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_第1页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_第2页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_第3页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河县第四中学高效课堂“四步提升”导学案授课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主备人 于冬梅 姓名 【预习课导学案】 课题 论语十二章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主题】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知识链接 拓宽视野自读课文 积累字词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作者简介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摘录在这里。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作品背景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3、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4、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5、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相关知识孔子(前551前479)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 相互为用。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从心里流出的美妙乐章,或唯美、或铿锵。我阅读,我快乐;我阅读,我幸福。“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学会欣赏,我们就有了一种知性修养;一种沉稳洒脱的风度。在阅读中学会积累1.字词积累(正确读音、准确书写)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说( )乎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 )食 曲肱( )而枕之博学而笃( )志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说乎( ) 曾子( ) 因为( )说话( ) 曾经( )作为( )3.形近字(准确区分、辨字组词)愠 温 瑜 俞 喻 渝 愈 逾 榆 愉 谕 癒怠 殆 怡 贻4. 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师生共同纠错,力求朗读流畅,准确。5.自主学习前三章,积累重点字词,翻译句子,理解内容。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1. 学而时习之2. 不亦说乎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美读课文是一种交流与分享,划出文章中关键语句,标出段落序号。佳句欣赏抄录文中优美的语段并感受语言的魅力,并按照相关的修辞手法尝试仿写一两句。 汉字听写(书写的文明传递 民族的未雨绸缪) 自我思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文章写了一件怎样故事?然后理清文章思路,编写结构提纲(每课有提示语)【每日积累】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名言通河县第四中学高效课堂“四步提升”导学案授课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主备人 于冬梅 姓名 【展示课导学案】 课题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主题】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解释,翻译句子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孔子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态度导 学流 程自 主 学 习内容学法 达成目标合 作 探 究内容形式 质疑解惑展 示 提 升内容方式 引导点拨知 识 生 成成果整理 延伸创新阅读文本感知内容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小组合作翻译理解每章文字所讲内容朗读、背诵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1.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展示单元一解释重点字词,每组代表板演,书写准确,规范。 展示单元二翻译重点语句,领悟译文方法,避免丢字落字展示单元三理解背诵十二章内容个性欣赏创新写作总结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修养:主题感悟本文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站在主人公的角度,结合生活实际,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精读文本知识探究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 匹夫不可夺志也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对话文本提升感悟分析孔子从哪些方面教导弟子,你在学习和自身修养上有着哪些感悟?【每日积累】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通河县第四中学高效课堂“四步提升”导学案授课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主备人 于冬梅 姓名 【练习课导学案】 课题 论语十二章 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主题】1巩固基础知识,积累文言字词2学习领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知识梳理:练习:填空 论语是一部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和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名_,字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政治上主张_,鼓励人们_,即“出来做事”。开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人,身通六艺者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匹夫不可夺志也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课内阅读训练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哪几章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哪几张是关于学习态度的:你这些章节是关于品德修养的:默写你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