮带传动系统必须导 致极小的扭矩足够强有力开始传动机 , 和控制了这样加速度强制是在安全限额内。光滑开始传动机可能由对驱动器扭矩控制设备的用途 , 或机械或电子 , 或组合的二完成 (979) 。 软起动结构评估标准 什么是最佳的皮带输送机驱动系统 ? 答案取决于许多变量。最佳的系统是一个为开始 , 运行 , 和终止提供可接受的控制在合理的费用和以及高可靠性。皮带传动系统为本文我们考虑的设计方案 , 皮带输送机被电子头等搬家工人几乎总驱动。传送带 驱动系统 将包括多个要素包括电子原动力、电子马达起始者以控制系统 , 马达联结、速度还 原剂、低速联结、皮带传动滑轮、和滑轮闸 (986) 。它重要 , 传送带设计员审查各个系统要素的适用性对特殊申请。为本文的目的 , 我们假设 , 所有驱动系统要素设置矿的新鲜空气 , 非允许 , 面积 ,全国电子编码 , 条款 500 防爆 , 矿的表面的面积。皮带传动要素归因于范围。某些驱动器要素是可利用和实用的用不同的范围。为这论述 , 我们假设那皮带传动系统范围从分数马力对千位的多个马力。小驱动系统经常是在 50 马力以下。中型系统范围从 50 到 1000 马力。大型系统可能被考虑在 1000 马力之上。范围分部入这 些组是整个地任意的。必须被保重抵抗诱惑对超出马达或在马达之下传送带飞行提高标准化。驱动器结果在粗劣的效率和在高扭矩的潜在 , 当驱动器能导致破坏性超速在再生 , 或过度加热以变短的马达寿第 7 页 命。扭矩控制。传送带设计员设法限制开始的扭矩到没有比 150% 运行中。限额在应用的开始的扭矩经常是传送带胴体肉、传送带接合、滑轮绝热材料 ,轴偏折评级。在更大的传送带和传送带以优化大小的要素 , 扭矩限额 110% 至 125% 是公用。除扭矩限额之外 , 传送带起始者必需限制会舒展围绕和会导致旅行的波浪的扭矩增量。一个理想的开始的控制系统会适用于资格整个传送带的扭矩传送带休息由问题的脱离决定 , 或运动 , 然后扭矩相等与传送带的运动需求以负荷加上恒定的扭矩从休息加速系统要素的惯性对最终奔跑速度。这使系统临时强制和传送带舒展。不同的驱动系统陈列变化的能力控制扭矩的申请对传送带休息和以不同的速度。并且 , 传动机陈列装载二个极端。一条空传送带正常存在最小的必需的扭矩为脱离和加速度 , 当一条充分地被装载的传送带存在最高的必需的扭矩。开采驱动系统必须是能称应用的扭矩从一个 2/1 比率为一个水平的简单传送带安排 , 对一个10/1 范围为一个倾斜、复杂传 送带配置文件。 热量评级 在开始和运行期间 , 各个驱动系统也许消散废热。废热也许被解放在电子马达、电子控制、 , 联结、速度还原剂 , 或传送带制动系统。各个起始时间热量负荷依靠相当数量传送带负荷和起始时间的期限。设计员必须履行被重复的起始时间的申请需求在运行传动机以后在全负荷。典型的开采传送带开始的责任变化从 3 到 10 个起始时间每时数等隔 ,或 2到 4 个起始时间在连续。被重复的开始也许要求减税或系统要素。有一个直接关系在热量评级为被重复的起始时间和费用之间。可变速度。一些皮带传动系统是适当的为控制开始的扭矩和 速度 , 但只运行以恒定的速度。一些传送带申请会要求一个驱动系统能运行延长的期间以较不比最高速度。这是有用的当驱动器负荷必须与其它驱动器被共 享 ,传送带被使用当处理饲养者为被表达的物料的费率控制 , 传送带速度被优选为货车使用费费率 ,传送带被使用以慢速运输人工或材料 , 或传送带运行缓慢的检验或移动速度为维护目的。可变速度皮带传动将要求一个控制系统根据某一算法调控操作速度。再生或翻修负荷。一些传送带配置文件存在翻修传送带系统用品能量对驱动系统的负荷的潜在。没有所有驱动系统有能力接受被重新生成的能量从负荷。一些驱动器可能接受能量从负荷和退回它到输电线供其它负荷使用。其它驱动器接受能量从负荷和消散它入选定的动态或机械刹车的要素。一些传送带描出切换从开汽车 对再生在运算期间。驱动系统可能接受有些巨大的被重新生成的能量为申请吗 ? 驱动系统控制或必须调整相当数量减速的强制在翻修期间吗 ?翻修发生当运行和开始 ? 维护和支持系统。各个驱动系统将要求定期预防维护。可替换的项目会包括马达画笔、轴承、闸填充、散逸电阻器、油 , 和凉水。如果驱动系统被设计和保守地被管理 , 更低的重音在可消耗导致更低的维修费用。一些驱动器要求支持系统譬如流通的油为润滑油、冷却空气或水 , 环境尘土过滤 , 或计算机仪器工作。支持系统的维护可能影响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费用 驱动器设计员将审查各个驱动系统 的费用。费用合计是第一基建成本获取驱动器 , 费用安装和委任驱动器 , 费用运行驱动器 , 和费用的总和维护驱动器。费用使力量运行驱动器也许广泛变化用不同的地点。设计员努力符合所有系统性能要求在最低的费用合计。经常超过一个驱动系统也许满足所有系统性能标准在竞争费用。更喜欢的驱动器安排是最简第 8 页 单 , 譬如一个唯一马达驱动通过一个唯一顶头滑轮。但是 , 机械 , 经济 , 和功能需求经常需要对复杂驱动器的用途。传送带设计员必须平衡对优雅的需要反对伴随复杂系统的问题。复杂系统要求额外设计工程为成功配置。经常被忽略的费用在复杂系统 是培训人事部的费用 , 或停工期的费用由于不足的培训。 软起动驱动控制逻辑 各个驱动系统将要求一个控制系统调控开始的机制。最共同的类型控制被使用在更小对中等大小驱动以简单的外形被命名 开环加速度控制 。 在开环 , 控制系统早先被配置程序化开始以被规定的方式 , 通常准时根据。 在开环控制 , 驾驶使用参数譬如潮流 , 扭矩 , 或速度不影响序列操作。 这个方法假定 , 控制设计师充分地塑造了驱动系统表现在传动机。 为更大或更加复杂的传送带 , 闭合回路 或 反馈 控制可以他运用了。 在闭合回路控制 , 在开始期间 , 控制系统显示器通过传感器驾驶使用参数譬如马达的当前层 , 传送带的速度 , 或力量在传送带 , 并且修改起动程序控制 , 极限 , 或优选或佩带了参量。闭合回路控制系统修改开始的被应用的力量在一台空和充分地被装载的传动机之间。常数在数学模型与被测量的可变物有关对系统驱动反应被命名定调的常数。 这些常数必须适当地被调整为成功的应用对各台传动机。 最共同的计划为传动机开始闭合回路控制是车头表反馈为速度控制和压电池力量或驱动力反馈为扭矩控制。在一些复杂系统 , 它是中意安排闭合回路控制系统调整自己为各种各样的遇到的传动机情 况。 这被命名 能适应的控制 。这些极端可能介入浩大的变异在装货 , 围绕的温度 , 装货的地点在外形 , 或多个驱动选择在传动机。 有三个共同的能适应的方法。介入决定做在开始之前 ,如果控制系统能知道传送带是空的 , 它会减少最初的力量和会加长加速度力量的应用对最高速度。如果传送带被装载 , 控制系统会应用资格力量在摊位之下使较少时刻和供应充足的扭矩及时地充分地加速传送带。 因为传送带只成为了装载在早先赛跑期间由装载驱动 , 平均驱动潮流可能被抽样当连续和被保留在反射传送带搬运器时间的缓冲记忆。然后在停工平均也许是预 先处理一些开环和闭合回路为下个开始。第二个方法介入根据驱动观察发生在最初开始或 行动期间证明 的决定。这及时驱动潮流的或力量通常介入比较对传送带速度。 如果驱动潮流或力量必需及早在序列是降低并且行动被创始 , 传送带必须被卸载。如果驱动潮流或力量必需是高的。在开始 , 传动机必须被装载。 这个决定可能被划分在区域和使用修改起动程序控制的中部和结束。第三个方法介入传送带速度的比较对时刻为这个开始反对传送带加速度历史极限 , 或 加速度信封监视 。在开始 , 传送带速度被测量对时间。这与被保留在控制系统记忆的 二限制的传送带速度曲线比较。第一曲线描出空的传送带加速 , 并且第二个充分地被装载的传送带。 因而 , 如果当前的速度对时间比被装载的外形低 , 它也许表明 , 传送带被超载 , 妨碍 , 或驱动故障。 如果当前的速度对时间比空间的外形高级 , 它也许表明一条残破的传送带结合或驱动故障。 无论如何,当前的起飞中止并且警报运行。 结论 最好的传送带启动系统要求在不同的传送带负载条件下,能够以合理的代价带来可靠性高的可以接受的运行性能。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启动系统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传送带设计者必须为每个传送带设计启动系统属性 。总得来说,全电压交流发动机启动适合于简单第 9 页 结构的小型传送带。减电压 流发动机启动是地下中、小型传送带的基本启动方法。最新的进展显示,固定液体填充耦合系统的交流发动机是简单结构中、大型传送带基本启动方法。对于那些大、中型而且需要重复启动的复杂结构传送带,绕线转子发动机驱动是常用的选择。在结构特别复杂,运行需要不同速度的传送带启动中,传送带直流发动机驱动、不同填充液体驱动、和相异机械传递驱动系统一直实力相当的候选者。具体选择哪个启动方式由使用环境,相对价格,运行能耗,反应速度和使用者习惯来决定。变频交流驱动和非电刷直流驱动主要限制于中型传送带,这些中型传送带需要精确的速度控制,高代价和复杂性。但是,随着持续的竞争和技术进步,波形综合技术的电子驱动器的使用将越来越广。 第 1 页 摘 要 本次设计是关于 自动化仓库固定式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输送机在仓库中配合卸料车、布料车运行,输送带设计安装在高架石墩上面。 首先对 带式 输送机 的应用、分类、结构原理 作了简单的 概述并对其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短的介绍 ;接着 根据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参数分析 选型 原则 及 计算方法 ;然后根据设计准则与计算选型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目前,输送机正朝着长距离,高速度,低摩擦的方向发展。在胶带输送机的设计、制造以及应用方面 ,目前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 内在设计制造带式输送机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关键词 : 输送机 ; 自动化仓库; 胶带 第 2 页 he is of on in of of at to do a to of of of to in of a on of a At is In is a of in is to be 3 页 目 录 1 绪论 .未定义书签。 式输送机简述及应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式输送机的分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式输送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式输送机的发展与现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 带式输 送机设计 .未定义书签。 送机的工作环境与设计参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机布置形式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宽度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宽度的核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型号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张力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特性点张力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周驱动力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允许垂度核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功率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滚筒功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机功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滚筒相关参数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滚筒合张力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滚筒直径初选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滚筒最大扭矩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滚筒直径验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紧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传动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未定义书签。 动方案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机选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传动比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比分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轮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4 页 系零件的设计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承寿命校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键强度校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体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速器附件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带式 输送机主要部件的选用 .未定义书签。 送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的分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送带的连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辊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辊的作用与类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辊的选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辊间距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辊的校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滚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向滚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紧装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扫装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用清扫装置的形式与特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扫器的安装位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气及安全保护装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 定义书签。 英文原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中文译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本科生毕业论 文 姓 名: 学 号 :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论文题目: 自动仓库之带式输送机 专 题: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 O 年六月 徐州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 2011 年 1 月 8 日 毕业论文日期: 2011 年 3 月 2 日至 2011 年 6 月 15 日 毕业论文题目:自动仓库之带式输送机 毕业论文专题题目: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 1)设计参数: 物料名称:硫磺粉; 粒度: 50送能力: Q=360t/h 带速: s;密度: =1700kg/输角度: =0 :机身长度: L=194m; ( 2)设计流程: 输送机将需要入仓的物料运输到卸料车上;卸料车在输送机上运行将物料卸到布料车上同时起到纵向布料的功能;布料车安放在卸料车上,将从卸料车卸到上面的物料运入仓中,进行横向布料。整个系统实现了物料的输送与自动布料。 ( 3)根据仓库需要进行输送机的总体结构形式布局进行设计,由设计参数对输送机的带进行选型和设计计算,设计选择输送机的传动 装置,合理选用输送机各项的零部件。 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 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内容的 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工作态度 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 ( 选题的意义;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 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 ( 选题的意义;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 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 答辩情况 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没有 回答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学院领导小组综 合评定成绩: 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月日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 自动化仓库固定式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输送机在仓库中配合卸料车、布料车运行,输送带设计安装在高架石墩上面。 首先对 带式 输送机 的应用、分类、结构原理 作了简单的 概述并对其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短的介绍 ;接着 根据 带式输送机 的设计参数分析 选型 原则 及 计算方法 ;然后根据设计准则与计算选型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目前,输送机正朝着长距离,高速度,低摩擦的方向发展。在胶带输送机的设计、制 造以及应用方面 ,目前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内在设计制造带式输送机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关键词 : 输送机 ; 自动化仓库; 胶带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he is of on in of of at to do a to of of of to in of a on of a At is In is a of in is to be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目 录 1 绪论 . 1 式输送机简述及应用 . 1 式输送机的分类 . 1 式输送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1 式输送机的发展与现状 . 2 2 带式输 送机设计 . 3 送机的工作环境与设计参数 . 3 送机布置形式的选择 . 4 送带的选择 . 4 送带宽度的确定 . 4 送带宽度的核算 . 5 送带型号的选择 . 5 送带张力计算 . 6 特性点张力计算 . 6 周驱动力计算 . 9 送带允许垂度核算 . 9 动功率的计算 . 9 动滚筒功率 . 9 动机功率 . 9 动滚筒相关参数计算 . 10 动滚筒合张力计算 . 10 动滚筒直径初选 . 10 动滚筒最大扭矩计算 . 10 动滚筒直径验算 . 10 紧力的计算 . 11 3 传动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 11 动方案的确定 . 11 机选型 . 11 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 12 传动比的计算 . 12 动比分配 . 12 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 12 轮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 14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系零件的设计计算 . 27 承寿命校核 . 37 键强度校核 . 39 体的设计 . 41 . 42 4 带式 输送机主要部件的选用 . 43 送带 . 43 送带的分类 . 43 送带的连接 . 43 辊 . 44 辊的作用与类型 . 44 辊的选型 . 45 辊间距 . 45 辊的校核 . 45 筒 . 47 动滚筒 . 47 向滚筒 . 47 紧装置 . 47 扫装置 . 49 用清扫装置的形式与特点 . 49 扫器的安装位置 . 50 气及安全保护装置 . 51 参考文献 . 52 英文原文 . 53 中文译文 . 58 致 谢 . 62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 页 1 绪论 式输送机简述及应用 带式输送机是以输送带兼作牵引机构和承载机构的一种连续动作式运输设备, 其运输特点是形成装载点到装载点之间的连续物料流,靠连续物料流的整体运动来完成物流从装载点到卸载点的输送。 可运送矿石、煤炭、沙等粉、块状物和包装好的成件物品。由于它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输阻力小、耗电量低、运行平稳、运输中对物料的损伤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式输送机的分类 带式输送机分类方法有多种,按运输物料的输送带结构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型带式输送机,这类带 式输送机在输送带运输物料的过程中,上带呈槽形,下带呈平形,输送带有托辊托起,输送带外表几何形状均为平面;另外一类是特种结构的带式输送机,各有各的输送特点。 具体分类如下: Q D 8 0 型 固 定 式 带 式 输 送 机轻 型 固 定 式 带 式 输 送 机普 通 型型 钢 绳 芯 带 式 输 送 机型 带 式 输 送 机管 形 带 式 输 送 机带 式 输 送 机气 垫 带 式 输 送 机波 状 挡 边 带 式 输 送 机特 种 结 构 型钢 绳 牵 引 带 式 输 送 机压 带 式 带 式 输 送 机其 他 类 式输送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带式输送机主要包括 :输送带 、托辊、驱动装置、机架、拉紧装置、制动装置、清扫装置和卸料装置等。 输送带绕经驱动滚筒和尾部改向滚筒形成无极的环形封闭带。上、下 两 股输送带分别支承在上托辊和下托辊上。拉紧装置保证输送带正常运转所需的张紧力。工作时,驱动滚筒通 过摩擦力驱动输送带运行。物料装在输送带上与输送带一同运动。通常 用上股输送带运送物料 ,并在输送带绕过机头滚筒改变方向时卸载。必要时,可利用专门的卸载装置在输送机中部任意点进行卸载 。 普通型带式输送机的机身的上带是用槽形托辊支撑,以增加物流断面积,下带为返回段 (不承载的空带 )一般下托辊为平托辊。带式输送机可用于水平、倾斜和垂直运输。对于普通型带式输送机倾斜向上运输,其倾斜角不超过 18,向下运输不超过 15。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 页 式输送机的发展与现状 一 、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很 快,其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式输送机的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高倾角带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另一方面是带式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开发应用于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 二、国内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我国生产制造的带式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 “八五 ”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 “日产万吨综采设备 ”项目的实施,带式输 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 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 三、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差距 1、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差距 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 可靠的可控软起动技术与功率均衡技术。 2、技术性能上差距 我国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性能与参数已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矿井的需要,尤其是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关键元部件及其功能如自移机尾、高效储带与张紧装置等与国外有着很大差距。 装机功率 我国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最大装机功率为 4250 外产品可达 4970 产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约为国外产品的 30% 40%,固定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相差更大。 运输能力 我国带式输 送机最大运量为 3000 t/h,国外已达 5500 t/h。 最大输送带宽度 我国带式输送机为 1400 外最大为 1830 带速 由于受托辊转速的限制,我国带式输送机带速为 4m/s,国外为 5m/s 以上。 工作面顺槽运输长度 我国为 3000 m,国外为 7300m。 自移机尾。 高效储带与张紧装置 我国采用封闭式储带结构和绞车红紧为主,张紧小车易脱轨,输送带易跑偏,输送带伸缩时,托辊小车不自移,需人工推移,检修麻 烦。国外采用结构先进的开放式储带装置和高精度的大扭矩、大行程自动张紧设备,托辊小车能自动随输送带伸缩到位。输送带有易跑偏,不会出现脱轨现象。 输送机品种 机型品种少,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受限,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如拓展运人、运料或双向运输等功能,做到一机多用;另外,我国煤矿的地质条件差异很大,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3 页 在运输系统的布置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要求,如弯曲、大倾角( +25)直至垂直提升等,应开发特殊型专用机种带式输送机。 3、可靠性、寿命上的差距 输送带抗拉强度 我国生产的 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 2500 N/外为3150 N/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 4000 N/外为 7000 N/ 输送带接头强度 我国输送带接头强度为母带的 50% 65%,国外达母带的 70%75%。 托辊寿命 我国现有的托辊技术与国外比较,寿命短、速度低、阻力大,而美国等使用的新型注油托辊,其运行阻力小,轴承采用稀油润滑,大大地提高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并可作为高速托辊应用于带式输送机上,使用面广,经济效益显著。我国输送机托辊寿命为 2 万 h,国外托 辊寿命 5 9 万 h,国产托辊寿命仅为国外产品的 30% 40%。 输送机减速器寿命 我国输送机减速器寿命 2 万 h,国外减速器寿命 7 万 h。 带式输送机上下运行时可靠性差。 4、控制系统上差距 驱动方式 我国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硬齿面减速器,国外传动方式多样,如 控传动系统等,控制精度较高。 监控装置。 输送机保护装置 国外带式输送机除安装防止输送带跑偏、打滑、撕裂、过满堵塞、自动洒水降尘等保护装置外, 近年又开发了很多新型监测装置:传动滚筒、变向滚筒及托辊组的温度监测系统;烟雾报警及自动消防灭火装置;纤维织输送带纵撕裂及接头监测系统;防爆电子输送带秤自动计量系统。这些新型保护系统我国基本处于空白。而我国现有的打滑、堆煤、溜煤眼满仓保护,防跑偏、超温洒水,烟雾报警装置的可靠性、灵敏性、寿命都较低。 2 带式输送机设计 送机的工作环境与设计参数 总工作流程: 输送机将需要入仓的物料运输到卸料车上;卸料车在输送机上运行将物料卸到布料车上同时起到纵向布料的功能;布料车安放在卸料车上,将从卸料车卸到上面 的物料运入仓中,进行横向布料。整个系统实现了物料的输送与自动布料。 设计参数: 物料名称:硫磺粉; 粒度: 50 输送能力: Q=360t/h 带速: s; 密度: =1700kg/ 运输角度: =0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4 页 机身长度: L=194m; 送机布置形式的选择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减速器带动传动滚筒转动或其他驱动机构,借助于滚筒或其他驱动机构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运动。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式按驱动装置可分为单点驱动方式和多点驱动方式两种。 通用固定式输送带输送机多采用单点驱动 方式,即驱动装置集中的安装在输送机长度的某一个位置处,一般放在机头处。单点驱动方式按传动滚筒的数目分,可分为单滚筒和双滚筒驱动。对每个滚筒的驱动又可分为单电动机驱动和多电动机驱动。因单点驱动方式最常用,凡是没有指明是多点驱动方式的,即为单驱动方式,故一般对单点驱动方式, “单点 ”两字省略。 单筒、单电动机驱动方式最简单,在考虑驱动方式时应是首选方式。在大运量、长距离的钢绳芯胶带输送机中往往采用多电动机驱动。 现选择单滚筒水平运输布置形式如下: 送带的选择 送带宽度的确定 对于散状物料,输送带宽度按下式计算 ( 2 B 输送带宽度, m; Q 所需输送量, t/h; Q=360t/h 物料松散密度, t/ =h V 输送带速度, m/s;取 V=s; C 倾角系数,由运输机械手册表 2得 当输送机倾角 =0时,倾角系数 c= k 断面系数,由 运输机械手册表 2k=360; 速度系数。由 运输机械手册表 2 =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 页 代入数据得 360 0 . 6 8 61 . 7 1 . 2 5 1 . 0 1 . 0 3 6 0QB m 标准的输送带宽有 50065000000200400标准我们选择带宽 B=800输送带。 送带宽度的核算 确 定带宽需要考虑所运物料的最大块度,以使输送机能够稳定运行。因此,还需按物料的块度进行校核。 对于未过筛的松散货载(如原煤): m a 0 0 (2对于经过筛分后的松散货载: 3 0 0 (2式中 : B 输送带宽度, 货载的最大块度, 货载的平均块度, 将数据代入式 2 8 0 0 2 5 0 2 0 0 3 0 0B m m m m 故所选带宽合适。 送带型号的选择 我国目前生产的输送带有以下几种 :尼龙分层输送带、塑料输送带、整体带芯阻燃带、钢丝绳芯带等。 在输送带类型确定上应考虑如下因素: (1)为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减小物料磨损,尽量选用橡胶贴面,其次为橡塑 贴面和塑料贴面的输送带; (2)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分层带,其次为整体带芯和钢丝绳芯带; (3)优先选用尼龙、维尼龙帆布层带。因在同样抗拉强度下,上述材料比棉帆布带体轻、带薄、柔软、成槽性好、耐水和耐腐蚀; (4)覆盖胶的厚度主要取决于被运物料的种类和特性,给料冲击的大小、带速与机长,输送石炭石之类的矿石,可以加厚 2面橡胶层,以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设计中,根据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初选带宽为 800 输送带。100 型输送带的技术规格如下 : 扯断强度: 100N/( ) 层数: 4 输送带厚度: 4层重量: 2m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 页 送带张力计算 特性点张力计算 设带式输送机的各点张力如图所示,则得各点张力关系如下: 2 1 1S k S ( 1) 3 2 2S k S ( 2) 4 3 3S k S ( 3) 5 4 4S k S ( 4) 6 5 5S k S ( 5) 7 6 6S k S ( 6) 8 7 1 2 3S S W W W (7) 9 7 8S k S ( 8) 1 0 9 4 5S S W W ( 9) 8 10nS k S ( 10) 2 6 1 改 向 滚 筒 阻 力 系 数 。 见 表 表 2向滚筒阻力系数 输入带在改向滚筒上的包 角 45 90 180 改向滚筒阻力系数 k 1 2 3 4 6 7 1 . 0 4k k k k k k ,581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 页 代入( 1)( 2)( 3)( 4)( 5)( 6)得: 4611 . 0 4 1 . 0 3 5711 . 0 4 1 . 0 3 导料槽阻力计算: 21 (1 . 6 7 ) B g ( 2 式中: m)。 B= ,l=2m,g=l=2m 根据式 2得: 21 (1 . 6 0 . 8 1 . 7 7 ) 2 9 . 8 1 7 1 直线段运行阻力计算: 对于承载断: 20( ) q q q L w g ( 2 对于空载断: 50W = W = ( q ) w g ( 2 式中: 00 k g / mk g / m q k g / mk g / mk g / 每 米 长 度 上 物 料 的 重 量 ( )每 米 输 送 带 自 重 ( ) , 由 运 输 机 械 手 册 查 的 = 9 . 3 1 ;每 米 长 度 上 托 辊 转 动 部 分 重 量 ( ) ;每 米 长 度 下 托 辊 转 动 部 分 的 重 量 ( ) ;承 载 断 输 送 带 长 度 ( ) ;槽 型 托 辊 阻 力 系 数 , 见 表 2取 w = 0 . 0 4 0 ;平 行 托 辊 阻 力 系 数 , 见 表 2取 = 表 2辊阻力系数 工作条件 槽型托辊阻力系数w 平行托辊阻力系数w 清洁,干燥 量尘埃,正常温度 量尘埃,湿度大 q=2 计算得: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8 页 3 6 0 / ( 3 . 6 1 . 2 5 ) 8 0 /q k g m 0q ( 2 式中: G 每米上托辊转动部分重量( 由运输 机械手册表 2G =14l 上托辊间距( m),取0l=1m 计算得: 1 4 / 1 1 4 /q k g m 02式中: G 由运输机械手册表 2G =120m),取 0l=算得: 1 2 / 1 . 2 1 0 /q k g m 根据式 2 2 ( 8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