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意的多元解读新课标引导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初探摘要传统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大多停留于说教这一层面,强调熟读、意会。本文以线条一课为例,就新课改中如何使欣赏教学生动活泼进行探讨。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体验为基,以情感为链,依托文学、图片、活动和音乐等元素辅助教学,将使欣赏教学所蕴涵的美和情感视觉化、活动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对美的解读能力,提升对美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活动情感体验感悟创造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牵涉到引领学生欣赏这一问题,更不用说是“欣赏评述”课了。欣赏涉及的内容多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近现代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还有的就是同龄人的佳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许多老师信奉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熟“读”、意会。新课标中,对“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较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仅仅靠熟“读”是不够的,只强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行的,生硬的说教也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应着力探索的是:如何使欣赏教学生动活泼,如何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真正体会美术作品中美术语言的美妙,从而进一步提升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有幸听了线条一课,以为其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线条一课力图从欣赏生活中的线条与绘画作品中的线条,从线条的速度、力度,线条与音响、节奏、旋律以及与人的情绪诸多方面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线条,感知线条,欣赏线条,创造线条的一堂艺术欣赏实践活动研究课。目的是通过对线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学习线条的多元欣赏方式,领悟线条的美。 一、引题导入:认知准备和情绪预热 1、简单了解“笔歌墨舞”、“解读”两个词的含义课件出示:“笔歌墨舞”、“解读”。提问:“你知道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先谈“笔歌墨舞”,生1:大概画画的意思。生2:笔在唱歌,墨在跳舞。生3:代表一种心情,有舞蹈、流动的感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回答越来越精彩。“解读”是什么意思?讨论得出:“是研究中经常用的,有分析、理解、读懂的意思。”“笔歌墨舞”、“解读”连在一起该怎么解释?“了解笔歌墨舞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体验学习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此环节充实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提纲挈领,统领全课。 2、尝试解读“线条”的概念 课件出示:“线条”。 问“该怎么解读?”生1:各种各样的线条。生2:各种线条的名称。小结:2004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线条:绘画时勾出的线,或直或曲,或粗或细。”请学生有感情地趣味朗读“线条”这个词,强调用不同的感觉读,读出感情来。在各种或急促、或漫长、或轻、或重等怪声怪气的朗读声中,学生的心情真正放松下来,为转向欣赏各种线条的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顺势让学生打开信封,拿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尝试着画出各种线条。能画多少就画多少,用不同工具来辅助也可以。随后展示欣赏、解读。 这一过程,让学生简单了解“解读”这个词的含义,为解读线条作好认知准备和情绪预热。 二、欣赏发现:线条的绚丽多彩 1、猜想发现 课件展示两幅近距离的特写图片,请学生猜一猜:“这两幅图片分别是生活当中常见的物体,能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吗?”生1:草、树皮。生2:芦苇、岩石。生3:草丛、炉炭。生4:像星星在天空划过 揭开庐山真面目:是“棕笤帚”和“树干”的局部特写。老师马上让惊讶中的学生谈谈感想。学生感慨道;“生活中的线条怎么这么美丽?!”“平时我们怎么没有发现身边的这些美丽?!”“想不到棕笤帚的线条交织起来这么有魅力?!” 老师小结道:“是的,我们从近距离观察到了棕笤帚那迷人线条交织的美感,树皮特有的纹理之美。生活中事物存在着美,需要我们去审视、观察,学会关爱身边的事物。” 让学生在猜想发现中明白,生活中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2、发现:生活中的线条雕塑中的仿佛在旋转的红色曲线、居室中静静的直线、茶园中那翠绿的弧线、环环相扣的水波纹、潇洒的飞瀑、烟花散发的美丽射线随着一幅幅精美的生活线条作品呈现在面前,学生深深陶醉了,沉浸在美的意境中,不由自主地发出 “哇”、“噢”的惊叹声。老师乘机提问:“欣赏完生活中的线条,你的心跳是否加快?”学生感叹:“生活中怎么有这么美丽的线条?!我们缺少的是发现。” 3、欣赏: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古今中外艺术精品)伦勃朗的有三处胡须的伦勃朗(局部)、意大利达芬、奇的对天使头部的研究(局部)和自画像(局部)、阿德迪奥、莫迪格里阿尼的一个女人的自画像、葛饰北斋的准备打扫灰尘的女仆(毛笔画)、毕加索的和平鸽、唐画人物白描八十七神仙(局部)、吴山明的现代水墨人物画、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怀素的自叙帖古今中外的不同风格、情趣的线条艺术品,赏心悦目。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文化的感染,激起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老师鼓励:“谈谈你对刚才欣赏的经典作品及个中线条的独特感受。不要怕对错!艺术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生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说,有的说“有立体感,真的一样。”有的说“每幅画都是由许多线条组成的。”有的说“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大师们用的线条流畅、生动。”当有学生说“真是疯狂的线条艺术。”时,老师及时赞扬:“讲起来的话有大师水平!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用感受去欣赏。”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完成线条的视觉化解读。 三、尝试探究:线条美的层次 美术活动一:尝试用概括、简洁的线条快速的画出人的不同姿态。(考察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艺术的概括能力。注意:要细心体会铅笔与白纸摩擦的感觉。)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不同的静止姿态,其他学生快速地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其姿态。老师自己也在台上表演姿态,大约十秒时间内让学生快速画出其姿态。随后一同欣赏学生原创性的作品。大师作品的欣赏,已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老师与同学的精彩表演,更激起学生表现兴趣。 美术活动二:解读线条的语言之速度(一)请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可用笔尖,也可以躺着在白纸上自主独立地画出三条直线(每条线的顺序可以打乱):第一条画得非常快在纸上用铅笔飞快地一划;第二条线要画得慢一点,用中等的速度;第三条线要画得很慢,要能多慢就多慢。 画完后,请学生仔细观察线条,并同桌交换判断说明理由。小结得出:画的慢,线条稳,色浓;画的快,线条轻飘飘的,色淡些。 美术活动三:解读线条的语言之速度(二)请学生试着在白纸上画一条新的很快速的曲线(形状自行决定),然后用非常慢的速度将原本快速的线条复制下来。然后,把步骤反过来,再非常慢的画另外一条曲线,然后又试着用很快的速度把它复制一遍。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会。 学生的体会很特别,有的认为:“慢慢地画很难画,很快速的画线条轻、淡。”有的却认为:“慢慢地画容易些。”还有的认为“慢慢地画得经常涂改,难一些。”、“慢慢地画手抖,很快速画线条容易些。”通过实践讨论,学生明白:一般来说,画线的速度不同,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把自己画的三条线和他人画的三条线并排放在一起,或许会感觉到六种不同的速度,纸上线条的纹理、痕迹及粗糙平滑程度能够呈现出画线的速度、重量等多种因素。因此,在线条上似乎可以让人看到画线所需要的时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线条,尝试描绘线条、分析线条,读出线条的特点。 四、感悟评述:线条饱含的情感美术活动四: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及个中线条,并试着动笔体味大师作画时的速度与心情 从整体与局部、快线与慢线的对比中,让学生试着分析德拉克洛瓦、伦勃朗等绘画大师的美术作品的细节笔迹等。重点分析本、沙恩的人物画罗伯特、欧彭尔博士中的线条及局部笔迹,体味大师心情。首先要求学生撇开线条,感觉画中人物有着怎样的心情、情绪,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感受惊人的一致:“发呆”、“忧郁”、“悲伤”、“失望”、“情绪低落”、“心情沮丧” 接着请学生拿出纸张临摹,要求学生盯着线条,以自己的感觉、自己的理解,感受大师的作品的线条节奏,内心感受。体会大师是用怎样的笔速来描绘此幅作品的,以及大师作画时的心情。学生的感觉是极其敏锐的,纷纷答到:“大师也感到沮丧、难受。”、“大师感到伤心,线条粗重。”、“大师心情悲伤。”、“这也是大师的自画像。画中情景就是他自己的内心感受。”讨论后小结:“看一幅画可以体会自己的心情。如何体验感受表现自己的作品?从线条、颜色、构图的位置等去揣摩、体会、欣赏。” 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儿童的第一直觉是极为敏锐的,而且往往是准确的。 五、创造表现:线条的韵律与想象 美术活动五:解读线条与音响、节奏的某种关联因线条能体现出速度的变化,所以也能体现出节奏。因线条有粗细、深浅、干枯的外部特征,似乎又能找到与音响的某种关联。如果说线条与音响有某种关联,那么与音乐和人的情绪就有了不解的情缘。引领学生勇于尝试、感觉、探寻、创造而不必一定寻求答案。 活动一:感觉音响 让学生闭眼感受声音,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铃,敲击了一下。请学生即时在纸上画出相应的线条。然后,让学生同桌交换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理由是什么?接着,依次感受竹筒的敲打、划拉的声,描绘出相应的线条,同桌交流。学生清楚地感受、描绘出两种不同的线条,并用语言予以准确的表述。认为“叮”的声音悠长、光滑、清脆;竹筒的敲打、划拉的声音则粗糙、沙哑、摩檫。 活动二:感觉节奏 老师用打击乐器击打出轻重、快慢不同的节奏,请学生依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大胆描绘。然后同桌互赏,交流自己的情绪体验。活动三:感觉旋律 先让学生用气功驱除杂念,心灵与音乐的旋律去碰撞。依次播放宁静色调、动感色调、恐惧色调、忧郁色调的音乐片段,请学生依据那美妙的音乐感觉,线条与音乐结合,大胆描绘出情感曲线,并即时谈谈自己的感受。 对于宁静曲调,学生的感受是:非常非常悠闲,宁静地没人一样,心中感到有点“凌乱”。对于动感曲调,学生的感受是:感觉强烈,画的很快,高低起伏很不一样。对于恐惧曲调,学生的感受是:手都颤抖起来。对于忧郁曲调,学生的感受是:心情垂得很低很低,都快缓不过气来。因此,线条也画的很慢很慢。活动四:感觉情绪 老师演绎典型情绪,让学生体会并用线条加以描绘。美术活动六:综合创造活动 要求学生努力使自己进入状态,跟着自己的内心感受用线条表现:(1)愤怒(2)喜悦(3)宁静(4)沮丧(5)人类的能量(6)温柔(7)疾病(8)自定义。不能画任何实物图画或使用象征性意义的符号,如雨滴、心形、花朵、问号等。只能使用线条的语言:快慢、轻重、平滑与粗糙等线条特征。儿童眼中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以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理解去看待和解释周围的一切。思考与感悟 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对它的“美”的解读,按传统的教学,似乎不仅需要学生有深厚的美术功底,也需要学生具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无限的想象力。本案例教学却借助音乐等,把“深奥”的东西讲“浅显”了,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变成可感、可知、可表现了,很形象也很简单的阐释了美术中“线”这一核心元素,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活泼。 在课后的教学调查中,54位学生,对本课教学非常喜欢的有38位,喜欢的有14位,感觉一般的有2位。所有学生对长大80分钟的本课教学感到兴奋、紧张,而没有疲倦感。谈到本节课的收获时,学生纷纷说道:“我知道了用线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可以画出人的姿态、动作和感情。”“知道了可以用线条表达情绪;知道了线条与音乐的关系。”“学会了发现,以前从来不知道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线条。” 回顾本课对“美”的欣赏教学探索,其获得学生全情投入的原因不外乎: 1、以情感为链,抽象知识具象化。知识是有生命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它的链条。情感让似乎彼此无关的知识产生了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样告诉我们,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养成与体现同样应该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现。 在本课教学中,巧妙借助文学、图片、活动和音乐等元素辅助教学,创设了适宜的教学情境。如带着感情读线条、感受大师的作画情绪、以线条表现情绪等,使抽象的线条美的概念具体化,充满趣味。使学生的认识与情感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审美需要,积极参与激情评述,构筑起魅力无限的激情课堂,淡化教育痕迹,提高教学效果。正如课后有学生说的:“我最喜欢听音乐画线条。因为可以画出我内心的感受,可以自由发挥。” 2、以体验为基,静态教学活动化。教育是可以令人沉醉的,如果能让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体验,是人们内心最真实、最感性的心理感受,它是建立在个体经历基础上的带有主观经验与感情色彩的认识。儿童的美感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体验是连接儿童生活和审美的桥梁。美术教育只有通过学生对于来自自身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的体验、省悟、内化,才能达到目的,实现效果。 本课教学,变说教为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有层次的活动,积极用心灵和线条去碰撞。通过欣赏、评述、探究、尝试、表达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绘画作品中的线条,感知线条的速度、力度,以及线条与音乐及人的情绪的某种关联性,使平面的线条变得立体,富有动感。使学生从更多维的角度感知线条、认识线条、创造线条,从体验线条世界中获得美的心灵感悟,以自身的内力驱动外力养成良好的线条审美习惯,培养学生的体验习惯和体验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儿童审美品质的养成。 3、以发展为本,评述创造个性化。 以学生的审美发展为本,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设计活动,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形成体验,学会感悟,从而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塑造、潜能和创造性的开发,从而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本课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端餐饮品牌形象重塑与全球营销推广服务协议
- 2025跨区域医疗事故理赔协议书模板及细则
- 宁夏地区2004-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99篇
-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课程设计
- 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合同模板与解析
- 实践和认识马原题目及答案
- 医学院免疫学期末试题及详解
- 现代办公自动化操作流程
- 电子元器件采购验收流程标准化
- 一年级汉字笔顺书写训练方案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大学计算机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 县域共配仓农村物流配送成本控制报告
- 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全国“安康杯”职工安全健康意识与应急技能知识竞赛试卷附答案
- 酒店客房样板间装修验收记录表
- 铁总物资〔2015〕250号: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采购异议处理办法
- GB/Z 42625-2023真空技术真空计用于分压力测量的四极质谱仪特性
- 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助理工程师考试试题以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