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章肿瘤.ppt_第1页
课件:第章肿瘤.ppt_第2页
课件:第章肿瘤.ppt_第3页
课件:第章肿瘤.ppt_第4页
课件:第章肿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韦义萍,第六章 肿 瘤 tumor,neoplasm,第一节 概述,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恶性肿瘤是危害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死因第二位 恶性肿瘤的危害性还将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城市人口比例 、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 大肠癌、白血病及淋巴瘤、 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最为常见和危害性严重的肿瘤,(按死亡率排列),一、 肿瘤的概念,肿瘤(tumor,neoplasm)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因调控失常,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二、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一)肿瘤的一般形态,一、肿瘤的一般形态,肿瘤的一般形态,肿瘤的一般形态,(二)肿瘤的组织结构,第二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幼稚或原始细胞发育成为成熟细胞的过程。 异型性(atypia)是指肿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无论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肿瘤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异型性愈小,说明它和正常组织的相似程度高,差异程度小,即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 异型性愈大,说明它和正常组织的相似程度低,差异程度大,即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区别异型性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一、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肿瘤细胞异型,肿瘤细胞的 异常核分裂象,二、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细胞数量增多,排列紊乱、细胞层数增多、失去极性。 以恶性肿瘤特别明显。,脂肪瘤 脂肪肉瘤,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多数成熟程度高、分化好的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如果其生长速度突然加快,就要考虑发生恶性转变的可能。 成熟程度低、分化差的恶性肿瘤生长较快。,(一)肿瘤的生长速度,(二)肿瘤的生长方式,二、 肿瘤的扩散,指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瘤细胞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浸润,破坏邻近正常器官或组织,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direct spreading)。,(一)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子宫颈癌直接蔓廷至周围组织器官,子宫颈癌直接蔓廷至周围组织器官,(二)转移(metastasis),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血道转移,第四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1.分级(grade) 级为高分化,属低度恶性; 级为中分化,属中度恶性; 级为低分化,属高度恶性。,2.分期(stage),国际上通用TNM分期: T指肿瘤原发病灶,随着肿瘤的增大依次用T1T4来表示; N指局部淋巴结受累及,无淋巴结转移时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及程度和范围的扩大,依次用N1N3表示; M指血行转移,无血道转移者用M0表示,有血行转移者用M1或M2表示。,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局部压迫和阻塞 (二)继发性改变 (三)激素增多症状,一、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二、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破坏作用 (二)坏死、溃疡、出血、穿孔和感染 (三)顽固性疼痛 (四)发热 (五)恶病质 (六)异位内分泌综合症和副肿瘤综合症,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第七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一、 癌前病变,1.黏膜白斑 2.子宫颈糜烂 3.乳腺囊性增生症 4.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 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7.皮肤慢性溃疡 8.肝硬化,癌前病变,二、 非典型增生,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根据其异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围可分为轻、中、重三级。,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三、 原位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是指癌变在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达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者。,子宫颈原位癌,第八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一)良性肿瘤的命名 部位组织来源瘤,如: 纤维结缔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纤维瘤 腺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腺瘤 腺瘤呈乳头状生长并有囊腔形成乳头状囊腺瘤 肿瘤呈乳头状生长乳头状瘤,一、肿瘤的命名,1.癌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部位组织来源癌,如: 鳞状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 腺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腺癌,(二)恶性肿瘤的命名,2.肉瘤 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 部位组织来源肉瘤,如: 纤维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纤维肉瘤 横纹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横纹肌肉瘤 骨皮质来源的恶性肿瘤骨肉瘤,癌与肉瘤的区别,3.癌肉瘤(carcinosarcoma),如一个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的成分,则称为癌肉瘤,近年研究表明,真正的癌肉瘤罕见,多数为肉瘤样癌(sarcoid carcinoma)。 通常所谓的癌症(cancer)则泛指所有恶性肿瘤。,(三)特殊恶性肿瘤命名,1.来源于幼稚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 “+母细胞瘤”,如肾(髓、肝、神经、视网膜)母细胞瘤。 2.以“瘤”命名的恶性肿瘤 精原细胞瘤、骨髓瘤。 3.以人名、病名命名 白血病、尤文氏瘤、何杰金氏病。 4.有些恶性肿瘤成分复杂的、则在名称前加“恶性” 恶性畸胎瘤。,肿瘤的分类是以它的组织发生为依据。 每一类按其分化成熟程度和对机体的影响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见教材表6-2)。,二、肿瘤的分类,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一、上皮组织肿瘤 (一)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 (1)定义:由被覆上皮(皮肤或粘膜)发生,呈乳头状结构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瘤的根部常作蒂状与正常组织相连。 (2)部位:皮肤、阴茎、喉头、外耳道、膀胱、 胃、肠等。 (3)肉眼:绒毛状,乳头状。 (4)镜下:每一乳头的中轴为含有血管、淋巴管的结缔组织、其表面覆有增生的上皮。,2.腺瘤 (1)定义:来源于腺上皮或腺器官。 (2)部位:甲状腺、卵巢、乳腺、涎腺和肠。 (3)肉眼:息肉或结节状。 (4)镜下: 单纯性腺瘤(腺体增生为主)。 纤维腺瘤(腺体增生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 囊腺瘤(分泌物淤积,腺腔扩大成囊腔)。 多形性腺瘤(腺体、粘液样及软骨样组织)。,单纯性腺瘤,囊腺瘤,1.鳞状细胞癌 (1)定义:来源于鳞状细胞、覆盖鳞状上皮的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 (2)部位:皮肤、口腔、喉、食管、阴茎、阴道、宫颈等,或支气管、胆囊等处。 (3)镜下:增生的上皮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形成不规则地癌巢。分化好的,可见癌巢外层为相当于基底层的细胞,其内为相当于棘细胞层的细胞,癌巢中央可出现角化物质,形成同心圆状即角化珠或癌珠。 (4)肉眼:菜花状,可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二)上皮组织恶性肿瘤,手鳞状细胞癌,2.腺癌 (1)定义:来源于腺上皮或腺器官的恶性肿瘤。 (2)部位:胃肠道、呼吸道、胆囊、子宫体、子宫颈、乳腺、胰腺、前列腺、甲状腺等。 (3)镜下: 腺癌:分化较好,腺样结构。 黏液癌:分泌黏液,印戒细胞。 实性癌:分化低实体性癌巢,无腺腔样结构。 硬癌:癌巢小且少而间质结缔组织多,质硬。 软癌:癌巢大且多而间质结缔组织少,质软,腺 瘤,腺癌,二、 间叶组织肿瘤,1.纤维瘤 (1)定义:纤维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2)部位:四肢及躯干皮下。 (3)肉眼:圆或卵圆形、质韧、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见编织状条纹。 (4)镜下:成束排列的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呈不规则的纵横交错排列。,(一)间叶组织良性肿瘤,2.脂肪瘤 (1)定义:脂肪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2)部位:四肢及躯干皮下组织。 (3)肉眼:大小不一,卵圆形或分叶状,有完整包膜,质软,切面呈黄色。 (4)镜下:同正常脂肪组织。,脂肪瘤,3.血管瘤,肉眼观鲜红色或暗红色斑块,边界不清,呈侵袭性生长。镜下组织学上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4.淋巴管瘤 由增生的淋巴管构成,淋巴管可呈囊性扩大并互相融合,内含大量淋巴液,称为囊状水瘤。 5.平滑肌瘤 肉眼观结节状,边界清楚,灰红色,可见编织状条纹。镜下观由成熟的平滑肌细胞构成,束状排列。 6.软骨瘤 肉眼切面呈淡蓝色或银白色,半透明,可有钙化或囊性变。镜下见瘤组织由成熟透明软骨组成,呈不规则分叶状。位于盆骨、胸骨、肋骨、四肢长骨或椎骨的软骨瘤易恶变。,(二)间叶组织恶性肿瘤,1.纤维肉瘤 (1)定义:纤维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2)镜下:瘤细胞大小不一,梭形或卵圆形,束状排列。 多见核分裂,可见瘤巨细胞。 .其他肉瘤 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常见且高度恶性)、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等。,纤维肉瘤,纤维肉瘤,骨 肉 瘤,三、 神经外胚叶肿瘤,1.视网膜母细胞瘤 2.皮肤色素痣 3.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四、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1.畸胎瘤 2.肾胚胎瘤,卵 巢 畸 胎 瘤,第十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一)环境致瘤因素 1.化学因素 (1)多环芳烃类 3,4苯并比、甲基胆恩。 (2)氨基偶氮染料 芳香胺类 (3)亚硝胺类 亚硝酸盐、亚硝胺。 (4)氯乙烯 (5)微量元素 诱发砷、镉、镍、铬;抑制钼、硒、镁、锗。,一、 肿瘤的病因,2.物理致癌因素,(1)电离辐射 X射线,放射性物质 (2)紫外线 皮肤癌。 (3)热辐射 克什米尔人的“怀炉癌”、炕癌。 (4)慢性炎症 慢性皮肤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宫颈炎。,3.生物致癌因素,1.病毒 (1)EB病毒:鼻咽癌。 (2)乳头瘤病毒:子宫颈癌。 (3)乙型肝炎病毒:肝癌。 2.寄生虫 (1)日本血吸虫:结肠癌。 (2)肝吸虫:肝癌。 3.真菌及其毒素 (1)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肝癌。 (2)白地霉菌:食管癌。,(二)影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内因,(一)遗传因素 (二)免疫因素 (三)激素因素:乳腺癌、前列腺癌。 (四)性别和年龄因素 1.性别 (1)女性:生殖系统、乳腺、甲状腺、胆囊。 (2)男性: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 2.年龄 (1)40岁以上:癌。 (2)青年:肉瘤 (3)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五)种族因素,二、 肿瘤发生的机制,1. 是一种基因病; 2. 瘤细胞单克隆性扩增的结果; 3.内、外致瘤因素引起的细胞遗传物质(DNA)改变的主要靶基因是原癌基因和肿瘤的抑制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4.是长期的分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