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2019,1,從家庭教養的探討到認識孩童的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高雄長庚醫院 兒童心智科湯金樹醫師,Resonance Behaviors,Smiling to a smile: normal neonatal use of mirror neurons,4/5/2019,3,父母教養和孩童期焦慮,4/5/2019,4,是否存在特別父母教養型態或行為和孩童時期的焦慮有關呢? 在本文中定義焦慮(Craske 1999)為負面情感或神經質,包括一些非特異症狀如焦慮、擔心及焦慮疾患(如社交畏懼症、分離焦慮症SAD等),4/5/2019,5,父母教養的方式,4/5/2019,6,接納型,藉由相互的溫暖及反應性(接納孩子的情緒及行為,主動傾訴、讚美、使用回映等)呈現在孩子的生活及活動當中 父母展現出接納有助於孩子藉由嘗試錯誤去學習 教導忍受負面的情感及降低對焦慮的敏感度,4/5/2019,7,控制型,指過度干涉孩子的活動及例行生活,專制的父母做決定,過度保護及指導孩子如何去想和感覺 結果鼓勵孩子依賴父母,影響到孩子對掌握環境的感知 缺乏掌握感會造成焦慮特質,對環境產生認知偏差,覺得自己失去控制,4/5/2019,8,模型化(modeling of anxious behavior),指問題對孩子而言是無法解讀或危險,鼓勵孩子把問題視為災難或態度,杜絕孩子表達因應的想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 這樣的孩子相信他們無法有效的應付問題,不可能找出降低焦慮的方法 母親的焦慮會使母親降低溫暖的感覺和正面性 母親的批評在造成孩子的焦慮及維持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4/5/2019,9,如何改善孩子的行為,4/5/2019,10,學習給予正面的注意力,寫下好的和不好督導者的特質 讚許的非語言的表達有哪些 讚許的語言表達有哪些 隨時給予你的讚美 別等待 不要給挖苦式的讚美 清楚明白的表達你所喜歡的行為,4/5/2019,11,利用有利的注意力來獲得順從,當你給指令時,予以立即回饋表達孩子所做的行為 當孩子的順從時,予以正面的稱許 不要同時給予太多的指令 當孩子自發去做的時候,予以獎勵 選擇孩子不忙的時候,要求他為你做簡單的工作,給予特別讚美.例如,4/5/2019,12,給予有效的指令,別把指令當成問題或哀求 注意孩子是否注意到你 給指令之前減少所有分心的事務 寫下工作的細節 設立日常生活常規和期限 例如 給予簡單明確的指令 設立時間限制 要求孩子重述指令,4/5/2019,13,建立代幣系統,每週回顧所訂立的目標和獎賞.適時調整 任何一個好行為.予以計點或貼紙或記號 在未完成之前不可以給予計點.當他完成時.予以立即獎賞 父母雙方儘可能有效的利用代幣制度 當計點時.微笑的告訴他.你喜歡他所做的行為,4/5/2019,14,學習建設性的處罰不好的行為,用堅定溫和的語調來下達指令 使用暫時隔離法,4/5/2019,15,尋求一致,隨時間一致 在開始行為訓練計劃之前不要太快放棄 當改變的時候態度立場不變 確定父母的態度一致 如果獎賞無法預期或多變常常招致失敗 嘗試新的行為訓練改變至少確定兩週之後才再改變,4/5/2019,16,採取一個不完美的觀點,當面對過動的孩子父母容易失去理性的觀點而變得憤怒挫折無力感 保持冷靜的方式是和孩子保持一個適當的心理距離 記住孩子是一個發展有缺陷的孩子 人生不如意的十之八九 山花開似錦,澗水湛於藍,4/5/2019,17,別把孩子的問題或疾病個別化,當不要把你的自我價值和尊嚴,建立在你贏得孩子的爭吵 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盡可能保持幽默和冷靜 當事與願違或發生你並不想要的狀況,不要就以為你是一個沒用的壞母親 贏得孩子的順從還不如贏得他的心,4/5/2019,18,學習原諒,在你每天睡覺之前,回顧一天孩子的表現 原諒孩子並不表示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是你應該釋放在心中的痛苦 聖經說:不要含怒到日落 原諒別人的誤會批評和不諒解,他沒有比你更懂得你的孩子 原諒自己,拋開過去對自己的憎恨貶抑和羞辱,取而代之的是理性坦承的看對自己的問題,4/5/2019,19,說謊行為,4/5/2019,20,說謊是一種心理防衛,來對抗痛苦 其本質為丟臉和羞恥的感覺 丟臉有心理和生理的反應成分 生理反應會避開眼神,肌肉僵硬和低頭 這都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表現 心理反應為覺得沒有價值或被排拒一種強烈的感受,4/5/2019,21,說謊的處理,較大的孩子說謊為了自我滿足,例如避免做一些事情或規避其行為的責任 父母要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讓他知道信任、真誠和誠實的重要性,4/5/2019,22,說謊可能代表情緒問題 他可能以為說謊可以獲得父母的注意 孩子重複的說謊可能變為一種習慣 他們認為說謊是對付父母、老師、朋友的要求最簡單的方式,4/5/2019,23,這些孩子通常並非故意使壞或惡意,但重複的說謊卻形成一種壞習慣 較大的孩子說謊為了掩飾嚴重的問題 例如青少年說謊,是害怕父母知道他做不好的事情,4/5/2019,24,丟臉經驗的起源來自和父母情感連結的分離 如果在嬰兒時期父母突然避開眼神的接觸,嬰兒會造成生理上丟臉的狀態 對一位嬰兒的心理發展某種程度的羞恥感是無可避免的,4/5/2019,25,例如學走路的嬰兒由於他精力旺盛的探索他周遭的世界,常常造成潛在危險或不被接受的情境 因此遭到父母嚴厲的反對或不同意的表情,突然打破溫暖的接觸,4/5/2019,26,這些處置對教育孩子是需要的 但是如果羞恥的經驗太頻繁,而且父母沒有再去重建這種短暫破裂的人際互動的橋樑,孩子開始體驗到過度的羞恥感和一種情緒和生理無法忍受的狀態 孩子學會一種確定可以避開羞恥的感覺,那就是不要讓大人生氣,4/5/2019,27,他有兩種選擇 做一位好的孩子完全順從合作,壓抑他天生的活力和幼稚的渴望和衝動 或是隨著他的衝動慾望而為自己的後果感到羞恥 說謊和否認變成為一種自動的防衛方式 例如我是無辜的 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我哪有,4/5/2019,28,由於低自尊的影響,說謊變成一種補償的方式,例如我的比較大或我比較好 說謊是一種自動的防衛來對抗羞恥害怕 你的孩子會怕你嗎?,4/5/2019,29,說謊會不會持續到成人?,4/5/2019,30,主要依賴在大人的世界裡,能否熱情有愛的回應孩子的偏差行為 如果我們只是對焦在如何終止偷竊的行為,終究會是失敗的 對焦在孩子情緒上的痛苦、羞恥的來源和協助他發展出良性的因應技巧 如果改善親子的互動關係,說謊是不會持續的,4/5/2019,31,無條件的愛和正面的關懷和肯定 當孩子說謊的時候我們必須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我們的愛 如果不知道孩子潛在的羞恥來源,任何處罰和獎勵只是表面上改變行為 縱容或寬容並非主動性的愛,4/5/2019,32,首先要改變的是父母的態度 行為並非重點,它只是一種表面的症狀 嘗試想去改變行為就好像是給咳嗽藥水 你把咳嗽壓制了,但無助於肺部潛在的發炎現象 這可能有危險,4/5/2019,33,試著改變自己和孩子的關係 讓孩子感受到無盡的愛,他不需要害怕擔心或趕到羞愧 也不會失去我們對他的愛 在愛中成長的孩子發展出正面的自我,他就不用說謊的方式掩飾自己,,4/5/2019,34,說謊的處理,較大的孩子說謊為了自我滿足,例如避免做一些事情或規避其行為的責任 父母要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讓他知道信任、真誠和誠實的重要性,4/5/2019,35,說謊可能代表情緒問題 他可能以為說謊可以獲得父母的注意 孩子重複的說謊可能變為一種習慣 他們認為說謊是對付父母、老師、朋友的要求最簡單的方式 這些孩子通常並非故意使壞或惡意,但重複的說謊卻形成一種壞習慣 較大的孩子說謊為了掩飾嚴重的問題 例如青少年說謊,是害怕父母知道他做不好的事情,4/5/2019,36,問題的預防,鼓勵孩子說實話 以身作則 核對真相 小故事大道理,4/5/2019,37,說謊問題的解決,發現孩子說謊要保持鎮靜 要求孩子補償過失 行為演練 不要貼標籤 不要明知故問 找出其他可能的選擇 瞭解真誠的重要性,4/5/2019,38,暴力行為的範圍,爆炸性的發脾氣 身體攻擊 打架 威脅或嘗試傷害他人 使用武器 殘酷的對待動物 放火 故意破壞物品,4/5/2019,39,暴力行為,4/5/2019,40,暴力的事實,在2000年 CDC美國中央疾病管制中心報告超過四十萬的青少年在10歲到19歲因為暴力而受傷 大約1/28有受傷者入院 CDC 2002年報告在研究高中學生有超過1/3的回應者表示在過去一年中曾有肢體暴力事件 有4%嚴重肢體暴力需要找醫生治療 和學校暴力相關的死亡佔在學齡兒童的殺人和自殺事件少於1%,4/5/2019,41,憤怒和暴力的意涵,一種防衛來避開痛苦的感覺 和失敗,低自尊和孤立的感覺有關 在一種無法自己控制的情境造成焦慮 憂鬱悲傷的表現 特別是孩童常以生氣表達出如大人的憂鬱心情,4/5/2019,42,4/5/2019,43,這是一名小四的男生在幼稚園曾經寫下遺書 在幼稚園父母忙於工作,奶奶多指責他頭殼壞掉沒有用 在校討厭老師,人際關係不好 個案表示我都沒有朋友,所以我就是要搗蛋 易怒、情緒管理差 父親常處罰表示明知故犯 魏氏智力測驗中等智力成績卻是中下,4/5/2019,44,影響暴力行為的危險因素,4/5/2019,45,個人,早先攻擊或暴力行為 因頭部受傷造成腦部傷害 曾經為性侵害或身體受虐的受害人 從事反社會行為如放火,對動物殘忍 基因遺傳 暴露在暴力的電視或電影媒體 濫用酒精或藥物 家中有武器 威脅他人或曾被威脅過,4/5/2019,46,家庭,壓力的家庭如貧窮,單親,婚姻不合,失業,失去延伸家庭的支持,兒童忽略 缺乏對孩童的監控和管教 父母使用毒品 暴露在家暴的環境 反社會行為的父母 低社經地位的家庭,4/5/2019,47,同儕,和同儕從事高危險和問題行為 學業成就低落 對上學沒有興趣,缺乏自制力,4/5/2019,48,媒體文化對攻擊行為的影響,4/5/2019,49,電視暴力與大腦功能攝影,在過去30年的研究發現電視暴力會影響觀看者的態度價值和行為 一般而言,影響層面包括三個領域,4/5/2019,50,攻擊:Huston 1992年指出觀察電視暴力節目會使暴力行為增加和態度改變,而習慣於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減敏化:Thomas 1977年發現廣泛過度觀看的暴力,會導致對暴力的敏感度降低,在社會上增加對暴力的容忍度 害怕:會產生真實世界症候群觀看者會過度強調受害的危險性(Gerbner1994),4/5/2019,51,Murray 2001年做一項研究以五位男孩和三位女孩為實驗對象,年齡在8-13歲 讓他們觀看暴力的節目例如摔角 、拳擊和非暴力的節目如國家地理雜誌的錄影帶 在觀看的18分鐘之後,利用核磁共振的攝影來測試大腦的變化,4/5/2019,52,他發現觀看電視暴力節目似乎會激發大腦控制亢奮、注意力偵測、危險性的威脅、記憶的登錄和搜尋等範圍 在觀察暴力和非暴力組有顯著的差異 這些區域包括amygdala hippocampus posterior cingulate這些為人類察覺威脅和威脅事件的長期記憶和儲存有關 這些證據暗示觀看暴力節目,顯著的影響處理情緒的過程,4/5/2019,53,4/5/2019,54,電腦遊戲與暴力,Dietz在一九九八年以任天堂和Sega遊戲做研究。 發現有百分之八十是以暴力或攻擊當成手段來贏得遊戲,其中有一半的遊戲包含直接對另一個人施予暴力,4/5/2019,55,由於觀看者成為使用者,因此電腦遊戲的內容比起電視或影片對於人更具有強烈的影響力 使用者成為一位積極的參與者 在遊戲過程中的競爭,成為導致攻擊行為的基礎元素 由研究顯示競爭和攻擊或敵意的感受有直接的相關,4/5/2019,56,Esselman 1985年研究發現喜歡玩暴力型的光碟遊戲的孩童比起不玩的孩童更具有暴力的傾向 Ascione 1986研究發現喜歡玩暴力的光碟遊戲者比起玩溫和社會性的遊戲者較少捐贈,而壓抑有利社會性的反應,4/5/2019,57,暴力行為的警訊,激烈的憤怒 經常發脾氣 極度不安 衝動性強烈 變得很容易受挫 用文字圖畫表達暴力 對學業成就低落 嚴重暴力的威脅,4/5/2019,58,暴力行為的處理,4/5/2019,59,處理目標,學習如何控制生氣:寫下來停、看、聽 以合宜口語的方式表達生氣或挫折,例如我覺得、我感到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 接受後果 解決學校家庭的危險因素,4/5/2019,60,生氣的控制訓練,判斷生氣的來源 判斷生氣的線索如身體的反應 使用削弱方式如深呼吸、倒數、想像在一個和平之處、想像後果會是什麼 找出最有利自己的因應方法,給自我鼓勵,4/5/2019,61,預防孩童受虐包括家長教養訓練和家庭支持計畫 對於學前和學齡兒童的介入主要在於照顧者和教育者的訓練 訓練工作包括如何改變孩子的環境 如何避免適應不良的行為 當發生行為時如何的因應 教導孩子承擔責任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教導良性正向的技巧和行為,4/5/2019,62,處理原則,4/5/2019,63,先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激怒 找出他暴力的原因分析、瞭解和同感 讓他有一個自我陳述澄清的機會 尊重和合理的處置 反映你自己的感受和情緒,4/5/2019,64,建立正向的自我,鼓勵孩子看到自己有用的地方 教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優缺點如何改變 教導孩子合宜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建立良好的互動讓孩子學習,4/5/2019,65,良好的溝通-由負面轉為正面,責罵 賄賂 抱怨 批評 嘮叨 處罰 威脅,接納 鼓勵 傾聽 尊重 協調妥協 支持 信任,4/5/2019,66,攻擊行為的處理,4/5/2019,67,預防問題的方法,細心觀察孩子的遊戲情形 千萬不要示範攻擊性的行為 看到別人亂打亂咬的時候指出給孩子看 獎賞符合期待的行為 增加挫折忍受力 建立正確良好的觀念,4/5/2019,68,解決問題的方法,告訴孩子除了打人之外,還有其他可以取代的方式 稱讚孩子能夠和別人和睦相處 責備孩子的時候要說明原因 在孩子生氣的時候,不要自己也生氣,4/5/2019,69,父母可做的是,預防孩童虐待 對青少年施予性教育和教養方法 對孩童的攻擊行為及早介入 監控孩童觀看的電視或錄影帶或上網 不要把電腦放在你看不到的地方,4/5/2019,70,故意忽略可忍受的不當行為 提供發洩精力或可選擇的方式 善用親密感和身體接觸 表達你對孩子的活動有興趣 清楚和情緒中立的向孩子解釋情境 利用增強物 設立限定限制要清楚明確,必要時說不,4/5/2019,71,偷竊的處理,對一位非常小的孩子,拿一些有興趣的東西是正常的 三到五歲開始可以瞭解到,拿屬於他人的東西是不對的行為 父母要主動教導孩子學習考慮到別人和物權的觀念 偷竊的理由對較小的朋友可能因為其他兄弟姊妹獲得禮物或注意,而他想要公平 或顯示勇敢的表現,將禮物給同儕獲得認同 害怕依賴,藉由偷竊表示他需要就可以拿,4/5/2019,72,當父母發現孩子偷竊,告訴孩子偷竊是不對的 要他歸還所偷之物 確定孩子並沒有由偷竊獲取其他利益 避免說教或預測未來 或說他考慮孩子是小偷或壞人 讓孩子清楚偷竊是絕對無法接受,4/5/2019,73,如果偷竊持續並合併其他問題行為或症狀,偷竊可能是一種嚴重問題的警訊 孩子持續偷竊可能造成在信任別人有困難而無法形成親密關係 不只有罪惡感他們可能責怪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梁桥面系施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静电成像感光元件(光导鼓)制造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采石场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解析版)
- 图书馆服务员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上海拆房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暑期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带答案
- 学堂在线 公共管理学 章节测试答案
- 专项质量护理管理制度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登记及随访表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教育信息化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益海嘉里员工手册
- 膀胱镜检查术后护理常规
- 公司股权分配协议
- 光伏施工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LEC法)
- 胸外科快速康复护理要点
- 独角抱杆立杆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