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练习试卷2013.doc_第1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练习试卷2013.doc_第2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练习试卷2013.doc_第3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练习试卷2013.doc_第4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练习试卷201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12月练习试卷 2013.12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方框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悖论( bi ) 摇曳( y ) 祈求( q ) 重峦叠嶂(lun)B、 潋滟( lin ) 风靡( m ) 镂空( lu ) 鳞次栉比( ji )C、 虬干( qi ) 山岚( nn ) 龟裂( gu ) 毛骨悚然( sng )D、 斟酌(zhng) 红桧( gu ) 愚氓(mng) 好逸恶劳(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诛伐 浓稠 蹒跚 可见一般 B、妩媚 贿赂 潇索 自出心载 C、蜿蜒 鳞峋 村寨 闲情逸至 D、荒诞 喧嚣 窟窿 肆无忌惮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教室里飞进来一只大马蜂, 同学们害怕极了。这位不速之客闹得整个教室里一阵骚乱。 B、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C、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D、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应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创造科学高效的发展模式。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你下课到我办公室来,”老师说:“我给你把这道题重新讲一遍。”B、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C、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D、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委以的三家麦当劳快餐店日前已全面关闭。B、万里长城上分布的百万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烽火台,使长城显得更加雄伟壮观。C、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能把形象长久地储存在记忆中,并能迅速观察到形象的特点。D、为降低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不少人呼吁将密封的公交车窗户改为可开启窗口。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在世界文字之林,中国的汉字有这独特的魅力。 汉字的特点及其功能,具有其他文字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而且有些汉字的意义早已超出单纯的字义,有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像“仁” “义”这样的汉字,就代表了中国哲学的概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汉字表意十分丰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有不同的含义。汉字字形表现事物特征,绘形传神,富有美感和诗意。此外,汉字具有强大的组合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语构成新词语。汉字书法还形成了独特、高雅的艺术。A、 B、 C、 D、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句中“横眉” 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D、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背影 B、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被誉为“诗鬼”,与李白、李清照合称“唐代三李”。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封荆国公,著有临川先生文集D、夏完淳,南明著名抗清英雄,字齐奘,14岁起随父亲起兵抗清,被杀害时年仅17岁。我们学过他的别云间。二、古诗文默写(10分):9、根据要求填空:(1)、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2)、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4)、 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5)、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6)、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吴均与朱元思书)(7)、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_ ,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三、名著阅读(3分)10、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_的 ,作者用此做书名是因为:_四、综合练习(8分)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2010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让千年发展目标具有包容性:增强世界各地残疾人及其社区的力量”。为此,学校举办了“关爱残疾人健康,维护残疾人尊严与权益”的宣传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1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现状,你所在小组的成员搜集了两则材料。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多年来,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社会环境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医疗、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早在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 【材料二】 2010年我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残疾人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国家残疾人事业保障政策陆续出台,对残疾人各项权利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例如支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国家不断加大残疾人教育投入,启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达54.5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60所。同时,从2010年起,“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活动”在全国各城市普遍展开,每年7月6日被定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活动日,志愿助残活动纳入文明城市的考核体系。(1)阅读“材料一”,用材料中的一个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1分) (2)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四项举措。(每项举措不超过16个字)(4分)举措一:举措二:举措三:举措四:12在宣传板报的稿件征集中,你所在小组的同学采写了一篇新闻稿。下面是这篇新闻稿的草稿,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2月3日是“世界残疾日”。中午1时许,由我校学生会主办,初一(1)班协办的“关爱聋哑人助残日”募捐活动在艺术楼前隆重举行。艺术楼周围,同时还有两个社团在进行“走近名家”和“音乐漫谈”的宣传活动。募捐仪式上,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为残疾人献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还在“献出一份爱心,共享一片蓝天”的条幅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随后,我们采访了一名负责策划此次活动的同学,他说:“ 。”募捐活动在大家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1)请选出新闻稿中与主题无关的一个句子: 。(填写序号)(1分)(2)假如你就是这位被采访的同学,你会说什么,请写下来。要求语言得体,有针对性。(2分) 五、文言文阅读,完成13至16题。(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 斗折蛇行( ) 不可久居(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5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甲文: 乙文: 16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3分) 六、现代文阅读,完成17至19 题。(共8分)书法艺术作为园林的装饰,常见于墙上的碑石,柱上的楹联,屋檐下的题额、匾额,这些都使中国的园林景观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书法艺术极大地增加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在传统书体中, 无论是大篆的古拙自然、小篆的舒长圆挺、隶书的笔势横逸, 还是楷书的高昂端劲、行草书的流动洒脱,均有其独特的审美意味。书法在园林中视场合的不同而有所选择,如网师园“撷秀楼”的匾额,以篆隶书体尽显园林之古雅拙朴。还有的直接利用书法汉字作为主要形体造景, 如兰亭“曲水流觞”中弯曲的流水槽, 往往取自“龙、寿、永”等字连笔书法的字体形状,增加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书法艺术能深化园林景观的内涵。书法艺术是表达园林主人品格理想、增添园林环境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性建构要素。一座小园中,几处题名,数副联语,便使书卷之气盎然可掬。园林斋馆厅堂的匾额题名,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以典明志,表达了文人隐逸、中庸、知足常乐、愉悦畅意的心态,涵括了园主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与生活情趣。如网师园的“渔隐”,留园的“长留天地间”,退思园的“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等,表明了他们超脱功利上的束缚,一洗尘俗,与宇宙同在的精神状态。这些书香墨韵穿越时空,唤起今人无限的思古幽情。书法艺术还能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的意境。园林因书法艺术提高境界而成高格,园林环境所具有的高品位能打动人的心灵,引人深思、联想,把属于审美意识的主客观对象联系起来,情景交融。拙政园的“留听阁”依水而建,“留听”二字取自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在萧瑟的秋日,如丝的秋雨淅淅沥沥,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美妙的景致,如果没有行笔圆转、线条匀净的“留听阁”三字,怎能让人产生雨打枯荷、阶前听雨那样身临其境的感觉?又怎能让人产生物我共化的意境呢? 园林将自然山水浓缩于咫尺之间,书法艺术使秀美的园林景观更加光彩夺目,意味深远。书法艺术对于园林景观不只是一种符号和建筑物典雅的装饰品,更是对于景观表象和艺术境界的一种审美概括和高度升华。17.为什么说书法艺术使中国的园林景观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3分)_18.阅读两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4分)【材料一】在园林中,大门与厅堂为大型建筑,是会客、迎送的重要场所,要显示出高显堂正的风貌,其匾额以楷、隶、篆及行楷等书体为主,以示庄重。亭轩以休闲观赏为主,书体可借行草的流动洒脱增其气韵;庭院中山石嶙峋,题写可以瘦硬通神。【材料二】书法家书写时不只是注意“黑”的笔画(实的部分),更注意笔画的空白(留白),并将其作为书法字形的有机组成部分“计白当黑”,此为书法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则表现为园林中的建筑(实的部分)与庭院(虚的部分)有机组合,即把建筑作为书法之“黑”、庭院作为书法之“白”,而在整体上构成相对的“虚实相生”的关系。中国古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