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6838-2018 墙藜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专门针对墙藜(Bassia scoparia (L.) A.J. Scott)这种植物在进出口或国内流通过程中的检疫鉴定制定了具体的操作规程。该标准适用于检验检疫机构对墙藜进行识别与检测时使用。

根据此标准,首先明确了墙藜的形态学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植株高度、叶子形状及大小、花序类型等关键识别点。接着,详细描述了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处理的一系列步骤,确保每一步骤都能准确无误地执行,以达到最佳鉴定效果。其中特别强调了样本保存条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等手段来进一步确认物种身份。

此外,《GB/T 36838-2018》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混淆物种,并提供了区分这些物种的方法和依据,帮助检验人员更加精确地区分墙藜与其他相似植物。同时,对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也有所涉及,指出可以采用DNA条形码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辅助传统形态学鉴定,提高准确性与效率。

该标准不仅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操作指南,也为相关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防止有害杂草传播,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9-17 颁布
  • 2019-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6838-2018 墙藜检疫鉴定方法_第1页
GB∕T 36838-2018 墙藜检疫鉴定方法_第2页
GB∕T 36838-2018 墙藜检疫鉴定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36838-2018 墙藜检疫鉴定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502001B16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368382018 墙藜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Chenopodium muraleL .2018-09-17发布 2019-04-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683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 (SAC/TC271)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福州市园林 : 、 、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虞赟 范晓虹 林谷园 邓真 刘向国 胡进锋 沈建国 李敏 : 、 、 、 、 、 、 、 。 GB/T368382018 墙藜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墙藜 Chenopodium murale 的检疫鉴定方法 ( L.) 。 本标准适用于墙藜的检疫鉴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 胞果 utricle 由二至三心皮合生而成 内含 粒或数粒种子 果皮不紧包种子 成熟时开裂或不裂 , 1 , , 。 注 胞果又称囊果 : 。22 . 团伞花序 glomerule 头状密集的聚伞花序 。23 . 苞片 bract 在花或花序基部的退化的叶或叶状结构 。 注 苞片又称苞叶 : 。24 . 小苞片 bractlet 着生于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 。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墙藜 : 学名 Chenopodium murale : L. 英文名 :Nettleleafgoosefoot 分类地位 藜科 藜属 Chenopodium : (Chenopodiaceae), ( L.)。 藜属植物约 种 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多 我国分布有 种 170 , , , 15 。 墙藜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 北非及亚洲亚热带地区 墙藜的胞果及种子易随植物原粮 植物种子 、 。 、 及其他产品的调运而传播 。4 方法原理 藜属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是该属植物重要且必要的鉴定依据 本标准以墙藜种子的形态特征为主 。 要鉴定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