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杨春燕出题)一、选择题 (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带有开放性A、 B、 C、 D、2、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丝做衣料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A、 B C、 D、3、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 B、 C、 D、4、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生产青瓷的是(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均窑5、在我国土地所有制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A、铁器农具的出现B、公田的大量抛荒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D、商鞅变法6、官营手工业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 )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新技术难推广技术工艺容易失传 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 B、 C、 D、7、草市的特征不包括( )A、远离城镇 B、交通便利 C、政府管理 D、规划形成8、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9、我国制瓷工艺首创釉下彩绘和粉彩瓷器工艺是分别在( )A唐代、宋代 B唐代、清代 C宋代、明代 D宋代、清代10、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人烟稀少 耕作技术落后 商品交换不发达 贫富分化的程度低A、 B、 C、 D、11、王莽曾经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这些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 ) A确保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安全B控制重要商业中心的市场物价 C为王莽和宫廷收集生活用品D控制重要城市 12、提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经济 B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D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君主地位 13、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 B C D14、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涌入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C繁重的捐税负担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5、关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D、与封建经济相比,数量处于绝对劣势1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会馆的说法正确的有( ) 会馆出现于明朝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会馆的出现不利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ABCD 17、“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商品贸易场所,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汉代有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C六朝时期,逐渐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D唐代“夜市”比较繁荣,已经完全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18、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 ) A“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 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 19、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A 主人公出身低微 B 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 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20、1894年前,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政策的优惠 C本国封建势力的限制 D民族工业缺乏资金2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 ) A沿海地区 B内陆地区 C东北地区 D沿江地区22、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了长期斗争。长城抗战爆发后,曾有五个团体捐款购5架飞机,其中浙江省的工商界企业或团体是( ) A.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B.天厨味精厂 C.伦章造纸厂 D.宁波旅沪同乡会23、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24、下列图片中的农具出现并逐渐普及全国各地的朝代是( ) A春秋时期B汉朝C明清时期 D三国时期25、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不断往外延伸,沿渠道每隔一定距离挖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用于灌溉,这种水利工程为( ) A坎儿井B郑国渠C灵渠D白渠 26、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 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 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C. 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 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27、中国古代农民暴动中“平均”的要求所反映的问题有( )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合理性农民要 求获得自己土地的强烈愿望是许多开明的政治家改革日制的社会根源 ABCD 28、古代有“国有六职”之说,其中主要从事纺织生产的是( ) A百工B妇功C商旅D农夫 29、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经济发展 B巩固国民政府统治C形成官僚资本 D稳定财政,增加收入30、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1、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的形式不包括( )A官办 B官督商办 C商办 D官商合办32、鸦片战争前,中国商人将经营所得利润用于买田置地,对近代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资金短缺 B劳动力缺乏 C购买力低下 D丧失国外市场33、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的是 ( )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国民政府 A B C D34、民族资产阶级参加下列哪些活动以求得自身发展 ( ) 反帝爱国运动 抵制洋货运动 各种政治活动 武装反抗国民政府 A B C D35、外国资本主义打击中国民族工业的手段不包括A利用攫取的种种特权 ( )B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条件C发动侵华战争 D在华滥发纸币二、材料解析(36题14分,37题16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23年,褚辅成与友人筹资36万元,在嘉兴南湖畔创办,主要生产黄纸板卷筒,这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材料2:后来,褚辅成将禾丰厂卖给了上海商界人士竺梅先、金润庠。在此基础上,筹设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褚辅成被推选为理事。1932年,民丰联合当时国内5家纸板厂,组成中国纸板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日货。 材料3:1937年11月民丰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材料4:同年3月,褚辅成在上海病逝。他在遗嘱中说道:“余早读儒书,志存报国,50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事,永奠邦基。”褚辅成带着未竟的心愿,抱憾而去。 以上均摘编自2001年6月21日浙江日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1、3,概括禾丰、民丰厂发展陷于困境的相同原因。(2分) (2)材料2中,1932年民丰等企业的活动体现了民族企业家什么样的可贵精神?(4分)(3)材料3中,民丰账面资金膨胀,但是企业却濒于破产。你觉得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4分)(4)通过以上4个材料中褚辅成一生的实业经历,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有何主要认识?(4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 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CAAADBBABDAB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DBCCADDBABABBD3132333435CABBD二、材料解析题( 共30分)36、(1)日帝的侵略。(2分)(2)自强不息,努力发展;团结起来,共同反侵略;(或反帝爱国)。(4分) (3)国民政府滥发纸币,货币大幅贬值(或通货膨胀严重等)(4分)(4)在半殖半封的旧中国,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政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