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 17章厌氧性细菌.ppt_第1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 17章厌氧性细菌.ppt_第2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 17章厌氧性细菌.ppt_第3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 17章厌氧性细菌.ppt_第4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专科课件 17章厌氧性细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章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概述,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厌氧芽胞梭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严格厌氧菌,革兰阳性 芽胞比菌体粗,菌体膨大呈梭状,抵抗力强 周鞭毛,无荚膜(除产气荚膜梭菌外) 致病菌产生外毒素致病,病情严重 防治:类毒素与抗毒素,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破伤风(tetanus)的病原菌,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芽胞正圆,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血平板上,有溶血,生物学性状,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很强 7580 10min仍保持活力 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疾病-破伤风,致病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致病因子,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属神经毒(neurotoxin),毒性极强(对人致死量1g) 蛋白质,不耐热,典型的症状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其它,防治原则,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三联疫苗 免疫程序:3、4、5月 3次 2、7岁加强 2次 特殊情况 1次 紧急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 特异性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二、 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两端平切粗大杆菌 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不大于菌体 无鞭毛 体内有明显的荚膜,致病物质:侵袭性酶和外毒素 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三、肉毒梭菌,(Cbotulinum),生物学特性,芽胞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胞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 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致病性,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剧毒(对人致死量为0.1g) 功能和致病机制与破伤风外毒素相似,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进食污染食物(多为罐头、肉制品、豆制品)发生食物中毒-食入毒素 临床表现:少见胃肠道症状,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松驰型) 乏力、头痛眼肌麻痹: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