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脾胃病与现代医学神经衰弱症的相关性及中药治疗的探讨,襄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马保华,目的,将中医脾胃病证型与现代医学神经衰弱症相联系,找寻共同点及相关性,并观察使用中药治疗的规律,为探索选择中药治疗神经衰弱症以提高疗效,更好的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和特色。,中医脾胃病是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很多时候,疾病病名不同,但因病理病机相同,在治疗和选择用药时趋于相同,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色指导思想。 现代医学神经衰弱症也是一种与精神情绪因素相关的疾病,是以神经系统整合功能异常而表现出的一组综合症候群。将两者联系起来,找出与神经衰弱症对应的中医证型,并观察其用药规律,总结中药治疗神经衰弱症的方法。,一、神经衰弱症,是一种以精神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的神经症。 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非指向性思维很活跃,注意力易分散,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脑力、体力易疲劳,精神萎靡、乏力,困倦思睡,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不持久,效率下降,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能完全消除疲劳感,情绪方面表现为:易激、易烦、易紧张,可有焦虑情绪或抑郁情绪,但不占主导,没有消极意念和行动,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及自主神经性症状。 多起病慢,症状波动、迁延、起伏、受环境影响。,二、诊断要点:,主要是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理化检查无异常。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情绪症状 兴奋症状 肌肉疼痛症状 睡眠障碍 其他心理障碍 中的2项。,三、鉴别,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疲劳综合征,甚至恐惧症、疑病症的鉴别。,四、脾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特点,1、脾主气,生气血,脾为后天之本 气虚症状:神疲乏力,面白少华,气短懒言,头晕,自汗,易感冒,活动后症状加重。 气血虚症状:神疲乏力,面白无华或萎黄,气短懒言,眩晕心悸,失眠健忘,唇爪色淡,食少无味,形体消瘦,手足麻木,肢体痠(酸)困。 与现代医学神经衰弱症主要症状描述上相比,中医直观、简洁、形象,基本意思是相同的。,2、脾主运化,恶湿,易生痰 功能失常可表现有胃肠道症状,如:纳呆、腹胀、胃脘痛、痞满、大便溏泻或干结,周身困倦,郁闷呆滞,口泛清水,头重如裹,昏蒙不清。 一些神经衰弱症者就诊时,是以胃肠道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来就诊的,但进一步问诊时,也是神经衰弱症表现的自主神经症状,或兼见抑郁症状等。,3、脾与肝、心、肾等五脏关系 神经衰弱症兼见的其他如焦虑症状、恐惧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等,也都可以从肝脾不调、肝胃郁热、心脾两虚、脾肾两虚等证型表现中得以见到。,虚劳,Part 1,失眠,Part 2,胃脘痛,Part 3,痞满,Part 4,腹痛,Part 5,呕吐,Part 6,泄泻,Part 7,从中医方面来归纳,符合西医神经衰弱症的中医诊断及证型主要有以下疾病:,便秘,Part 8,呃逆,Part 9,其他脏腑疾病,Part 10,1、虚劳,特征是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的虚弱不足的证候,表现为: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少气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等,有病程长的特点。 (当然,并不是虚劳病就是指神经衰弱症),以下证型与神经衰弱症有相符之处:,中气亏虚:,主要症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体倦气短,面色萎黄,食少胃胀等消化道症状。 代表方:加味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 主要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茯苓、当归、升麻、扁豆等。,心脾两虚:,主要症状:神疲乏力,纳呆,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多梦等。 代表方: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茯神、枣仁、龙眼肉、远志。 养心汤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当归、川芎、柏子仁、枣仁、远志、肉桂、半夏曲。,脾肾两虚:,主要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白带清稀,及胃肠症状。 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味人参、山药、炙甘草、杜仲、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当归、黄芪、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肺脾气虚:,主要症状: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及肠胃症状。 代表方: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自汗多者加麻黄根、牡蛎;气阴两虚而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秦艽等。),心脾阳虚:,主要症状:面色萎黄,少食,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自汗,心胸憋闷,腹痛,大便异常等。 代表方:保元汤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心胸痛者加郁金、丹参、川芎、三七;形寒者加附子、仙茅、仙灵脾、鹿茸。) 偏脾者:附子理中汤党参、白术、甘草、附子、干姜。,内伤发热:,主要症状:常在劳累后发热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等。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升麻、柴胡、陈皮。,肾阳虚(与脾胃病似无关,但症状表现较符合神经衰弱症),主要症状:腰膝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 代表方:右归丸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茸、熟地、山药、枸杞子、当归。,2、失眠,也是神经衰弱症中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 中医内科定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由于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 其中与神经衰弱症有关的证型:,痰热内扰:,主要症状:头重目眩,胸闷心烦,不寐,烦恶、嗳气等。 代表方:温胆汤半夏、陈皮、竹茹、茯苓、枳实、黄连、栀子。,心脾两虚:,主要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面色少华。 代表方: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心胆气虚:,主要症状:倦怠乏力,气短自汗,失眠,心烦,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易惊。(也可归为恐惧症,但一部分神经衰弱症并兼见恐惧症者可考虑此证型。)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人参、茯苓、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枣仁、知母、川芎、生龙牡。,其他证型如肝郁化火,心火炽盛,阴虚火旺等,可以看作是以焦虑症表现为主的疾病,这里不做讨论。,3、胃脘痛,神经衰弱症者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先因为有胃肠道症状表现而来看脾胃病科的,但经过认真问诊,往往一部分患者诊断就是神经衰弱症。 胃肠症状常是神经衰弱症中的自主症状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医内科学中胃脘痛分型中运用中药治疗的代表方及主要用药。,脾胃虚寒型:,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劳累或受凉加重或发作,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大便稀溏。 代表方:1.黄芪建中汤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2.吴萸汤人参、吴萸、生姜、大枣。,其他证型如: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胃郁热,瘀血停滞,湿热中阻,胃阴亏虚等证型显然也可能与精神情志有关,但症状表现不符合神经衰弱症诊断。,4、痞满病,脾胃虚弱 症状:脘腹痞满,时缓时急,喜温喜按,不知饥,不欲食,身倦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大便稀溏。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味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木香、枳壳、厚朴、附子、干姜) (也有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痰湿内阻 症状:脘腹痞满,闷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身重肢倦,不思饮食,恶心欲呕,口淡不渴,小便不利。(有神经衰弱症表现,同时又兼有抑郁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或者属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 代表方:1.二陈汤苍术、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甘草。 2.旋覆代赭汤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据统计,大多数痞满病的患者会伴随精神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或情绪低落等,缓解不良情绪,促进胃肠动力,抑郁和恐惧等情绪常可导致胃肠动力低下,而愤怒、厌恶可导致高动力反应。,气滞胃痛颗粒两大优势,疏肝理气,优势,功能,和胃 止痛,气滞胃痛全胃肠促动力中药,组方,实验1:气滞胃痛颗粒治疗FD与多潘立酮疗效对比*,和多潘立酮相比,近期疗效 P0.05; 远期疗效 P0.05,病例选择: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结 论,*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疗效分析 王圣槐; 金革,气滞胃痛 治疗FD与 多潘立酮 疗效对比*,实验2: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痛气滞证397例临床观察,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痛气滞证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2%,19.9%,35.3%,36%,8.8%,实验单位: 中华中医药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协作单位北京中医医院等9家三甲中医院,卫生部胃十二指肠溃疡县级医院临床路径标准药物治疗方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独家品种 医保甲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全体专家审定处方 源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经典方“四逆散”,产品资质,5、腹痛病,中虚脏寒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代表方:1.小建中汤加味桂枝、饴糖、生姜、大枣、白芍、甘草。(黄芪、人参、茯苓、白术、吴萸、干姜、乌药) 2.温脾汤附子、人参、大黄、甘草、干姜。,6、呕吐病,痰饮内停 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或呕而肠鸣有声。 代表方:1.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生姜、半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2.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胃虚弱 症状: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满,口淡不渴,面白无华,倦怠乏力,大便溏薄。 代表方:1.香砂六君子汤木香、砂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2.旋覆代赭汤或补中益气汤。,7、泄泻病,脾虚泄泻 症状: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食油腻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 代表方:1.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薏仁、砂仁、陈皮、扁豆、山药、莲子肉。 2.补中益气汤(略) 肾虚泄泻 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代表方:1.四神丸补骨脂、吴萸、肉豆蔻、五味子(附子、炮姜、黄芪、人参、白术、桃花汤) 2.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8、便秘,气虚便秘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 代表方:1.黄芪汤:黄芪、火麻仁、陈皮(可加人参、白术) 2.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血虚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 代表方:润肠丸加味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玄参、何首乌、枸杞子),阳虚便秘 症状: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冷痛。 代表方:1.济川煎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 2.温脾汤大黄、人参、附子、甘草、干姜。,9、呃逆,脾胃阳虚 症状: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晄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 代表方:理中汤加味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吴萸、丁香、香附)。,10、其他脏腑疾病,心脾两虚归脾汤 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人参、黄芪 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 气血亏虚归脾汤 肝肾亏虚左归丸,心悸,眩晕,心肾不交黄连清心汤合三才封髓丸 心脾两虚妙香散 肾精不足左归饮合金锁固精丸 心脾受损归脾汤 恐惧伤肾大补元煎 命门火衰右归丸、赞育丸,遗精,阳痿,肺卫不固玉屏风散 营卫不和桂枝汤 心血不足归脾汤 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气血虚证八珍汤 痰浊证半夏白术天麻汤,汗证,头痛,以上疾病中,虚劳、失眠与神经衰弱症关系最密切,神经衰弱症表现的中医证型主要为:1、气血虚 2、肾精肾气虚 3、营卫失调 4、心胆气虚 5、痰、湿、热、郁阻。 以虚证为主,在气虚、血虚、气血两虚、肾精虚、肾气虚、肝肾亏虚基础上可挟热、挟火、挟湿、挟痰及心、脾、肺、肾、脑功能失调及营卫失调。 从历史沿革上看:对虚劳的认识,金元时代,李东垣重视脾胃,用药重在补中益气;到朱丹溪、张景岳时代,开始重视肝肾,用药方中滋阴降火、补肝肾药居多;李中梓(明末)时代强调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性,与现代中医认识基本相同。,个人总结神经衰弱症中医核心用药,1、补气(血):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 2、补肾药:熟地、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杜仲、山茱萸、益智仁、肉苁蓉、肉桂、仙灵脾、鹿茸、何首乌。 3、伴失眠者:枣仁、远志、灵芝、五味子、川芎、柏子仁、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航空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三甲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师资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航天质量知识试题及答案
- 维修电工考级考证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风机检修培训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用电考试题及答案
- smt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跨国企业劳动合同制定与海外员工权益保障合同
- 高新技术研发项目资金拨付合同
- 2025公务员省考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保育员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 2024上海高考英语句子翻译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JTS 206-2-2023 水运工程桩基施工规范
- 202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书模板
- 音乐培训学校可行性方案
- GB 42298-2022手部防护通用技术规范
- 2024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山体滑坡安全隐患评估报告
- 规范贷款中介合作协议书范本
- 宠物行为分析与心理健康研究
- 大学交际英语口语-unit-1-getting-to-know-you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