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引流管课件_第1页
外科引流管课件_第2页
外科引流管课件_第3页
外科引流管课件_第4页
外科引流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泌尿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及临床进展,同济医院 TongJi Hospital,何 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目录,同济医院 TongJi Hospital,Contents,导尿管,膀胱穿刺造瘘管,输尿管支架管,3,肾造瘘管,腹膜后引流管,4,5,导尿管,A,2014版留置导尿护理指南,适应证,方法,护理,指南意义,CA-UTI,指南制定的依据,循证医学为基础; 参考“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指南”和“美国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管理指南”; 征求全国泌尿外科同仁的意见和建议;,推荐等级,指南意义,适应证,方法,护理,CA-UTI,具有临床意义的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 尿失禁; 精确测量尿量;,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收集尿液; 需要长时间卧床或被迫体位的患者; 外科手术时的围手术期使用;,硅胶管,乳胶管,橡胶管,PVC管,导尿管材料的选择,导尿管材料的选择,导尿管材料的选择,使用抗生素浸润过的导尿管(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 使用银或银合金涂层导尿管(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 使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涂尿管能有效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菌尿的发生率(推荐等级IA);,导尿管材料的选择,对于有频繁梗阻的患者,硅胶材料的导尿管相对于其他材料的导尿管更有助于降低患者长期置管感染的风险(推荐等级IB); 间歇性导尿患者首选亲水性超滑导尿管(推荐等级IB);,导尿管型号的选择,成年女性:F12F16 小儿:810号 成年男性:F14F18 无特别临床指征时,一般选取与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径导尿管,以减少对膀胱颈及尿道的损伤(推荐等级IIB),留置导尿注意事项,所有患者都应该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推荐等级IB); 尽量避免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者家庭患者使用导尿管(推荐等级IB); 手术患者不应将导尿作为常规操作,应只在必要时使用(推荐等级IB); 手术患者无其他需要,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拔除导尿管(推荐等级IB);,指南意义,适应证,方法,护理,CA-UTI,改进的置管流程: 在常规第一次消毒消毒,铺设无菌区后,采用3ml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导尿管外表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 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滴注导尿管内表面,使导尿管内、外壁均匀覆盖抗菌材料(推荐等级IA)。再更换无菌手套,进行第二次消毒和后继操作。,JUC(洁悠神)抗菌原理,洁悠神在皮肤或物体表面形成“正电荷膜”,“正电荷膜”强力吸附中和带负电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病原微生物在“正电荷膜”无法与外界交换而窒息死亡,起到物理式抗菌作用。,正确的置管技术,对于需要长期行间歇性导尿的非急性导尿患者,清洁的间歇性导尿是可行的(推荐等级IA); 留置导尿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推荐等级IB); 在置管前后或者任何导尿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双手的清洁(推荐等级IB);,正确的置管技术,掌握无菌插管技术和无菌导尿技术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如医院的工作人员、家庭成员或患者本人才能施行导尿术(推荐等级IB); 在留置导尿后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移动及尿道牵拉(推荐等级IB); 间歇性导尿时需规律引流尿液,防止膀胱过度充盈(推荐等级IB);,指南意义,适应证,方法,护理,CA-UTI,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 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 导尿管阻塞的管理; 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无菌操作留置导尿后,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推荐等级IB); 保持尿流通畅(推荐等级IB); 更换导尿管及集尿袋,并不推荐固定更换的时间间隔,应依据临床指征进行更换,例如发生感染、梗阻或是密闭的引流装置开放时(推荐等级IIB);,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循证护理学证明 若患者尿液PH6.8,每2周更换导尿管; 若患者尿液PH6.7,每4周更换导尿管; 若尿液混浊有沉淀,每3周更换导尿管; 以减少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推荐等级IB),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除非具有临床指征,否则无论短期或长期使用导 尿管的患者,均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管 相关性尿路感染(推荐等级IB);,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除非可能发生导尿管的阻塞如前列腺及膀胱手术 后出血,否则不推荐行膀胱灌注冲洗(推荐等级IIB) 如有导尿管阻塞的可能,推荐行闭合性膀胱持续 冲洗(推荐等级IIB);,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尿路感染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的目的,并协助更换卧位。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作膀胱冲洗。,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 不应把导尿管浸入水中。2%氯已定的洗浴用水可 以有效减少感染几率(推荐等级IIA),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清洁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每天洗澡或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洁,清洁后可采用5mlJUC(洁悠神)喷洒尿道口周围皮肤、粘膜,导尿管体外段自尿道口往下6cm范围及3个导尿装置接口处,分别每次喷洒3喷,每日2次(推荐等级IA); 保持导尿管及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推荐等级IIA);,导尿管阻塞的管理,如果发生导尿管阻塞或可能因为导尿管的材料导致阻塞,需要更换导尿管(推荐等级IB); 对频繁发生导尿管阻塞的长期置管患者,使用酸化液灌注或口服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采集标本时应执行无菌原则(推荐等级IB); 如果怀疑尿路感染,尿液标本的取得时机应在抗感 染治疗之前(推荐等级IIA); (1)尿路感染后,尿液标本从新置的导尿管中获 得,有利于指导治疗(推荐等级IIA); (2)如果终止导尿,尿液标本可以从中段尿中获得(推荐等级IIA); 长期导尿患者建议新置导尿管后再取得尿液标本,指南意义,适应证,方法,护理,CA-UTI,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管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 导尿患者若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同时单次导管尿液标本或中段尿标本中,细菌数达到103 cfu/ml。 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 导尿患者无尿路感染症状,单次导管尿液标本中,细菌数达到105 cfu/ml,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限制不必要的导尿 1. 必须在有留置导尿指征得情况下才实施留置导尿(推荐等级IB) 2. 需要有医生的书面医嘱,方可实施留置导尿(推荐等级IB) 3.对于术后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便携式膀胱超声仪确定是否需要实施导尿(推荐等级IIA),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及时拔除导尿管 1.如果不需要继续留置尿管,应尽快拔除尿管(推荐等级IB)。 2.护士应该考虑提醒医生及时拔除导尿管,以减少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推荐等级IB)。 3.应该考虑使用医嘱自动终止系统以减少不适当导尿的发生(推荐等级IIA)。,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预防感染 1.制订导尿管留置、拔除、更换指征以及导尿管的维护流程等相关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推荐等级IB)。 2.应定期反馈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以降低其发生风险(推荐等级IIB)。,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留置导尿的替代方案 1.阴茎套:短期(推荐等级IB),长期(推荐等级IIA) 。 2.间歇性导尿:短期(推荐等级IIB),长期(推荐等级IB) 。 3.耻骨上膀胱造瘘:短期(推荐等级IIA)。 4.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可以采用尿垫,男性患者可以采用男性专用尿袋或加长的塑料袋进行接尿(推荐等级IIA)。,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管理,治疗前进行尿培养和更换导尿管 1. 对可能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患者,在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前,需采集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推荐等级IB)。 2. 导尿管留置时间超过2周,出现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症状,则需更换导尿管以缓解症状(推荐等级IA)。,膀胱穿刺造瘘管,适应症:前列腺增生、尿道疤痕等引起下尿路狭窄、梗阻、排尿困难导尿失败者;膀胱手术后需作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流改道者;终身需要导尿管的病人,如脊髓损伤; 绝对禁忌症:原因不能解释的血尿和膀胱肿瘤。,膀胱穿刺造瘘管,对于短期或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膀胱造瘘替代留置导尿管的优缺点,特别是留置导尿管过程中的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膀胱穿刺造瘘管,脊髓损伤的患者,长期留置导尿可采用间歇性导尿(推荐等级IIB)。,输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