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厦门市文化工作总结(二00九年十二月)2009年,厦门市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在全市各区文化部门和文化系统各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大局,始终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任务,以“学习、改革、稳定、发展”为工作方向,以“一保、二压、三改”为具体措施,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全力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工作不断上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一、抓学习,促提升,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市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文化系统的学习实践活动于3月全面展开,在市委第十一督导组的指导下,牢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紧密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任务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市文化工作实际,按照 “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到年度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通过广泛动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考察、召开座谈会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调动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发展,文化事业在精品创作、产业发展、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政风行风建设和机构队伍管理等各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文化艺术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目标要求,总体测评满意率达到98%。二、抓生产,促精品,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1、精品创作推陈出新。围绕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福建省艺术节、建国60周年、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大赛、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等重大赛事与活动,狠抓文艺精品创作,重点创作歌仔戏蝴蝶之恋等一批新剧目,其中新剧目5台、修改复排3台。2、重大活动圆满成功。相继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组织优秀剧目莅厦展演活动”等重大文化艺术活动4项;配合第十三届台交会、海峡论坛、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全市中心工作或全局性重大活动完成各项演出任务48项;圆满完成中央首长及国内外重要嘉宾等接待演出及指令性演出9场,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和好评。全年,各专业剧团完成演出647场,其中公益性演出436场,占全部演出的67.38%,商业性的市场演出也较往年有大幅提升。其中,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真正办成了“戏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特别是厦门市优美的城市环境以及出色的承办组织能力,得到戏剧专家评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评价,在全国影响大、反响好。为此,中国文联和剧协联名发来感谢信,对厦门市在戏剧节期间提供的“高标准的场馆、高效率的运作、高水平的服务、高质量的保障”给予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厦门市在发展地方戏剧事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承接举办大型赛事和展会的能力与水平。3、艺术赛事成果丰硕。音乐剧雁叫长空等一批精品剧目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佳绩,吴晶晶、苏燕容、黄永瑛、曾学文、朱伟捷等一批演创人员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厦门市专业院团取得不俗佳绩,新创剧目硕果累累、成绩突出,充分展现了厦门地方戏剧演创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全国的影响与日俱增。其中,厦门市歌舞剧院的音乐剧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厦门市歌仔戏剧团的蝴蝶之恋获优秀剧目奖;厦门市高甲戏阿搭嫂获剧目奖;厦门的主创人员也拿到不少单项奖,演员吴晶晶获优秀表演奖,阿搭嫂编剧曾学文获“优秀编剧奖”,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舞美设计黄永碤、叶木楼、黄顺昌获“优秀舞美奖”,蝴蝶之恋音乐设计大陆作曲家江松明、朱伟捷和台湾作曲家刘文亮获“优秀音乐奖”。此外,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向厦门市政府授予特别贡献奖。在第四届福建省艺术节上,厦门歌舞剧院的音乐话剧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厦门歌仔戏剧团的歌仔戏蝴蝶之恋、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高甲戏乔女喜获“优秀剧目奖”,厦门文化局获“优秀组织奖”,作为表演嘉宾的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专场演出博得满堂彩,获得本次艺术节的“优秀表演奖”。在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大赛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青年演员苏燕蓉凭借窦娥冤中的精彩表演,荣获梅花表演奖(即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歌仔戏剧种百年历史上零的突破。高甲戏阿搭嫂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获二等奖。厦门艺术学校女子群舞阿婆的幸福生活在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表演金奖、创作金奖,实现了厦门市、福建省在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获金奖零的突破。此外,音乐剧雁叫长空进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展演获好评,并被推荐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厦门市文化局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海西清风颂廉政文艺晚会获得优秀组织奖,厦门市小白鹭民间舞团和厦门市歌舞剧院的舞蹈碧荷莲莲、慈母恨获“海西清风颂”廉政文艺晚会优秀节目奖;把根留住获省宣传部优秀文艺作品奖。三、抓活动,促繁荣,群众文化工作丰富精彩。1、群文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市、区两级文化部门共举办传统节庆、重大纪念日、各类专场赛事和演出共318场次,组织“温馨厦门、情系百姓”等广场文艺活动近百场,吸引200多万群众热情参与。其中,厦门市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2009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第三届莲花褒歌比赛、金桥南音唱腔邀请赛、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等一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市民群众普遍欢迎。特别是“厦门市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组织参赛作品993个,参与演员上万人次,观众人数超10万人次,成为近年来全市规格最高、参与面最广、文艺门类最多的群众文化活动。在首届“全国群众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中,“厦门市群众文化艺术节”荣获全国“群文品牌”奖,成为全国20个、福建省唯一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项目之一。区级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一区多品”文化特色更加凸显。如,思明区“2009海峡两岸元宵民俗文化节”、“温馨厦门 魅力思明”夏季周末广场文化活动、“郑成功文化节”、观音山民俗文化活动基地,湖里区福德文化节、元宵民俗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艺术节,海沧区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集美区龙舟端午文化节,同安区青岛啤酒节民俗文艺专场演出、孔子文化节等特色文化项目,翔安区打造“拍胸舞”、“宋江阵”等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2、艺术展览精彩纷呈。全年,市、区两级共组织策划展览85场次,吸引约56.6万市民观看。其中,市美术馆举办的“长风万里西部情”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厦门展、2008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经典海西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文献展、首届厦门红十字(海峡两岸)书画摄影展、魏传义艺术回顾展,湖里区举办的金牛闹元宵摄影比赛、“我爱蓝色的海洋”湖里区第十六届少儿现场绘画比赛,思明区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海沧区举办的原创画师“绘特区、颂和谐”油画展、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原创油画作品展,集美区举办的“走进香格里拉”艺术摄影作品展、庆祝杏林台商投资区设立20周年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及摄影作品展和“集美、建阳”山海情中国画展等各类艺术展览普遍受到市民群众的喜爱和肯定。特别是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厦门漆画、陶艺展,是厦门首次作为全国美术展览独立展区成功举办的全国最高级别的美术大展,对发展厦门漆画艺术具有重大意义。该展览共评选参展作品450幅,吸引群众参观达5万人次,并以其层次高、规模大、内容丰富、举办圆满、影响广泛等特点得到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领导的高度评价,赢得全国美术界专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厦门漆画、陶艺展区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织工作奖。厦门市也在该展览中取得好成绩,共有32幅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其中1个作品获得银奖提名,6个作品获得优秀奖提名。3、群文创作成绩突出。全市群众文艺创作活跃,一批项目、作品、人员获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10个、市级140个。例如,中华颂国庆六十周年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书法大展获国家级铜奖;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漆画、陶艺展获全国第十一届美展的优秀组织奖;市文化馆老年艺术学校模特队在第七届中国上海“金玉兰花奖”音乐、舞蹈、服饰风采艺术大赛中荣获金玉兰花最高奖;思明区创作小品等获全国计生系统小品比赛金奖。市文化馆少儿艺术团创作的节目叶儿青青粽儿香荣获福建省第五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优秀创作奖及表演一等奖;思明区小品都是真情获福建省“水仙花”杯导演、表演银奖。陈鑫、黄雪芳、张晶晶、陈禾青、雷雨亭、高爱民等同志的一批美术、摄影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四、抓建设,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1、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全年,市、区两级共投入3.2亿元,改造和建设重要文化基础设施项目18个。全年为主抓好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演出场馆的建设与改造,修建改造厦门市人民会堂、艺术剧院、莲花影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实验剧场、海沧文化中心项目,新建小白鹭艺术中心、同安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闽南戏曲艺术剧院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正在按照省、市领导的有关要求,修改原设计方案,拟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大剧院。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的2个镇级综合文化站、20个村级文化室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与此同时,一批区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动工建设。今年来,各区加大投入,加强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和示范点等建设,使得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其中,同安区投入1.7亿元完成同安文化中心、同安孔庙维修与陈列、梧村文体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翔安区投入760万元完成马巷文化中心和大嶝文化中心建设;湖里区投入240万元完成高崎万寿宫和寨上祖厝戏台改造、吕岭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殿前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思明区完成莲花影剧院舞台吊杆改造工程和综合图书馆项目建设;海沧区投入1480万元完成9个文化活动中心和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集美区投入1500万元完成杏美文化广场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有文化馆6个、图书馆9个、文化站37个(镇级13个、街道24个)、文化室456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89个。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有力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格局的构建。2、公益事业发展良好。全年,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共投入413.1万元,购置图书55.6万册,借阅量395.1万册,读者流通420.7万人,举办各类读书活动1316场次,群众参与35.7万人;市级公共图书馆新增分馆6个、流通点10个,集体用户3个,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市、区两级文化馆(美术馆)培育文艺队伍149支,并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面向社会开展舞蹈、音乐、书画、戏剧、形体等涉及老中青少的各类艺术培训126期次,组织座谈会及研讨会82场次,群众参与近万人次,为普及群众文化作出了积极努力。2009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市、区一级馆评估中,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少儿图书馆及海沧区等四个区级公共图书馆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厦门市图书馆成功举办建馆90周年暨全国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并通过引进RFID技术,创办IT体验区,开通掌上图书馆、短信服务和多媒体广播系统,加强分馆、联盟馆和图书流通点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年人均外借图书册次居15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公共图书馆前列,被市民群众评为最受欢迎的文化场所之一。同时,顺利通过文化部组织的验收评估,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厦门市少儿图书馆采用自助借还系统,加强联网分馆管理与建设,全年网络服务164.6万人次,流通量增长喜人,创历史最好水平。该馆举办的“全国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在参加全国儿童阅读年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选送的多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辅导奖。厦门市文化馆大力培养青年合唱团、群星表演工作坊等馆办团队13个,扶持发展基层文化示范点3个、活动基地9个,组织开展全省村级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厦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动员会等活动,带动辅导全市基层文化活动开展,起到良好示范带头作用。3、惠民项目较好落实。扎实稳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下基层活动等文化惠民项目的实施,获得良好反响。其中,市、区两级文化部门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学校、进工地等文艺演出738场次,送书下校下点585场次;举办“厦门市假日文艺舞台”定点定期公益性演出217场;组织“温馨家园”电影进社区416场次,农村电影放映3102场次,观众参与达60万余人次。特别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为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带来极大方便。目前,全市已完成6个区级支中心和80个镇、街、村(居)农场等共计89个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文化信息共享网络逐步完善。如湖里区充分发挥共享工程支中心作用,全年播放共享工程视频节目150场次,为读者提供文化信息浏览服务近万人次;举办为外来工、社区基层服务点培训班7期,培训辅导人员165名;深入社区、工业园区进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延伸服务,播放视频影片80场次;举办系列讲座、比赛等40场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文化惠民项目的深入实施、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今年底,文化部正式发文,厦门市湖里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厦门市同安区通过第二次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五、抓项目,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1、开展产业摸底调研。积极走访全市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产业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重点开展网吧服务业、娱乐演艺业、商品油画业和古玩艺术品业的调研工作,为推动产业发展找准思路和方向。2、认真做好产业规划。编制厦门市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制定厦门市文化服务业20092015年发展规划和厦门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方案。认真落实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协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厦门市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和厦门市重点文化企业认定暂行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3、加强对台产业对接。研究制定厦门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方案,承办执行省政府与国家及台湾相关部门主办的“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及引导支持两岸民间机构共同主办的“海峡摇滚音乐节”等产业交流活动,推动产业对接招商,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共吸引30余万人次的市民群众到场参观或观看演出,共定签约项目82个,交易金额达87.0477亿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5.7%和47.46%。本届文博会的平均项目签约额为1.07亿,同比增长了23%;现场交易金额为2.44亿,同比增长了31.18%。文博会为加快海西建设、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设立“厦门海峡西岸文化创意产业对接实验区”设想,并积极主动到文化部等国家部委争取政策支持,并着手制定对接实验区框架性方案,力争将厦门打造成海峡西岸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中心。4、扶持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指导、扶持并推动鼓浪屿艺术岛、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厦港艺术观光园、湖里创意产业园、集美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文化产业园区的前期规划、策划及建设。龙山创意产业园项目有实质性的进展,目前在我局直接帮助和推动下,思明区正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机构对接,进行园区的规划和方案设计。积极推动厦门奥林匹克旅游广场、金英马影视投资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实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积极主动为厦门商品油画、优必德漆线雕、惠和石业等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发展服务,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基地,厦门市2家企业被授予第四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家动漫企业通过国家资格认定。做好市重点文化企业的认定工作,首次认定36家文化企业为我市重点文化企业,扶持民营文化企业成立我省首家文化产业企业厦门根深智业创意产业集团。引导和推动厦门古玩艺术品市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有唐颂古玩城、东镀古玩城、滨北古玩城等一批已建或在建的古玩艺术品市场7个,总建筑面积约10万多平方米,商铺近千家,初具行业规模。5、积极打造产业品牌。成功举办“观音山沙滩文化节”、“观音山风筝文化节”、“海峡摇滚音乐节”、“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厦门动漫节”等产业品牌活动;成功推动“闽南神韵”旅游定点演出项目实施,扶持培育发展商品油画、漆线雕、惠和石业、法兰瓷、东孚玛瑙工艺等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在厦门、海西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如,厦门漆线雕企业产品打进入国家接待国际重要宾客的重要场馆,成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品之一。截止第三季度,厦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4.37亿,占GDP比重为6.69,同比增加了0.23个百分点。特别是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确定签约项目82个,交易金额达87亿元,厦门市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项目签约金额居第一位,签约额达21.67亿元。六、抓管理,促规范,文化市场健康繁荣。1、深入开展整治行动。以文化市场平安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全市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开展一系列文化市场综合、专项治理行动。其中,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为期3个月的文化市场综合整治行动;结合中央部署,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在全市开展取缔黑网吧和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配合市公安等部门,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对全市娱乐场所、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隐患进行联合检查,认真做好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2、重点抓好市场管理。一是加强对网吧市场的管理。首先,以杜绝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工作重点,加大对网吧市场监管和处罚力度,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区域开展集中整治,着重加强校园周边“网吧”的日常检查,并对重点时段进行重点检查,有效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其次,充分发挥网吧监管平台的作用,加大网吧监管力度。第三,加强对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的指导,组织市网吧协会领导及相关人员赴长沙、北京考察学习,研究促进网吧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二是加强对商业性演出和歌舞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管。召开业者座谈会,开展对全市演出市场和歌舞娱乐场所的调研;严格执行营业性演出的报批规定,全年全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66场(其中境外17场),无发生任何事故或问题;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演艺娱乐行业的监管力度,同时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打黄扫非”和“禁毒”等专项整治行动。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厦门市娱乐场所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试行)和厦门市营业性演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试行),组织召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座谈会,研究部署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按国家文化部的要求,统一规范文化市场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在全省2009年文化市场执法案件卷宗评比中,厦门市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1件的好成绩。抓案件督办,全年共受理文化市场专线、12318举报和市长专线、上级领导和部门督办的文化市场案件145件(19月),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反馈。抓执法检查,针对节假日、重大活动日和重点时段,坚持对文化经营单位实行不定期检查,19月,全市文化行政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6931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239场次,查处违规案件73起,责令企业整改133家。4、指导推动行业建设。全力推动厦门市娱乐行业、厦门市演艺业和厦门市油画产业成立行业协会,并指导各协会开展工作,文化行业秩序进一步规范。七、抓保护,促传承,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持续推进,文博事业发展良好。一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展顺利。野外调查工作现已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共调查文物点2179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648处,复查文物点531处。完成厦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翔安曾山遗址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出土部分宋、明时期的文物标本。二是持续推进涉台文物保护。成功举办首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共展示闽台姓氏族谱资料5700余册,涵盖姓氏141个,创海内外涉台族谱展览规模之最。为全市32处第二批涉台文物古迹树立保护标志碑,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推进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江夏堂、同安施大厝等项目保护。全市63个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全年共接待参观台胞1.7万人次。三是加强保护单位维修管理。全年,维修文物保护单位5个,征地拆迁2个。重点推动中共闽中工委旧址“妙法林”、薛令之墓、芦山堂、缮钦赐祭葬坊、许廷桂墓、吕世宜墓和陈公祠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申报绩光铜柱坊、江夏堂、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鼓浪屿林公馆、莲塘别墅等5处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江夏堂、“八二三”炮战纪念址、同安坑仔口窑址等9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文本。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6个。四是制定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厦门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初步完成厦门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厦门陈化成墓保护规划和厦门青礁慈济宫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五是推进文博事业发展。组织我市各类文博单位参加福建省第一届博物馆陈列展精品、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及福建省文博成就评选等活动,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历史陈列、厦门郑成功纪念馆的郑成功生平历史陈列、陈嘉庚纪念馆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获福建省第一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厦门市博物馆闽台民俗文物展、厦门华侨博物院华侨华人获得福建省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胡里山炮台克虏伯大炮保护、同安坑仔口窑址、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厦门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入选建省文博成就评选奖项。完成市博物馆基本陈列闽台民俗展方案设计及布展招标工作,并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建成并对外开放。举办文物保护技术成果展、刘海粟美术作品展、红色记忆展及福建省文博成就展等一批临时展览,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继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全市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年共接待宾客460批次、参观人数近百万人次。此外,积极协助推动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帮助编制单位确定和完善鼓浪屿申遗的各项核心要素,为申报文本编制单位提供相关历史文化资料。目前,已如期完成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预备名录申报文本和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划纲要的编制上报工作。同时,抓住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契机,将鼓浪屿申遗核心要素中的10处17幢建筑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主抓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落实,基本完成14个保护试点建设,市区两级传习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区级传习中心已建成12个、正在建设6个;观音山展示区项目的论证、立项、规划等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师资培训,联合市教育局编写闽南方言与文化乡土教材课本及教师参考用书,在全市8所幼儿园、28所小学共405个班级进行推广,学生参与数达15000名。同时,举办“厦门市2009年中学生答嘴鼓夏令营”、校园“闽南语吟唱古词”和“背诵闽南童谣”等传承活动,成效显著。二是培育节庆品牌。成功举办“第三届莲花褒歌比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和“南音唱腔比赛”等闽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以思明区“郑成功文化节”、海沧区“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湖里区“福德文化节”、集美区“龙舟端午文化节”、同安区“孔子文化节”为代表的“一区一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三是构建传承体系。不断健全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公布古埙演奏技艺等厦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陈美俞等厦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7人,并授牌、颁发证书。同时,漆线雕传承人蔡水况被评为文化部非遗先进工作者,林英梨、王秀怡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闽台风狮爷为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9月30日,南音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止目前,厦门市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9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1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42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9人。四是非遗普查效果良好。普查项目涵盖16个门类,普查线索41478条,调查项目7903个,文字记录286万字,会变文字资料51册,基本摸清和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奠定良好基础。五是加强理论、法规建设。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论坛”,整理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成果档案。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和管理规定已纳入市法制局调研项目,有望在2010年完成调研和初审,争取早日出台。八、抓交流,促合作,对外对台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我市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工作始终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围绕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创立文化交流品牌,丰富文化交流载体,构建文化交流体系,努力提升厦门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来,市、区两级文化部门共办理对外对台项目56批次、3594人次,包括出访项目34批次,出访人员1554人次;来访项目22批次,来访人员1936人次。其中,对台出访项目17批次,出访人员309人次;对台来访项目9批次,来访人员1557人次。1、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配合全市中心工作和市领导出访等重要外交活动,组织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文化团组、展览进行连襟展演,鼓励我市文化艺术团体参加世界各国举办的国际性赛事和文化艺术节,如组织厦门市小白鹭民间舞团赴菲律宾参加“国际舞蹈节”及“国际旅游节”,与世界各国的舞蹈团进行展演交流,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和好评,得到文化部外联局、中国驻菲领事馆充分肯定。厦门市南乐团随福建文化艺术交流团赴台中参加“2009年大甲妈祖国际观光文化节”,厦门市同安吕实力芗剧团一行赴汶莱交流演出,厦门爱乐乐团赴美国、加拿大巡回演出,厦门戏剧家代表团赴英国、丹麦、瑞典参加爱丁堡戏剧节等活动也取得圆满成功。这些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国家、城市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深,也进一步树立了厦门文化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我们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赛事和活动,吸引外国艺术组团和人士前来交流合作,积极鼓励引进国外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和项目,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取长补短,创新发展。今年共接待来自法国、日本、美国、荷兰、德国、海牙、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等代表团和人员约300人次,进一步丰富了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内涵和形式,提升了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层次与水平。2、深入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今年,我们努力探索,积极拓展交流渠道,提升交流水平,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深入发展,从一般性交流走向实质性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以品牌活动推动交流开展。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两岸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两岸文艺团体在交流中进一步合作,不断密切着厦台文化联系,为两岸人民交流艺术、畅叙友情搭建良好平台。特别是本届“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亮点颇多,首次实现两岸多文化交流、两岸戏剧合作、两岸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对接、两岸多门类艺术品种交流、两岸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交流等多项突破,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二是积极促进两岸交流互访。组织一定规模、批次、数量的文化艺术团体赴台湾、金门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今年,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厦门市南乐团、金莲升高甲剧团、艺术学校、台湾艺术研究所、闽南文化研究会等艺术表演和研究团体先后应邀赴台湾和金门进行交流研讨,为厦台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其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两度赴台参加“台中市传统艺术节”、“福建文化宝岛行郑成功文化节”等活动,均受到台湾地区民众热烈欢迎。特别是随福建文化艺术交流访问团赴台参加“福建文化宝岛行郑成功文化节”活动,实现文化部组团到南部演出零的突破,可谓“破冰之旅”。此外,厦门市南乐团赴台中参加“2009年大甲妈祖国际观光文化节”,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赴台参加台湾戏曲学术研讨会,闽南文化研究会组团赴台参加第二届福德文化节相关活动,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赴金参加厦金海峡横渡配套活动“两岸走透透”等活动也取得良好成效。与此同时,我们也热情邀请台湾歌仔戏剧团、明华园等著名艺术表演团体及艺术专家、演员来厦演出、交流、访问。其中,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台湾最负盛名的民间剧团“明华园戏剧总团”在厦进行隆重展演,举办该团建团80周年世界巡演开场秀,受到厦门市民热烈欢迎。此外,我们积极主动与文化部对接,努力争取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政策,目前,具体项目以及扶持政策正在商洽中。九、抓改革,促稳定,文化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升。1、抓好学习,提高素质。全年,通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艺与制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热工测量及仪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眉山药科职业学院《大学生健康教育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品牌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体育与健康-健美操》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地下空间打桩工程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合同示例
- 2025版能源设备巡检与节能维护服务合同
- 几何中种动角问题的两种考法(含答案解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提分必刷
- 中国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校园招聘111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1
- 2017版银皮书(中英文完整版)FIDIC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
- 物业承接查验操作指南
- 蒋小华-问题分析与解决
- 矿泉水智能制造系统
- 燃烧器控制器LMG说明书
- 游泳初级教员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 GB/T 16919-1997食用螺旋藻粉
- GB/T 15700-2008聚四氟乙烯波纹补偿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