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六)_第1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六)_第2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六)_第3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六)_第4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 页 共34页 1001 多选: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ACDE) 。 A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B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目标 C怎样有效地去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D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E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1002 多选:泰勒认为,解决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应考虑(AB) 。 A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 B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 C教材的结构 D教师的要求 E社会和家常委员的意见 1003 多选: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必须组织起来形成连贯的计划,才能使它们产生“累积效应”。 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的主要准则,这些准则包括(ABCD) 。 A连续性 B循环性 C顺序性 D整合性 E模糊性 1004 多选: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步骤包括(BCDE) 。 A确定学生需要 B确定教育目标 C选择教育 D组织教育内容 E评价教育效果 1005 多选: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BCDE) 。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 页 共34页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006 多选:下列属于课程编制的模式的有(ABCDE) 。 A目标模式 B探究模式 C过程模式 D情境模式 E批判模式 1007 多选:组织学习经验,可以说就是完成学习经验从最高单元到最低单元的编制程序。 泰勒陈述了这一程序的具体步骤,包括(ABCDE) 。 A对课程组织的总体框架取得一致的看法。 B对已确定的每一个领域内所要遵循的一般组织原则,取得一致的看法。 C对采用的低层次单元的种类,取得一致的看法。 D指定一些灵活的反感或所谓的资源单元,供每位教师在与某一组学生打教道时使用。 E由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班上从事的特定活动。 1008 多选: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 理念问题,包括(ABCE) 。 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基本结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E课程的根本目的 1009 多选:课程设计主要涉及(BCD)几个层面。 A培养目标 B课程计划 C学科课程标准 D教材 1010 多选:课程表的安排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ABC)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3 页 共34页 D科学性原则 1011 多选:兰德变革模式的阶段有(ABC) 。 A启动 B实施 C合并 D评价 1012 多选:现代课程实施的取向有(ACD) 。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相互调适取向 D缔造取向 1013 多选:下列哪些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ABCD) 。 A优先原则 B适应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1014 多选:现代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有(BCDE) 。 A共享策略 B需求导向策略 C增强特性策略 D因地制宜策略 E全员参与策略 1015 多选:泰勒认为课程资源的类型有(ACDE) 。 A目标资源 B素材性资源 C教学活动资源 D组织教学活动资源 E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 1016 多选:普通高中课程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ADE) 。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4 页 共34页 A学习领域 B学习学科 C学习单元 D科目 E模块 1017 多选: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成分有(ABCDE) 。 A课程目标 B实施建议 C前言 D附录 E内容标准 1018 多选:新课程标准从(BCD)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19 多选: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ACDE) 。 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B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1020 多选: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 是(BCDE)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1021 多选: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 (ABC) 。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5 页 共34页 A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B设置综合课程 C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D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整合 1022 判断:课程就是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 1023 判断: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 文中。 (A) 1024 判断: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B) 1025 判断: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B) 1026 判断: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B) 1027 判断:我国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A) 1028 判断:活动课程是课程计划以外开展的体现自主、灵活、广泛、实践特征的课程形式。 (A) 1029 判断:我国西周时期的“六艺”属于学科课程。 (A) 1030 判断:与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相对立的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A) 1031 判断: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A) 1032 判断: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B) 1033 判断: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A) 1034 判断: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A) 1035 判断:课程计划是规范地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 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B) 1036 判断: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 规定的重要文件。 (A) 1037 判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应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A) 1038 判断:目前,我国的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A) 1039 判断: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 1040 判断:课程资源的多少及开发只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学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大 多数教师感到无教育资源可开发,主要原因是当地条件太差。 (B) 1041 单选:不是以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 合展开的教学策略是(D) 。 A内容型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6 页 共34页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1042 单选: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属于(A) 。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形式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1043 单选: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044 单选:在教师指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属 于(A) 。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形式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1045 单选: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D) 。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046 单选:参观法最主要的特点是(C) 。 A学生亲自动手,手脑并用 B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C理论联系实际 D突破时空障碍 1047 单选: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标本,参观工厂属于(A) 。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7 页 共34页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现场直观 1048 单选: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A) 。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1049 单选: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 但明显不足在于(D)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1050 单选: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A)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1051 单选: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C)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1052 单选:“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D) 。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B做到最佳选择 C做到优化组合 D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8 页 共34页 1053 单选:小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 选:用(C) 。 A探究的方法 B活动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讲授的方法 1054 单选: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C) 。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1055 单选: (A)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1056 单选: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 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C)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057 单选: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 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058 单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 法被称为(B) 。 A讲授法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9 页 共34页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059 单选: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C)运用时应注意的事 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060 单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商量获取 知识的教学方法是(D) 。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061 单选: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 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C) 。 A信号图式法 B探究一发现法 C暗示教学法 D五段教学法 1062 单选: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C)的教学方法。 A以直观感知为主 B以实际训练为主 C以探究活动为主 D以情感陶冶为主 1063 单选: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是(C) 。 A程序教学 B暗示法 C发现法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0 页 共34页 D掌握学习法 1064 单选: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 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B) 。 A研究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065 单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的方法是(D) 。 A讨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研究法 1066 单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D) 。 A探究法 B直观教学 C讨论法 D发现法 1067 单选:与讲授法相比,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更关注(C) 。 A学生是否参与学习 B学习结果 C学习过程 D对学习过程结果同等关注和重视 1068 单选: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1069 单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 。 A演示法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1 页 共34页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练习法 1070 单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71 单选: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称之为(D) 。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072 单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B) 。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1073 单选:教学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C) 。 A一个领域 B一种活动 C基本途径 D唯一渠道 1074 单选:教学是由(C)两方面活动组成的。 A听课和考试 B讲和背 C教和学 D记和练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2 页 共34页 1075 单选: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A)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1076 单选: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C) 。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学记 D 论语 1077 单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B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这两者等同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1078 单选: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B) 。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1079 单选: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D) 。 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B教学就是上课 C教学就是智育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1080 单选: (A)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教学 B教育 C自学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3 页 共34页 D智育 1081 单选: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B) 。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1082 单选: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083 单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 。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校外活动 D教师的培养工作 1084 单选: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 A教学 B管理 C课外活动 D后勤工作 1085 单选:“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B)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1086 单选: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4 页 共34页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87 单选: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088 单选: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D)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的提高 1089 单选: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1090 单选: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091 单选: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C)过程。 A练习训练 B情感体验 C认识 D实践 1092 单选: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 育性和(C) 。 A有差异性的认识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5 页 共34页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093 单选: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094 单选: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D) 。 A获得直接经验 B进行科学实验 C进行社会实践 D学习间接经验 1095 单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B)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1096 单选: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1097 单选: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是(C) 。 A教师 B教学内容 C学生 D教学方法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6 页 共34页 1098 单选: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D)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1099 单选:关于知识和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B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1100 单选: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 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是(C) 。 A实质教育论 B素质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应试教育论 1101 单选: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C)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1102 单选: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B) 。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103 单选: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 学理论是(D) 。 A传统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7 页 共34页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104 单选: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 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C)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105 单选: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106 单选:“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D)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107 单选: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C) 。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108 单选:教学过程以教学(A)经验为主。 A间接 B直接 C生活 D生产 1109 单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D) 。 A孔子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8 页 共34页 B杜威 C昆体良 D思孟学派 1110 单选:“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的提出者是(B)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111 单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是(D) 。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凯洛夫 D巴班斯基 1112 单选: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113 单选: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B)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 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1114 单选:在西方,古罗马的(C)在他所写的演说术原理中,提出了“模仿、理论、 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A奥古斯丁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西塞罗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19 页 共34页 1115 单选: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D)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1116 单选: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D) 。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1117 单选: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118 单选: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D)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巩固知识 D理解教材 1119 单选: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 。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1120 单选: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B)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0 页 共34页 D运用知识 1121 单选: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A) 。 A了解学生 B阅读参考书 C上网 D制订教学计划 1122 单选: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D) 。 A常规准备 B一般工作 C排练预演 D先决条件 1123 单选: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A) 。 A备好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D课外辅导 1124 单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及(A) 。 A课外辅导 B钻研教材 C了解学生 D考试 1125 单选:一节综合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B) 。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126 单选: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1 页 共34页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1127 单选: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C)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128 单选: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1129 单选: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A) 。 A上课 B备课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作业的布置 1130 单选:上课是教学诸环节中的(A)环节。 A中心 B重要 C一般 D前提 1131 单选: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精髓是(A) 。 A以学生为本 B让学生自发地学习 C给学生以安全感 D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1132 单选: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 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C) 。 A教学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2 页 共34页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1133 单选:把教育进程设计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 计划-总结与评价的教学模式是(A) 。 A设计教学模式 B发现学习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模式 1134 单选:对教学模式研究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是美国学者(A) 。 A乔伊斯和韦尔 B科尔伯格 C杜威 D布鲁纳 1135 单选: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这说明该测验的哪种 质量指标高?(C)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1136 单选: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 标是(D) 。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137 单选: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D)很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3 页 共34页 D区分度 1138 单选: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 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D)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139 单选: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140 单选: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D)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141 单选:检验和考试应把握(B) 。 A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前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C指标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1142 单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B) 。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143 单选:教学评价范围不包括(C) 。 A教师教学行为 B学生的学习行为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4 页 共34页 C知识的掌握 D教学的过程 1144 单选: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A)两个部分组成。 A考查和考试 B考核和考试 C考查和考核 D检查和评价 1145 单选: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 价值作出(C) 。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146 单选: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这个学生的成绩处在中等 水平”,“他考了第一名”,这种测验是(A) 。 A常摸参照性测验 B标准参照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学能测验 1147 单选: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C)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148 单选: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的测验是(A)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149 单选: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D) 。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5 页 共34页 A诊断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1150 单选: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如驾驶执照考试这种测 验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去管别的考试怎么样,这种测验是(B) 。 A常摸参照性测验 B标准参照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学能测验 1151 单选: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D) 。 A形成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1152 单选: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153 单选: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D) 。 A能力测验 B成就测验 C标准参照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1154 单选: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A)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标准测验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6 页 共34页 1155 单选: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A)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156 单选: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 测验是(D)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157 单选: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D) 。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158 单选: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 控教学,这种测验是(B)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159 单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D)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1160 单选:以下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错误的是(D) 。 A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B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7 页 共34页 C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D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完全无关 1161 单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B)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162 单选: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 (D)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163 单选: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B)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64 单选: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C)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165 单选: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A)的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A第斯多惠 B乌申斯基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1166 单选:“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由(C)提出。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8 页 共34页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1167 单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C)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168 单选: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169 单选: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 教学的(D)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70 单选:实施“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哪些学生得到发展?(D) 。 A特长学生 B优秀生 C后进学生 D每个学生 1171 单选: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教学的(C)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29 页 共34页 1172 单选: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C) 。 A坚持以教师为中心 B坚持以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1173 单选: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就是说, 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 让学生去看看、 摸摸、 听听、 闻闻等等。 ” 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 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 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C)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1174 单选: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B)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抽象直观 1175 单选: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 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B)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76 单选: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D)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1177 单选:萌芽于 16 世纪、兴起于 17 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 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咨询 QQ:1400700402第 30 页 共34页 织形式是(C) 。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1178 单选: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1179 单选: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小班教学 1180 单选: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C) 。 A唐代 B宋代 C清末 D新中国成立后 1181 单选: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 A现场教学 B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