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者的感想 _第1页
学校管理者的感想 _第2页
学校管理者的感想 _第3页
学校管理者的感想 _第4页
学校管理者的感想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学校管理者的感想 每学年都要将全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其中包括教师的任课安排。由于每年教师有调动或特殊情况,总是要费一番脑筋才能将工作分派好。较早的时候,学校安排工作由学校领导做统一安排,老师们一般不会出现不同意的情况,随着年度考核、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新的管理形式的出现,工作安排越来越难。 前几年实行学校设岗,教师和学校进行双向选择,实行了一段时间后,老师们也看明白了,所谓的双向选择其实还是学校安排,教师自由选择的范围很小,一些学科是给哪位老师安排的一目了然,别人即使想选择,学校也不 会选。这也是个两难的问题,学校是从教师能胜任的最佳位置设置的岗位,换了别人肯定对工作有影响,而教师对双向选择的形式逐渐由模糊到清晰,对于安排不如自己意愿的工作出现了排斥心理,伴随着就出现了部分工作没人愿干,或对学校的安排不愿服从的现象。 自来到仁政小学后,我取消了双向选择安排工作的方式。其实个别教师不服从安排并不是对抗领导不想干,一是可能对所担任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怕干不好而推诿;二是可能心理上有一种无奈的感觉,总觉得是被动接受的,没有得到尊重;三是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负担重一些,心里过不去。因此 ,在安排工作上,对这些个别老师就是要个别对2 / 6 待。 在安排工作以前,我利用多种机会找老师们了解他们对工作安排的要求,做到安排工作时心中有数。在安排工作时,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分工,把课程基本上安排得差不多后不急于公布,分析一下哪位老师可能对工作不满意,先分析老师们的心理,可能在哪个方面不满意,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提前谈话。谈话时,要放下领导架子,不以官压人,要以平等的地位和老师们谈心,以商量的语气把工作的安排情况与老师进行交流,看他能不能接受,有什么困难。没困难,服从安排更好,如果不能接受,进一步探讨有什么 困难,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同时,向这位老师提出学校为什么要安排这项工作给他的理由,让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位置上最胜任的人选,如果不这样安排会给学校工作带来什么样的损失。实在有困难,没法完成这样的工作任务,也只好进行调整,不能因为老师不接受学校安排的工作就对该教师有成见。老师们基本接受工作后,在全校大会上公布工作安排,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我感觉,只要我们心中装着老师,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安排工作不是件难事。关键是要尊重老师,把老师当做是朋友,而不是被动的被管理者,这样才能将学校各项工作安排好,并且落实到 位,才能把老师们的潜力释放,把学校工作做好。 3 / 6 学校育人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 故事 1:有一种鸟,能够飞越太平洋,需要的只是一小节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节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节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节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仅是一小节树枝!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食物等旅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感悟:小鸟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仅是一小节树 枝,而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是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呢?应是像小鸟这样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因此,学校育人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在学校中大力倡导 “ 习惯教育 ” ,就是想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好的习惯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坏的习惯则会阻碍一个人的发展。比如,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我们将学习习惯分为课前学习习惯、课上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每种习惯又可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基本学习习惯和拓展性学习习惯。学校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达到 “ 授人以渔 ” 的目 的。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们提出 “ 以礼育人 ” ,就是 “ 以中国优秀的礼仪文化熏陶人、塑造人 ” ,从而实现 “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人 ” 的目标,进而 “ 成就学生幸福、成功、快乐的人生 ” 。 4 / 6 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的幸福 故事 2: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谈到工作热情时,曾讲到一个石匠雕石像的故事。同样都是石匠在雕塑石像,面对 “ 你在做什么 ” 的问题,一个人说: “ 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 ” 这种人视工作为惩罚,在他嘴里最常抱怨的一个字就是 “ 累 ” 。另一个人说: “ 我正在做雕像,这是一 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报酬很高。毕竟我有家和孩子,他们需要稳定和温饱。 ” 这种人视工作为负担,在他脑子里最常想的一句话就是 “ 养家糊口 ” 。第三个人放下锤子,骄傲地指着石雕说: “ 你看到了吗?我正在创造一件艺术品。 ” 这种人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在他心里最常流露的一个声音就是 “ 很有意思 ” 。作为一名教师,工作并不仅仅是辛苦的,更是神圣的、充满乐趣的。 感悟:现在的教师普遍工作负担很重,缺乏职业的归宿感与幸福感,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没有教师 “ 幸福地教 ” ,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 “ 幸福地学 ” 。因此,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的幸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应努力创造和 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同时,学校管理者应强调,作为教师,需要用自身积极、健康且富有活力的精神、才华及个性来支持自己的事业,构建自己的职业理想。要努力让教师认识到,从事教育工作不是牺5 / 6 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生活本身,进而实现个性自我与角色自我的融合统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在教师激励政策上,学校应坚持多元激励,因为多一个观察的角度,就会多发现教师的一 些优点,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激励、感受成功,让所有教师追求自我成长、看到自我成长、享受自我成长的幸福。 学校激励制度应 “ 因人而异 ” 故事 3:某校在教师评优、考核、晋级等方面都制定了一套严格、公正的量化积分办法,每学期都能根据教师的积分对教师进行评价。量化评分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出勤、工作量、教学成绩、教研成果等方面,但每次评价结束后,许多老教师的积分都非常靠后,与 “ 优秀 ” 无缘。于是,老教师们怨声载道,工作中出工不出力,甚至 “ 破罐子破摔 ” ,只盼着退休那一天早点到来。 感悟:明明是 “ 公 平 ” 的制度,为何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看关键还是出在 “ 量化积分办法 ” 上。 “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 ,初一看,量化积分办法非常公正,但细一分析,还是有失公平。原因在于老年教师相对于青年教师,有许多先天的劣势,即使开足马力、 “ 透支生命 ” ,积分也不可能排在年轻教师的前面。因此,学校激励制度的建设应 “ 因人而异 ” 。学校管理者首先应树立“ 人本管理 ” 的思想,把老教师视为学校的 “ 宝 ” ,想方设6 / 6 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然后把全体教师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并按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