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练出高分14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练出高分14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练出高分14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练出高分14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练出高分14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含解析.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出高分14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孝经说:“移风易俗,善莫于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因为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所以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小小一团面,被塑造出形状,图案的月饼;薄薄的一张纸,会被剪成的窗花。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的多重表达,才能创造出为人民、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那应该是闻声而令人心从、润物细无声的产品,能够唤起民众对于节庆活动自发、自觉、自愿参与的产品。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不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不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B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C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的,一定是真正的美,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D之所以真正的美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是因为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解析:“只要就”所表达的充分条件及下句“而这份喜爱”语意衔接。A项“而”前后不构成转折或并列关系;C项“一定是”太绝对;D项后句与前句不构成因果关系。答案: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创造的魅力是无限的B因为喜爱C美的影响力巨大D中华民族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解析:从上文的“艺术是人类”过渡到下文的“中国民间面塑和剪纸艺术”的陈述。答案:D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美轮美奂喜闻乐见B五花八门变幻莫测精美绝伦脍炙人口C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精美绝伦喜闻乐见D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美轮美奂脍炙人口 解析: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侧重于“色彩”,与修饰对象“形状”不符;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强调“不能预测”,而此处是指“图案”多样,与句意不合;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或房屋装饰精美漂亮,对象不符;精美绝伦: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喜闻乐见:喜欢听见,乐于看见;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 众人所称赞,对象不符。答案:C4下面是张明写给公司张经理的请假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合要求或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答:.答案:原因:“请假条”三字位置不对;修改:“请假条”三字要居中原因:“请假条”为书面语,“经理领导”属口语且不庄重;修改:敬爱的经理原因:请假要说明“请假事由”;修改:我因XX需请假原因:请假要说明请假起止时间;修改:需请假XX天原因:请假条要写明写请假条的时间;修改:XX年XX月XX日(在落款人下面一行)二、名句名篇默写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句紧承“如怨如慕”,借助意象,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2)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且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答案:(1)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三、诗歌鉴赏(语言)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阙题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刘眘(sh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道由白云尽”,写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云”与“路”并写,表现了路的高峻、环境的清幽。B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C“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做简要赏析。答:.解析:(1)B项,“淡淡的忧伤”错,应为“透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C项,“孤寂”应该为“宁静”。D项,“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答案:(1)A(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或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四、文言断句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皮龙荣字起霖,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进士。它日,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诏徙衡州居住,未及而殁。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B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C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D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解析:句首李雷应作主语,所以“谒龙荣”的应是李雷应,所以应在“至官”后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既”通常表时间,其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答案:D【参考译文】皮龙荣,字起霖,是潭州醴陵人。 淳祐四年进士。有一天,皇帝偶然问起皮龙荣在哪里,贾似道怕他被召用,暗地指使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弹劾他。李雷应到任,拜见皮龙荣,皮龙荣假托有事不出来;等李雷应走了以后,又斥骂他。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李雷应,李雷应很生气,于是便上疏列举他的罪状,又称“每每对人说起,有我拥立皇上时他还被我抱在膝上呢这样的话”。皇帝下诏让他移居到衡州居住,但皮龙荣没到衡州就去世了。五、图文转换8下图是某校“文化衫创意大赛”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