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FA测量方案_第1页
YFFA测量方案_第2页
YFFA测量方案_第3页
YFFA测量方案_第4页
YFFA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和照母山万科城四期工程人和照母山万科城四期工程测量专项方案编制单位: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编 制 人:陶荣全 审 核 人:甘 宏 编制时间:二零一二年九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测量人员、设备配备3四、场区控制网的建立3五、单位工程控制轴线网的建立5六、单位工程用水准标高点的建立7七、轴线测量8八、高程测量9九、沉降观测9十、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措施11 十一、测量技术资料12十二、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13 人和照母山万科城四期工程一、工程概况工程地点:重庆市渝北区人和镇照母山 建设单位:重庆万旭/万科(重庆)蓝山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中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万科照母山项目 G23-5、G26地块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人和镇照母山,总建筑规划用地面积为278153平方米。场地北侧为万泰正在修建一期项目,西侧为华宇正在修建项目,东侧为东方雅君,南侧为大坡道隧道。目前已形成道路为项目西侧的金山大道,纵二路正在施工。项目场地地理位置居高、地块落差大、边坡多、造成道路交通组织极为困难,使交通受到严重限制。本项目总体由74栋3F/-1F别墅,1栋3F会所。整个小区分块式布局,各建筑区通过小区内道路相连。场内别墅区范围有-1F地下室,按设计地下室标高平场后,多层区-1F地下室之间标高相差为分块标高形式,各级平台之间因标高差异形成的高差通过主体结构自身支挡,不再另设挡墙。二、编制依据1、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施工图、设计交底。2、建设单位移交、市勘测院提供的控制点:0712:X=77551.155,Y=59691.433,高程:449.032米0713:X=77721.563,Y=59529.688,高程:440.896米0714:X=77921.865,Y=59895.727,高程:445.699米;由于四期场内较大,目前在先施工处设置两个转点,分别为转点1(X=77787.015,Y=59810.062,H=443.138),转点2(X=77799.579,Y=59802.115,H=442.936),其位置及坐标如下图:3、有关工具性参考资料。如施工手册等。4、根据我公司现有技术力量、仪器设备能力及以往的施工经验等。5、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主要采用的规范如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50228-9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11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2003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2003钢尺检定规程JJG4-99三、测量人员、设备配备1、测量人员配备,根据工程测量需要,施工测量将配备三人组成测量放线小组,全面进行工程的定位测量、高程控制点引测、楼面测量放线、沉降观测等全部测量工作,建立场区测量控制网,测定水准标高点,将测量放线和校核作为工作重点,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条件。2、测量仪器配备:本工程根据工程特点需要,拟配全站仪两台、备苏州一光DT202C电子经纬仪两台、激光铅垂仪两台、DS24水准仪四台、50m钢卷尺四把以及塔尺、线锤、7.5m及5m钢卷尺等配套工具。上述测量器具在使用前均应在检定合格后使用。四、场区控制网的建立(一)、场区定位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建立 根据建设单位开发进度,对万科城三期、四期工程实行流水开发,所以其他楼栋的施工测量按本方案施工。4.1、定位轴线基点和水准控制点的建立4.1.1、定位轴线基点的确定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定位点,作为建筑定位的基准点,施测前,校核基点间的相对位置及相对关系是否正确:采用经纬仪进行定位依据点的校测,精确量距测角,经监理工程师复核 ,符合要求后作为控制轴线的依据。根据施工总图上坐标点,分别放出各栋楼控制点位坐标。由于本工程轴网相对独立,因此场区定位轴线按照设计总图分单位工程分别设置,控制点位坐标及位置设置如下:(本次测量控制点位只针对四期示范区,后续定位测量放线按此方法进行测量)(1)L33#楼基础阶段控制网:(2)L30#-L32#号楼基础阶段控制网:(3)L29#、S14#号楼基础阶段控制网:4.1.2、水准控制点的建立,本工程已同建设、监理单位对给定的定位控制点进行了闭合,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将闭合合格后的水准点引测至施工现场,采用闭合线路共设两个水准控制点,同时在楼层适当位置设立工程标高点,为工程的标高抄测提供方便,该标高点将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联测,以确定标高点的准确性。五、单位工程控制轴线网的建立5.1、单位工程主控制轴线的建立单位工程定位轴线点确立后,根据测量放线需要建立控制轴线。控制轴线以定位轴线点为依据,根据工程平面布置特点,以便于量距、测角为原则,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将定位轴线位移一定距离建立控制轴线网。控制轴线网一般以确定的定位轴线长边作为控制轴线网的测量依据,在符合边长中误差小于GB50026-2007规定的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作为主控制轴线。主控制轴线,本工程布置成井格型,以利于工程测量放线,各栋楼根据楼层结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因本工程目前部分楼栋无主体阶段施工图,因此主控制网根据具体梁板施工图进行布置,并报监理进行审核。本工程因地下车库大,基础分阶段实施,在基础垫层上设置主控制轴线点长度量测不准及角度测量不好控制,因此根据工程实际,主控制轴线点设定在车库底板上。主控制轴线方向桩的设立:在主控制轴线点确立后,主控制轴线点位未设立之前,应用经纬仪将主控制轴线方向测定在工程以外不受破坏的地方,以便在车库首层梁板砼浇筑后将主控制轴线点设定于梁板砼上,并在基础放线时进行检测。主控制轴线方向线同样标定在工程以外不受破坏的地方。六、单位工程用水准标高点的建立各单位工程将依据水准基点进行标高控制点的抄测,标定在临近建筑物的围墙(或堡坎塔吊塔身)上。测量标高控制点采用闭合线路进行,观测时前后视距尽量等长,以确保精度,若闭合差小于5n时(n为实测站数)或20(I为测线长度,KH为单位)时,即认为水准标高点引测精度符合要求。七、轴线测量(一)、基础施工阶段轴线测量 1、基础、地下车库层施工时,利用设定的主控制轴线,采用外测法向建筑物内投点,将主控制轴线投放到基础上,再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其他轴线及细部尺寸,施测时,一般将经纬仪置于控制轴线点上,参照设定的控制轴线将主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层面上,特殊地当控制轴线点难以架设仪器时,亦可利用控制轴线议程线将控制轴线点交会出,从而进行其它轴线和细部尺寸的放线。(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轴线测量1、主体结构施工轴线控制点的设定:主体结构施工时,根据主体结构平面布置特点和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以基础施工阶段测定的控制轴线点为依据,尽量选择便于上部结构施工时量距测角的位置重新测定控制轴线点。新控制轴线在施工首层结构后精确测定,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作为上部结构施工控制轴线基点的依据。控制轴线点的埋设方法:将控制轴线布置成“井”字型,在首层混凝土浇筑后,首先利用基础施工阶段测定的控制轴线进行放线,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将上部结构设定的轴线定位控制点标定,量距测角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作为主体结构施工控制轴线传递的依据。在高层传递施工中,内控点转换控制在10层、20层分别设置。2、主体结构施工控制轴线的传递: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对应于首层控制轴线点的位置预留100100方洞,作为控制轴线点传递之用,控制轴线点采用“天底法”。将激光铅垂仪置于控制轴线点上。精确对中、整平后向上发出激光束,用投影把接受,在施工层用经纬仪进行定向测角和量距,严格按照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从而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其它轴线和细部尺寸的测量。建筑物垂直度控制要求:层间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物全高不超过H/10 ,不应大于15 mm。控制点经过引测量得出具体位置后,控制点的建立采用水泥钉订在板里面,再用墨线弹出十字线条,并用红油漆进行标识。然后砌10cm高的砖进行四周保护(详下图)。八、高程测量(一)、基础标高测量 在施工首层时,抄测几个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抄测时须返往复测,前后视距尽量等长,以确保精度。(二)、主体标高测量 在上部结构施工中,各施工操作层标高,根据车库地坪标高在首层墙体上设置+0.5m水平标高点两个,先从一个基点向上量距,经水平仪抄测后,闭合到另一个水平标高基点,若两者差值不大于5mm时,即认为标高引测精度达到要求,否则重新复测至符合要求为止。标高测量要求:测量标高上部必须采用校检后的钢尺进行测设,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5mm,建筑物总高测量偏差不超过H/1000(H为建筑物总高),且不超过20 mm。对于高层建筑,为减少累计误差,应在40-50m中间楼层外墙引测中间标高控制点,以提高水准标高引测质量。(三)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 项 目允许偏差(mm)每 层3高度HL30M530ML60M1060ML30M15L90M20九、沉降观测(1)、编制依据1、设计施工图;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沉降观测规程。(2)、编制的目的及意义2.1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地基荷载随施工进度不断增加,地基随即发生变形,为将建筑基础沉降变形在施工阶段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需在施工中和交付使用后一段时间内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2.2沉降观测要准确记录本工程施工各阶段和使用阶段基础沉降情况,为工程施工、验收及使用提供基础数据,特编制本方案。(3)、沉降观测控制网的建立3.1控制点(观测基点)的建立根据工程沉降观测需要,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经引测至本工程稳固建筑外墙上,做好工程0.000标记,针对塔楼以此作为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高程点,对于车库的沉降观测,从0.000以下2m处车库的四个角柱子上设置水准线,以此作为车库的沉降观测基准点并妥善保护。3.2观测点的建立根据规范要求,在建筑物上埋设观测点。在建筑物角点、变形缝(沉降缝)两侧、高低分界处的首层墙、柱上适当高度预埋或后植于结构纵筋上。在各栋楼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在建筑物角点位置布设,高出地面约50cm处,观测点用直径为14mm,长为14cm的螺纹钢在框架柱内进行植筋。一般不少于6处。3.3观测网的建立根据水准基点和埋设于建筑物上的观测点,采用闭合或往返水准测量方式建立建筑沉降观测网。观测时,采用同一人员、同一仪器、同一水准路线在清晨或黄昏时进行,以减小旁折光对观测精度的影响。(4)、观测精度及测量仪器选择4.1精度及仪器采用三等水准测量,选用配套的仪器和观测记录手簿。本工程沉降观测选用DS24级水准仪进行,使用配套铝合金水准尺观测。观测时用三等水准测量手簿进行记录,严格控制表中各项限差。4.2限差规定各项观测限差为:前后视距差(m)累积视距差(m)闭合差(mm)0.55.02(5)、观测周期5.1施工阶段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在工程第一层施工完成后进行,以后主体施工阶段每上升一层观测一次。主体完工进入装饰阶段则每月观测一次,直至工程交付使用。5.2工程使用阶段的观测周期工程交付使用后,每半年观测一次,连续观测2年后停止观测。(6)、内业数据处理外业观测完成后,根据测量手簿的原始记录,对整个控制网或每条往返测量路线进行平差处理,依次得出各观测点本次的平差高程,填于记录表中,同时填写其它计算数据。当发现沉降剧烈时,提请技术负责人会同业主、设计人共同处理。十、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测量固定专职测量人员,做到认真负责,工作细致。2、测量仪器要定期检验和校正,并经常保养。3、建筑物轴线定位放线后,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复检无误后方可施工。4、测量人员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测量要求,绘制测量轴线控制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引测图:测量成果要及时整理,并请有关人员签字,及时存档。5、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6、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7、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8、 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9、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项目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10、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11、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12、滞后施工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13、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十一、测量技术资料:施工测量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工程测量控制点成果表2、 工程定位图(总平面图、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3、 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及验收单4、轴线、标高、垂直度抄测记录。5、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6、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7、 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十二、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 3、二层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 4、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5、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