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TCI临床研究.ppt_第1页
丙泊酚TCI临床研究.ppt_第2页
丙泊酚TCI临床研究.ppt_第3页
丙泊酚TCI临床研究.ppt_第4页
丙泊酚TCI临床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泊酚TCI临床研究进展,湘雅医院 王锷,一、丙泊酚TCI与雷米芬太尼的 联合应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分别是目前理想的半衰期短的镇静和镇痛药物 二者合用有利于提高静脉麻醉的可控性 尤其是在术中需迅速调整麻醉深度、术后快速苏醒拔管、短小手术和MAC等情况下显示出优越性 但二者术中应用都有与剂量相关的,导致患者心血管抑制之虞,1、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TCI联合应用有利于快通道心血管手术 麻醉实施方案:,观察结果: 麻醉诱导和维持平稳,血液动力学稳定 术后苏醒迅速,可实施早期拔管 拔管后循环和呼吸指标正常 手术结束前静脉输注吗啡0.1mg/kg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J Cardiothorathic Vascular Anesthesia, 2000;14:29-35),2、雷米芬太尼可以剂量依赖性改变丙泊酚TCI诱导的靶控浓度 Y.S.Jee 研究方案: 80例不孕症女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1ng/ml, 2ng/ml, 3ng/ml, 4ng/ml. 同时靶控输入丙泊酚2g/ml, 每15s观察意识状态,按1 g/ml递增靶控浓度,记录意识消失时的靶控浓度和丙泊酚总量。 (MINERVA ANESTESIOL, 2008;74:17-22),观察结果,研究结果带来的问题 麻醉诱导过程中需要镇痛和镇静的平衡,麻醉医生如何考虑风险-收益比,如何避免诱导和维持中镇痛不足或镇静不足导致的不良后果? 在术中增加雷米芬太尼用量加强镇痛时,要降低丙泊酚TCI的Ce吗?如果这样会使病人镇静状态减浅吗?可能出现术中知晓吗? 术中生命体征和BIS(或AEP)的监测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吗?,如果个体化处理每个病人,至少需要注意两点: 注意维持丙泊酚TCI指导原则中保持适当镇静深度的效应室浓度 在术中刺激不大的时候及时减少雷米芬太尼用量,因为此时没有太多帮助,二、丙泊酚TCI与麻醉深度监测,1.丙泊酚TCI在肥胖病人的应用 研究将病态肥胖病人分为两组,分别按实际体重(TBW)和校正体重(CBW)进行丙泊酚TCI, CBW=IBW+0.4(TBW-IBW) 起始靶浓度6g.ml-1, 维持BIS在40-50,调整靶控浓度, 检测实际丙泊酚血浆浓度与丙泊酚预测浓度 (Br J Anesth;2009;26:362-369),研究结果显示,校正体重组仍然有临床无法接受的较大偏差,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提示对肥胖病人使用丙泊酚TCI,有赖于脑电监测等麻醉深度监测作为参考指标。,2 在儿童患者丙泊酚TCI诱导时Narcotrend Index 存在与年龄相关的变化 患者分为三组,1-5岁组,6-12岁组,13-16岁组, 靶控浓度从0.5gml-1开始,每2min增加0.5gml-1, 直到患者对语言指令和疼痛刺激没有反应. 分别用UMSS和Narcotrend Index评估镇静深度 (Anesth 109:53-9.),研究结果发现,Narcotrend Index一定程度上反应儿童患者在丙泊酚TCI诱导时镇静深度的变化,但也有较高的错误预测镇静深度的变化的可能性 Narcotrend Index与年龄有关, 同样的镇静深度下, 年龄小的儿童指数高于年龄大的儿童 Narcotrend Index不建议在术中单独使用 鉴于小儿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是成人的4-8倍,丙泊酚TCI中麻醉深度的研究有待深入。,三、丙泊酚TCI在清醒镇静中的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 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 丙泊酚初始靶控浓度2.5g/ml; 按0.5-1 g/ml递增。 最终靶控浓度3.91.4 g/ml 总量14255mg(2.41.1mg/kg) 维持时间320115s (Anesth Analg 2009;108:852-7),没有观察到喉痉挛和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波动 插管条件(n=30) 声门活动(评分1/2/3/4,10/9/11/0) 咳嗽(无/轻/中/重,13/7/7/2) 肢体活动(无/轻/中/重,18/7/4/0) 镇静和记忆 最终 OAA/S 11-3 记忆(有/无) 14/14 操作有关的VAS评分 2.62.5 (Anesth Analg 2009;108:852-7),2、丙泊酚TCI与雷米芬太尼TCI在清醒镇静下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的随机双盲比较研究 方法: 麻醉前用药是咪唑安定1-2mg。 操作前局麻药鼻咽腔表面麻醉。 丙泊酚TCI 设Cp1g/ml,当Cp与Ce均等时,按0.5 g/ml递增,直至镇静深度评分达到0时进行纤支镜插管, 记录内镜评分和插管评分 雷米芬太尼TCI 设Cp3ng/ml,当Cp与Ce均等时,按0.5 ng/ml递增,直至镇静深度评分达到0时进行纤支镜插管,记录内镜评分和插管评分 (Br J Anesthesia 2008;100:125-30.),国内部分研究结果,丙泊酚TCI与恒速输注用于直接喉镜和纤支镜检,TCI组病人循环平稳,呼吸暂停次数少。 丙泊酚TCI麻醉并不是一种很适合肥胖患者ERCP麻醉的方法,尤其不适合重度肥胖者,其风险性较大。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8;6卷11期 结肠镜检查时异丙酚TCI,成年人和老年人的EC50分别为4.46g/ml和3.00g/ml。异丙酚TCI静脉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时安全有效,但应加强循环呼吸监测。 冯智英等,浙江大学附一院 丙泊酚TCI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更平稳科学,麻醉可控性更好。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第一期,四、丙泊酚TCI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颅脑手术术中伤害性刺激程度变化较大,需要及时调整麻醉深度,要求麻醉可控性好 影响颅脑手术病人苏醒的因素多,如脑组织牵拉受压缺血损伤、手术操作损伤、低灌注压、术后出血、脑组织水肿和麻醉药残余作用等 术后迅速苏醒有利于进行神经功能监测和术后影像学检查,A.D.Gaudio等研究丙泊酚TCI分别伍用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在幕上颅内手术中的应用 结果发现,两组病人麻醉平稳,但雷米芬太尼组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低,术后苏醒拔管较快。,MC Djian等研究丙泊酚TCI分别伍用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在幕上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研究者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麻醉药输注。结果是,两组拔管时间无差异;雷米芬太尼组更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雷米芬太尼组术后吗啡用量较多;两组PONV无差异;丙泊酚总量无差异。 Clinic Therapeutics 2006;28(4):560-9.,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 如何根据神经外科手术步骤区别采取合适的相匹配的镇静镇痛深度 如何在TIVA中,减少相对较高的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同时避免脑灌注压的降低,四、丙泊酚TCI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随着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发展,终以效应室浓度靶控代替血浆浓度靶控 完善的麻醉工作站的建立和监测水平提高使闭环TCI的应用更为可行 “自动化麻醉”-闭环TCI可以减轻麻醉医生工作量,提供比人工输注更稳定的麻醉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Current Opinion in Anesthesiol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