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天才少年陈文鼎的遗书想到的 之为 2013年6月4日 在很多人都想极力探讨文鼎这孩子死亡的原因时, 我在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这是一个天才之死,虽然我于他生前我毫无所知,但从这封遗书中看,确信这是一个天才之死。天才的夭折是必然,因为缺少他们生长的土壤。遗书中,孩子的思维和语言相当冷静和清晰,在里面也流露出傲然的自信,对人生有着近乎完美的理想。但完美的容易破损。每一只鸡蛋内部都隐藏着新的生命,外形近乎完美,可是经不起外力的碰撞。孩子敏感,父母苛刻,老师严教,高考择优,一切都没有错,但仿佛都与孩子的死有关。下面我结合网络里陈文鼎的遗书和他妈妈的一封公开信具体谈谈我的看法。(/thread-495461-1-1.html) 先说说文鼎父母的公开信,虽然你爱子心切,但是在你们的心中还是暴露了你们的某些缺点。至少我是这样看。本来不应该在二老的伤口上撒盐,不过我也不是在为夷陵中学开脱。你们二者,在我知道这件事情以前,对你们都是一无所知。我只是想探讨文鼎这个有天才思想的孩子死去的原因。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样一位天才孩子的夭折。我想只有理解了一切,才能包容一切,包括残酷的死亡。如果文鼎的父母能够看到我这篇博客,也许你们会冷静的思考自己孩子的事情,也许能够适当的减轻你们内心的痛楚。“宝贝,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没有保护好你!妈妈给了你生命却不能让你快乐,妈妈对你要求太高却没有为你解决问题。”孩子的母亲如是说。一个17岁的孩子,应该不会这么脆弱了,应该可以独立面对人生的风雨了,而妈妈还在想竭尽全力的“包裹”他,“保护”他。孩子出事了,才意识到自己“给了孩子生命没给孩子快乐”“要求太高却没有解决问题”。从这些语言可以隐约看出,做父母的,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法上,是不是太严了。“2013年6月1日,我们永远失去了我们的儿子陈文鼎,81岁的奶奶、80岁的外公、70岁的外婆永远失去了孙子。上午11:58,他在QQ空间留下一篇遗书后,从9楼的家里跳下。他1996年10月出生,还差三个月满17岁。他是夷陵中学1214班的学生,2012年9月考入夷陵中学,最近一次月考成绩班级排名第三、年级排名十二。”孩子的母亲如是说。母亲提到了孩子奶奶、外公、外婆的高寿,后面提到自己孩子的“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啊,人间痛事。不过我要说老人的高寿不是源于幸福,而是源于苦难。一个花季的孩子突然一下横死,这毫不疑问是悲剧。既然是悲剧,就一定有悲剧生长的土壤。如果要说原因,至少“安乐”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我要问,这么多孩子都“生”于安乐,为什么没有“横死”于安乐呢?我想我们每个做父母可以多多反观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把责任全都推到外物上面。“他是夷陵中学1214班的学生,2012年9月考入夷陵中学,最近一次月考成绩班级排名第三、年级排名 十二。”孩子的母亲如是说。我读到这儿,觉得有些悲哀。孩子都失去了,还在不遗余力的颂扬自己的孩子成绩是如何如何的好。孩子仿佛是为成绩而生,其结果当然也因成绩而死。如此说来,“成绩”成了罪魁祸害。但是我不禁要问一下,这么多孩子、老师、家长都在汲汲于成绩,为什么是陈文鼎“牺牲”在了成绩上呢?到底是“成绩”逼死了文鼎,还是父母严格的要求致使他无立锥之地呢?每个做父母的,都从自己的言行和要求上反省反省自我?说实在话,文鼎妈妈的这封信里面,我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哦,少了点为人母亲那种触动灵魂的真情实感,也许是对彭老师和学校太愤怒了吧,以至于那种人类最为本能的痛感就被削弱了。是不是文鼎的父母都是学理科的,在任何事情面前都很理性和坚持原则了? 以下的内容侧重分析文鼎这个有天才思想的孩子的遗书。“彭老师,我要直呼你的名字,希望你能原谅我。彭CY, 如果真有除我以外的谁该为这一切承担责任的话,不用说,那会是你。也许只是因为你的失策,我从一开始就在旁边观看你不想让我看到的一切。作为一个老师,真想不到你会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你的傲慢,愚蠢,是这一切的导火索。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所以请你好好想想。你在两个学生心里种下了恶的种子,其中一个你似乎根本不在乎,这就是你作为老师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我曾想要让你亲口尝到这结下的恶果,现在我等不到那一天了,你现在就会尝到未成熟的果实。”陈文鼎如是说。文鼎这孩子用到了“种下了恶的种子”“结下的恶果”两个短语,说明他很善于探讨事物的因果关联,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很强的预测性。种下恶的种子,就结恶果;种下善的种子,就结善果。种子在心田上是可以发芽,成长的。所以人生在世,要多种善种,就会多收获善果。孩子说彭老师种下了恶果,结果让老师尝到了恶果的苦头。文鼎在此处恐怕还有一层意思没直说吧,毕竟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还是身上种下了善果的同时,是不是也植下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恶的种子呢?孩子说彭老师只是导火索,而产生真正悲剧的原因应该不是在彭老师哪儿?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 孩子直指自己的彭老师,认为彭老师是这个事件“渊薮”。确信不疑,这下彭老师“摊上事了,而且是摊上大事了”。无论我们的管理有多么的严厉,无论我们的规则有多么的严格,无论我们的成绩有多么优秀,无论我们的老师有多么的优秀,无论我们的学校有多么出名,但是在一个花季少年冷静的死亡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这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爱”的缺失。对于学校,一个陈文鼎撑不起多大一片天,不管他多么有才,但是对于一个家庭,对于父母,对健在的奶奶、外公、外婆,却是“整片天”。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为了遵循规则而变得近乎冷漠,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为了声誉而变得近乎残忍。孩子是无辜的,就像孩子自己说的“还有许多关心我的人们,对不起,我承担不了我本该承担的一切了”,“王YJ,陈JH,阮XS,你们也都知道我很多事情的,各位,对不起要让你们承受这些。还有许多我的朋友们,我不能一个一个说了,总之,对不起了。”“最后,章ZH,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我桌前这本约翰.史密斯的告白,我想送给你,你可以扔掉,但里面有些东西我要还给你。”你们看,孩子是懂得感恩的,孩子是懂礼貌的,孩子是知道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可是,可是,我们这么多成年人,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却还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并且还那么理直气壮。文鼎的死,是不是该警醒我们呢?“要向很多人道歉了。一个一个来吧。妈,对不起,我接受不了你为我做的任何事了。爸,对不起,我做不到你需要我做的任何事了。”孩子是那么的挂念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相反的对自己的父母只是说了两声“对不起”,对于疼爱自己奶奶、外公、外婆,只字未提。这说明什么,是孩子忘了说,是孩子不懂得礼数?我看不是。文鼎同学为什么对自己的同龄人恋恋不忘呢?甚至在那种时刻还在为直呼老师的名字而心生愧疚。并且还希望把约翰.史密斯的告白送给章ZH,还坚信的认为这书里有对对方有用的东西呢?章ZH,是文鼎要好的男生,还是问鼎心仪的女生?我不得而知,总的来说这位学生可能最理解他吧。但是他对同学和朋友说的话要比父母多得多,并且还提到了送东西。约翰.史密斯的告白这本书,我没听说过,我在文鼎这儿听说了,务必看看这本书。从这些文字里面,文鼎对每件事每个人都想得很周到,甚至处处为对方考虑。结果,对于自己的亲人提的很少很少,在这里恐怕文鼎也是为自己的亲人着想吧?一个处处能想到别人的人,应该是一个无私的人,应该是一个细心的人,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敏感的人,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好人,却被我们生活里面的重重套子桎梏得无法呼吸。这是孩子的悲剧,还是家庭和学校的悲剧?孩子只是对父母说,“妈,对不起,我接受不了你为我做的任何事了。爸,对不起,我做不到你需要我做的任何事了。”孩子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只是隐约感觉得到母亲对孩子管得太琐碎了。孩子的意思很明确,不想母亲这样为自己操心。这会让一个即将成年的的男孩无所适从,无地自容,无法拒绝。孩子的话正好非常准确的照应了母亲的语言“宝贝,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没有保护好你!”做妈妈的,怎么自己的孩子都这样无情的毅然决然的不是对亲人而是对朋友充满无限留念的走了,还执迷不悟呢?他是您的宝贝,但他更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是你的儿子,但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是你的骨肉,但他的心灵和思想是自由的。他不希望您那样细致入微的照顾他呀!他不希望永远生活在你们坚实的羽翼下啊?孩子都明白这点道理,你们为什么不知道呢?他不希望你为他做那么多事情,你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地“卑贱”的充当孩子的女仆呢?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谁希望自己的母亲充当自己的女仆呢?还有不得不提爸爸了。爸爸看到没有,您的孩子做不到你需要他做的任何事。我想问一下当爸爸的,你要孩子都做些什么呢?您对孩子又做了些什么呢?你儿子已经很优秀了,你还希望他做什么呢?其实,孩子并没有走极端,他觉得他做了该做的事,相反,是父母走向了极端,做了对孩子不该做的事。因为你的孩子走的很坦然,也很清醒。孩子,是清醒的死;而父母,却是糊涂的活。如果我有幸遇到这个孩子,也许他不会轻生,因为我懂他。 “我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米兰昆德拉)“对于入世者,生活是无穷尽的;对于出世者,生活是虚空。”(普鲁塔克)“从千万年之后往回看,我们的肉体存在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柯南.道尔)孩子的父母,或者说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或者说天下的众父母,你们都看看:这孩子是那样有思想,那样的超越世俗,是那样的高傲。“太高傲了,以至于不屑于死”。我想文鼎的父母一定是有知识有地位的人,因为从你们孩子的名字“文鼎”就看的出来。“文鼎”“文鼎”,“文王之鼎”也,其典故,其气度,异于常人也。您们孩子提到的这些人一定你们一定听说过吧,这些语言一定见过吧?不然您们的孩子怎么能想到,并且引用到?难道仅仅是在网络上复制过来的吗?我想他的思想里面一定有你们的影子。没有思想的种子,是不可能接触这些思想及和引用他们的话的。也许,如果您的孩子不受这些思想家的影响,不去看这些书,他是不会去轻生的。如果不接触这些人,他就不可能去想那么多,去思考得那么深入,就不会把这个社会或者人的肉体看得那么透,就不会有那么一个完美的理想世界。如果说找原因,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吧。而文鼎这孩子毕竟涉世未深,很多地方还不能透彻那些大师的言语。而在生活中很少有人理解他的内心和思想,也没有人倾听他思想的声音,所以他是那样的敏感,又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深刻,最后竟然那么从容的赴死。死亡是痛苦的,可是一旦窥破死亡的秘密,又不愿压抑的或者屈辱的活在这世上,那么他就会毅然决然的走向死亡。诗人海子,翻译家傅雷,文学家老舍都是这样,可是他们都是成人啊!不过,对于死亡之神,他微笑着迎接一切来者。“我想营造一个正义、自由、人人平等的世界,就像数千年来那些伟大的人们所追求的那样。”一个17岁的少年,竟然有着这样的畅想,而他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又是如此的有限。这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情怀是博大的,孩子的梦想是伟大的,孩子的想法也是纯真的。多数人认为,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少崇高信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易产生伟大梦想的时代。为什么这个孩子高蹈于世,俯视众生呢?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深受父母的影响,二是孩子生活在压抑和痛苦中的,并且是极端压抑和痛苦。对生的渴求是本能,更何况是一个花季少年呢?如果孩子的诉求和愿望能够得到适当的满足,或者说能够适当的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也许,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是孩子却没有碰到这样的老师和父母。物理里面讲究反作用,你给对方多大一个力,它会反回多大的力量。文鼎这孩子的死亡这是这个物理知识力与反作用力的完美诠释。家庭、老师、成绩给了他太大压力,他在痛苦中积蓄力量,等待反弹,结果反弹回去的不是柔软温和的可以缓冲的宽容与理解,而是冰冷坚硬的训斥,苛刻的要求。文鼎从“九天的高空”跌下,摔在了坚硬“水泥地”上,中间没有任何缓冲的“绳索”,这样的反作用力足以置他于死地。文鼎之志令人敬仰,他能在一个物质泛滥、欲望重重的太平时代超越众人,已经是非凡的了。一个敏感脆弱的孩子,一个冷静写遗书的孩子,冷静的选择死亡,不能没有理由,或者说不能没有“借口”。毫不疑问,这件事提到了彭老师,并且孩子直呼其名,那么彭老师必然会成为瞩目的焦点。不管彭老师是不是公认的严师、名师,这与身份无关,但与孩子的死有关。常言说:死者为大。麻烦是避免不了的。夷陵中学是名校,名师自然也如过江之鲫。学校的声誉要靠分数和成绩来巩固。学校和老师要忍让,冷静,但不能不能太软弱,甚至卑躬屈膝。看死者父母的架势,恨不得把彭老师马上“就地正法”,然后学校还公开在各大媒体跟她下跪,赔赏她家精神损失费几百万。学校得尽量摆平,不然对学校的声誉有不小的影响。并且是在高考之际,稳定是大事。死者的家属绝对要为死者说话,生者还得替自己孩子的高考加油。是死者为生者让路,还是生者为死者让路?这是一个问题。不过孩子终归是没了,这毫不疑问是悲剧。既然是悲剧,就一定有悲剧生长的土壤。他的死亡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曾有人说:要么精彩地活着,要么赶紧死。前者我做不到了,所以我选择了后者。”“我是想了很久才决定的,也写了这么调理清晰的遗书,所以我不想任何人自以为是地评价我是一时冲动。”“我想在我的墓碑上刻上:这是一个渴望英雄的孩子,可他的成熟与敏感让他无法进入这个世界。”“再见,不,是永别。2013.6.1陈文鼎绝笔”大家看文鼎的这些话,决不是彭老师个人的问题,甚至与彭老师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她火气太不好,撞到这件事情上了。我们是不是该为彭老师说话呢?甚至觉得她是一个无辜者呢?恐怕也说不过去。就像偌大一个夷陵中学,选择轻生的学生偏偏是1214班呢?而1214班为什么偏偏是文鼎同学呢?大家甚至从唯心的角度看为什么是“1214”呢?“1214”谐音是什么?文鼎为什么选择了6月1日?六一六一,留下一个遗憾,也留下了一个震撼。文鼎觉得快乐只属于童年,可以从中看到他现在是多么的不快乐,然而他内心对快乐的渴望却是无比强烈的。就像张国荣选择4月1日一样,是苟活的人愚蠢,还是轻生的人愚蠢?一切都是未知的。可是为什么文鼎偏偏直指彭老师呢?文鼎直接在遗书中用这句话“你的傲慢,愚蠢,是这一切的导火索”来说彭老师呢?对于部分老师,用这“傲慢”“愚蠢”这两个词来形容,也许真的不为过。因为他们只是要求孩子怎样怎样,甚至忘了自己服务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活泼自由的孩子。这么一个有思想的学生,这么一个敏感脆弱又善良的学生,不管怎样,他把矛头指向了彭老师。彭老师的学生,当然也是文鼎的同学站出来澄清事实:”他将我们寝室本来应该丢到垃圾房的垃圾,因为他懒的倒,丢进了生活老师的垃圾桶,还以为没被发现,却不知道被生活老师认出来了。连带着整个寝室上了黑榜。将垃圾丢给别人,这也是彭老师的错?家长的教育过程中就没有问题吗?”彭老师的学生给彭老师说话,我能理解,我们也不想彭老师受冤枉。这位学生也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也承认,从他的遗书中虽未直说家教的问题,但已经涉及到了。并且文鼎同学也只是说了“你的傲慢,愚蠢,是这一切的导火索”,其实文鼎也没有把一切问题都推到彭老师身上。她只是一不小心点着了“导火索”,如果后面没有“炸药包”或者”“定时炸弹”,孩子怎么会死呢?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丢错垃圾,班级背黑锅这点芝麻小事,怎么能跟死亡相比并论呢?所以孩子的看法就是孩子的看法。大多数认同严格的老师或者名师,认为这样的老师就是好,甚至我还大胆的猜想,文鼎自己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这样一个严师。常言说得好“严师出高徒”。但这并不是真理,只是有一定道理。甚至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我们的希望儿女成为人中龙凤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再说得不好听一点,好多严师都是以压制学生的个性来达到自己目的的,然后还冠之以“为学生好”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家长们还欣然接受。从本质上讲,如果不是为了功利,没有人愿意臣服于任何人,没有父母愿意自己孩子被别人指责,打骂。我在这里对彭老师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只是探讨文鼎这孩子的死因的一个方面。自由和个性才是人的本性,可是在“严”字的笼罩下,学生的自由、个性、思想都得被压抑。这些处在花季、雨季的男孩、女孩,为了考学,一点小话不敢讲,一个违规的行为不能犯什么都得服从于老师,什么愤怒都不敢表达,什么歪点子都不敢想,一个个循规蹈矩,一个个老气横秋,一个个温顺听话,大家表现得这样,都是为了考学。这不是悲哀吗?我不怕没有思想的教师,但我怕没有思想的严师。老师没有思想,孩子会有自己的思想;严师没有思想,孩子都没了思想。没有思想的严师碰到有思想的学生,很可能就是一个悲剧。虽然成就了自己的大学梦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尊严和思想却不应该被功名和威势所绑架。在这个最浪漫,最好动,最想自主,最渴望自由,最想尝试,最有思想的年龄,却完全处在压抑之中,在学校有老师,在家里有父母,而学生生活的空间就这两个,这是孩子们想要的生活吗?这是幸福快乐的学校吗?我们要去抨击中国的教育制度吗?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有的人可以把死的制度用活,有些人会把活的人憋死。一切都是人为,不要去怨天尤人。老师是园丁,要注意剪枝,但最重要的却是要培育花木的根,不能本末倒置。培根就是养心,养心比成才重要。健康的心灵和无私的爱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成绩和名次绝对只是暂时的,我们做老师的绝对不要因为一时的名利而忘却了心灵的健康,也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不听话而伤害侮辱他们,因为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应该培养的是乐观、坚强、独立、有尊严、有思想的人。记住,学生是人,不是工具。有时候,老师在有些孩子面前掉一下面子,适当委屈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是不是老师什么事情都要搞赢呢?是不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任何话都要听呢?是不是学校的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违反呢?我看不是。如果我们作为成人,跟学生太较真,反而是老师没有包容心,缺乏涵养。毕竟他们还是些孩子。特别是孩子被老师冤枉了情况下,如果老师还要固执己见,结果是弄得自己没有趣味。虚妄的自尊有时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真正收学生爱戴的老师,是不要对学生大呼小叫,动手动脚的。即使这样把学生收拾下来了,我想在孩子心中种下的也是恶的种子。这是我们老师用现身的说法教育孩子解决不小来的就要用武力或者强制。相反,有时老师在学生面前适当让步,虽然当时受了点委屈,但是学生也知道自责。很多事不是那一会儿一过,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古人讲,吃亏是福。德国谚语讲,蜜蜂盗花,却使花更加茂盛。如果懂得合适的时候退让,未尝不是给学生教的一种处世方法。你的包容心反而会影响他,让对方反过来敬佩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也是,刚强者死,柔弱者生。智者已将天道玄机示人,但是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太要强,太要面子,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也许就是文鼎这孩子所说的“傲慢”“愚蠢”吧! “你的傲慢,愚蠢,是这一切的导火索。”文鼎在遗书中如是说。文鼎还在彭老师班上读书,所以他不感表达自己的愤怒,也不敢为自己的“投机”(他同学称之为懒)辩解,也不想把自己的委屈告诉父母,所以他选择了隐忍,选择了极端,但是在他选择离开这个老师,这个班级,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大胆的说出来了,直言不讳的表达出来了。这时他不在担心老师会把我怎样怎样了,父母会对我怎样怎样,同学会怎样怎样看我了。是死亡给了他勇气,是死亡给了他力量,是死亡让他实现了充分表达自我的权利和自由。“你在两个学生心里种下了恶的种子,其中一个你似乎根本不在乎,这就是你作为老师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我曾想要让你亲口尝到这结下的恶果,现在我等不到那一天了,你现在就会尝到未成熟的果实。”文鼎如是说。他在用极端的方式报复让他压抑的教师、家庭和社会。死亡反弹的力量是无比强大,它会中伤很多人,从而引起盲目自大的人们对自己和死亡的关注。陈文鼎生前也说,“如果我的死能对这里不合理的一切产生一点影响,那一定会是我最高兴的了。”文鼎如是说。文鼎活着时有崇高的生活理念;即便他死了,考虑仍然不是自己。文鼎的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儿子有这样超越世俗的思想感到高兴,我知道,死亡的痛苦笼罩你们心灵。你们的儿子对生死的看法远比你们透彻,也比绝大数人透彻。“要么精彩地活着,要么赶紧死。”看看这些惊人的言论。对有些人,活着不一定是幸事。你们的儿子长这么大,终于作了一会主,只是这次做主太决绝。“从千万年之后往回看,我们的肉体存在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柯南.道尔)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今天看千百年前的人,肉体真的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这句话,告诫我们活在这世上的人,精神是多么重要,思想是多么重要。前人遗留给后人的伟大的东西,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人火灾应急预案演练(3篇)
- 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精准突破水利水电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探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能源行业智能电网优化与智能电网设备选型研究报告
- 公共关系职业发展路径的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的项目管理实践试题及答案
- 涉及领域水利水电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竞争优势维持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带公式自动计算)
- 审计资料交接清单
- 劳动仲裁证据材料目录清单范本
- 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回顾性评估报告
- 《推销实务》课程标准
- 场区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轮胎检查微课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电子版遗产继承协议书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学课件
- 2023年USAPA美国匹克球协会官方规则翻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