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银:解读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与方法.doc_第1页
王甫银:解读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与方法.doc_第2页
王甫银:解读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与方法.doc_第3页
王甫银:解读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与方法.doc_第4页
王甫银:解读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与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 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膃葿羆袅荿莅羅羇膂蚃羄膀莇虿羃节芀薅羂羂蒅蒁蕿肄芈莇薈膆蒄蚆薇袆芆薂蚆羈蒂蒈蚅肁芅莄蚅芃肈螃蚄羃莃虿蚃肅膆薄蚂膇莁蒀蚁袇膄莆蚀罿莀蚅蝿肁膂薁蝿膄莈蒇螈羃膁蒃螇肆蒆荿螆膈艿蚈螅袈蒄薄螄羀芇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膃葿羆袅荿莅羅羇膂蚃羄膀莇虿羃节芀薅羂羂蒅蒁蕿肄芈莇薈膆蒄蚆薇袆芆薂蚆羈蒂蒈蚅肁芅莄蚅芃肈螃蚄羃莃虿蚃肅膆薄蚂膇莁蒀蚁袇膄莆蚀罿莀蚅蝿肁膂薁蝿膄莈蒇螈羃膁蒃螇肆蒆荿螆膈艿蚈螅袈蒄薄螄羀芇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膃葿羆袅荿莅羅羇膂蚃羄膀莇虿羃节芀薅羂羂蒅蒁蕿肄芈莇薈膆蒄蚆薇袆芆薂蚆羈蒂蒈蚅肁芅莄蚅芃肈螃蚄羃莃虿蚃肅膆薄蚂膇莁蒀蚁袇膄莆蚀罿莀蚅蝿肁膂薁蝿膄莈蒇螈羃膁蒃螇肆蒆荿螆膈艿蚈螅袈蒄薄螄羀芇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膃葿羆袅荿莅羅羇膂蚃羄膀莇虿羃节芀薅羂羂蒅蒁蕿肄芈莇薈膆蒄蚆薇袆芆薂蚆羈蒂蒈蚅肁芅莄蚅芃肈螃蚄羃莃虿蚃肅膆薄蚂膇莁蒀蚁袇膄莆蚀罿莀蚅蝿肁膂薁蝿膄莈蒇螈羃膁蒃螇肆蒆荿螆膈艿蚈螅袈蒄薄螄羀芇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膃葿羆袅荿莅羅羇膂蚃羄膀莇虿羃节芀薅羂羂蒅蒁蕿肄芈莇薈膆蒄蚆薇袆芆薂蚆羈蒂蒈蚅肁芅莄蚅芃肈螃蚄羃莃虿蚃肅膆薄蚂膇莁蒀蚁袇膄莆蚀罿莀蚅蝿肁膂薁蝿膄莈蒇螈羃膁蒃螇肆蒆荿螆膈艿蚈螅袈蒄薄螄羀芇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膃葿羆袅荿莅羅羇膂蚃羄膀莇虿羃节芀薅羂羂蒅蒁蕿肄芈莇薈膆蒄蚆薇袆芆薂蚆羈蒂蒈蚅肁芅莄蚅芃肈螃蚄羃莃虿蚃肅膆薄蚂膇莁蒀蚁袇膄莆蚀罿莀蚅蝿肁膂薁蝿膄莈蒇螈羃膁蒃螇肆蒆荿螆膈艿蚈螅袈蒄薄螄羀芇蒀螃肂蒃莆袃膅芆蚄袂袄肈薀袁肇芄薆袀腿膇蒂衿衿莂莈袈羁膅蚇袇肃莀薃羇膆 王甫银:解读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与方法王甫银:解读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辅导专家王甫银博士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辅导专家王甫银博士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 一、数量关系题型综述一、数量关系题型综述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该项测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测验,还是一种基本能力的测验,是测查考 生的个体抽象思维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国家公务员在工作中必将面临需要快速、准确处理大量信息的问题。数字 是公务员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很重要的内容。能否迅速、准确地理解 和发现这些数量关系之间的规律,并能进行快速运算,是判断考生是否具 有公务员潜能的一项重要测试内容。 数量关系具有测试考生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性质。速度方面要求考生反 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涉及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中学水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 平。如果有充足时间,考生答对所有问题均有可能,但要求考生平均每分 钟必须答完一题并保证准确,考生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差异就体现出来, 达到了主考者选拔的目的。 数量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给一个数 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 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认为最合适、合理的 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混合数列一直是数字推理考试的热点。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主要考察 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 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测 试中常见的题型有基本运算、比较大小和典型问题。其中,比例问题、路 程问题、工程问题、对分问题、植树问题、跳井问题、计算预资问题、日 历问题等是典型问题中的常见的数学问题。 数量关系题型在历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一直存在。 该部分 2001 年共考了 15 题,其中,数字推理 5 题,数量运算 10 题;2002 分为 AB 卷,其中,A 卷数字推理 5 题,数量运算 10 题;B 卷数字推理 5 题, 数量运算 15 题;2003 年 AB 卷数字推理 5 题,数量运算 10 题;2004 年 AB 卷取消数字推理题,数量运算 15 题;2005 年(一) (二)类卷数字推理 10 题,数量运算 15 题;2006 年(一) (二)类卷数字推理 5 题,数量运算 15 题。总的来讲,无论数字推理,还是数量运算,题目难度都有逐年增加的 趋势,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训练时注意习题的难度。 备考建议:备考建议: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3 (1)了解考核内容(前述) ,明确考试目的,做到复习中有的放矢; (2)了解历年考试情况,具体考试要求; (3)通过历年真题的归纳分析,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掌握常 考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和解题规律; (4)进行同步训练,强化常考知识点,确保重点的同时,兼顾其他题 型; (5)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加强解题速度的练习,掌握代入法、排 除法等解题技巧。 二、数字推理二、数字推理 (一)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一)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 数字推理部分是自从有了公务员考试以来就有的一种题型, 20002003 年每年考 5 题,2004 年取消,2005 年恢复并增加为 10 题, 2006 年考 5 题。从近 6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的试题分析来看,试题的难度和题量在逐渐加大。 做好数字推理题,需要注意以下解题技巧: (1)采用心算法。由于时间紧迫,能不用笔算最好不用笔算,有些题 完全可以采用心算法,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以做好难度大一些的试题。 (2)运用观察法。快速浏览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字 之间的关系,找到其中的规律。 (3)填补空缺法。可以把备选项直接带入题干,观察是否呈现规律性, 这样可以便捷的找到准确答案。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4 (4)套用规律法。如果一时难以找到其中的规律,就回顾常见的规律, 看是否能够套用上。 另外,补充一点,近年来数字推理题显出越来越难的趋势。因此,当 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答难 题,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容易题目的得分率,而且对难题的解答 也会有所帮助,避免陷入“死胡同”不能自拔。 (二)出题方式(二)出题方式 从数字推理题的出题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普通数列。即简单数列,数列中所有项遵循同一规律。 【例】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4 题 1,2,6,15,31, ( ) A53 B56 C62 D87 2奇偶项数列。即数列中奇数项与偶数项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律。 【例】1,15,8,24,27,35,64,48, ( ) , ( ) A65,24 B125,80 C125,63 D65.124 3数字组合数列。即题目所给数列中的若干项为一数字组合,在数字 组合之间遵循一定的规律。 【例】15,5, 3,9,14,2,7,49,18,3,2, ( ) A12 B.13 C.14 D.15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5 (三)数字推理的规律及例题解析(三)数字推理的规律及例题解析 数字推理有多种规律,常见的规律主要有:等差规律,等比规律,加 法规律,减法规律,乘法规律,平方规律等。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经常 将几种规律混合在一起考查。 1等差数列。自然数列、奇数数列、偶数数列都可以理解为等差数列 的一种形式。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试题很多是在基本的等差数列基础上 加以变化。 【例 1】 1,4,7,10, ( ) 。 A11 B12 C13 D14 【例 2】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41 题 12,13,15,18,22, ( ) 。 A25 B27 C30 D34 【例 3】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1 题 2,6,12,20,30, ( ) 。 A38B42C48D56 【例 4】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二)33 题 0,4,18,48,100,( )。 A140 B160 C180 D200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6 【例 5】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4 题 ( ) ,36,19,10,5,2。 A77 B69 C54 D48 2等比数列。 【例 1】4,8,16,32, ( ) 。 A48 B56 C64 D68 【例 2】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24 题 2,1,1,5, ( ) ,29。 A17B15C13D11 【例 3】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27 题 1,1,2,6, ( ) 。 A21 B22 C23 D24 【例 4】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42 题 6,24,60,132, ( ) 。 A140 B210 C212 D276 【例 5】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一)35 题 0,1,3,8,22,63, ( ) 。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7 A163 B174 C185 D196 3倍数数列。即数列中所有项均为某一常数的倍数。 【例 1】18,36,72,144,288, ( ) A575 B576 C577 D578 【例 2】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43 题 6,18, ( ) ,78,126。 A40B42C44D46 【例 3】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3 题 2,5,11,20,32, ( ) 。 A43 B45 C47 D49 【例 4】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4 题 25 ,15 ,10 ,5, 5, ( ) A10 B5 C0 D5 4加法数列。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加寻找规律。 (1)前 N(N2,3,)项之和等于后一项。 【例 1】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4 题 1,3,4,7,11, ( ) 。 A14B16C18D20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8 【例 2】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一)30 题 0,1,1,2,4,7,13, ( ) 。 A22 B23 C24 D25 (2)前 N(通常 N2)项之和再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等于后一项。 【例 3】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22 题 22,35,56,90, ( ) ,234。 A.162 B.156 C.148 D.145 5、减法数列: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减,寻找减得的差值之间的规律。 这是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绝大多数数字推理题都是通过减法寻找规律。 (1)前两项之差等于后一项。 【例 1】 6,3,3, ( ) ,3,-3。 A0 B1 C2 D3 (2)普通等差数列。 【例 2】5,10,15,( ) 。 A16 B20 C25 D30 (3)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值之间是等差数列。 【例 3】115,110,106,103, ( ) 。 A102 B101 C100 D99 【例 4】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一)35 题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9 0,1,3,8,22,63, ( ) 。 A163 B174 C185 D196 【例 5】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一)33 题 1,10,31,70,133, ( ) 。 A136 B186 C226 D256 (4)二级等比数列:相邻两项相减的差是等比数列。 【例 6】来自 2006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一)32 题 102,96,108,84,132,( )。 A36 B64 C70 D72 (5)相减的差为完全平方或开方或其他规律。 【例 7】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2 题 1,3,7,15,31,( )。 A61 B62 C63 D64 (5)相减的差为完全平方或开方或其他规律。 【例 8】1,5,14,30,55, ( ) 。 A91 B88 C66 D54 (6)相隔数相减呈上述规律,此类题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呈现不同 的规律。 【例 9】53,48,50,45,47, ( ) 。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0 A38 B42 C46 D51 【例 10】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 测试试卷(A)5 题 34,36,35,35, ( ) ,34,37, ( ) 。 A36,33 B33,36 C37,34 D34,37 6乘法数列:前两项之积为第三项。 【例 1】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23 题 1,2,2,4, ( ) ,32。 A4 B6 C8 D16 【例 2】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3 题 1,3,3,9, ( ) ,243 A12 B27 C124 D169 【例 3】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二)34 题 3,4,6,12,36, ( ) 。 A8 B72 C108 D216 7除法数列: (1)前两数相除等于第三数。 【例 1】100,50,2,25,( ) A1 B3 C2/25 D2/5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1 (2)两数相除的商呈现一定的规律:如等差,等比,平方及其各种变 式等。 【例 2】 80,80,40,10,5/4, ( ) 。 A5/64 B1/128 C1/32 D1/16 【例 2】8,8,12,24,60,( )。 A90 B120 C180 D240 8平方数列。 【例 1】 1,4,9,16, ( ) A23 B24 C25 D26 【例 2】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4 题 1,2,6,15,31, ( ) A45 B50 C52 D56 【例 3】 3,7,47,2207, ( ) A4414 B6621 C8828 D4870847 【例 4】来自 2006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一)34 题 2,3,13,175, ( ) 。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总结】由于公务员考试的时间极为紧张,有些大数的计算可采用估估 算法算法以节省时间。如例 3 中最后一步的计算就可以仅从数字大小或个位数 字进行估算来排除其他三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为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2 D:22072200024000000,2207 的个位数字为 7,则 22072的个位数字一定 为 9,减去 2 以后所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为 7。同理,例 4 也可采用估算 法。 9立方数列 【例 1】 1,8,27,64, ( ) 。 A100 B125 C150 D175 【例 2】 4,11,30,67, ( ) 。 A126 B127 C128 D129 【例 3】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45 题 0,9,26,65,124, ( ) 。 A186 B215 C216 D217 10幂数列 【例 1】 来自 2006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 测试试卷(一)32 题 1,32,81,64,25, ( ) ,1。 A5 B6 C10 D12 【例 2】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3 题 1,4,27, ( ) ,3125。 A70 B184 C256 D351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3 【例 3】 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 测试试卷 25 题 1,8,9,4, ( ) ,1/6。 A3 B2 C1 D1/3 【总结】一般地,当数字推理题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为跳跃式变化 (差值相差较大的时候) ,可以首先考虑从平方数列、立方数列以及幂数列 这几个方向寻找规律。 11质数数列 【例 1】 2,3,5,7, ( ) 。 A11 B12 C9 D10 【例 2】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题 20,22,25,30,37, ( ) 。 A39 B45 C48 D51 12合数数列 【例】 8,9,10,12,14,15, ( ) 。 A13 B16 C17 D19 13分数数列。做这种题型时,一般有两种解法:一是从数列各项的 分子、分母分别找规律;二是从数列各项的分数值大小上找规律。 【例 1】 , ( ) 。 51 2 51 5 51 10 51 17 A B C D 51 15 51 16 51 26 51 37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4 【例 2】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5 题 , ( ) 。 7 5 12 7 19 12 31 19 A B C D 49 31 39 1 50 31 31 50 【例 3】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1 题 133/57,119/51,91/39,49/21, () ,7/3 A28/12 B21/14 C28/9 D31/15 14根号()数列 【例】( ) 。, 17 4 10 3 5 2 2 1 A B C D 24 4 25 4 26 5 26 7 15小数数列 【例】1.1,2.2,4.3,7.4,11.5, ( ) A15.5 B15.6 C15.8 D16.6 【总结】在做分数数列、根号数列和小数数列的题型时,通常有两种 解法:一是分部考虑,即从分数数列的分子、分母部分,根号数列的根号 内、外部分,小数数列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找规律;二是从数列各 项的数值大小上找规律。 16方格(或圆圈内)数列。这种题型在某些省市的地方公务员录用 考试中比较常见。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5 【例 1】 25 B30 C35 D41 【例 2】 12 B15 C10 D5 17数字组合数列 【例 1】12,3,4,9,25,3,5,15,36,2,6, ( ) 。 A13 B12 C11 D10 【例 2】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1 题 1,4,8,13,16,20, ( ) 。 A20 B25 C27 D28 【例 3】来自 2005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二)35 题 1,4,3,5,2,6,4,7, ( ) 。 A1 B2 C3 D4 18奇偶项数列 【例 1】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21 题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6 2,1,4,3, ( ) ,5。 A1 B2 C3 D6 【例 2】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44 题 3,15,7,12,11,9,15, ( ) 。 A6 B8 C18 D19 【例 3】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题 34,36,35,35, ( ) ,34,37, ( ) 。 A36,33B33,36 C37,34 D34,37 【例 4】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5 题 23,12,25,13,27, ( ) 。 A14 B16 C211 D29 三、数学运算三、数学运算 (一)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一)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 数量关系中的第二种题型是数学运算题。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考生解决 算术问题的能力。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 题中,2003 年前每年考 10 道题,20042006 年每年考 15 道题。在解答此 类试题时,关键在于找捷径和简便方法。 这类试题知识内容和原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多限于小学数学的加、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7 减、乘、除四则运算。但是,因为考试时有时间限制,要提高在数学运算 方面的成绩,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这样能够节约 大量时间,争取主动; 二是要能做到准确理解文字题或应用题中的文字表述,正确把握题意, 做题快速准确; 三是要加强训练,增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并熟记一些基本公式,如 数字排列组合与里程计算的公式,以及一些常见题型与答题方法,锻炼、 提高实战的能力。 (二)出题方式(二)出题方式 数学运算的出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算式题: 【例】3+6+9+33+36 的值: A232 B233 C234 D235 2应用型计算题: 【例】某企业发奖金是根据利润提成的,利润低于或等于 10 万元时可 提成 10%;低于或者等于 20 万元时,高于 10 万元的部分按 7.5%提成;高 于 20 万元时,高于 20 万元的部分按 5%提成。当利润为 40 万元时,应发奖 金多少万元? A2 B2.75 C3 D4.5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8 (三)数字运算的规律及例题解析(三)数字运算的规律及例题解析 1凑整法。下面列举的是几种常用的凑整法: 【例 1】5.213+1.384+4.787+8.616 的值: A20 B19 C18 D17 【例 2】99 55 的值: A5500 B5445 C5450 D5050 【例 3】 的值: 4 1 5 4 4 3 5 1 2 4 A B C0 D 2 1 3 1 4 1 【例 4】19999+1999+199+19 的值: A22219 B22218 C22217 D22216 【例 5】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10 题 3999+899+49+8+7 的值是( ) 。 A3840 B3855 C3866 D3877 2观察尾数法 【例 1】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28 题 19881989+19891988的个位数是( ) 。 A9 B7 C5 D3 【例 2】来自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38 题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19 9919199999 的个位数字是( ) 。 A1 B2 C3 D7 【例 3】891745810 的值: A73951 B72958 C73950 D537673950 【例 4】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11 题 :的值 2222 )4 . 1 ()3 . 1 ()2 . 1 (1). 1 ( A5.04 B5.49 C6.06 D6.3 互补数法 【例 1】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8 题 3/50.250.15 的值是( ) 。 A.1B.1.5 C.1.6 D.2.0 【例 2】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9 题 12.50.760.482.5 的值是( ) A.7.6 B.8 C. 76 D.80 【例 3】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11 题 一种挥发性药水,原来有一整瓶,第二天挥发后变为原来的 12;第 三天变为第二天的 23;第四天变为第三天的 34,请问第几天时药水还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0 剩下 130 瓶?( ) 。 A5 天 B12 天 C30 天 D100 天 【例 4】0.0495250049.52.4+514.95 的值是( ) 。 A4.95 B49.5 C495 D4950 去掉相同项法 【例 1】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46 题 1 2356 788 与 1 2346 789 的差值是( ) 。 A.5 444 B.5 454 C.5 544 D.5 554 【例 2】来自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37 题 200220032003-200320022002 的值是( ) 。 A.60B0 C60D80 【例 3】来自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37 题 19942002-19932003 的值是( )。 A. 9 B. 19 C. 29 D. 39 5加“1”计算法(植树问题) 。 植树问题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但考生只有把握其中的一些基本数量关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1 系,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快速、准确做答。考生需要把握的基本数量关系 有: (1)如果是两端有端点的直路, 植树棵数路长间距1,路长间距(植树棵数1) ; (2)如果是封闭的环路,则 植树棵数周长间距,周长间距植树棵数。 【例 1】一条街长 200 米,街道两边每隔 4 米栽一棵核桃树,问两边共 栽多少棵核桃树? A.50 B.51 C.100 D.102 【例 2】在一个圆形池子边上每隔 2 米摆放一盆花,池周边共长 80 米, 共需摆多少盆花? A.50 B.40 C.41 D.82 【例 3】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48 题 某市一条大街长 7 200 米,从起点到终点共设有 9 个车站,那么每两 个车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 。 A.780 米B.800 米 C.850 米D.900 米 【例 4】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13 题 一块三角地,在三个边上植树,三个边的长度分别为 156 米、186 米、 234 米,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均为 6 米,三个角上都必须栽一棵树,问共需植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2 树多少棵?( ) 。 A.90 棵 B.93 棵 C.96 棵 D.99 棵 6减“1”计算法 【例 1】 小马家住在第 5 层楼,如果每层楼之间楼梯台阶数都是 16, 那么小马每次回家要爬多少个楼梯台阶? A.80 B.60 C.64 D.48 楼梯台阶数计算公式:楼梯台阶数计算公式: 楼梯台阶数楼梯台阶数= =层间台阶数层间台阶数(层数(层数1 1) 【例 2】 小刘家在某楼四门栋 2 层与 4 层各有一套住房。每层楼梯的 台阶数都是 18 层,那么小刘每次从 4 层的住房下到 2 层的住房,共需下多 少个楼梯台阶? A.36 B.54 C.18 D.68 7年龄计算法。一般的计算年龄问题可以用方程法求解,方程法的关键在 于找等量关系。 【例 1】女童小囡今年 4 岁,妈妈今年 28 岁,那么,小囡多少岁时, 妈妈的年龄是她的 3 倍? A.10 B.11 C.12 D.13 【例 2】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10 倍,6 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 龄的 4 倍,则今年父亲、儿子的年龄分别是( ) 。 A.60 岁,6 岁B.50 岁,5 岁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3 C.40 岁,4 岁D.30 岁,3 岁 【例 3】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6 题 1998 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 4 倍。2002 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 的 3 倍。问甲、乙二人 2000 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 。 A.34 岁,12 岁B.32 岁,8 岁 C.36 岁,12 岁D.34 岁,10 岁 【例 4】来自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50 题 祖父年龄 70 岁,长孙 20 岁,次孙 13 岁,幼孙 7 岁,问多少年后,三 个孙子的年龄之和与祖父的年龄相等? ( ) A. 10 B. 12 C. 15 D. 20 8人数计算法 【例 1】一车间女工是男工的 90%,因生产任务的需要又调入女工 15 人,这时女工比男工多 20%,问此车间男工有多少人? A.150 B.120 C.50 D.40 【例 2】某剧团男女演员人数相等,如果调出 8 个男演员,调进 6 个女 演员后,女演员人数是男演员人数的 3 倍,该剧团原有多少女演员? A.20 B.15 C.30 D.25 【例 3】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33 题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4 某机关共有干部、职工 350 人,其中 55 岁以上共有 70 人。现拟进行 机构改革,总体规模压缩为 180 人,并规定 55 岁以上的人裁减比例为 70。请问 55 岁以下的人裁减比例约是多少?( ) 。 A.51B.43 C.40D.34% 【例 4】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16 题 两个运输队,第一队有 320 人,第二队有 280 人,现因任务变动,要 求第二队的人数是第一队人数的 2 倍,须从第一队抽调多少人到第二队? A.80 人 B.100 人 C.120 人 D.140 人 9工程计算法 【例 1】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53 题 一个游泳池,甲管放满水需 6 小时,甲、乙两管同时放水,放满水需 4 小时。如果只用乙管放水,则放满水需( ) 。 A.8 小时 B.10 小时 C.12 小时 D.14 小时 【例 2】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7 题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 15 天完成。问:两人合作 3 天完成工作的几分之几?( ) 。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5 A.1/2 B.1/3 C.1/5 D.1/6 【例 3】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17 题 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需 8 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 铺设 50 米。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 天可完成全长的 2/3,问这条管 道全长是多少米? A.1000 米 B.1100 米 C.1200 米 D.1300 米 10资金计算法 【例 1】某协会开年会,需预算一笔钱作经费,其中发给与会者的生活 补贴占 10%,会议资料费用 1500 元,其他费用占 20%,还剩下 2000 元。问 该年会的预算经费是多少元? A.7000 B.6000 C.5000 D.4000 【例 2】某部门原计划召开为期 10 天的重要会议,预算费用为 32000 元,由于议程安排紧凑,会期比计划缩短了两天,实际费用节省了 25%。其 中,仅住宿一项就占会议节省费用的 60%,问会议住宿费节省了多少元? A.3500 元 B.3800 元 C.4800 元 D.4000 元 【例 3】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32 题 某人用 4 410 元买了一台电脑,其价格是原来定价相继折扣了 10和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6 2后的价格,则电脑原来定价是( ) 。 A.4 950 元 B.4 990 元 C.5 000 元 D.5 010 元 【例 4】来自 2000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34 题 某储户于 1999 年 1 月 1 日存入银行 60 000 元,年利率为 2.00,存 款到期日即 2000 年 1 月 1 日将存款全部取出,国家规定凡 1999 年 11 月 1 日后产生的利息收入应缴纳利息税,税率为 20%,则该储户实际提取本金合 计为( ) 。 A.61 200 元B.61 160 元 C.61 000 元D.60 040 元 【答案】本题正确答案为 B。 【例 5】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50 题 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期 10 天。后来由于议程增加,会期延长 3 天, 费用超过了预算,仅食宿费用一项就超过预算 20,用了 6 000 元。已知 食宿费预算占总预算的 25,那么总预算费用是( ) 。 A.18 000 元B.20 000 元 C.25 000 元D.30 000 元 【例 6】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51 题 一种收录机,连续两次降价 10后的售价是 405 元,那么原价是(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7 ) 。 A.490B.500 元 C.520 元D.560 元 【例 7】来自 2001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 55 题 某商店实行促销手段,凡购买价值 200 元以上的商品可以优惠 20, 那么用 320 元钱在该商店最多可买下价值( )元的商品。 A.350 元B.384 元 C.400 元D.420 元 【例 8】来自 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13 题 百货商场折价出售一商品,以八折出售的价格比原价少 15 元,问该商 品的原价是多少元? A.65 元 B.70 元 C.75 元 D.80 元 【例 9】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9 题 2001 年,某公司所销售的计算机台数比上一年度上升了 20,而每台 的价格比上一年度下降了 20。如果 2001 年该公司的计算机销售额为 3 000 万元,那么 2000 年的计算机销售额大约是多少?( ) 。 A.2 900 万元B.3 000 万元 C.3 100 万元D.3 300 万元 【例 10】来自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 提供 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 公务员考试频道 /topic/gwy/index.shtml28 测试试卷(B)47 题 商品 A 比商品 B 贵 30 元,商品 A 涨价 50后,其价格是商品 B 的 3 倍, 则商品 A 的原价为( )。 A. 30 元 B. 40 元 C. 50 元 D. 60 元 11排列组合法 【例 1】油漆匠用 5 种不同颜色的漆漆 5 种木柜,有多少种漆法? A.100 B.110 C.120 D.130 【例 2】小边到食品店准备买三种面包中的一种,四种点心的两种,以 及四种香肠中的一种。若不考虑食品挑选的次序,则他有多少种不同的选 择方法? A.36 B.72 C.82 D.92 【例 3】来自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A)47 题 林辉在自助餐店就餐,他准备挑选三种肉类中的一种肉类,四种蔬菜 中的二种不同蔬菜,以及四种点心中的一种点心。若不考虑食物的挑选次 序,则他可以有多少不同选择方法?( ) 。 A4B24 C72D144 【例】来自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试卷(B)44 题 本辅导材料由“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