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一、概述,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定义 以促进并维持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的生理、心理及社交以达到最佳状态为目的,并放置工作人员免受健康因素的伤害及将工作人员安排在合适他们生活、工作的环境里,(一)职业安全的现状及危害,现状 最新统计:每30秒;一名医务工作者针刺伤;每年,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 因转运病人、为病人翻身容易导致护士腰背损伤 因长期固定于某一姿势而导致手术室护士易患劲椎病 ,(二)职业安全,我国于2002年5约1日,职业病防治法实施; 美国职业安全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Health Association, OSHA)指出,其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解决威胁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的问题,二、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一)防护用品 一般防护用品:医用口罩、帽子、面罩、手套、防护眼睛、防护鞋等 特殊防护用品:放射线,放激光等装用配置 (二)防护设备 如装配碳过滤器的戊二醛工作台被动式气体弥散检测牌、密封式取样泵和吸管洗眼器等,三、体力处理评估与安全操作,我们除了与病人接触外还涉及到仪器设备的移用、工作物品的拿取等,工作中常常需要进行体力处理操作 我们要了解有关体力操作的职业安全及健康规则,最常见的受损部位: 腰痛 38.6% 肩痛 27.7% 手肘及手腕同 23.1% 膝痛 26.5%,2、体力处理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影响 1)伤者 2)组织 3)社会,三不原则,1.自己不伤害自己 2.自己不伤害他人 3.他人不伤害自己,(三)风险管理,1.识别风险 分析工伤事故的记录;咨询工作人员;事实观察操作流程及环境 2.工作中潜在风险因素 重量;距离;姿势;手术室风险任务;其他,(四)风险评估,1.初步评估 是否可避免?是否会导致明显受伤?是否可以采取辅助设备?是否符合体力操作指南? 2.进一步评估 工作任务、个人能力管理、病人或负荷物的情况、工作环境、搬运设备辅助设备等,考虑所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五)体力操作安全指南,1.重视使用搬运病人或重物的机械设备 2.培训 最大肌群、最大数量的肌肉及杠杆作用 3.提取、移动重物时预防背部损伤的措施 4.工作人员预防运动型因素危害的措施,四、理化性因素与安全防护,常见的理化因素,激光 X线 化学物质 噪声 其他,激光对人体的危害,1)激光对眼睛的损害 视网膜灼伤。裂孔、出血、永久性失明 2)激光对皮肤的损害 红斑、水泡、凝固及热致炭化、沸腾、燃烧及热致汽化,激光对人体的危害,激光不仅对皮肤、眼睛又损害,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反射性烧伤,错误照射等,激光的防护措施,1)激光的防护原理 2)激光应用安全防护的措施 A、激光操作的环境要求 密闭、警示、不助燃消防设施 B、操作前要求 培训、防护、阻燃、无饰品、免震动、无液体、无酒精 C、操作中要求 灯光,护目镜,不直视光束,安全教育、合理放置、专人管理 D、操作后要求 定期检查视网膜;定期检查机器;定期检查防护装备,(二)X线的安全使用与防护,X线的危害 X线,c钡,DSA等 1.危险因素 2.可能引发的临床症状及诊断,X线的安全使用与防护,X线的安全防护 1、放射防护原则 1)合理化 Levis(1994),人体每次暴露后应有相应的保健抵消放射带来危害 2)最优化 在不影响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和病人所受的放射量可能保持最低量,可通过缩短照射时间,增加距离和利用辐射来屏蔽来实现 3)剂量限制 被照射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剂量检测每月检查剂量仪记录值;没有安全的照射剂量,X线的安全使用与防护,2、防护措施 1)基础防护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 3)健全保健制度,X线的安全使用与防护,合理安排人员,避免短期内接受大剂量X线 固定手术间,设置铅屏风,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尽量避免身体直接照射 孕期护士避免接触X线 控制照射实践、距离,减少照射次数,标识清楚,(三)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1、接触途径 1)吸入 2)皮肤吸收 3)摄取,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2、常见化学消毒剂危害及防护 1)戊二醛 致敏,对粘膜又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有不良影响,甚至可致癌 德国法律规定8h内最大的平均接触水平: 戊二醛0.2ppm 甲醛0.5ppm ppm 为百万分率,定义为百万分之一,可用在质量上,1kg的物质中有1g某物质,某物质含量即为1ppm,,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 冲洗 换气 每小时1015倍房间体积的空气 使用工作台,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2)甲醛 国家已规定禁止。 危害:刺激皮肤粘膜、引发职业性哮喘、肺水肿、职业性皮肤炎 预防措施:标本间加强通风设备、安排排风扇;使用特质标本带,扎紧袋口、及时送检,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有报道用0.228%甲醛和0.15%戊二醛混合液施行手术间消毒时,两者在手术剪内的8h平均浓度,均可能已超过上述的规定,用甲醛气体消毒时,手术间和走廊中的甲醛浓度为420ppm。晚间用甲醛气体消毒手术剪,次日晨甲醛仍可达到5ppm,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3)环氧乙烷 危害:皮肤红肿、水泡、血泡甚至烧伤;空气中浓度超过2mg/m3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肺水肿 预防措施: A、密闭环境,遵守操作规程 B、防泄漏 C、放置16小时后使用 D、加强监测,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4)苯酚 细胞泵浆毒 5)乙醇 神经毒物 6)二氧化碳 浓度达0.05%时,可引起人体不适,达0.2%0.6%时科产生危害,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3、手术室废气 1)麻醉废气 往往线沉积于手术室地面,但因工作人员的走动和活动,麻醉废气可被搅动而布满整个手术间,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2)其他 电刀烟雾、骨水泥等,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污染时间长 化学特征不同 毒性作用可相加,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3)废气的危害 A、心理行为的影响 B、慢性遗传学影响 C、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D、其他,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4)废气的管理和防护 A、降低麻醉废气污染 B、增加排污设备 美国国家职业和健康学会建议 氧化亚氮不超过25mg/l 卤代麻醉药 不超过2ml/l C、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化学物质安全使用与防护,4、抗肿瘤的药物 常见药物 卡铂、顺铂、丝裂霉素、环磷酰胺、5-Fu等 吸收途径 皮肤吸收,气溶胶或气雾经肺吸收,抗肿瘤药物,1)危害 A、对骨髓的抑制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 B、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自然流产率高 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 C、过敏反应,抗肿瘤药物,郑大梅调查发现: 在护士配置化疗药物的周围空气中,能够检测出抗癌物质的原型,护士的尿液中也能检验出致突变物质甚至药物原型,且持续5天以上才小时。频繁接触各种抗生素对手术室护士近期、远期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及报道。但在操作中因接触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猝死均有报道。抗生素引起慢性皮肤过敏也屡见不鲜,抗肿瘤药物,2、安全防护 1)最快弥散 2)减少污染 3)个人防护 4)安瓶的使用 5)药物的溶解 6)排气 7)意外损伤的处理,抗肿瘤药物,选择清洁、避风桌面,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 使用完粉剂时,注意勿使粉末溅出产生气雾; 用完的注射器放入专用的容器里,以便专人处理,避免空气污染 药液不慎外溢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污染气体和消毒剂的防范,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 高度重视空气混合污染 配置和使用消毒剂时加强防范,(四)噪声的影响与防护,噪声的影响与防护,3、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听觉系统 80db,听力减退 心血管系统 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内分泌系统 血糖 神经系统 头痛 其他 对脑力劳动和技巧性很高的操作者来说,为避免因分散注意力而致差错增多,室内最理想的允许是40db,最大不超过60db 手术室内噪音接近90db,影响思想集中,精力分散 可表现为,听力下降,心理疲劳等,同时还产生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心理反应,噪声的影响与防护,4、噪声的防范 加强手术室护士对噪声的认识,保持安静。 术中尽量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和频繁走动 采用防噪声措施 麻醉监测信号统一调至不影响或分散手术人员注意力的水平,(五)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伤害,1、电灼伤 空气潮湿,设备老化,连接,操作不当等 漏电,短路现象 2、化学物品烧伤 易燃性化学药物如碘酊、乙醇、石碳酸等 烧伤,意外伤害,3、电灼伤、化学物品烧伤的防范 强调用电安全,遵守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高频电刀的使用情况,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负极板,确保操作安全 使用易燃消毒剂时应放置浸湿敷料及局部大量淤积 注意浓度和性能,避免误伤,五、生物性方面的因素,生物性方面的因素,主要来源 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医疗垃圾 常见疾病 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生理性方面的因素,乙肝 丙肝 艾滋病,(一)手术室锐器损伤的预防,(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1、锐器损伤发生频率 有报道显示,约有3/1的埃及医师在过去3个月的时间内受到锐器损伤,澳大利亚2年内70%的医师受到过锐器损伤 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护士有95%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锐器伤,主刀医师和一助危险最高,洗手护士和其他刷手技术人员次之,2、手术室中针刺伤发生的比例,工作种类 发生针刺伤的比例(%) 外科医生 59.1 刷手护士 19.1 麻醉医师 6.2 巡回护士 6.0 医学生 3.1 参观人员 0.8 其他 5.7,3、锐器伤的发生原因,调整针头 开启安瓶 打开针帽 寻找物品 清洁器具 针刺破针帽 术中意外损伤 由病人致伤 由同事致伤,原因分析,1)造成刺伤的器械 2)刺伤的环节 3)操作不规范、不熟悉、紧张、自我防范意识差等 4)皮肤粘膜损伤 5)手套破损未发现,3、锐器损伤的预防措施 1)手套的应用 单层,50%;双层87% 2)针头的使用 注射器 CDC 1987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手术缝针 手术纯头缝针 3)中间区域,尖锐物品的处理 1)处理原则 直接丢锐器盒 避免双手回套 不徒手弯曲或掰断针头,2)锐器盒的要求 材质坚硬,不被穿破 开头大小合适 适当的位置 装满3/4后及时更换并移去,3)锐器伤后紧急处理,一挤 二冲 三消毒 四报告,4)建立锐器损伤报告管理制度 信息资源:国际锐器伤预防协会 Http:/ 国际医务人员安全中心 /medcntr/centers/epinet/. 受伤后建议此用相关病毒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并随访观察,注射乙肝疫苗做到早期预防,漏报和不报现象 是传染病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不知道应该上报; 如何上报? 运气不至于那么差而致病; 很忙,没空; 病人没患传染病,没必要上报; 我已接种HBV疫苗 该器械没被使用过,了解感染的危险程度,培训和改进有创操作步骤,减少违规操作和慌乱 减少使用传染性危险性高的仪器和设备,给穿刺针加帽,采用无针系统操作、中间盘的使用 勤吸收 定期检查,早期发现症状,如乙型肝炎发热、恶心、腹痛、黄疸、关节痛以及一些其他特异性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有条件应常规预防注射乙型乙肝疫苗,大约95%的接种者可以产生达到保护作用的抗体效价,保护作用至少可持续13年,制度管理,建立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档案,定期查体,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劳动防护的知识教育 树立标准预防意识 规范手术病人术前生化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肝炎、HIV和梅毒携带情况,并重点做好此类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工作,对术前无法确定其情况的病人均按此类病人处理 在进行静脉穿刺、抽血、清洗手术器械等护理操作以及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均应戴手套,特别是手、皮肤、粘膜有破口者更应注意防护,戴好手套进行操作。操作后吸收、不得用脏手套接触非感染区。操作时还可使用防护用物,如戴眼罩以防血液溅入眼内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感染提出了“Universal precaution” 即常见的血液体液预防,可减少30%以上的针刺伤,明显减少了皮肤粘膜接触感染,(二)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义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定义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还包括被这类病人抓伤、咬伤等,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的事件称为学院性传染病职业暴露,2.护士传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危害 乙肝 2%40% 丙肝 3%10% 护理职业暴露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高于HCV、HIV,受伤后处理措施 没有一个100%有效,关键是工作人员行为改变! 强调标准预防!,预防为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加强知识宣教,3、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1)避免与血液、体液直接接触 2)防护意识的宣传 3)标准预防 4)洗手 5)锐器处理 6)单手回套法,4、应急处理程序 1)挤压、冲洗、消毒 2)填表:事件、地点、经过、具体部位、损伤情况等 3)相关检查,随访1年,相应处理,5、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自我防护 吸收、消毒、戴手套、口罩、眼罩、隔离衣 2)病人物品处理 病例标本、飞舞、血液体液溅出的处理、针头和其他尖锐物,6、HIV暴露后应急处理程序 1)一挤、二冲、三消毒 2)四报告,填表 3)评估、预防用药 最好4h内,最迟不超过24h 4)随访和咨询 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7、登记和报告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HIV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实践、地点和经过;暴露源种类和含有HIV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和处理经过,是否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定期检查和随访情况 2)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商用车辆市场新能源出租车应用场景政策影响报告:市场探讨
- 下沉市场消费金融业务创新与风险防控研究报告
-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格局报告:2025年创新模式与行业挑战应对策略分析策略解析001
- 2025年ATM机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煤炭工业节能减排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个性化学习系统在2025年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报告
- 2025年车用轴承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抗抑郁药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胰腺疾病围术期血糖管理
-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羟乙基纤维素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中医院被服洗涤招标文件
- 高中英语新外研版选择性必修四Unit2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课件)
- 泛微协同办公应用平台解决方案
- 空调器设定温度与耗电量关系
- quite imposing plus 3 0中文破解拼版插件内含安装说明qi教程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知识试题与答案
- 提高管床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度PDCA记录表
- 孕期患者非产科手术的麻醉
- 养老机构临终关怀服务手册
- 母婴产品抖音运营方案
- GB/T 27007-2011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