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教学那些事.doc_第1页
高中诗歌教学那些事.doc_第2页
高中诗歌教学那些事.doc_第3页
高中诗歌教学那些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诗歌教学那些事-中学语文论文高中诗歌教学那些事陈 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历年高考也将古诗鉴赏能力作为重要环节加以考查,并赋予较大分值。但诗歌教学及复习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学生对古代诗歌没有兴趣,学习热情不高,复习就是背术语套路,一到考试,不知所云;另一方面,教师难以创新教学模式,逐篇逐句,内容手法技巧,讲得辛苦,学生鉴赏分析能力却不见提高。问题出在哪里?可能既有古诗词年代久远,不易读懂的自身因素,也有教材篇目设计缺乏新意、提示设问简单粗糙的客观原因,更有师生教与学的主观原因。对教师而言,诗歌教学通常采用“写作背景身世经历诗歌大意关键诗句思想感情手法技巧语言特色”这种典型的传统讲解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操作性强,层次分明,但往往不注重诗体特点,重理性而轻意境,偏离审美而重讲思想意义,烦琐分析,将一首意境优美,意蕴丰富的诗作,变成了单调、平淡的词句的堆砌。这种教学枯燥无味,平铺直叙,忽视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悟,学生也基本成了麻木的听众。对学生而言,很多学生认为古诗词艰深难懂,有严重的畏难情绪,主动鉴赏品味的意识较差,因为长期依靠老师的讲解,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惰性;学生不能够调动积累,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品味,浮躁与懒惰决定了疏浅与粗陋。高考的压力,以及对功利的追求,诗词学习不见审美,只为考试。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呢?一、让学生从战略高度认识古诗词鉴赏的意义和价值1.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饱读诗书,就会有学问,有修养,自然而然就会拥有一种非凡的气度。读诗,能使得燥热的心变得宁静;读诗,能使得枯寂的心变得湿润,能使得贫瘠的变得丰富;读诗,能使得平庸的人变得多姿多彩。现代人,想要性情淡定平和,谈吐幽默风趣,气质优雅不凡。必然少不了来自古代诗词的熏陶。而且,“腹有诗书”是干大事业的必备要求。我们做不了诗人,至少也要具有诗人般的气质。2.营造心灵的家园 由于商品文化大潮的猛烈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正日趋贫乏和苍白,只图感官刺激,只知急功近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变得相当的浮躁、粗俗、苍白的。人总是要有精神的。阅读优秀的古典诗文,就是一剂颇具功效营养丰富的精神良药。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吟吟唐诗,读读宋词,走进那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心灵便找到了一个永久的家园。3.着眼眼前,让学生明了古诗词在考场上的战略意义 古诗词鉴赏高考必考,加之名句名篇默写,分值达13分之多。因为考查难度达到E级,故而是语文科考分拉开差距的关键环节。不仅如此,学用的古诗词还可用于作文。既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化底蕴,又使文章语言洗练,文采斐然。长于引用化用古诗词的作者写出的文字往往会让我们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它对于作文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古诗词的作用还不仅于此,研读古诗词犹如研究数学一样,从未知到已知,从推想到求证,有一种探究的快乐,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乐在其中,缓解压力。二、丰富、创新教学手段,以生为本1.加强朗读 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歌,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2.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诗歌的美是通过意境的渲染和营造来得以展现的,那么,教师就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味意境带来的情景交融的境界。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过程。这一特点给诗歌鉴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中,实现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因此,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画之美进行新课导入或播放范读,从而将课堂学诗氛围营造得更浓。3.注重比较阅读 对同类题材或内容情感相似或表现手法相同相近的诗歌,作比较分析,如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与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崔护题都城南庄与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对比观察分析,既可激发探究欲,又可丰富课堂容量,还可温故知新,加深印象。4.让学生“动”起来,促其思索,促其想象,促其讨论,促其探究 可以不定期举办古典诗歌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为诗配乐,为诗配画,课堂展示交流;可以让优秀学生课堂上讲析作品,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诗歌鉴赏题目及答案,课堂上交流展示;更可以给出一些题目,如谈李清照后期的创作、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谈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如何把握诗词作品的主题思想、谈对比手法在诗词中的运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小论文。以上种种方式,核心就是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事可做,不仅是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