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季节性劳动力工作小结.doc_第1页
关于做好季节性劳动力工作小结.doc_第2页
关于做好季节性劳动力工作小结.doc_第3页
关于做好季节性劳动力工作小结.doc_第4页
关于做好季节性劳动力工作小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插水稻旱育秧技术及操作流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农博网点击数: 155更新时间:2008-12-4 江苏省洪泽县从1999年开始对机插水稻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目前,已在全县逐步推开。并总结完善了一整套的机插水稻双膜旱育秧技术体系,我们归纳总结的“水稻机插双膜旱育秧技术及操作规范”,在营养土配制、底膜打孔规格、播种密度测算、药剂处理、落谷操作、苗期水管及规格化切秧刀具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水稻机插秧技术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农民更易学的实用技术。在机插秧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双膜水育秧在适宜机插的秧苗素质条件下,可供栽插作业的时间较短,秧龄一般不超过20天,在高温下极易造成秧苗疯长窜高,超出插秧机适宜机插的秧苗高度要求,秧苗基部无弹性,形成漂秧、断秧,降低秧苗成活率。双膜旱育秧技术主要是通过水管方式的改进,从小苗生长之初就开始控水,以实现延长秧龄和保证秧苗素质的要求,确保有足够的栽插时间。旱育的秧苗可有效地控制了秧苗的徒长,延长了适宜机插的秧龄弹性,在株高和形态指标上更适合机插,机插的植伤、秧苗的发根力和缓苗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可栽插的最长秧龄达到28天以上,秧苗素质仍符合机插秧的壮秧标准。在2003年洪泽县从6月下旬开始连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气、光照普遍不足和条纹叶枯病、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年景下,机插双膜旱育秧水稻考察田块亩产589kg,比全县平均亩产增收121kg。 同时农户选择机插秧还有较好的经济性,每亩大田可降低成本20元以上,机插双膜旱育本田成本为22元/亩,而手工栽插旱育秧的本田成本为35.30元/亩,栽插费手工45元/亩,机插每亩仅收35元。机插秧连秧苗加机插费共收60元/亩,而手工栽插秧苗和栽插费要达到80元/亩以上。现将双膜旱育秧技术及操作规程总结如下: 一、育秧准备: (一)营养土准备: 1、细土用量:按每亩大田备足过筛细土0.13m3作营养土和覆土使用。 2、床土采集:适合作床土的是菜田土、旱谷田土及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取施过除草剂的田土作床土。开春后雨季来临前,应将细土采集到位,并用88mm的钢丝筛过筛后堆放保管。 3、配制营养土:落谷前按每立方米细土拌旱秧绿5kg配制营养土,营养土拌肥要均匀,每分秧池田按1m3营养土准备。注意:营养土对含水率无特殊要求,以操作方便为宜。 (二)有孔底膜准备: 1、农膜用量:按每亩大田备足宽1.4m、长4.2m的农膜。 2、农膜厚度:选择的农膜厚度要适宜,过厚则成本较高,过簿则易破损,导致秧根下扎。 3、农膜打孔:将50亩大田所需的农膜一次性绕在长2m宽0.30.4m厚0.020.05m长方体型的规格木板上,然后用孔径为3mm的皮带冲子打孔。农膜上的孔距为34cm。孔距不能小于3cm,否则孔太密,秧根易下扎,秧苗盘根不好;孔距不能大于5cm,否则孔太稀,不利膜上与膜下的水、气交换。 (三)秧田准备:1、秧池面积:按秧池与大田比例1:100留足秧池田。 2、秧畦规格:秧畦宽1.4m。畦沟宽0.25m,畦沟深0.15m。秧田埂四周沟宽0.3m,沟深0.2m. 3、秧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靠近水源、运秧方便的田块作秧池田,每块秧池面积以0.51亩之间为宜。 4、秧池田耕整:冬季耕翻冻融。落谷之前15天耕田耙地,开沟上水做板后放水晾干,秧板要达到“光、平、实、直”,落谷时秧板能站人,且无下陷的脚印。 (四)种子准备: 测算用种量:根据机插水稻品种所要求的亩基本苗,综合稻种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机插成活率等因素的影响,并留有一定的预备苗,每亩大田应备足精选种子4kg。 浸种前应做好晒种、筛种、风选和比重选种,确保种子质量。 (五)育秧所需其它材料准备: 1、肥料:细土培肥用旱秧绿,按每立方米5kg准备。 2、农药: 浸种药剂如使百克按3kg种子准备1袋(2ml)、吡虫啉按5kg种子1袋8g准备。 床土消毒剂如敌克松按每亩秧池1kg准备。 畦土杀虫剂如克?甲按每亩秧池0.3kg准备。 3、木板条:宽4cm、厚1.71.8cm、长3m以上的规格木板条准备68根,越多越好;宽10cm,厚3cm左右,长1.5m的刮土直木板准备2根。 4、芦苇杆:按秧畦长度每隔30cm放一根1.3m长的芦苇杆备足。 5、覆盖农膜:每亩大田春茬秧按宽2m、麦茬秧按宽1.5m,长都是4.2m备足覆膜。 6、切秧刀具准备:每个育秧点在农闲时应按规定尺寸做好长切秧刀1把,短切秧刀一把,切秧刀架1个。 7、稻草:按秧池面积准备,以盖好秧畦为宜。 二、精量播种: (一)合理安排播期: 播种期应根据前茬作物腾茬时间和机插大田耕整后需沉实12天及插秧机的日作业量等因素而确定,移栽时的秧龄一般不超过28天。 (二)播种密度的测定: 播种密度越大,漏插率越低,但随着苗龄增大,秧苗素质衰弱快,适宜机插的秧龄弹性小;而播种密度越小,空穴率易增大,秧苗素质好,适宜机插的秧龄弹性大,过稀则无法保证亩基本苗数。播种密度与水稻亩基本苗、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机插成活率、插秧机株距及取秧量的选择等因素有关,据多年试验示范测算,常规粳稻如武育粳3号、南粳41等品种的播种密度以干种0.75kg/m2左右为宜。 (三)浸种催芽: 1、药剂浸种:用药剂如使百克和吡虫啉兑水浸种,粳稻浸足80日?度,药剂用量按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施用。 2、催芽:可用常规方法催芽,催芽应在2天内完成,催至破胸露白时即可落谷。 (四)落谷操作步骤: 1、畦面撒施畦土杀虫剂如克?甲。 2、铺有孔底膜。 3、畦面两侧嵌1.7cm厚的木板条,畦面两侧木板条之间的距离为1.3m。 4、铺放培过肥的营养土。 5、用刮土板刮平营养土。 6、用水泵打水漫灌营养土后,放掉所灌之水。 7、喷施营养土杀菌消毒药剂敌克松。 8、芽种过秤,平分到每个畦子后均匀落谷,每个畦子至少分三次播完。 9、覆土:以未培肥的细土盖种,覆土厚度0.3cm左右,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10、在畦面上每隔30cm平放一根芦苇杆。 11、封膜:覆膜四周要蹦紧并封严封实,封膜后,如遇雨天要及时清除膜上的积水,防止闷芽和烫苗。 12、盖草:为防高温烧苗,膜内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覆膜上要盖稻草,盖草厚度以覆膜上有花斑太阳光为宜。 (五)揭膜: 播后34天,待齐苗后视天气情况揭膜。晴天于傍晚时揭膜,阴天可于早晨揭膜,雨天应在雨后揭膜,揭膜后上一次足水,随即排干,进入苗期管理。 三、苗期管理: 1、水管措施:在揭膜时灌一次足水并排干后实行旱育,不漫灌,田沟不保水,提高秧苗素质和促进根系发达。喷水的原则:只要畦面不发白,秧苗不卷叶都不洒水。移栽前34天喷一次足水,以利秧苗切块移栽。并控水炼苗、增强秧盘的盘结力,如遇高温时可洒水补湿,遇大雨时需用农膜遮雨,防止秧块含水量过大,不利移栽。 2、肥控方法:用旱秧绿进行细土培肥后,一般情况下,除出嫁肥外,苗期可不施肥。具体应视苗情施肥,如需施肥,则在一叶一心喷施或浇施少量尿素,在移栽前34天结合喷水喷施出嫁肥,亩用尿素14kg,施肥量不可擅自加大。施过出嫁肥后,应在预定时间内机插,否则易造成秧苗徒长。如秧苗生长过快,可在2叶期每亩喷施15%的多效唑6080克。 3、病虫害防治: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灰飞虱、稻蓟马、纹枯病、苗瘟病等,特别是要重点防治灰飞虱,以防感染条纹叶枯病病毒。秧苗2叶期后应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在移栽前12天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带药下大田。 四、适宜机插的秧苗要求: 1、秧龄:适宜机插的秧龄以1525天为宜。 2、苗高:机插效果较好的秧苗高度为1521cm。 3、盘结力:盘结力在6kg左右,秧苗盘根要好,达到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