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物中毒的反思_第1页
学校食物中毒的反思_第2页
学校食物中毒的反思_第3页
学校食物中毒的反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学校食物中毒的反思 学校食物中毒的反思 必须尽快完善和落实各项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校园食品采购追溯机制,引入第三方组织和保险机制等,以有效预防和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 今年以来 ,海南、江西、青海等地接连曝出校园食物中毒事件 ,范围之广、涉及人员之多 ,令人担忧。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 ,当前校园食物供应环节准入标准低、食堂 “ 以包代管 ” 、原材料采购把关不严等问题非常突出 ,对在校学生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校 园食品安全管理的 “ 软肋 ” 5 月 22 日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7 个乡镇的中小学生 ,在食用学生 “ 营养餐 ” 后 ,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其中 20 名学生情况较为严重。 4 月 16 日 ,江西师范大学十余名学生集中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经校方调查确定为食物中毒事件。 3 月 6日晚 ,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多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卫生部门确定为一起食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烤肉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2 / 4 1 月 18 日 ,海南省重点中学之一的海南省华侨中学发生一起学生食用食堂饭菜食物中毒事件 ,17 名学生因在该校第一食堂进餐发生呕吐和腹泻症状被送医。经卫生疾控部门检验鉴定 ,中毒学生是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近年来 ,海南省发生多起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集体中毒事件。 今年上半年以来 ,在云南富源、广西都安等地也先后发生中小学生 “ 营养餐 ” 食物变质、中毒事件。 上述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呈现出学校范围广、涉及人员多、爆发集中、类型全等特点 ,从乡镇幼儿园到城市大中专院校 ,从公立学校到私立教育机构 ,从 “ 营养餐 ” 到校园食堂 ,从校内小吃店到校园周边餐饮店 ,均存在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中毒事件一旦 爆发 ,受害学生少则十几人 ,多则上百人 ,社会影响巨大。 据国家卫生部门对 2012 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通报显示 ,校园食物中毒主要原因为食物污染或变质、加工不当及交叉污染等。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 ,当前学校食品食物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包括食堂硬件设施陈旧、破损 ,功能分区不合理、不明确 ;人员层次不齐、管理混乱、卫生意识差 ,经常使用过期大米和无生产日期食品 ;校园小吃店无证经营多 ,原材料采购控制难 ,餐饮具消毒等安全操作规范和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 ;“ 营养餐 ” 配送、发放过程把关不严 ,企业牺牲食物质3 / 4 量换取利 润等。校园食物中毒事件频发 ,折射了学校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缺位。 重灾区 ” 分析多起校园食物中毒事件 ,不难发现 ,导致当前校园食物中毒事件高发频发的主要原因 ,一是餐饮企业准入门槛低导致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根据现行规定 ,企业只要具有餐饮经营资质即可进入学校经营 ,对餐饮企业的诚信经营、不良记录等均没有考察评审。这就导致部分学校食堂引进的社会餐饮企业良莠不齐。 其次 ,校园食堂 “ 以包代管 ” 难以有效监管。 再次 ,原材料采购源头把控不严 ,监管流于形式。多名受访的学校负责人以及专家指出 ,校园食品安全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原材料采购源头控制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食堂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并未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台账管理制度 ,采购没有正规检验单、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原材料 ,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也难以落到实处。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 ,必须尽快完善和落实各项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校园食品采购追溯机制 ,引入第三方组织和保险机制等 ,以有效预防和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 。 4 / 4 徐艳钢说 :“ 学校食堂餐饮企业是特殊人群用餐的特殊餐饮单位 ,应该设定更高的准入标准。 ” 他建议 ,政府应从国家层面制定全国统一的校园餐饮企业准入标准 ,引入诚信记录、经营资质等评审指标。 南昌市大专院校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汤雄杰认为 ,当前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是个现实问题 ,监管部门要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建立校园食品安全行业协会组织 ,加强校园餐饮企业行业自律。 在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看来 ,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多起校园中毒事件 ,在后续处理上存在 “ 没死人就不是大事 ” 和 “ 没死人就不 严惩 ” 的倾向。一些事件的调查结果也不公开透明 ,处理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他强调 ,“ 必须制定出台校园食品安全事故惩罚机制和措施 ,一旦发生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严肃追究食堂承包者和学校后勤部门与主管校长事故责任。 ” “ 学校餐饮经营单位作为投保人 ,保险公司通过查阅其经营记录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