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核医学及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ppt_第1页
课件:核医学及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ppt_第2页
课件:核医学及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ppt_第3页
课件:核医学及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ppt_第4页
课件:核医学及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医学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核医学的定义,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科学。即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原子能科学医学应用),核医学的内容,实验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 实验核医学:以实验核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的 本质和物质代谢的变化。 临床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及核射线在临床诊 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技术及其理 论。临床核医学包括放射性核 素诊断(器官功能测定、核素 显像技术、体外放射分析)和 放射性核素治疗。,核医学的特点,1.简便、安全、无损伤。 2.反映生理、生化过程。 3.反映整体、局部功能。 4.进行动态观察。 5.超微量测定,灵敏度10-12-10-15g。 6.能用于医学科学的各个学科和专业。,核素显像进展,1.仪器:扫描机、照相机、ECT(SPECT 与PET)、PET-CT 扫描机50年代,逐点打印、成像 速度慢。 照相机60年代,一次曝光、成 像速度快、动态显像。 ECT80年代,立体图像、断层、 三维结构、灵敏度高、成 像快。,ECT与XCT的比较,ECT的成像原理与XCT是相同的,它是用图像重建的方法得到断层图像。都是CT技术构成图像,而且在重建图像方面都采用滤波反投影法。从射线源看,X线和射线均属于光子流,属电磁辐射。,区别在于射线入射的方式。XCT,射线从外部穿过人体,探头在射线源的对侧,探测到的是射线透射人体后的衰减值。射线源只在构成图像时产生,照相完毕,射线也就终止了。因而在成像时可加大光子量,得到的图像细致、清晰、空间分辨率好。ECT则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构成图像,属于发射型。构成的图像的变量不是衰减系数而是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不仅随组织、脏器分布而变化,而且与衰减有关。同样的放射性活度,在脏器表面计数率高,在脏器深部计数率低。衰减在SPECT中成了有害因素,使图像的质量变得复杂。此外,SPECT在构成图像时只用了很少一部分剂量,大部分被人体代谢带走。因此图像比XCT粗糙,空间分辨率差。SPECT反应的是人体的代谢功能、摄取功能的差异,例如,对肝血管瘤、脑缺血、癫痫、痴呆等,SPECT还是比XCT有明显的优越之处。,2.药物:131I、99mTc、113In、67Ga、201Tl、生理示踪剂(11C、15O、18F、13N)、功能代谢显像。 3.各种脏器:分子水平(单克隆抗体、癌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受体放射性核素显像),免疫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传统放免技术-酶标技术-化学发光-电发光-时间分辨荧光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最具发展前途。,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特点,病变组织(特异性靶向) 1.靶向性:放射性药物 附近组织(非特异性靶向) 2.双效或三效作用:双效(化学治疗作用、射 线作用) 三效(131I-丝裂霉素微球 治疗肝癌) 3.高选择性:病变组织或附近组织,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现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1941年开始 1.甲状腺疾病的核素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及转移灶的治疗: 手术+131I去除(100200mCi)+替代治疗(T4)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的治疗: 结节直径小于3cm,1520mCi; 结节直径大于3cm,2030mCi。 131I 30mCi住院隔离治疗。维甲酸(RA)可诱导分化治疗分化型甲癌,2.骨转移癌的治疗,目前几种常用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疼痛的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 半衰期 来源 疗效持续时间 153Sm-EDTMP 46.3小时 反应堆 69周 186Re-HEDP 90.6 小时 反应堆 5周 188Re-HEDP 16.9 小时 188W-188Re发生器 412周 89SrCl2 50.5天 进口 36月,3.血液病的核素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1938年开始 32P(T1/214.3天),4.肾上腺素能肿瘤的治疗 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类癌、甲状腺髓样癌。200mCi。 5.前列腺癌的治疗 125I 种子植入。 6.放免治疗 131I-抗胶质瘤McAb肿瘤部位直接注射法(治疗恶性胶质瘤) 131I-铁蛋白抗体原发性肝癌,7.放射性胶体治疗,32P、90Y、186Re腔内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滑膜炎、膝关节积液伴贝克氏囊肿; 32P、90Y组织间介入治疗前列腺癌、原发性肝癌、颅咽管瘤。,8.其他核素治疗,(1)放射性核素敷贴疗法 32P:T1/2 14.3天 90Sr-90Y:T1/2 28.5年 治疗毛细血管瘤(一次大剂量法和小剂量分次法,总剂量2025GY,高出皮肤12mm的皮内型毛细血管瘤效果好,海绵状毛细血管瘤或皮下型毛细血管瘤不适合敷贴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疤痕、牛皮癣; (2)放射性核素微球疗法:90Y-玻璃微球选择性动脉灌注治疗肝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进展,70年代 放免治疗(单抗) 80年代 受体介导靶向治疗(受体) 处于研 90年代 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基因) 究阶段,分子核医学,放射免疫显象与放射免疫治疗;放射受体显象与受体介导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标记寡核苷酸的反义显象与反义治疗。,消化道,食管通过时间 胃-食管返流 十二指肠胃返流 消化道动力显像 胃排空时间测定 小肠通过时间 14C-尿素呼气试验 胃肠道出血显像 异位胃粘膜显像,消化腺,肝胆动态显像 肝血流血池显像 肝胆显像 肝胶体显像 肿瘤显像 唾液腺显像 胰腺显像,体外放射分析 AFP、CEA、Ca199、 Ca125、Ca153、Ca724,肝胆动态显像 (hepatobiliary dynamic imaging),原理,利用某些显像剂能被肝多角细胞选择性摄取,并迅速分泌到毛细胆管,经肝胆管、胆囊和胆总管排泄至肠腔,而不被肠道粘膜所吸收的特点,来动态观察显像剂在肝、胆道、胆囊和肠腔内放射性摄取和排出情况,以了解它们的形态和功能。,方法,99mTc-EHIDA(2,6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 99mTc-PMT(吡哆-5-甲基色氨酸) 185370MBq(510mCi),图形分析,1.10min以内,肝影清晰。 2.15min左右肝管开始显影,若60min不显影,提示肝内梗阻。 3.30min以内总胆管、胆囊显影,4560min胆囊显影最清晰。 4.60min以内出现肠影。 若1hr内,胆系各部位显影明显延缓或不显影或未出现肠影,则认为属异常。,临床应用,1.急性胆囊炎:胆囊始终不显影(与胆囊管水肿、结石嵌顿引 起的梗阻有关),其他都正常。 2.慢性胆囊炎:多样化(延迟显影;显影大,浓缩功能差;不显影或部分显影) 3.黄疸的鉴别: 24hr肠内有放射性 不完全性 99mTc-EHIDA 显影:肝外梗阻 左右肝胆管(60min) 24hr肠内无放射性 完全性 不显影:肝内梗阻,临床应用,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先天性胆道闭锁 5.婴儿肝炎综合征:心、肾影持续存在,而肝、胆道显影极差。 6.帮助诊断胆道术后综合征:再梗阻(结石残余),胆汁返流,假性囊肿(结扎不好),胆漏。 7.十二指肠胃返流的诊断:口服牛奶增强胆汁分泌,若胃区出现放射性,则提示十二指肠胃返流。 8.诊断肝内结石:显影时相颠倒现象(早期缺损,晚期浓聚)。 9.异位胆囊的诊断。 10.确定肝内占位及发展情况。,肝血流血池显像 (hepatic artery perfusion and blood pool imaging),原理,肝脏是一个血量丰富的器官,占心输出量的1/4。正常肝血供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当静脉注入血池显像剂后,动脉相不显像,静脉相才显像,血池相显影(由于肝血池内聚集的放射性明显高于邻近组织而显影)。,方法,99mTc-RBC、99mTc-HAS,555740MBq(1520mCi), 2s/帧16帧 肝血流灌注相,5、10、20、30、60min 肝血池相。,正常图形,1. 肝血流灌注显像:以腹主动脉显影后8s内为动脉相,肝区几乎不显影,8s后逐渐显示,放射性基本均匀。 2. 肝血池相:显示心、脾、大血管影,肝内放射性分布均匀,其强度较心、脾为低。,异常图形及临床价值,常见的肝血池影像有三种异常类型:无填充、填充、过度填充。 动脉相 血池相 临床意义 - - 无血供,囊肿 + 恶性病变 + 血管瘤,肝内占位的鉴别,1.肝癌、肝转移癌:动脉相充盈,血池相填充。 2.血管瘤:血池相过度填充。 3.囊肿:动脉相、血池相不填充。 4.脓肿:轮圈征。,肝动脉灌注显像(hepatic artery perfusion imaging),正常肝动脉 血流灌注影像,肝动脉灌注显像显示肝癌肿块区 异常放射性灌注增高,肝血池显像 (hepatic blood pool imaging),正常肝血池 断层显像,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肝血管瘤99Tcm-RBC血池平面显像,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肝血管瘤99Tcm-RBC血池断层像,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肝胶体显像:定位 2.肝血流血池显像:(1)肝癌、肝转移癌:动脉相充盈,血池相填 充。 (2)血管瘤:血池相过度填充。 (3)囊肿:动脉相、血池相不填充。 (4)脓肿:轮圈征。 3.肝肿瘤阳性显像:阳性提示恶性,阴性提示良性。 4.甲胎蛋白(AFP)的动态观察:AFP动态测定呈持续上升,并超 过400500ng/ml。提示原发性肝癌 AFP动态测定浓度下降,提示良性病变 (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约有 1050%患者有一过性AFP增高,随病 情好转而下降)。,胃肠道出血显像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maging),原理,正常情况下,放射性显像剂进入体内后,腹部可见大血管及血管床丰富的器官显像,如肝、脾、肾等,而胃肠壁含血量较低,一般不显影。当肠壁出现破损出血时,则显像剂可随血液循环在出血部位不断渗出进入肠道,导致异常的放射性浓集影像,通过相机或SPECT显像可以判断出血的部位和范围。,方法,1. 显像剂 (1)99mTc-RBC:在血液循环中存留时间较长,可持续24hr 以上,进行多次显像,有利于探查消化道急性和间歇性出血。 (2)99mTc-硫胶体或植酸钠:单核巨噬细胞不断清除胶体,腹部的血本底明显降低,图像清晰,减少假阳性。仅用于急性 活动性出血。,2. 显像方法,(1)99mTc-RBC:口服KClO4200mg封闭胃粘膜,30min 后静注PYP,15min后静注99mTcO4 370555MBq (1015mCi),立即行连续动态显像(5、10、15、 20、30、60min,2、4、6、8、24hr)。 (2)99mTc-SC或99mTc-Phytate:封闭胃粘膜后30min, 静注99mTc-SC或99mTc-Phytate296370MBq (810mCi),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再显像。,两种显像方法诊断胃肠出血的比较,99mTc-RBC 99mTc-SC 或99mTc-Phytate 1.24小时内可反复显像, 1.显像时间短,仅 适用于急性和间歇性出血 急性活动性出血 2.本底较高可能模糊 2.靶/非靶比值高, 较小的出血, 可显示小区域出血, 检出最小出血量 0.1 ml/min 0.20.4ml/min,正常图形,正常影像 99mTc-RBC影像: 见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左右髂动脉等腹部大血管影像,血管床丰富含血量多的器官肝、脾、肾显影,膀胱逐渐显影。腹部其它部位仅见放射性本底,胃肠壁血管床含血量较少,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不显影。 99mTc-硫胶体或植酸钠显像: 仅肝脾清晰显影,腹部放射性本底低,腹部大血管及肾不显影。,99mTc-RBC影像: 见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左右髂动脉等腹部大血管影像,血管床丰富含血量多的器官肝、脾、肾显影,膀胱逐渐显影。腹部其它部位仅见放射性本底,胃肠壁血管床含血量较少,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不显影。 99mTc-硫胶体或植酸钠显像: 仅肝脾清晰显影,腹部放射性本底低,腹部大血管及肾不显影。 全腹部无异常放射性浓聚区。,异常图形,胃肠出血的定位(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急性活动性出血99mTc-SC或99mTc-Phytate显像 间歇性出血99mTc-RBC显像,判定胃肠道出血三要点,除外正常显影脏器组织外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随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放射性分布范围扩大 放射性沿肠道蠕动方向延伸,其分布与肠道一致,临床应用,1.肠粘膜溃疡:连续性或间歇性肠出血。如空回 肠的克隆氏病诊断准确率70%80%。 2.胃肠道肿瘤:恶性肿瘤及血管瘤表面极易出血。 3.血管破裂:血管畸形、手术创伤、肠内异物割伤。 4.应激性肠粘膜溃疡:精神刺激或手术及外伤打击后。 5.腹部钝器伤或摔伤:脏器破裂。 6.内窥镜的补充手段。 7.胆道出血。,慢性肠道出血, 99Tcm-RBC 显像:右上腹部显示出血的 肠道影。,慢性肠道出血,99mTc-RBC显像:左上腹出血灶,术后证实结肠类癌。,异位胃粘膜显像 (ectopic gastric mucosa),原理,异位胃粘膜与正常胃粘膜一样对99mTcO4 具有摄取和分泌的作用,在局部可出现放射性浓集现象。最常见的异位胃粘膜好发于胃以外消化道,包括美克尔憩室、Barrett食管及肠重复畸形。,方法,禁食412小时,静注99mTcO4 370555MBq(1015mCi),5、10、30、60、120min显像。,正常图形,正常情况下仅胃显影,食管不显影,20min左右胃显影,持续4060min,40min后可见胃内放射性进入十二指肠。,异常图形及临床应用,除胃区有放射性外,腹部可见一个固定位置的放射性增高区。 1.Meckels憩室:胃粘膜在小肠的异位,多发生于回肠。诊断率7585%,存在假阳性(肠套叠、阑尾炎、小肠梗阻、节段性回肠炎、溃疡、血管瘤),假阴性(憩室内炎症、梗阻及异位胃粘膜细胞数量减少或坏死),并发症主要是消化道出血(憩室内胃壁细胞分泌酸性胃液造成肠道消化性溃疡)。 2. Barrett食道:胃粘膜在食道下段的异位。检查前10min肌注betazol(氨乙吡唑)促使胃液的分泌,提高阳性率。 3. 肠重复畸形:形态、部位多变,病灶较憩室为大。典型表现为浓聚灶呈肠襻状。,异位胃黏膜 (ectopic gastric mucosa),99TcmO4 胃肠道显像:Meckels憩室 所致的 出血。,食道通过显像 (esophageal transit imaing),原理,受检者吞食含有放射性显像剂的食物后,放射性显像剂随着食道的蠕动通过食道进入胃。 利用放射性核素的示踪特点,用照相机连续采集此过程,即可获得食团通过食道时的影像变化和相应参数,如食道通过时间等。 评价食道的运动功能。,方法 放射性药物:99mTc-硫胶体或99mTc DTPA 剂量11.1 MBq(300Ci) 使用水溶液较普通 病人隔夜禁食 于环状软骨处放置一放射性标志 病人练习吞咽动作后“弹丸”式吞咽99mTc-硫胶体并每30 s干吞咽一次,共4次 吞咽的同时启动照相机记录连续的动态影像并获得时间放射性曲线。,正常影像及结果判断,自咽部起,可见一条垂直向下的食管影像,动态电影可清晰显示食团通过全食管的过程。资料分析和定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勾画出全食管及分段食管(分为上、中、下段),经处理得到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定量分析其食道内残留率或食道通过时间。 食道通过时间( TETT )是指从放射性弹丸初次进入食道至90%放射性被清除的时间。 正常值小于15秒。,正常影像,清晰显示口、咽、整个食管图像。 食管通过总时间(TETT):5.177.79s 食管分段通过时间(RTT):上段2.753.99s,中段4.124.80s,下段4.905.98s。 5min食管通过百分率为96.697.8%。 Emax Et Gt= 100% Emax Gt为t时间食管通过百分率(清除率) Emax食管最大放射性计数 Et表示在t时间的食管内计数,异常影像及临床价值,贲门失弛缓症:食管通过时间明显延长,通过百分率明显降低。 弥漫性食管痉挛:放射性不仅滞留于食管内,通过曲线呈高波幅的痉挛曲线。 食管癌:食管癌所在节段通过时间明显延长而其它节段可正常。,食管通过显像(esophageal transit imaing),贲门失弛症食管通过显像 : 1分钟(30分)影像显示 食管内显像剂明显滞留。,胃-食管返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原理,利用口服含有显像剂饮料在胃内存留期间,在上腹部给不同压力,来观察食管下段有无放射性出现,及其与压力变化的关系来判断有无胃内容物向食道返流。,方法,99mTc-SC 3774MBq(12mCi)加入0.1N HCl 150ml,并与150ml酸性饮料混匀。空腹412小时,3min内饮完300ml饮料,15min后显像。ROI计算不同压力的返流指数。 En Eb GERI= 100% Go Go为0压力时全胃内放射性计数。En为不同压力时,食管内放射性计数。Eb为不同压力时,食管周围本底数。,正常图形,正常人放射性全部存留在胃内,食管部位无放射性,GERI 4%。,异常图形及临床价值,食管下段出现放射性。按返流性质可分为自发返流及诱发返流两种。 自发返流:腹部压力为0时,食管下段即出现放射性,或病人从立位到卧位,食管下段即出现放射性为自发返流。 诱发返流:腹部压力为0时,食管下段无放射性出现,当压力增加时,食管下段放射性随压力增加而增多。,异常图形及临床价值,1.返流性食道炎症:GERI 4%。 2.胃大部切除术后观察:易发生胃-食管返流。 3.小儿吸入性肺炎:胃-食管返流。 4.肺部慢性炎症原因:胃-食管返流物的误入常是肺部慢性炎症原因,可在临睡前口服上述99mTc-SC的酸性饮料,翌日胸部显像,见异常放射性浓集,既可证实。,胃食管反流显像显示: 食管下段胃食管反流。,十二指肠胃返流 (duodenogastric reflex imaging ),原理,肝胆显像剂静脉注射后能迅速地被肝多角细胞摄取并很快经胆道系统排至十二指肠。正常时由于幽门括约肌的控制,已排入肠道的显像剂不会进入胃内。如有十二指肠胃返流,显像剂将随十二指肠内容物一起返流入胃内。,方法,99mTc-EHIDA 111185MBq(35mCi),空腹412小时,ROI计算十二指肠胃返流指数。 胃内最高放射性计数率 EGRI= 100% 全视野最高放射性计数率,正常图形,正常人见十二指肠显影清楚,检查期中胃区无放射性聚集。,异常图形及临床价值,返流(弱阳性):EGRI 10%,胃区有大等量放射性滞留,且持续60min以上无明显减低。 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切除术后、返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等可出现十二指肠胃返流。,胃排空时间测定 (gastric emptying study),原理,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混匀于标准食物内,口服后用照相机在胃区作连续照相,不仅可获得动态的胃形态影像,同时可计算出胃排空时间。所采用的放射性药物化学性能稳定,口服后不被胃肠道粘膜吸收。,方法,1.固体食物的GET:99mTc-SC面包-鸡蛋三明治、99mTc-SC麦片粥、99mTc-P-TETA(三乙稀四胺树脂)麦片粥。 2.液体食物的GET:150ml普通饮水中加入99mTc-SC或99mTc-DTPA。 3.双核素液固体混合物的GET:99mTc-SC标记固体食物,111In-DTPA标记液体食物。,正常图形,单核素固体食物半排空时间为75.6108.4min。 单核素液体食物半排空时间为915min。 双核素固、液体排空时间,固体食物半排空时间(有液体食物存在条件下)为60110min;液体食物半排空时间(有固体食物存在条件下)为3045min。,正常人胃排空时间与下列因素有关,1.性别 绝经期女性慢于男性。 2.时间 下午慢于上午。 3.体位 卧位慢于坐位。 4.身体状况 运动后加快。,异常图形及临床价值,胃排空加快见于甲亢、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分切除;胃排空延缓见于甲减、胃溃疡、胃癌。,胃排空功能测定(gastric emptying study),正常胃排空显像,糖尿病胃排空时间延长,小肠通过时间 (small intestinal transit time study ),用放射性核素测定食物从十二指肠到盲肠通过时间。是从结肠填充时间减去胃排空时间。 小肠通过时间正常参考值为4.20.5h。 小肠通过时间加快见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小肠通过时间延长见于小肠假性梗阻。,14C-尿素呼气试验 (14C-UBT),14/13C呼气试验: 对胃部幽门螺杆菌(HP)定量检测 水解 NH3 14C-尿素 (Hp)尿素酶 14CO2 肺,原理,幽门螺杆菌(HP)能产生具有高度活性的尿素酶,而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和CO2,没有被水解的尿素吸收后以原型从尿液排出,而水解产生的CO2进入血液,由肺排出体外。当口服一定量的14C-尿素后,如果胃内有HP感染,示踪尿素被HP所产生的尿素酶分解,14CO2通过呼气而排出。采集呼出的气体经仪器定量测出其中的14CO2含量,以此可判断胃内有无HP感染。,方法,空腹口服14C-尿素制剂27.75KBq(0.75uCi),静坐1520min后采集呼出气体标本。 判断标准:餐后呼气计数/空腹本底计数比值大于35倍为阳性,提示HP感染。,临床应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疗效观察、随访HP感染有无复发。 14C-尿素呼气试验主要用于HP感染的诊断,敏感性90%97%,特异性89%100%。 多数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有关,如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以上的胃溃疡存在HP感染。其它如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与HP感染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一些非消化道疾病也与HP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肠道蛋白丢失 (Protein Losing),肠道淋巴管扩张,克隆氏病(Crohns病),巨大肥厚性胃炎(Menetrier氏病),淀粉样变和肠瘘等消化道和非消化道的疾病常常伴随着肠道蛋白的丢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临床问题低蛋白血症。 用51Cr标记的白蛋白作肠道蛋白丢失测定,需要每日收集并计量粪便至48 72 h。 99mTc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是第一个用于定量肠道蛋白丢失的放射性核素显像剂。 存在肠道蛋白丢失时,静脉注射以后30 min动态影像即可发现肠道聚集放射性,并继续增强至24 h。 也可使用111In标记的输铁蛋白,静脉注射以后与血清蛋白结合,腹部显像可显示蛋白漏出。,肿瘤显像 (tumor imaging),概述,PET、PET-CT 肿瘤早期诊断,放射性核素亲肿瘤显像的基本原理,放射性核素亲肿瘤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上。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血供、代谢、生化及病理生理等改变使某些放射性核素及核素标记物在这些部位的摄取、分布、滞留和排泄产生差异。通过核医学显像仪器成像可以分辨以上的差异,从而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提供有用的信息。 核素肿瘤显像不仅提供了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资料,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肿瘤组织本身及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变化资料,反映了血流量和代谢变化。,分 类,肿瘤阴性显像 利用显像剂能选择性聚集于体内特定脏器和组织实质细胞 肿瘤组织细胞丧失或降低了正常脏器组织细胞的功能 不能摄取或很少摄取显像剂 显像图于肿瘤部位显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也称“冷区”。 肿瘤阳性显像 利用显像剂能被肿瘤细胞摄取和聚集 而正常组织细胞摄取很少或不摄取显像剂 显像图上肿瘤部位呈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区,也称“热区“ 而正常组织不显影或显影很淡。,常用的肿瘤显像方法,非特异性亲肿瘤显像: 67Ga、9mTc-MIBI 201Tl、99mTc-PMT 99mTc()-DMSA 99mTc-PPM 特异性亲肿瘤显像:肿瘤免疫显像 肿瘤受体显像 肿瘤基因显像 肿瘤正电子显像:肿瘤代谢显像,非特异亲肿瘤显像,67Ga肿瘤显像,原理,67Ga被肿瘤浓聚的机制不明,对肿瘤的定位机制有以下几 种解释: (1)与大分子物质结合:离子态的67Ga进入恶性肿瘤细胞后结合 到大分子上。 (2)二价阳离子置换:在肿瘤组织中存在着Ca2+和Mg2+等离子,当 67Ga在肿瘤部位积聚 达到一定水平时,Ca2+ 和Mg2+被放射性的Ga3+置换。 (3)与乳铁蛋白结合:67Ga与乳铁蛋白结合。 (4)与转铁蛋白的受体结合:血液中的转铁蛋白先与67Ga结合并把 67Ga-转铁蛋白带到肿瘤内,然而67Ga- 转铁蛋白与肿瘤细胞的转铁蛋白受体结 合。 67Ga在肿瘤细胞内聚集多少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肿瘤的血供和分化程度; (2)肿瘤细胞的通透性和肿瘤组织中的PH值; (3)人体铁代谢:如血浆中铁含量高,供67Ga运输的转铁蛋白减 少,使67Ga进入到肿瘤的量减少。,67Ga显像方法,T1/2为78.1小时。 病人准备:停用铁剂一周,腹部检查前应清洁肠道。 67Ga-枸橼酸 111370MBq(310mCi),静脉注射,48hr和72hr进行平面或断层显像。 通常先做全身显像,如有异常浓聚区再对该部位进行断层显像。,正常图形,67Ga正常分布在肝脏、脾脏、骨和骨髓、唾液腺、泪腺、鼻粘膜、外生殖器、女性的乳房。,异常影像,病灶部位出现放射性异常浓聚 病灶部位放射性浓聚程度分级: 级为阴性等于或低于周围正常组织或无 放射性。 级为阳性高于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性浓 聚程度中等。 级为强阳性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性浓 聚程度高。,临床应用,上世纪60年代末,淋巴瘤 各种肿瘤 非特异性,炎症 67Ga检测肿瘤的敏感性与肿瘤的组织学特性有关,也决定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 肿瘤小于2cm很难检测出 肿瘤大于5cm,中心坏死,阳性率下降 周围型肺癌较中央型肺癌易于检测,临床应用,(1)恶性淋巴瘤:67Ga显像用于淋巴瘤患者分期的优点是非侵入性检查,可进行全身检查;断层显像可明显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病(NHL)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和89%,特异性均为100%。 67Ga的浓聚程度可反应肿瘤的活力,所以67Ga显像可用于评价疗效,检测复发。,(2)肺癌:诊断阳性率约80%93%。阳性率鳞癌最高(95.2%),其次未分化癌(83.3%)和腺癌(77.9%) 。X线胸片或CT所示肿块明显摄取放射性,可提示为肺癌,阳性率约85%。需与感染性炎症、肺结节病、尘肺相鉴别。X线胸片或CT所示肿大的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摄取放射性,则提示为转移灶。淋巴结转移67Ga阳性可预测生存率,没有转移的肺癌5年存活率达50%,而发现肺门纵隔受累时,5年存活率低于10%。,(3)肝癌:肝细胞癌阳性率约90%,胆管细胞性和转移性肝癌 阳性率较低,假阳性见于大多数腺瘤和近100%的肝脓疡。假阴性见于肝硬化基础上的弥散性癌变。 (4)黑色素瘤:对肿瘤部位检测敏感性82%,特异性99% ; 67Ga显像诊断黑色素瘤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0%,特异性75% 。其结果与病变的大小和深度有关,转移瘤直径小于2cm者,敏感性仅17%;但位于皮下的肿瘤其敏感性可比较高,即使肿瘤大小仅为1cm也可检测出。 67Ga显像对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随访观察,特别是复发的监测有重要价值。 (5)骨骼病变:多发性骨髓瘤阳性率52%56%,但可用于除外骨转移性病变和了解预后。病灶阳性率和摄取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6)其它肿瘤:妇女双乳明显异常浓聚放射性时应怀疑垂体瘤存在。 (7)炎症:对原因不明发热,注射46hr后即可定位炎性病灶。,肝细胞癌患者99mTc-硫胶体与67Ga显像,图像A为99mTc-硫胶体显像,可见肝内放射性缺损区,图像B可见67Ga填充。,201Tl肿瘤显像与99mTc-MIBI肿瘤显像,原理,201Tl的生物特性类似钾离子,在肿瘤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主动转运下进入细胞。亲脂性的99mTc-MIBI通过肿瘤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中,90%与线粒体相结合。肿瘤组织生长快,局部血供丰富也是促使肿瘤部位201Tl、99mTc-MIBI浓集增加的重要因素。,显像方法,201Tl 111185MBq(35mCi),99mTc-MIBI 740925 MBq(2025mCi)。 早期像1020min,延迟像23h。 半定量处理: 延迟摄取比值(T/N)早期摄取比值(T/N) RI= 100% 早期摄取比值(T/N) RI为肿瘤滞留指数,T/N为肿瘤(T)与正常部位(N)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乳腺显像 采用乳腺显像专用装置,病人俯卧位,使乳房自然下垂,采集左、右侧位图像;取仰卧位采集前位,采集视野应包括乳腺和腋窝。,图形分析,肿瘤病灶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健侧部位者为阳性,少许或无放射性分布者为阴性,T/N大于1.3以上,考虑恶性病变,低于1.3者多为良性,RI呈正值者多符合恶性肿瘤。反之,在早晚期显像均为阴性,或早期显像有放射性浓聚,而延迟显像时减少或消失,T/N小于1.3则符合良性病变。,临床应用,(1)乳腺癌 (2)肺癌 (3)脑肿瘤 (4)甲状腺肿瘤 (5)其他,乳腺癌,201Tl乳腺癌的灵敏度达97%,特异性达88%。纤维病变不吸收201Tl。 99mTc-MIBI乳腺癌的灵敏度达8395%,特异性为8398%。 99mTc-MIBI不仅对乳腺癌有定性诊断价值,对评价内乳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术后残留复发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病人的预后评估也有意义。 一般小的乳腺导管癌、乳腺硬癌或癌组织中有 出血、坏死或纤维化者呈假阴性,部分纤维腺 瘤有假阳性。,肺癌,201Tl和99mTc-MIBI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696%,特异性为7590%。 201Tl和99mTc-MIBI评价疗效。RI值从正值下降为负值,疗效好;RI值不变或升高,疗效差。,脑肿瘤,201Tl脑瘤的灵敏度为67%,特异性为91%,恶性程度越高,201Tl摄取越多。 201Tl 能准确判断肿瘤的存活力。放疗有效者肿瘤摄取或不显影,若仍有部分显影表示有残留。 99mTc-MIBI 同样可反映脑瘤的活力,且病灶显示优于201Tl。,甲状腺肿瘤,201Tl和99mTc-MIBI能显示囊肿以外的各种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因此无特异性,但同时伴有甲状腺外异常摄取者,可考虑恶性伴转移。 术后甲状腺区域肿块摄取放射性而99mTcO4显像为“冷”结节者可考虑为复发,如也有摄取则多为术后增生。 99mTcO4显像中的“热” 结节,201Tl或99mTc-MIBI可替代TSH兴奋试验,显示出正常组织,可除外先天性异常,明确功能自主性腺瘤。 201Tl和99mTc-MIBI可显示胸骨后甲状腺。,其他,甲状旁腺肿瘤:首选201Tl,使用201Tl与99mTc双核素显像;其次 99mTc-MIBI- 99mTc双核素显像;99mTc-MIBI双时相显影法。 99mTcO4-只被甲状腺组织摄取,不被甲状旁腺摄取。 201Tl和99mTc-MIBI既可被甲状腺组织摄取,也可被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摄取,但其从甲状腺清除的速率要快于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 201Tl对子宫体腺癌、恶性肿瘤骨转移也有诊断意义。,99mTc(V)-DMSA 肿瘤显像,原理,在酸性环境下: 99mTc()-DMSA肾皮质显像剂 99mTc-DMSA (二巯基丁二酸钠) 在碱性环境下: 99mTc()-DMSA肿瘤显像剂 99mTcO(DMSA)2在血浆内可稳定存在, 它到达肿瘤细胞后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磷酸根(PO43-)样的锝酸根(TcO3-)参与细胞磷酸代谢。,方法,99mTc()-DMSA 740925MBq(2025mCi), 2hr局部+全身,若阳性加做24hr局部。,图形分析,正常图形:脑实质、腮腺、甲状腺、胃区无放射性摄取。鼻咽部、乳腺、胸部(心)、四肢大关节、肾脏有放射性。 异常图形:见肿瘤或全身其它部位(包括骨骼,女性乳腺除外)放射性分布高于邻近或对侧相应区域者。,临床应用,(1)甲状腺髓样癌(MTC):灵敏度大于80%,特异性100%。甲状腺肿块或伴有颈淋巴结肿大者,99mTc(V)-DMSA显像见相应区域有高度局灶性放射性摄取,或利用计算机ROI技术获得T/NT比值大于2者,可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如同时伴有血降钙素明显升高、脸色潮红、大便次数增多可确诊该诊断;放射性较高但局部红肿、肤温增高,诊断应慎重;放性略高于周围本底、或伴有内部小灶性增强,在病员未作任何治疗情况下,可除外MTC,考虑其它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未分化癌、淋巴瘤;放疗及手术后的 MTC 病灶摄取减退,首次诊断应结合血降钙素;分化性甲状腺癌未见放射性摄取。,(2)软组织肿瘤:对原发性软组织肉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0100%,特异性7178%。 (3)其它:头颈部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灵敏度83%,特异性75%。头颈部原发性转移性肿瘤灵敏度92%,特异性100%。肝癌灵敏度88.8%,特异性91.07%,由于99mTc(V)-DMSA在肝组织分布少,这是较67Ga、201Tl最优势之处。,99mTc-PPM肿瘤显像,原理,培谱利欧霉素(PPM)是博来霉素的衍生物,国内称平阳霉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进入体内后,这样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并与DNA结合,其作用模式为抑制DNA的合成和切断DNA链。99mTc-PPM是一种良好的亲肿瘤显像剂,通过SPECT显像,可获得肿瘤的定性定位信息。,方法,99mTc-PPM 7401110MBq(2030mCi), 早期显像1020min,延迟显像23hr。 延迟摄取比值(T/N)早期摄取比值(T/N) RI= 100% 早期摄取比值(T/N),图形分析,正常图形:颈、肩和胸部轮廓影清晰,正常双肺显影但放射性分布低于纵隔、心脏和大血管。右下方可见肝脏浓影,双肾及膀胱内放射性分布甚高。 异常图形:双肺出现团块状或不规则异常放射性浓集影,其部位和X线或胸部CT所见一致。,定量诊断标准(RI值xs):,(1)肺内肿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良性 灶-17.85.9,恶性灶12.08.5。 (2)病情监测。稳定-6.18.5,进展 12.75.2。 (3)疗效评价。有效-5.05.0,无效 4.42.1。,临床应用,(1)99mTc-PPM肿瘤显像主要用于诊断肺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摄取99mTc-PPM较高,小细胞型肺癌浓聚较差,多数肺转移癌不显影。 (2)99mTc-PPM在肿瘤的浓聚量反映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手术、放疗和化疗时,肿瘤部位的99mTc-PPM浓聚量减少,RI 0;无效、手术不彻底或复发时,肿瘤部位的99mTc-PPM浓聚量不变或增高。 (3)可对纵隔淋巴结及其其他淋巴结转移定位,评价其代谢活性,对分期有参考价值。 (4)对乳腺癌及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价值。,99mTc-PMT显像,原理,分化好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肝腺瘤细胞,近似正常肝细胞,可摄取99mTc-PMT(99mTc-吡哆醛-5-甲基色氨酸)。静脉注射99mTc-PMT后25小时显像,正常肝细胞内的99mTc-PMT已排除,肝癌及肝腺瘤 组织中的99mTc-PMT因滞留在病变处而呈 现异常浓聚区。,方法,99mTc-PMT 185370MBq (510mCi) 早期显像510min 延迟显像25hr AV、RLV、PV,临床应用,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显像肿瘤区为稀疏缺损区,延迟显像为浓聚区。 99mTc-PMT聚集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99mTc-PM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阳性率为57%63%,对原发性肝癌转移灶的检出率近100%。 99mTc-PMT在转移性肝癌和胆管细胞癌中无聚集,故可鉴别肝内恶性病变为原发还是转移所致。 99mTc-PMT在肝腺瘤中聚集较多,应注意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相鉴别。,特异性亲肿瘤显像,放射免疫显像,原理,肿瘤放免显像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肿瘤的抗体作为阳性显像剂的一种肿瘤探测技术。其原理是,标记的单抗经一定途径引入人体内后可定向地与肿瘤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经一段时间后,肿瘤部位放射性聚集至一定浓度,用SPECT进行平面或断层显像即可显示肿瘤及其转移灶的大小、部位和范围。 单克隆抗体(McAb):用杂交瘤技术所产生的小鼠淋巴细胞,只对一种抗原决定簇引起免疫反应,它所产生的抗体叫单克隆抗体。,方法,99mTc-McAb 7401110MBq(2030mCi)624hr 平面、断层 111In-McAb 74185MBq(25mCi) 7296hr 平面、断层 给药途径:静脉、体腔内、动脉插管、皮下及内腔镜粘膜下局部给药。 131I或123I-McAb,于检查前一天开始口服卢戈氏液,510滴Tid,连续7天,注射前用抗体作皮肤过敏试验。,唾液腺显像(salivary gland imaging),正常唾液腺动态像 a60s/F动态像 b双腮腺动态放射性曲线,服酸剂后下降, 口内放射性曲线上升,a,b,口干综合征 a. 动态像唾液腺显影不清 b. 酸性刺激后腮腺动态曲线无变化,a,b,Warthins瘤 a. 动态像左侧腮腺内肿瘤显示放射性浓集 b. 酸性刺激后左腮腺动态曲线与右侧变化相同,但曲线明显高于对侧,a,b,胰腺显像,原理与方法,胰腺分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部分,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关。外分泌细胞分泌消化液(主要成分无机盐和消化酶),胰腺在合成消化酶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氨基酸,蛋氨酸便是其中的一种。静注75Se(硒)-蛋氨酸后,胰腺可将其摄取,用于合成消化酶。 75Se-蛋氨酸9.2511.1MBq(0.250.30mCi)。,正常图形,正常胰腺位于肝影下缘稍偏左,上界与肝影下界紧邻,常难区分。 正常胰腺形态多变,常见的为乙状结肠型。(水平形、手枪形、马蹄形、S形等) 大小:长15cm,宽25cm 放射性分布:头体尾 因消化液在不断分泌,故需动态观察。,异常图形及临床评价,1.胰腺不显影:(1)严重胰腺炎(出血坏死 型) (2)胰头部肿瘤梗阻引起自 身消化性胰腺炎(胰腺癌) 2.出现网眼样改变:慢性胰腺炎或代谢性 (糖尿病) 3.固定性缺损 占位:胰腺癌、假性囊肿,肿瘤组套(消化) AFP、CEA、Ca199、 Ca125、Ca153、Ca724,癌胚抗原 CEA,最初CEA被认为是结肠直肠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后来发现,在由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的其它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肿瘤和一些非肿瘤性疾病也会呈阳性反应,因此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参考值5.0 ng/ml 临床意义: (1)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 癌、乳癌、胆道癌、卵巢癌、甲状腺癌、食道癌、肝细胞癌、子 宫癌、卵巢肿瘤、尿路系统癌等; (2)肝硬化、慢性肝炎、肺部疾病、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 闭塞性黄疸、抽烟过多CE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3) CEA连续随访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一般 情况下,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手术 切除后6周,可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 (4)肾功能异常时也可轻度上升。,甲型胎儿蛋白 AFP,1956年由人类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