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浅谈“趣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浅谈“趣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浅谈“趣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浅谈“趣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国培计划(2011)”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结 业 论 文培训科目 小学数学 题 目 浅谈“趣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学员姓名 黎有君 指导教师 尹永 承训院校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重 庆 师 范 大 学二0一一 年 十二月 八日材 料目录1指导任务书( 1 )2指导记录表( 2 )3写作提纲( 3 )4论文提要( 4 )5论文正文( 5 )6参考文献( 15 )7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 16 )8答辩记录表( 17 )9审查意见( 18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思考与策略 学生姓名 黎有君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黄国勇 职 称 高级讲师 毕业论文研究的内容及要求:论文旨在论及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思考与策略,因此,至少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什么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2.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与阅读。3.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策略。除此之外,在学做过程中还应做到:1.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2.观点明确,论据充分;3.逻辑严密,语句顺畅;4.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毕业论文写作进度计划:1、期限:自 2010 年 2 月 10 日起至 2010 年 5 月 10 日2、具体进度安排:时 间完 成 内 容2010.2.10至2010.3.10确定论文题目,收集资料,编写论文提纲,完成论文初稿。2010.3.11至2010.3.25修改初稿,完成论文二稿。2010.3.26至2010.4.20修改二稿,完成论文三稿。2010.4.21至2010.5.10交指导老师审阅定稿,打印装订。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试点单位 石柱电大 指导教师 黄国勇 学生姓名黎有君学号081512520241专业汉语言文学第一次指导指导时间:指导内容:第二次指导指导时间:指导内容:第三次指导指导时间:指导内容:第四次指导指导时间:指导内容:第五次指导指导时间:指导内容:写作提纲一、用师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从爱老师到爱数学。(一)从细节入手爱孩子(二)教师要正确的爱孩子。二、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因需要爱数学(一)学生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运用中感化学生。(二)让学生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欣赏中熏陶学生三、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从自信走向数学四、设计生动、有趣、自主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一)设计有趣的新课导入(二)、设计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活动五、利用发展性评价语言,让学生对数学的爱进行到底论文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他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特点,而且担负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性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的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有了个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才充满活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解放个性,要关注学生差异性,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习惯及家庭生活背景,特别要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性,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样,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其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给学生创设其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和自主的空间中学习。 关键词:培养 阅读 思考 策略。浅谈“趣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爱数学石柱县第四小学校 黎有君2011年12月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事物活动的意志倾向,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是和情感相联系的,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就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趣学”就是利用孩子的兴趣来学习,也就是孩子对事物认识的内驱力,孩子一但对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注意它,倾向它,并积极主动的探求它。因此,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则如达芬奇所说:“不情愿的进食有害于健康,不情愿的学习会损害记忆,所记东西无法保持。”我曾经读过一篇名为两个上课打瞌睡的男孩的文章,其中一个是在计算机领域卓有成就的李开复,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系时,常常哈欠连天,伏案寻梦;经过调查,他并非厌学,而是对政治科学不感兴趣。蹉跎到大二学期,改学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他在计算机领域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两年后毕业,成绩居全系之首。由此可见,没有兴趣的学习犹如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趣学”的作用呢?一、 用师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从爱老师到爱数学。(一)从细节入手爱孩子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像阳光温暖孩子,像春雨滋润孩子,让孩子如幼苗般茁壮成长。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是的,如果你在生活中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真心爱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会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所教学科。记得有一年,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其中有个很聪明的学生叫刘朋,但他做作业用不着读题,他的目标是填满所有空隙,一张试卷20分钟可以完成。经过了解,不管是纪律、学习还是其它方面,他都算是“赫赫有名”,家长也是被弄得焦头烂额。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用爱感化他。比如:他衣服不整洁时,我帮他弄弄衣领;下雨时,给他送去雨伞;生病时,亲自送他去医院;犯错时,我找他谈心,寻找原因,帮他认识错误;过生日时,我带领全班同学为他唱生日歌;不久,他不再用极端的方式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了,他渐渐喜欢上同学们,也对我有了好感,上课也能听讲了,平时也不再做那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了。我看到有了变化,我趋机给他补回以前的功课,因为我知道,光靠这点因感动而激发的兴趣是无法维持长久的,只有让他有了一定的基础,让他有能力达到每天的目标,这样才会真正激起他学数学的动力。一学期下来,他不管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在学习成绩上都非常大的进步。(二)教师要正确的爱孩子。当然,教师要正确的爱学生,采取科学的方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有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家都认为是为学生好,是爱学生。我却不以为然,爱是雪中送炭,不是雪上加霜;本来学生不会做,有惑就需要解嘛,难道体罚一下,就能解其惑吗?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教师应改变教育观念。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我们要考高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为学生一生的学习作打算,要让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去探究知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生不是我们教师争名争利的工具。只有有了这个观念,教师才能弄明白什么是为学生好,什么不是为他好,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教师又该怎样去爱学生。只有雪中送炭似的爱,才会温暖人心。也只有这样的爱才会得到回报,教师给予学生这样的爱,才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二、 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学生因需要而爱数学好奇心是人类天生的反应能力,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可贵动力。好奇心在儿童时期最为强烈,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好强三个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 可以渐渐发展为一种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求知欲。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知欲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纵的方面看,它们是沿着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的方向发展的;而作为老师,要让它们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互相促进、彼此强化。1、学生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运用中激发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学生了解诸多的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要想生活就得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个老师 在找次品的教学中,他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段因零件不合格而导致飞机失事的录像,学生产生了查找失事原因的欲望,从而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寻找失事原因,通过交流,学生发现了因次品的原因而导致这个严重后果,从而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会找次品的方法,渗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学数学的必要性。这样,学生有探究的欲望,精力高度集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犹如鱼得水,质量就自然有了保证。从而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也为下次的探究兴趣奠定了基础。2、让学生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欣赏中熏陶学生兴趣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事物都是运用数学知识创造的。雄伟壮观的埃菲尔铁塔利中有对称美;古董花瓶上的旋转美;这些生活中的美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撞击,撞出求知欲望之火花。美能启迪孩子的心灵,也能提高学习兴趣,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 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受到美的陶冶。美的事物能唤起儿童的愉悦,让儿童快乐地学习,激发儿童去创造。三、 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自信走向数学“天生我才必有用”,是的,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优点,作为数学老师,不要只看学生数学上的优点,要全面的看待学生,寻找他的闪光点,利用其闪光点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数学成绩不是很好,他对数学也没什么兴趣,甚至有点讨厌数学,但他很聪明,又特别喜欢画画。正好有个特好的机会来了,开学初,正好学习图形的变换,我先拿了很多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他一看到这么美的图画,不禁低语,画得这么标致,怎么画的啊?我追问:“你们也想画得这么标致吗?”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后,我趁机启发:“秘密就在我们今天这节数学课中,只要你们认真探究,定会找到。”这一节课,也许是他学数学以来最认真的一堂课,效果也非常好,他设计的图案也非常漂亮,我把他的成果拿来全班展示,看到其他同学羡慕的表情,他流露出了从未有过的成功感。从此,他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一段时间下来,他的数学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成绩名列前茅了。教育科学家曾经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孩子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他的自尊心就得到满足,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从而不断进步,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如果孩子学习总是不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会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四、设计生动、有趣、自主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一)设计有趣的新课导入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像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这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提高课堂效率。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教学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是这样导入的:请看大屏幕,小明可高兴了,五一节呀学校组织了一个学生代表团去参观台湾,这可是高兴的事呀,他爸爸也非常高兴,并给他准备了一个密码箱,但同时又犯愁了,“这个密码箱的密码万一给忘了的话,那可怎么办呀”爸爸对他说:“儿子,没问题,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玩了之后呀你就知道密码是什么,万一你把他忘了,你也能很快地把它找出来”。听到这里,学生完全跟着小明进入了探究密码奥秘的主动状态,教师很自然的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为后面枯燥的笔算练习增添了趣味性。(二)设计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活动有了良好的开端,可不能龙头蛇尾,所以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还得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华应龙老师教学三位数笔算减法练习课,除了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利用了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以数字黑洞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他这样展开学习活动:(还以爸爸的口气)儿子,你找三个不同的数字,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学生举例:7、5、4,生述754-457=297,师板书竖式师:(爸爸的语气)儿子,你看,所得的结果是不是又出现三个不同的数字呀,又用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数减去最小数,生述:972-279=师:明白这个规则了吗?有的孩子有点迫不及待了师:按这样的规则自己选三个不同的数字,自己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又快又多还漂亮,师说完,学生全身心投入计算了(指名板演)学生算着算着,发现了问题:计算到后边,所算的结果全是495,全部学生兴趣达到了高潮,看着自己只顾埋头写的那些重复的算式都笑了。这其实就是三位数的数字黑洞,教师以密码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奥秘,最终达到了把枯燥的计算变成了有趣的探究。之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地主动积极地探索了两位数、四位数、带0的数等的数字黑洞。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始终保持着,因为他有算的欲望,并且算得轻松快乐,只有设计了能让学生愿意参与的,甚至是渴望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质量才会真正得到保障。五、 利用发展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的爱进行到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对学生发发言进行适当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渴望,而且还会提高他们的对学习的兴趣。威海市塔山小学特色专辑:生命因爱而精彩中刘玉华老师写到他上磁铁性质一课:当他用磁铁吸了一个一个了学生猜测的物体时,最后因为教室没有电扇,实在不方便,他就向同学们作了解释,并肯定磁铁能吸引扇叶,一位平时课堂容易走神、喜欢搞小动作、制作课堂闹剧的同学举起手来,“老师,我们没有实验就不能作出结论”老师这样评价“对,你说得很好。同学们,张宇同学说得很好,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亲自实践了,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张宇同学这种敢于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接下来的效果我们就很容易想到,正如刘老师自己所述:张宇同学一改往日的小毛病,积极投入到每一节课的探究中,课后还经常凑到老师跟前问这问那,帮老师拿课本、仪器等。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的个性发言,对他们进行发展性评价,让他们精彩,让他对学科的爱进行到底,数学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必须珍视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兴趣。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孩子的兴趣就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参考文献:1欣悦.这样和孩子沟通最有效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年 2周玲.生命因爱而精彩M.教育免费在线电子书 3朱永新.教育心理学论稿卷五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姚竹青.大语文教学法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 5周庆元,王松泉.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赵琰.中学语文比较阅读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 7洪世昌,张国强.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M.远方出版社,2004年 8周一贯.语文教研案例论M.宁波出版社,2004年 9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