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对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法,并对两种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水产品;多环芳烃(PAHs);检测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已有16种PAHs被美国EPA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欧盟及WHO也采取了限制PAHs的措施。PAHs来源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燃烧(森林大火和火山喷发)和生物合成(沉积物成岩过程、生物转化过程和焦油矿坑内气体),未开采的煤、石油中也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人为来源主要是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溢油事件也成为PAHs人为来源的一部分。PAHs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颗粒、水体及沉积物中,具有化学致癌作用、光致毒效应和致突变作用。 PAHs常温下为固体,水溶性较低,脂溶性程度较高,水体中的PAHs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体吸收并累积3-4。水产品中的PAHs污染主要来源于水体的污染,污染源包括泄露的原油、陆地排放的废水等6,7。国内外许多河流不同程度受到PAHs的污染从而使该水域的水产品也受到污染8-11,海洋中贝类的PAHs浓度比其他生物体高。在EEC Directive 2005/10/EC中,EU规定鱼类中PAHs的最大允许限量为2.0 mg/kg(湿重)。PAHs被人类或动物摄入后,在酶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些有毒、致癌物质,有些对哺乳动物具有遗传毒性。本文对水产品中的PAHs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建立可靠、高效的水产品中PAHs的批量检测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对评价水产品中PAHs的污染状况提供数据支持。 1水产品中PAHs的检测技术 关于土壤、水、大气、沉积物中PAHs的检测方法研究报道较多,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15-18,液-质联用法主要是利用大气压光电离离子源(APPI)、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源(APCI)或高分辨质谱以定性分析高分子量PAHs为主19-23。水产品中的PAHs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为主要方法。 1.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C)检测PAHs一般用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王汩等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利用二氯甲烷提取,浓缩后正己烷定容,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HP-5毛细管柱分析了鱼体中的16种PAHs,回收率在90.14%102.64%,RSD6%。储少岗等利用KOH皂化,二氯甲烷萃取,碱性氧化铝柱净化、凝胶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测定了北京两个鱼样体内PAHs的含量,但由于气相色谱分析高环数的多环芳烃具有一定的难度,他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弥补了其不足。 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具有气相色谱的高选择性、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质谱的定性能力,成为目前检测水产品中PAHs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应用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多环芳烃,质谱应用EI电离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对PAHs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定量方法一般为内标法。由于PAHs环数越多,沸点越高,色谱进样口、柱温箱、色谱质谱接口、离子源、四极杆等各处温度设置均较高。水产品中脂类、蛋白质等含量高,基质复杂,样品的前处理涉及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分散固相萃取、氢氧化钾-甲醇皂化法、索氏提取27,28、超声萃取、微波萃取等;样品净化方法有:液液萃取法、硅胶柱或氧化铝与硅胶复合固相萃取柱26-30、凝胶渗透色谱13,29等净化方法,见表1。 Norman D.Forsberg改进了QuEChER方法,用乙酸乙酯、丙酮和异辛烷混合液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分析了高脂鲑鱼 中33种PAHs,与传统QuEChER方法相比:2环、3环、5环PAHs的回收率提高了50%200%,所有PAHs的平均回收率提高了67%,方法精密度10%,检出限低至 ng/g, 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提取。 气相色谱除了与单四极杆质谱串联外,与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高分辨质谱串联等技术也应用于水产品PAHs的检测。刘冰等建立了鱼肉中16 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QqQ-MS/MS)的检测方法。TR-5MS 毛细管柱分离,电子轰击(EI)电离、选择反应检测模式(SRM)。通过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 0.450 μg/kg,方法检出限0.0240.06 μg/kg,定量限从0.080.2 μg/kg。回收率68.5%106.3%,相对标准偏差0.4%17.8%。方杰等建立了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选择离子储存技术分析海洋贝类中多环芳烃,回收率62.3%123.1%,RSD 8.7%20.5%,线性范围40800 ng/mL,检出限0.520.81 ng/g。Kamila Kalachova等利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xGC-TOFMS)测定了鱼体内的多种污染物,包括16种PAHs,检出限 0.0250.5 μg/kg,实现了高分辨、高灵敏度、低检出限、高通量分析。 1.3液相色谱法 被美国EPA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中的16种PAHs中,除苊烯外其他均具有荧光特性,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势,同时液相色谱更适合分析高沸点物质,因此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串联紫外检测器(HPLC-UV/FL)在多环芳烃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水产品中多环芳烃检测的一个重要方法。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多选用乙腈和水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色谱柱多为PAH专用柱(4.6 mm250 mm,5 μm)或C18 (100 mm)柱,肖海清等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考察了BEHC18 (1002.1,1.7 μm),BEH SHIELDRP18 (50 mm2.1 mm,1.7 μm), BEHC18 (50 mm2.1 mm,1.7 μm), BEHC8 (50 mm2.1 mm,1.7 μm)和BEHPhenyl (50 mm2.1 mm,1.7 μm) 5种色谱柱分离PAHs的效果,发现用C18 (100 m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分离16种PAHs所用时间最短,分离效果较好。由于水产品中基质复杂和多环芳烃的脂溶性特点,样品的提取和净化成为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PAHs的关键。QuEChER法作为一种快速 、简便 、廉价 、有效 、耐用 、安全 的残留前处理方法,在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PAHs的样品制备中被广泛采用35-38。QuEChER法提取水产品中的PAHs,一般加入乙腈、无水硫酸镁和无水乙酸钠振摇提取,乙腈沉降蛋白,无水乙酸钠和无水硫酸镁进行盐析脱水,提取液加入C18和中性氧化铝或PSA和C18等进行分散填料净化。郭萌萌等发现利用该法净化后的样品中仍明显存在脂肪,且目标组分回收率偏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振摇提取为均质提取,再利用Florisil+C18(1+1)填充小柱进一步净化,获得了较好的回收效果。除QuEChER提取净化方法外,传统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皂化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等也用于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PAHs的样品前处理中39,40。 1.4检测方法比较 GC-MS和HPLC-UV/FL是检测水产品中PAHs最常用的方法,气相色谱具有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性,且由于PAHs的热稳定性, 使用质谱EI电离源能够得到大的分子离子峰和很少的碎片离子,GC-MS在定性方面同时参考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离子相对丰度,所以GC-MS在灵敏度和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抗基质干扰能力较强,可以一次分析较多数目的组分,但分析时间较长且在分析低挥发性PAHs方面受限;HPLC-UV/FL能够更好地测定低挥发性的PAHs,分析时间短,并且能够有效分离多环芳烃的同分异构体,在分离复杂的PAHs母体化合物及样品净化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但受到柱容量的限制,分析组分数有限且抗基质干扰能力较差,灵敏度较低。 2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趋势展望 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新仪器、新技术不断出现,高分辨质谱、全二维气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液相-液相-气相-质谱(LC-LC-GC-MS)技术、实时免疫PCR技术(RT-IPCR)等已应用于环境中PAHs的检测,多环芳烃的检测一方面在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向定性方向发展,以期望发现更多的PAHs;另一方面在向着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高通量检测方向发展。水产品由于基质复杂,干扰多,相对于环境的PAHs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快速、灵敏、可靠、高效的检测方法是其检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肖海清,王星,王超,等.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塑料中的多环芳烃-塑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J.分析实验室,2008(27):225-229 岳敏,谷学新,邹洪,等.多环芳烃的危害与防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40-44 蒋闰兰,肖佰财,禹娜,等.多环芳烃对水生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4,36(4):372-384 梁慧姣,刘小龙,白莉,等.多环芳烃在水生环境食物链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61-10265 林建清,王新红,洪华生.养殖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对水产品安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6,27(12):41-45 聂静,钱岩,段小丽,等.食品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健康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4):38-41 王汩,闫玉莲,李建,等.长江朱杨江段和沱江富顺江段鱼类体内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J.水生生物学报,2013,37(2):358-366 林秀梅,刘文新,陈江麟,等.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70-75 吴莹,张经.多环芳烃在渤海海峡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J.环境科学,2001,22(3):74-77 王军帅,钱卓真,吴萍萍,等.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进展J.福建水产,2015,37(1):79-88 秦宁,何伟,王雁,等.巢湖水体和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健康风险J.环境科学学报, 2013,33(1):230-239 江锦花,董官真.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源解析J.水资源保护,2008,24(5):48-54 Jalal Hassan,Abolfazl Farahalting-out-Assisted Solvent Extraction-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李先国,张庆红,刘思敏,等.多环芳烃的海洋环境行为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3):467-475 饶竹,李松,何淼,等.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串联法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J.分析化学,2007(35):954-958 陈静,戴振宇,许群,等.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多环芳烃J.分析化学,2014(12):1785-1790 赵波,黎玉清,张素坤,等.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环境空气中的多环芳烃J.色谱,2014(09):960-966 李庆玲,徐晓琴,黎先春,等.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痕量多环芳烃J.分析测试学报,2006(5):33-37 Hiroshi MORIWAK,Miho ISHITAKE,Shusaku YOSHIKAWA,et al.Dete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赵恒强,陈军辉,程红艳,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银离子诱导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分析高沸点多环芳烃J.分析化学,2010(38):1599-1603 Masahiko Takino ,Shigeki Daishima,Kenji Yamaguchi,et al.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using silver nitrate as a post-column reagent C.H.Marvin,B.E.McCarry,J.Villella,et al.Multi-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LC-MS for Profiling High Molecular Mas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hristopher H Marvin ,Richard W Smith,et al.Analysis of high-molecular-mas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99(9):13-24 储少岗,徐晓白.鱼组织中多环芳烃的测定J.环境科学学报, 1994,14(2):229-235 尹怡,郑光明,朱新平,等.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鱼,虾中的16种多环芳烃J.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0) :1107-1112 杨家锋,钟惠英,段青源,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中16种多环芳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0):2291-2295 谢文平,朱新平,郑光明,等.广东罗非鱼养殖区水体及鱼体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健康风险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12):2450-2456 贾立明,赵然,陈鑫,等.松花江干流鱼体中的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营养级转移评估J.环境化学,2015,34(3):5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