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ppt_第1页
村美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ppt_第2页
村美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ppt_第3页
村美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ppt_第4页
村美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光明村 美好乡村建设,湖南文理学院土建学院城规11102班 二0一四年三月,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规划背景,为指导美好乡村建设,构筑分区、分类、分步骤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安徽省政府提出了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的愿景。 规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国土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规划近期至2016年,远期至2020年,重大问题展望至2030年。 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光明村概况,现状概况: 光明村位于宿州市南15公里,206国道从西侧纵穿而过,村内现有两条总长5.4公里水泥路横贯东西;两条砂石路,一条水泥路沟通南北,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方便。全村10个自然村,941户,4643口人,耕地面积9460亩,人均耕地2.04亩。 全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4.4,无霜期为210天左右,年降雨量890毫米,日照时数2400小时以上。 全村现有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1家,存栏万只蛋鸡的养鸡户1家,存栏3000对种鸽的养殖户1家。 由于前些年村庄规划做得不够,管理不严造成私乱搭建现象较为普遍,从村内无序向村外扩展,造成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土地浪费严重。光明村现有十个自然庄占地就达1318.4亩,,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作物产量不稳,不能做到旱涝保收; 二是机械化水平低,大型农业生产机械没有,一家一户的小型农机具作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三是合作组织尚未健全。专业化服务水平低; 四是养殖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投资风险大,环境有污染; 五是居住分散,环境差、占地面积大、土地浪费严重。 当前新农村建设情况: 2008年光明村就已经被区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初步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截止到2010年底规划新区内已建成居民住宅楼750余套,460户村民喜迁新居。近300套居民住宅楼正在建设中。按照规划,前徐、小徐两庄进行老庄改造,现已建成100余套居民住宅楼。投资120万元的“邱寨希望小学”及投资12余万元的“光明卫生室”已交付使用。光明新区已完成小任庄至206国道宽3.5米的水泥路铺设工程;前徐庄至206国道宽7米的水泥路及邱寨庄至新区的水泥路铺设工程,并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能路灯144盏。新区内3000米的下水道及4000米的绿化带工程已经完成,安全水工程已经启动实施;宿州-光明的客运专线已与客运公司签订协议,近期将开工建设。,区位分析: 桃源镇光明村位于宿州市的南部, 206国道紧邻村子西边而过,距离宿州市很近,交通比那里,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民返乡的浪潮将来会逐步凸显,桃源镇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发展成为宿州市的卫星城镇的巨大潜力,生态环境优越,具有打造成为生态田园城镇的优势。,规划理念及定位,规划理念 发展定位 宜居、宜业、宜游美好乡村示范基地,规划定位: 建设成为安徽省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基地,甚至做为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可实施性成功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树立新的标杆和成熟的榜样,切实改善农村生活面貌,为农民增收和产业转型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 规划目标 通过这次规划,逐步达到:生活在社区,就业在园区,漫步在景区的新型新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通过可实施性规划方案制作,实现十大规划示范教育基地的目标。,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成功案例 省级乃至国家级示范型新农村建设 先进农业教育示范基地 特色农业旅游开发策略导引 蔬菜生产、加工示范基地 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教育中心 新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创新示范区 新型农村产业转型成功案例 科技农业、产业发展示范中心 健身养老美好乡村示范基地,规划总平面,新村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图,规划分区及景观结构分析,九大功能区: 标准高产农田、家庭农场示范区、农民创业园区、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农家乐、养殖区、新村居住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和墓地区。,规划分区,景观结构,景观结构: 一带二核二点n网络即:沿滨河水系景观带、二个水系核心景观、二个组团广场景观节点、n个水系网络。形成入口景、油菜花景观、水系景观、大地景观、植被景观、组团景观等景观组团结构。,节点放大图,入口区,百亩良园,农民公园,休闲娱乐中心,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以农业(种、养)为基础、加工业为抓手、商业服务业为补充,三产联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生产,保障传统产业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依托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畜牧水产养殖、观光农业、乡村物流等产业。 特色农业 蔬菜种植+油菜花田+家庭农场+经济树种 休闲农业 采摘+体验+游乐 观光农业 大地风光 现代牧业 农牧结合,科技型、低碳型、科学性新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休闲旅游业 田园风光餐饮业,休闲娱乐采摘业,新型风貌观光业、,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策划,发展特色文化。适度保留乡村地区传统节庆活动与文化艺术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传承乡土文化形式和内涵。强化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促进黄梅戏等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 本次规划实施项目:科普科教中心,文化站,文化广场等。,第十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本次规划重要意义,规划创新点 (1)重视产业设计,以经济发展保障美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增强建设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2)强调农村社区,关注农村文化,注重城乡一体发展。 (3)提出建设村级公墓,推进农村殡葬改革。传统的殡葬方式制约农村的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1.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被动为主动,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光明村为实例,加大投资,彻底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40008000人的理想人口规模为基准,引导一少部分人先行入住,切实感觉到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教育的优质完善等。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带动其他农村竞相效仿,新农村工作逐步推进。改变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行困难,引领村民竞相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怀抱。,新型农村规划策略和思路,2.产业优化,结构创新,探求新型就业形式,力求产业转型,引导自主创业。 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该变农村现状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引入新型网络销售,公司+农户+网路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民进行致富,网络平台由当地政府免费搭建。(建设一处科教科普网络技术中心)。,3.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城市生活在乡村再现。 改善改变农村生活习惯,“舞动乡村”,每周举行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