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德-题库建设-选择题.docx_第1页
隆力德-题库建设-选择题.docx_第2页
隆力德-题库建设-选择题.docx_第3页
隆力德-题库建设-选择题.docx_第4页
隆力德-题库建设-选择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不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规定的内容是()。 A、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内容,发布格式和其它相关要求 B、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分级方案和计算方法 C、环境空气质量级别与类别 D、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标准分级等 答案:D2、 本标准不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的()。 A、实时报工作 B、日报工作 C、月报工作 D、预报工作 答案:C3、 二氧化硫(SO2)1小时平均浓度高于()g/m的,不再进行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 A、650 B、700 C、750 D、800 答案:D4、 臭氧(O3)8小时平均浓度高于()g/m的,不再进行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 A、650 B、700 C、750 D、800 答案:D5、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仅用于()。 A、实时报工作 B、日报工作 C、月报工作 D、预报工作 答案:A6、 空气质量指数是严重污染的用什么颜色表示()。 A、紫色 B、橙色 C、褐红色 D、红色 答案:C7、 空气质量指数是轻度污染的用什么颜色表示()。 A、紫色 B、橙色 C、褐红色 D、红色 答案:B8、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一共划分为()类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9、 下列哪个不是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内容()。 A、监测点位置 B、各污染物的浓度 C、空气质量指数 D、天气情况 答案:D10、 环境空气功能区不是二类的是()。 A、居民混合区 B、工业区 C、农村区域 D、自然保护区 答案:D11、二氧化硫(SO2)一小时的一级浓度限值是()。 A、20 B、40 C、80 D、150 答案:D12、二氧化氮(NO2)24小时的一级浓度限值是()。 A、20 B、40 C、60 D、80 答案:B13、一氧化碳(CO)一小时的一级浓度限值是()。 A、2 B、5 C、10 D、15 答案:B14、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m)24小时的一级浓度限值是()。 A、20 B、25 C、30 D、35 答案:D15、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m)年的一级浓度限值是()。 A、40 B、45 C、50 D、55 答案:C16、二氧化硫(SO2)年的一级浓度限值是()。 A、10 B、15 C、20 D、2517、二氧化氮(NO2)年的一级浓度限值是()。 A、30 B、40 C、60 D、8018、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的计算结果应保留()小数。 A、0位 B、1位 C、2位 D、3位 答案:A19、 环境空气质量检查和评价工作涉及的监测点位布设与调整、检测频次的设定、监测数据 的统计与处理等按()和HJ/T 193等相关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执行。 A、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B、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C、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 D、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知道意见答案:C20、 采样总管气样进口处到采样支官气样进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答案:C21、 采样支管的长度一般不超过()。 A、0.5米 B、1米 C、1.5米 D、2米 答案:A22、 采样总管内样气流量一般为采样亭内各采样装置所需采样流量总和的()。A、36倍 B、48倍 C、510倍 D、612倍答案:C23、 采样泵的带载负压应大于()KPa。 A、50 B、60 C、70 D、80 答案:C24、 采样流量应设定在()L/min之间。 A、0.20.02 B、0.30.03 C、0.40.04 D、0.50.05 答案:A25、 流量计及临界限流孔的精度应不低于()级。 A、2 B、2.5 C、3 D、3.5 答案:B26、要求计时器在24H内时间误差应小于()min。 A、5 B、10 C、15 D、20 答案:A27、每月应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流量计对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校验至少进行()次。 A、1 B、2 C、3 D、4 答案:A28、 每月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流量计对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校验的误差应小于()。 A、3% B、5% C、8% D、10% 答案:B29、 要获得1小时的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min. A、40 B、45 C、50 D、55 答案:B30、 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h。 A、18 B、20 C、22 D、24 答案:A31、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h。 A、12 B、14 C、16 D、18 答案:A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样结束后,去下样品滤膜,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的现象,若有,则该 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B、采样结束后,去下样品滤膜,检查在采样过程中如果滤膜上只是尘的边缘轮廓有不清晰的现象,则该样品膜可以不作废。 C、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 D、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答案:B33、当多孔玻板吸收瓶有10ml洗手液,采样流量为0.5L/min时,阻力应为()KPa,且采样时多孔板上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A、3.5 B、4.5 C、5.5 D、6.5 答案:B34、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采样器的组成部分()。 A、流量计 B、计时器 C、压力传感器 D、稳流器35、下列采样前准备工作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所监测项目及采样时间,准备待用的气样捕集装置或采样器。 B、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C、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若有,应及时排除或更换新的装置。 D、采样流量校准,启动抽气泵,将采样器流量计的指示流量调节至所需采样流量。用流量计对采样器流量计进行校准。 答案:D36、采样系统气体温度观测中,使用的温度计量仪表的精度为()。 A、0.2 B、0.5 C、0.8 D、1 答案:B37、采样系统气体压力观测中,使用的压力计量仪表的精度为()。 A、0.1 KPa B、0.3 KPa C、0.5 KPa D、7 KPa 答案:A38、采样点位环境大气的气象观测中,使用的湿度计的精度为()。 A、3% B、5% C、6% D、8% 答案:B39、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A、将滤膜毛面向外放入塑料皿中,用塑料垫圈压好边缘。 B、将塑料皿中的滤膜面向下,用螺栓固定在塑料皿支架上。 C、将塑料皿支架笃定在距地面高315米的支持物上,距基础面的相对高度应为1.5m。 D、采样结束后,取出塑料皿,用风力的小刀沿塑料垫圈内缘刻下直径为4cm的样品膜。 答案:D40、采样滤膜的制备过程中正确的是()。 A、将玻璃纤维滤膜剪成直径70mm的圆片,毛面向上,平放于130mL的烧杯口上。 B、用刻度吸管均匀滴加30%的碳酸钾溶液1.0ml于每张滤膜上,使其扩散直径为5cm。 C、将滤膜置于50下烘干,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 D、将用氯酸钾溶液浸渍过得玻璃纤维滤膜曝露于环境空气中,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雾等与浸渍在滤膜上的氯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被固定的采样方法。 答案:B41、下列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不可以用重量法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 B、降尘 C、硫酸盐化速率 D、铅 答案:D42、下列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不可以用分光光度法的是()。 A、臭氧 B、氨 C、甲烷 D、二氧化氮 答案:D43、下列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用非分散红外法的是()。 A、臭氧 B、一氧化碳 C、氟化物 D、二氧化硫 答案:B44、下列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不可以用气相色谱法的是()。 A、总烃 B、甲苯 C、苯乙烯 D、硝基苯类 答案:D45、下列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最多的是()。 A、硫化氢 B、硫酸盐化速率 C、臭氧 D苯胺类 答案:B46、下列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最少的是()。 A、氨 B、硫酸盐化速率 C、臭氧 D二氧化碳 答案:D47、关于检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错误的是() A、凡属应强制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计量法规定,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B、非强制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可依法自行检定。 C、非强制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送有授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资质的计量鉴定机构检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D、量器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参照有关计量鉴定规程定期校验和维护。 答案:C48、关于监测分析方法选用和适用性检验错误的是()。 A、对不同的监测项目选用方法除遵循本规范第5节的要求外,还应考虑监测对象的浓度水平和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B、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的条件,或采用标准方法不能获得合格的测定数据时,必须对选用非标准的方法进行验证和对比试验,并报市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核、批准。 C、分析人员在承担新的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时,应对该项目的分析方法进行适应性检验。 D、进行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分析方法的检出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实验。 答案:B49、下列连续采样质量保证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采样总管及采样支管应定期清洗,干燥后方可使用。 B、采样总管至少每3个月清洗一次。 C、采样支管至少每个月清洗一次。 D、吸收瓶阻力测定应每月一次。 答案:B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收瓶阻力测定值与上次测定结果只差大于0.5KPa时,应做吸收效率。B、做吸收效率测试时,吸收效率应大于95%不符合要求者,不能继续使用。C、采样系统不得有漏气现象,每次采样前应进行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检查,确认不漏气后,方可采样。D、定期更换尘过滤膜,一般每周一次。 答案:A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及时更换干燥器中的硅胶,一般干燥器硅胶有1/2变色者,需要更换。B、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一次,其误差应小于5%。C、清洗或更换新的临界限流孔后,应重新校准其流量。D、24h连续采样时,流量波动应不大于3%。答案:D52、吸收瓶阻力测定应每月1次,当测定值于上次的测定结果只差大于()KPa时,应做吸收效率测试。A、0.3 B、0.5 C、0.7 D、0.9 答案:A53、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否则,应进行清洗或更换新的临界限流孔。 A、3% B、5% C、7% D、9% 答案:B54、定期更换尘过滤膜,一般每周1次,及时更换干燥器中的硅胶,一般干燥器硅胶有()变色者,需要更换。 A、1/2 B、1/3 C、1/4 D、1/5 答案:A55、使用临界限流孔控制采样流量时,采样泵的有载负压应大于()KPa。 A、50 B、60 C、70 D、80 答案:7056、使用临界限流孔控制采样流量时,采样泵的有载负压应大于70KPa,且24h连续采样时,流量波动应不大于()。 A、3% B、5% C、7% D、9% 答案:B57、下列关于间断采样质量保证错误的是()。 A、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气现象后,方可进行采样。 B、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采样器。 C、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3%,且采样时流量应稳定。 D、使用气袋或真空瓶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和真空瓶应用气样重复洗涤三次。 答案:C58、下列关于间断采样质量保证正确的是()。 A、使用气袋和真空瓶采样结束后,旋塞应拧紧,以防漏气。 B、在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向下。 C、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5条件下冷藏保存。 D、对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5的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不宜进行称重。 答案:A59、无动力采样的采样架不包括()。 A、塑料皿 B、塑料垫圈 C、塑料皿支架 D、塑料盖 答案:D60、污染物无动力采样时间及采样频次,应根据()确定。 A、检测定位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水平 B、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C、不同监测项目的 D、所用采样仪器的性能答案:D61、下列间断采样系统气样捕集装置不包括()。 A、有吸收液的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 B、气泡式吸收瓶 C、装有吸附剂的采样支管 D、低温冷缩注射器答案:D62、下列不属于间断采样系统装置的是()。 A、抽气泵 B、流量计 C、定时器 D、湿度计 答案:D63、不间断采样系统流量计应不低于()级。 A、2 B、2.5 C、3 D、3.5 答案:D64、连续采样系统大流量计的采样流量一般为()m3/min。 A、0.9 B、1.05 C、1.2 D、1.4 答案:B65、连续采样系统中流量计的采样流量一般为()L/min。 A、50 B、75 C、85 D、100 答案:D66、连续采样系统的流量计及临界限流孔的精度不低于()级。 A、1.5 B、2.5 C、2.5 D、4.5 答案:B67、下列关于连续采样不正确的是() A、采样支管的内径一般为48mm。 B、采样支管的进气口应置于采样总管中心和采样总管气流层流区内。 C、采样支管的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或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 D、采样总管进气口都出气口气流压力降要大,以保证气样的压力接近环境空气大气压 答案:D 68、下列选项哪一个在采样头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范围内()。 A、1.5 B、2.5 C、3.5 D、4.5 答案:A69、采样支管内径正确的是()。 A、3.5mm B、6.5mm C、9,5mm D、12.5mm 答案:B7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及其他环境监测机构用手工方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活动。 B、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是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时段的环境空气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用分析仪器分析处理的过程。 C、24小时连续采样指24h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采样方式。 D、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是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今星期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的过程。 答案:A71、下列关于采样亭说法错误的是() A、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 B、采样亭面积及空间大小应视和联防采样装置、便于采样操作而定。面积应不小于10m2。 C、采样亭墙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性能。 D、采样亭内温度应维持在255。 答案:B72、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中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的组成部分()。 A、采样头 B、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采样器 C、引风机 D、采样总管温控器 答案:D73、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流量计校验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每月至少()次。 A、1 B、2 C、3 D、4 答案:A74、要求所用滤膜对0.3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 A、93% B、95% C、97% D、99% 答案:D75、要求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的阻力不大于()KPa。 A、2.5 B、3.5 C、4.5 D、5.5 答案:B76、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滤膜的失重不大于()。 A、0.002 B、0.005 C、0.012 D、0.015 答案:C77、下列关于采样说法错误的是() A、采样前准备过程中,应定期清洗采样总管和采样支管,周期视当地空气温度污染状况确定。 B、采样前准备过程中,连接采样系统各装置,确认采样系统连接正确后,进行采系统的气密性检查。 C、用经过鉴定合格的流量计校验采样胸膛的采样流量,每月至少一次。 D、每月采样流量误差应不小于5%,若误差超过此值,应清洗限流孔或更换新的限流孔。 答案:A78、下列关于采样说法正确的是()。 A、限流孔清洗或更换后,应对其重新进行流量校准。 B、检查吸收瓶温控槽及临界限流孔,温控槽的温度指示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计时器的计时误差是否超出误差范围。 C、启动采样器后进行采样,应及时记录采样流量、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D、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吸收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答案:D79、系列不属于采样系统错误的是()。A、滤膜 B、滤膜夹 C、采样泵 D、具有符合切割特性要求的采样器答案:C80、对TSP采样,要求切割器的切割粒径()。 A、D10=100m B、D50=100m C、D100=100m D、D2.5=100微米 答案:B8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样开始前,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的尘灰,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B、采样结束后,去下滤膜夹,用镊子清清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C、采样结束后,经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上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中。 D、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答案:C82、要获得硫酸盐化速率的月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天。 A、10 B、15 C、20 D、2583、下列关于无动力采样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动力采样是指,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力,依靠环境空气中的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B、无动力采样的检测结果课代表一段时间内待测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时间算术平均浓度或浓度变化趋势。 C、污染物无动力采样时间及采样频次,应根据监测点位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及不同监测目的确定。 D、通常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的采样时间为730天。 答案:B84、关于采样滤膜制备正确的是()。 A、将玻璃纤维滤膜剪成直径60mm的圆片。 B、毛面向下,平放于150ml的烧杯口上。 C、用刻度吸管均匀滴加30%的餐酸钾溶液1.0ml于每张滤膜上,使其扩散直径为4.5cm。 D、将滤膜置于60下烘干,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 答案:D85、采样点气象参数的观测中,所使用的的温度计的温度测量范围一般为()。 A、5045 B、4545 C、4045 D、3545 答案:C86、采样点气象参数的观测中,所使用的的湿度计的湿度测量范围一般为()。 A、5%95% B、5%100% C、10%95% D、10100% 答案:D87、采样点气象参数的观测中,所使用的风速仪的测量范围一般为()。 A、150m/s B、160m/s C、170m/s D、180m/s 答案:B88、日报的指标内容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24小时平均 B、臭氧(O3)24小时平均 C、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 D、二氧化氮(NO2)24小时平均 答案:B89、实时报的指标内容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1小时平均 B、二氧化硫(SO2)1小时平均 C、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m)1小时平均 D、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m)24小时平均 答案:B90、下列关于日报和实时报发布说法错误的是() A、日报和实时报有县级以上(含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环境监测站发布。 B、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内容包括评价时段、监测点位置、各污染物的浓度及空气质量分指数。C、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级别,报告时说明检测指标和缺项指标。 D、日报和实时报数据由空气质量指数日报软件兄台那个进行初步审核,时时报及日报数据仅为当天参考值,应在次月上旬将上月数据根据完整的审核程序进行修订和确认。 答案:A91、二氧化硫(SO2)24小时浓度值为70mg/m3时,其空气质量分指数为()。 A、50 B、55 C、60 D、65 答案:C92、二氧化氮(NO2)24小时浓度值为190mg/m3时,其空气质量分指数级别为()。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答案:C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二氧化氮(NO2)24小时浓度值超过800mg/m3时,其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公式与二氧化硫(SO2)是一样的。 B、当二氧化氮(NO2)24小时浓度值超过800mg/m3时,其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公式与臭氧(O3)是一样的。C、当二氧化氮(NO2)24小时浓度值超过800mg/m3时,其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公式与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是一样的。D、当二氧化氮(NO2)24小时浓度值超过800mg/m3时,不再进行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答案:C94、当空气质量指数达到4级的时候,其对人群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B、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