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五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语文试卷五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语文试卷五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语文试卷五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语文试卷五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2 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七道大题,21 道小题。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案请全部工整地写在答卷上,注意成功源于细节。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锦瑟(s) 粗糙(zo) 湍急(tun) 掎角之势(j) B、浣女(hun) 石栈(zhn) 谄媚(xin) 相形见绌(ch) C、惘然(wng) 哨卡(qi) 癖好(p) 锲而不舍(qi) D、穿凿(zu) 歼灭(jin) 暴殄(tin) 心无旁骛(w) 1答案:C(A 糙 co B 谄 chn D 穿凿 zo)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 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2答案:B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 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尘埃落定:多用来表示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果。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 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 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 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 ,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 高的评价。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 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3.答案:B 【试题分析】A 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主要原因” ;C 结构混乱(偷换主语) 。D 成 分残缺, “改善”缺少宾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经营好每一个 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B. C. D. 4.答案:C(题目“流逝”后面应有句号。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 和明天的意义,而选文内容正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因此第一空只能选而 不能选,而与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符合文段标点符号。是推 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最后一句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因 此选 C)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23 分。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 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 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 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 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 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 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 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 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 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 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 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 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 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 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 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翮:鸟翼,翅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 危:高 B率多求兵马 率:大都,一般。 C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 延:请 D六者成败之几 几:通“机”,关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思以爵禄相荣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公其深计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余人受命之部 杳不知其所之也 7根据文意,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A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B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C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D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3 分) (2)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3 分) (3)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4 分) 9王夫之认为张纲劝降张婴只是缓解了一时之祸,并不值得效法。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结 合原文谈谈理由。(4 分) 5A。【解析】危:畏惧,忧惧。 6B。【解析】以:前者介词,用;后者介词,因为,由于。A 乃:才,副词。C 其:表祈 使语气。D之:动词,到。 7D。【解析】注意结合语境疏通文意。第一处,“散遣”应是承前省主语“纲”,不可 能是“营垒”作主语,从而排除 AC 两项;第三处,“任从所之子弟”讲不通,从而排除 B 项。 8译文(1)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平民的节操,被举荐孝廉,他却不赴命(或 就职),后来司徒征召他做了侍御史。 (2 太守确实有罪,然而你们这样做也是不合道义的。 (3)张纲单车独骑到叛贼营垒,劝谕张婴并使他降服,主张安抚(或消除)盗贼的人都把 这夸作美谈。 9【答案示例 1】不同意。张纲能在“秽恶满朝,豺狼当路”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单 车”入敌营,对张婴示以坦诚,晓以大义,并最终使之归降,其责任感和智勇胆识都值得 称道。不应该简单地从“婴复据郡以反”的结果着眼予以否定。 【答案示例 2】同意:民众一旦做了盗贼,就会无法自容于世。让反叛的民众处在非逆非 顺的境地,难有顺从的意愿;让其受到恩宠,得到荣耀,很难期望他能悔过自惩而不再萌 生反叛意向。张纲虽然有智有勇,但没有从根本上平息寇乱,以致在他死后,“婴复据郡 以反”。(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平民的节操,被举荐孝廉, 他却不赴命,后来司徒征召他做了侍御史。当时顺帝纵容宦官,有识之士都忧惧担心。张 纲慨然感叹说:“污秽丑恶之人聚满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献出生命,为国家扫除灾 难,即使活着,也是我所不愿意的。”汉安元年,朝廷选派八位使者巡视各地的风气民情, 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担任要职,只有张纲年纪轻,官位低。 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张纲却在洛阳都亭停车不行,说:“豺狼一般暴虐的人当政,怎 么还要查问像狐狸一样奸佞的坏人!”皇帝虽然明白张纲说话真率,但最终还是不愿意重 用他。 当时,广陵的张婴等人率领数万人反叛,他们杀了刺史、太守,在扬州、徐州一带劫 掠作乱已经有十多年,朝廷却一直不能讨伐征服他们。于是,让张纲担任广陵太守。先前 派遣的郡守,大都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马,唯独张纲却请求轻车简行赴命任职。到任以后, 就率领差吏兵卒十多人,径直造访张婴营垒,来安抚慰问,要求与头目会见,表明国家的 恩惠。张婴起初非常吃惊,见到张纲的诚信后,才出来拜见。张纲请他坐在上座,询问疾 苦。晓谕(晓示,劝导)他说:“前任太守大多肆虐贪婪残暴,所以致使你们各位心怀愤 怒聚到了一起。太守确实有罪,然而你们这样做也是不合道义的。如今皇上仁慈圣明,要 凭借文德使反叛之人服从,所以派我前来,想以爵禄使你们荣耀,不想用刑法惩罚你们, 现今实在是转祸为福的好时机啊。如若听闻仁义却不顺服,一旦天子赫然发怒,派遣的大 军云集于此,难道不危险吗?如果不能正确估量双方力量的强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 而趋从邪恶,就是不聪明;放弃顺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诚;自己断送了子孙的性命, 就是不孝顺;违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义而没有作为,就是不勇敢;这 六方面是关系到你们成败、利害的关键因素,你可要仔细考虑。”张婴被深深地感动并醒 悟。第二天,率领部下万人和妻子儿女,双手反绑投降归顺。张纲就单车进入张婴营垒, 遣散了张婴的部下,让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当差的,都把他们召来。于是人们喜 悦信服,南州一片安定。 皇上嘉奖赞美他,想提拔张纲,而张婴等人上书乞求留任张纲,皇上才应允了。张纲 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岁时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张纲府邸吊唁的人多得数不尽。张 婴等五百多人穿着丧服为他操办丧事,背负泥土为他垒筑坟墓。 张纲单车独骑到叛贼营垒,劝谕张婴并使他降服,主张安抚盗贼的人都把这夸作美谈。 然而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占领郡地而反叛,张纲哪里能消除东南的盗贼啊!民众一旦 做了盗贼,就会无法自容于世,处在既非叛逆又非顺服的状态下,徘徊之中始终想着展翅 高飞;况且让他受到恩宠,得到荣耀,期望他悔过自惩而不再萌生反叛的意向,难道能够 做到吗?张纲这样的人,只能用来缓解一时的灾祸,却来不及为国家作长期的谋划,哪里 值得效仿呢!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12 分)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 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 凰”怎样的品性?(3 分) 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 分) 提示: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琅琊溪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 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答: 10(1)【试题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2 分)。 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 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 【试题解析】在鉴赏本诗过程中,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出 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大多数 写物的诗歌,要么抒发对物之情,要么表达托物之志。本诗歌就是属于抒情类的。 如果考生能看到了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但是本题 所给的注解不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对考生的正确理解其 思想感情起到干扰作用。有的同学不去透彻地理解文本,只片面地去做知人论世 的解读,一看到“被贬”就“伤感”,从而造成对诗歌情感的误解。文本的解读 能力,是理解文本的最重要的能力。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3 分) 答: 10(2)【试题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1 分);虚写溪源之远、(以及山中的春 意,溪流的曲折)(1 分)。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 涵。(阐述酌情给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理解鉴赏评价) 【试题解析】一般地,“表达技巧”从四个层面去理解,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 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等。虽然本诗也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但是本试题从“虚实 结合”考查,角度较小,要求考生对这些表达技巧的理解要深入,表达要准确。本 试题的难点在于“虚实结合”的手法,属于常见的技法中不常见的那一类,知识掌 握不扎实、不深入的话,有可能表达不到位。本题得分点在两个方面:手法运用分 析和运用效果分析。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手法之一,它形式多种多样。就本题来说大 致有这样一些形式:山花为实,山春为虚;眼见花漂流溪为实,想象溪源远近 为虚;具象花漂流溪为实,抽象山水之美为虚;描摹花漂流溪为实,抒发喜爱 之情为虚;渲染流水落花为实,侧面衬托溪流为虚。 虚实结合的作用,是实虚互衬,可以使诗意蕴藉含蓄;又可以开拓诗境,丰富 诗歌内涵。 【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本诗是作者被贬安徽滁州期间所作。宋仁宗庆历五年(1405) ,欧阳修因上 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欧阳修被贬来到滁州,他在此 地游山玩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他对琅琊山上的各处美丽的景点, 非常欣赏,为歌咏六处胜景,写下了组诗琅琊山六题,本诗就是其中之一。 本诗开头第一句描绘了琅琊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照应文题,点出 写作对象琅琊溪,并交代了当时的时令特征。第二句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琅琊溪 春天美丽的景色,不惧涨水而冒险从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上渡溪过桥的情景,侧 面烘托琅琊溪景色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结尾两句从溪水飘流落花 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暗示了美景 更在深山幽境处之意。这两句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 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以实喻虚,充分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一分)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_,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_,_。(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 高 ) 11 答案(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 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12 分。其中,选择题分。其中,选择题 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简答题分;简答题 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荒野、城市与文明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荒野与文明是对立的,现代人则认为,城市才代表着文明。荒野是 充满野物的地方,在其中生存的一切只遵循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法则,如弱肉强食的“丛林原 则”。对文明的人来讲,荒野是危险的、残酷的、粗暴的,是与文明人相敌对的。欧洲人到了美 洲大陆以后,就是通过征服荒野(包括印第安人)而建立文明的。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必然 经历着征服荒野、拓展生活世界的艰难历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物质需求的扩大,人们 必须不断寻找新的栖居地。寻找新栖居地的过程就是征服荒野、开垦新土地的过程。我国上 个世纪 60 年代还曾迫于粮食短缺的压力,而在全国很多地方开垦新土地。例如,开发“北大 荒”。被开垦前的“北大荒”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当人们这么形容“北大荒” 时,绝不是在赞颂“北大荒”,而是形容“北大荒”的荒凉。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荒野越少,这个 世界就越文明、越美丽。 生态学知识的逐渐普及,让我们看到了荒野的重要价值。荒野对人类文明的价值绝不 仅在于为在城市呆腻了的人们提供某种新鲜的美感,荒野的存在甚至是文明存在的必要条 件。如果你是个“科技万能论者”,你当然不会这么看。你仍然会坚持认为,荒野与人类文明是 敌对的,只有彻底消灭了荒野,把地球彻底人工化,才是人类文明的终极目标。好在正有越 来越多的人摒弃了“科技万能论”,接受了生态学。生态学告诉我们,人类只能生活在生物圈 之中,不能凌驾于生物圈之上;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生物圈的健康,人类必须让其他生物 好好繁衍、生长,自己才能好好繁衍、生活;人类的制造活动只是物质变换而已,人类不能像 “上帝”那样通过说话(逻格斯)而从无到有地创造事物;人类的食物只能来自生物圈内的其他 生物,归根结底只能来自作为“生产者”的植物等自养生物,人类无法用泥土(或无机物)直接 合成有营养的食物;森林是地球生物圈的“肺”,湿地是地球生物圈的“肾”,保护好森林和湿 地是维护地球生态健康的必要条件。而森林和湿地就是典型的荒野!可见,生态学对文明的 启示是:文明必须与荒野相伴,文明必须与荒野共存!彻底消灭荒野之日就是生态系统总崩 溃之时,从而是人类文明总崩溃之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代城市不仅与荒野相对,而且是反生态的。在法国生态学家克洛德阿莱格尔看来, 城市的“人类与自然之间对抗最为激烈的地点”,是“威胁整个地球、最大量的污染的源头”。 城市地面被水泥或沥青硬化的比例最高,城市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垃圾,大城市用水极为浪费, 城市人的粪便不再返回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等。尽管城市有许多的生态缺陷,它仍有巨 大的吸引力。它是文化集中的地方,是医疗水平高的地方,是娱乐活动丰富的地方,是发财 机会多的地方,是竞争卓越性的地方现代化过程必然也是城市化过程。一个国家随着现 代化过程的推进,其城市势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中国正迅速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其城市 建设也便随之迅速发展。如今许多城镇之升格为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 人口(包括暂住人口)的迅速增加,都是明证。 这是福,还是祸?要看我们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走对了是福,走错了是祸!中国 的城市化进程不能简单地步欧美的后尘。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面对那么广袤的一片土地, 至今美国的人口密度也远比中国的低。中国有 13 亿人口,却只有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且适 合人类居住的土地面积少。只有走生态化小城市建设之路,才能既实现城市化,又避免生态 崩溃。中央政府应该像当初(上个世纪 80 年代)建设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深圳那样着 手建设生态化小城市示范点(也可称之为生态文明建设特区)。这比任何工程都具有伟大的 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应列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议事日程。如果我们继续沿着现代性 反生态的方向推进城市化建设,例如,继续扩大像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城市,劳民伤财地 兴建南水北调这样的反生态的大型工程,不让城市人的粪便作为植物营养(或庄稼肥料)返 回生物圈,利用城市经济优势把农村、林区的大树移栽城市(必造成部分大树的死亡),最终 的后果可能是彻底的生态崩溃。只讲建设小城镇或小城市也不行,决不能缺了生态化这一关 键环节!缺了这一环节,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和小城市同样可以导致生态崩溃。 (选自环境教育2010 年 2 期,作者卢风)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现代人认为,城市才代表着文明。 B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不是在赞颂“北大荒” ,而是形容“北 大荒”的荒凉。 C生态学告诉我们,人类只能生活在生物圈之中,不能凌驾于生物圈之上. D、尽管城市有许多的生态缺陷,它仍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和建设。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国有 13 亿人口,却只有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且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面积少, 是在说明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要考虑自己独特的国情。 B、现代城市不仅与荒野相对,而且是反生态的,所以最好不要发展现代城市。 C、只讲建设小城镇或小城市而不谈城市建设的生态化,也同样可以导致生态灾难。 D、不是要将所有的荒野都征服,才显示人类的文明的程度和高度。 14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作者持怎样的观点?请联系益阳市城市建设的实际,谈 谈你对城市建设的看法。 (6 分) 12、 【参考答案】D。D 后半句结论错误。 13、 【参考答案】B。此为因噎废食的论断。 14、 【参考答案】主要观点是只有走生态化小城市建设之路,才能既实现城市化,又避免生 态崩溃。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森林、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考虑,宜居城市建 设等都可以简单分析。 (观点 2 分,结合实际分析 4 分,共 6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2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审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 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 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 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 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 一个顶信仰 “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 举局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 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 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 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 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 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 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叩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 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 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 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 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再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搞 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 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 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 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 “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 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 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 (节选自审丑 ,有删改) 15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 分) 16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6 分) 17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6 分) 18.“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15答案:(1)外貌丑陋(2)吃苦耐劳;(3)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 小臭儿的不孝;) (4)晚景凄凉。 16.答案:(1)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或“在不 少人”世俗的眼光里,曾老头做人体模特是“丑”的。 ) (2)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得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 同情和对小臭儿 夫妻言行的反感。 17.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还是理解 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或忘恩负义) ,却仍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 真相。 18.答案:(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 (2) “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 (或流派、风格、理论等) ,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 象; (3)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发现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 力付出的淳朴心灵。 (4)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 ,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六、选做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六、选做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9 9 分)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9 分) 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辨,强调辨明“义”与“利”的关系。下面是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