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wps

盘刀式茎秆切碎机结构设计【1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目  录摘要 Abstract 第 1 章 绪论 1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1.3 秸秆的特性 31.3.1 秸秆的物理特性 31.3.2 秸秆的切碎特性 41.3.3 秸秆的化学成分 4第 2 章 农业粉碎机设计方案 52.1 总体结构设计 52.2 样机的性能试验 52.3 本章小结 7第 3 章  农业粉碎机结构设计 83.1 切碎器设计 83.1.1 切碎方式选择 83.1.2 切碎原理分析 93.1.3 割刀参数分析 103.1.4 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113.2 喂入机构设计 123.3 传动系统设计 133.4 本章小结 14第 4 章 盘刀式切碎器刀刃曲线对切割能耗的影响 154.1 切割过程几何参数的分析 154.2 试验设计 164.3 结果与分析 164.4结论 174.5本章小结 18第 5 章  动刀片受力分析 205.1 工作原理 205.2 动刀片的受力分析 215.2.1 直刃口动刀片的受力分析 215.2.2 圆弧刃口动刀片的受力分析 245.2.3 动刀片的受力特性曲线 255.3分析结果讨论 265.4本章小结 26第 6 章 切碎机整体结构的设计 276.1电机选择 276.1.1 切碎器转速的确定 276.1.2 切碎器功率消耗 276.1.3 电机选择 276.2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86.3 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306.3.1 圆柱直齿轮传动 306.3.2 圆锥齿轮传动 346.3.3 链轮传动 376.4 轴的设计计算和轴系零件的选定 406.4.1 输入轴的设计与计算 406.4.2 大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436.4.3 大圆锥齿轮轴的设计 436.4.4 输出轴的设计 446.4.5 轴承的校核 456.5 浮动装置内弹簧的选用及计算 466.6 箱体设计计算 486.7 本章小结 48结论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52摘  要本研究以棉秆等硬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秸秆原料特性的分析,确定切碎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动力消耗低、粒度大小满足压缩成型要求的秸秆切碎机。推动我国目前综合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方案的论证比较和有关数据的分析计算,主要完成了切碎机的总体设计,电动机的选择以及传动方案的分析、比较与选择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切碎机机体 的结构尺寸、驱动转轴的结构尺寸、V 带传动等设计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说明。该机主要是由切碎器、变速箱和喂入机构、喂入槽、甩抛装置、带传动、电动机组成。其原理是秸秆由喂入槽喂入,在喂入机构作用下将其压实并卷入机构,被动定刀片组成的切碎器切碎,最后由抛送装置抛出机外。 关键词:盘刀,切碎机,茎秆,喂入槽,抛送机ABSTRACTIn this study, hard cotton stalk stal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straw raw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determine the cutting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esign, low power consumption, particle siz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hopped straw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Promote our country the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resources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original data, program evaluation dat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ion, mainly to complete the shredding machine overall design, the choice of motor drive and program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On the basis of the shredding machine structure of the body size, structure size drive shaft, such as V belt drive design value are calculated in detail and description.The machi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cutter, gear box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trough, spin off device, belt drive, motor.The principle is that the straw from the feeding chute feeding, in the feeding mechanism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mpaction and involved mechanism, passive fixed blade consists of the shredder shredding, finally by throwing device throwing machineKeywords: Radial-knife,cutter,stalk,feed,thrower第1章   绪论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有利用秸秆的优良传统,农民用秸秆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秆烧火做饭取暖,用秸秆养畜积肥还田,合理利用秸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在传统农业阶段,秸秆资源主要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肥料、燃料和饲料。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能源、饲料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秸秆利用途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秸秆低效不清洁的直接燃烧利用方式已不适应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优质、清洁、方便的能源。农业主产区秸秆资源大量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不仅带来污染大气的严重后果,还因烟雾造成了附近机场飞机不能下降,高速公路被迫关闭的严重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问题,1999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颁发了秸秆燃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办法要求:禁止在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和省辖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焚烧秸秆,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85%。科技部组织力量研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列入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农作物秸秆经粉碎或切碎后机械压缩成燃料块,能有效地改变其燃料特性,热值接近中质烟煤,平均为16736kJ。压缩成型技术为秸秆燃料异地运输使用创造条件,可以作为生物煤供应工业生产和居民使用,同时也是很好的气化原料,对推广气化炉有促进作用。压制成型的秸秆块也可以进一步炭化处理,得到木炭和活性炭,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环保、生活燃料。另外,利用压缩成型技术可以将秸秆模压成不同形状和用途的产品,如一次性快餐盒、盘、碟、包装盒、工业托盘、育苗容器、人造纸板、瓦楞纸等。本研究以棉秆等硬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秸秆原料特性的分析,确定切碎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动力消耗低、粒度大小满足压缩成型要求的秸秆切碎机。推动我国目前综合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面广,每年产出量多达6.4亿t,且随着农作物单产的提高,秸秆产量也将随之增加。现阶段其用途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秸秆还田;牲畜饲料;替代能源;工业原料,约占12.7%的剩余秸秆就地焚烧或闲置。各种用途所占比例如图l.1所示(高祥照等,2002)。图1.1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主要用途(1)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目前秸秆利用的最主要方面,据统计,200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的面积占其种植面积的58.6%(韩鲁佳等,2002)。秸秆还田的方法分为整株还田技术、粉碎还田技术、有根茬切碎还田技术和传统沤肥还田技术。配套的秸秆还田设备有粉碎还田机、灭茬机、收获还田机和水田埋草机等。目前,经过对秸秆还田技术和配套操作规程等的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在我国已有了一定面积的推广应用。在“八五”期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制定出了包括华北、西南、长江中游区、江苏水早轮作区和浙江三熟制种植区的麦秸、玉米秸、稻草直接翻压还田的技术规程,包括还田方式、秸秆数量、施氮量、土壤水分、粉碎程度、还田时间以及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实践证明适量的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黄忠乾等,1999)。(2)牲畜饲料秸秆用作饲料,在中国主要是以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的方式进行的。未经任何处理的秸秆,不仅消化率低,粗蛋白和矿物质含量低,而且适口性差。为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近年来普遍采用氨化、微生物发酵贮存、热喷、揉搓等技术处理,目前全国的年加工处理量约1000万t,已开发出的加工设备有氨化炉、调质机、青贮收获机、揉搓机、压饼机、热喷设备等。(3)替代能源据全国农村可再生资源统计资料显示(2001),“九五”期间,秸秆能源用量仍占农村生活用能的30%-50%。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因其密度小,灰分多,己不再适应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国内现行的秸秆优质能源利用技术,除了本文所要研究的秸秆压缩成型技术以外,还有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秸秆制取沼气技术、秸秆燃料热风烘干技术等。秸秆热解气化技术把细软、松散的低品位秸秆转换成清洁的高品位气体,热效率可达40%。气相燃料速度快,热量输出可以控制,在烘干木材、茶叶、饲料和代替燃油发电及农村居民炊事等方面己有成功应用。部分气化炉和配套装置己经批量生产,进入实用推广阶段。目前全国己有350余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山西、北京、陕西等。仅山东就有170余处(韩鲁佳等,2002)。秸秆制取沼气技术,近年来经攻关研究在技术上有了较大突破,解决了秸秆易结壳、出料困难和发酵不充分的难题。干发酵工艺则有助于节约建池费用,提高池容利用率,目前该技术在北方应用较多。秸秆燃料热风烘干技术是将成捆或经预处理的秸秆加入由两段燃料室组成的高效燃料炉,燃烧产物经过离心除尘可得到洁净的热烟道气,产生的热风温度可以调节(60-800),含烟尘量小于20mg/m,尤其适宜于高湿物料,如粮食、木材、饲料、鸡粪、酒糟等的烘干(马学良,1995)。(4)工业原料秸秆作为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工业造纸,占秸秆总产出量的2.9%。其它目前正在兴起的研究与应用有:南京林业大学将秸秆压缩成型制作秸秆板材,建筑墙体材料,包装材料等;西北农大开展模压制品的研究,如一次性快餐盒、托盘、家具构件和建筑构件等;辽宁省农科院研制成功秸秆皮镶分离及其综合利用技术;另外一些科研院所采取生物技术的手段发酵生产乙醇、糠醛、苯酚、单细胞蛋白、燃料油气、工业酶制剂等。由于秸秆还田数量有限,作饲料其营养价值不高,因此要真正解决秸秆的合理利用问题,关键在于研究秸秆的能源化和工业化利用技术。1.3 秸秆的特性:1.3.1 秸秆的物理特性秸秆本身的物理特性是影响秸秆切碎和压缩成型的主要因素之一。秸秆的物理特性受物种、品种、产区、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外对麦秸、饲草等软茎秆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弹性模量、刚度模量等物理特性研究较多(oDogherty,1995)。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孙骊(1998)、徐学耘(加00)等对麦秸和棉杆的物理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1.3.2 秸秆的切碎特性国外对秸秆切碎的研究集中于麦秸、稻秸等软茎杆,主要分析切碎能耗、切碎度和切断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如oDogherty(1986)等人分析了切割速度、割刀参数、受切根数等因素对切割过程的影响,指出秸秆切割过程中有一临界速度,在15-30m/s范围内,低于临界速度,能耗和无效切割快速增加;大于临界速度,能耗基本不变,实际切割长度接近于理论长度。国内主要是对切碎能耗和切断效率的研究,如张晋国(2000)等人分析了秸秆的含水率和有无定刀对切断效率的影响;吴子岳(2001)和蔺公振(1999)等研究了受切根数和割刀参数对切割功耗的影响。
编号:17016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9-06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盘刀式茎秆 切碎 结构设计 14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 1 章 绪论 1
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
1.3 秸秆的特性 3
1.3.1 秸秆的物理特性 3
1.3.2 秸秆的切碎特性 4
1.3.3 秸秆的化学成分 4
第 2 章 农业粉碎机设计方案 5
2.1 总体结构设计 5
2.2 样机的性能试验 5
2.3 本章小结 7
第 3 章  农业粉碎机结构设计 8
3.1 切碎器设计 8
3.1.1 切碎方式选择 8
3.1.2 切碎原理分析 9
3.1.3 割刀参数分析 10
3.1.4 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11
3.2 喂入机构设计 12
3.3 传动系统设计 13
3.4 本章小结 14
第 4 章 盘刀式切碎器刀刃曲线对切割能耗的影响 15
4.1 切割过程几何参数的分析 15
4.2 试验设计 16
4.3 结果与分析 16
4.4结论 17
4.5本章小结 18
第 5 章  动刀片受力分析 20
5.1 工作原理 20
5.2 动刀片的受力分析 21
5.2.1 直刃口动刀片的受力分析 21
5.2.2 圆弧刃口动刀片的受力分析 24
5.2.3 动刀片的受力特性曲线 25
5.3分析结果讨论 26
5.4本章小结 26
第 6 章 切碎机整体结构的设计 27
6.1电机选择 27
6.1.1 切碎器转速的确定 27
6.1.2 切碎器功率消耗 27
6.1.3 电机选择 27
6.2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8
6.3 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30
6.3.1 圆柱直齿轮传动 30
6.3.2 圆锥齿轮传动 34
6.3.3 链轮传动 37
6.4 轴的设计计算和轴系零件的选定 40
6.4.1 输入轴的设计与计算 40
6.4.2 大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43
6.4.3 大圆锥齿轮轴的设计 43
6.4.4 输出轴的设计 44
6.4.5 轴承的校核 45
6.5 浮动装置内弹簧的选用及计算 46
6.6 箱体设计计算 48
6.7 本章小结 48
结论 49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2

摘  要

本研究以棉秆等硬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秸秆原料特性的分析,确定切碎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动力消耗低、粒度大小满足压缩成型要求的秸秆切碎机。推动我国目前综合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方案的论证比较和有关数据的分析计算,主要完成了切碎机的总体设计,电动机的选择以及传动方案的分析、比较与选择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切碎机机体 的结构尺寸、驱动转轴的结构尺寸、V 带传动等设计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说明。
该机主要是由切碎器、变速箱和喂入机构、喂入槽、甩抛装置、带传动、电动机组成。其原理是秸秆由喂入槽喂入,在喂入机构作用下将其压实并卷入机构,被动定刀片组成的切碎器切碎,最后由抛送装置抛出机外。


 关键词:盘刀,切碎机,茎秆,喂入槽,抛送机



ABSTRACT

In this study, hard cotton stalk stal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straw raw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determine the cutting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esign, low power consumption, particle siz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hopped straw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Promote our country the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resources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original data, program evaluation dat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ion, mainly to complete the shredding machine overall design, the choice of motor drive and program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On the basis of the shredding machine structure of the body size, structure size drive shaft, such as V belt drive design value are calculated in detail and description.
The machi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cutter, gear box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trough, spin off device, belt drive, motor.The principle is that the straw from the feeding chute feeding, in the feeding mechanism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mpaction and involved mechanism, passive fixed blade consists of the shredder shredding, finally by throwing device throwing machine


Keywords: Radial-knife,cutter,stalk,feed,thrower

第1章   绪论
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有利用秸秆的优良传统,农民用秸秆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秆烧火做饭取暖,用秸秆养畜积肥还田,合理利用秸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在传统农业阶段,秸秆资源主要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肥料、燃料和饲料。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能源、饲料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秸秆利用途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秸秆低效不清洁的直接燃烧利用方式已不适应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优质、清洁、方便的能源。农业主产区秸秆资源大量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不仅带来污染大气的严重后果,还因烟雾造成了附近机场飞机不能下降,高速公路被迫关闭的严重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问题,1999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颁发了《秸秆燃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办法》要求:禁止在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和省辖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焚烧秸秆,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85%。科技部组织力量研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列入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农作物秸秆经粉碎或切碎后机械压缩成燃料块,能有效地改变其燃料特性,热值接近中质烟煤,平均为16736kJ。压缩成型技术为秸秆燃料异地运输使用创造条件,可以作为生物煤供应工业生产和居民使用,同时也是很好的气化原料,对推广气化炉有促进作用。压制成型的秸秆块也可以进一步炭化处理,得到木炭和活性炭,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环保、生活燃料。另外,利用压缩成型技术可以将秸秆模压成不同形状和用途的产品,如一次性快餐盒、盘、碟、包装盒、工业托盘、育苗容器、人造纸板、瓦楞纸等。
本研究以棉秆等硬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秸秆原料特性的分析,确定切碎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动力消耗低、粒度大小满足压缩成型要求的秸秆切碎机。推动我国目前综合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
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面广,每年产出量多达6.4亿t,且随着农作物单产的提高,秸秆产量也将随之增加。现阶段其用途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①秸秆还田;②牲畜饲料;③替代能源;④工业原料,约占12.7%的剩余秸秆就地焚烧或闲置。各种用途所占比例如图l.1所示(高祥照等,2002)。

图1.1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主要用途
(1)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目前秸秆利用的最主要方面,据统计,200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的面积占其种植面积的58.6%(韩鲁佳等,2002)。秸秆还田的方法分为整株还田技术、粉碎还田技术、有根茬切碎还田技术和传统沤肥还田技术。配套的秸秆还田设备有粉碎还田机、灭茬机、收获还田机和水田埋草机等。目前,经过对秸秆还田技术和配套操作规程等的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在我国已有了一定面积的推广应用。在“八五”期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制定出了包括华北、西南、长江中游区、江苏水早轮作区和浙江三熟制种植区的麦秸、玉米秸、稻草直接翻压还田的技术规程,包括还田方式、秸秆数量、施氮量、土壤水分、粉碎程度、还田时间以及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实践证明适量的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黄忠乾等,1999)。
(2)牲畜饲料
秸秆用作饲料,在中国主要是以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的方式进行的。未经任何处理的秸秆,不仅消化率低,粗蛋白和矿物质含量低,而且适口性差。为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近年来普遍采用氨化、微生物发酵贮存、热喷、揉搓等技术处理,目前全国的年加工处理量约1000万t,已开发出的加工设备有氨化炉、调质机、青贮收获机、揉搓机、压饼机、热喷设备等。
(3)替代能源
据全国农村可再生资源统计资料显示(2001),“九五”期间,秸秆能源用量仍占农村生活用能的30%-50%。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因其密度小,灰分多,己不再适应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国内现行的秸秆优质能源利用技术,除了本文所要研究的秸秆压缩成型技术以外,还有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秸秆制取沼气技术、秸秆燃料热风烘干技术等。秸秆热解气化技术把细软、松散的低品位秸秆转换成清洁的高品位气体,热效率可达40%。气相燃料速度快,热量输出可以控制,在烘干木材、茶叶、饲料和代替燃油发电及农村居民炊事等方面己有成功应用。部分气化炉和配套装置己经批量生产,进入实用推广阶段。目前全国己有350余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山西、北京、陕西等。仅山东就有170余处(韩鲁佳等,2002)。秸秆制取沼气技术,近年来经攻关研究在技术上有了较大突破,解决了秸秆易结壳、出料困难和发酵不充分的难题。干发酵工艺则有助于节约建池费用,提高池容利用率,目前该技术在北方应用较多。秸秆燃料热风烘干技术是将成捆或经预处理的秸秆加入由两段燃料室组成的高效燃料炉,燃烧产物经过离心除尘可得到洁净的热烟道气,产生的热风温度可以调节(60-800℃),含烟尘量小于20mg/m,,尤其适宜于高湿物料,如粮食、木材、饲料、鸡粪、酒糟等的烘干(马学良,1995)。
(4)工业原料
秸秆作为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工业造纸,占秸秆总产出量的2.9%。其它目前正在兴起的研究与应用有:南京林业大学将秸秆压缩成型制作秸秆板材,建筑墙体材料,包装材料等;西北农大开展模压制品的研究,如一次性快餐盒、托盘、家具构件和建筑构件等;辽宁省农科院研制成功秸秆皮镶分离及其综合利用技术;另外一些科研院所采取生物技术的手段发酵生产乙醇、糠醛、苯酚、单细胞蛋白、燃料油气、工业酶制剂等。由于秸秆还田数量有限,作饲料其营养价值不高,因此要真正解决秸秆的合理利用问题,关键在于研究秸秆的能源化和工业化利用技术。
1.3 秸秆的特性:
1.3.1 秸秆的物理特性
秸秆本身的物理特性是影响秸秆切碎和压缩成型的主要因素之一。秸秆的物理特性受物种、品种、产区、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外对麦秸、饲草等软茎秆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弹性模量、刚度模量等物理特性研究较多(o’Dogherty,1995)。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孙骊(1998)、徐学耘(加00)等对麦秸和棉杆的物理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
1.3.2 秸秆的切碎特性
国外对秸秆切碎的研究集中于麦秸、稻秸等软茎杆,主要分析切碎能耗、切碎度和切断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如o’Dogherty(1986)等人分析了切割速度、割刀参数、受切根数等因素对切割过程的影响,指出秸秆切割过程中有一临界速度,在15-30m/s范围内,低于临界速度,能耗和无效切割快速增加;大于临界速度,能耗基本不变,实际切割长度接近于理论长度。国内主要是对切碎能耗和切断效率的研究,如张晋国(2000)等人分析了秸秆的含水率和有无定刀对切断效率的影响;吴子岳(2001)和蔺公振(1999)等研究了受切根数和割刀参数对切割功耗的影响。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盘刀式茎秆切碎机结构设计【1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70161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