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司空图诗品研究概略三外说研究 司空图论诗讲究“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关于“味”,皮朝纲的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审美理论皮朝纲就“味”一词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演变情况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指出:“韵”和“味”是指意象。所谓“象外之象”是经过读者头脑重新创造的形象和意境,它以作品的语言形象为基础。李壮鹰的略论司空图“味外说”的第一面貌李壮鹰文指出,人们长期以来都把司空图当作主“味”的诗论家,实际上是后人制造出来的第二面貌遮盖了其本来面貌。司空图只说过“味外之旨”而未讲“味外之味”,而“味外之旨”中的“旨”原是作为“味”的否定而提出来的,他不但不主“味”,而且正反对主“味”,故才在“味”外提出“旨”。司空图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中的“辨于味”并非说“懂得味”,而是要辨察味的局限,味的不可靠。司空图主张“醇美”实际是儒家的“中和之美”,“醇美”不表现在“味”上,而是表现在“格”上。其“格在其中”、“直致所得,以格自奇”,说明“格”是他评诗最根本的着眼点。“格”是诗人的整个精神人格,有了“格”,不但作诗能兼备众味,甚至还能兼擅各种文体,故司空图论诗并不只偏于艺术韵味,恰恰相反,他主“格”而不主“味”,即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诗中所表现的精神人格,而反对片面追求某种韵味。关于“象外之象”,大致有三种理解。胡明在对“象”、“象外”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做了较详细的考察之后认为,“司空图的试论受到皎然的直接启迪,他的象外之象正是取象和取象下之意的高度统一”。黄保真认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前一个景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后一个象后一个景则说的是诗中的意象,即主客观统一成的艺术形象”。张少康认为:“前一个象和景,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中的具体的有形的描写;后一个象和景,指的是由前一个象和景所暗示和象征出来的一个无形的虚幻的景象。也就是说,诗歌在描绘具体的情景之外,还要构成一个令人驰骋遐想、回味无穷的艺术意境”。此外还有将他们与佛禅思想道家思想相联系。特别提出罗宗强从思维形式看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特点对“象外之象”的一种考察文章从思维形式的角度对“象外之象”作了独到而深入的考察。作为对照,文章首先考察指出:周秦、两汉诗赋、解诗中呈现的共同思维形式,是物象到义理抽绎到类比,它是由形象开始,进入概念和义理推导,是形象和逻辑的交错,就其思维的全过程说,主要是逻辑思维。对照来看,“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说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借助于情感和图像的思维。他的整个过程,是情绪记忆和图像记忆的唤起、选择、填充和类比联想,是情思和图像的连续呈现。无论是情绪还是图像,他们都是疑似的、具有模糊的性质,是对诗的一种整体的弹性把握”。这两种思维形式并存而相互交错渗透,形成中国古代诗论思维形式的特点。此文角度新颖见解很是独到。有关二十四分品的研究 有紧扣雄浑品作较深入探讨的如张国庆司空图诗品-雄浑新探,文章认为“雄浑”品之雄浑容空间的无限大(康德所谓“数学的崇高”)、力量的绝对大(康德所谓“力学的崇高”)和视觉上的朦胧模糊于一体,与西方之崇高颇为相似。此外还有张海明对“冲淡”的研究和其他一些论者的分品研究。如赵福坛在“我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研究的点滴心得”说的诗品的首品“雄浑”就是天的象征:那雄浑之气,浑然充沛,笼罩万物,那雄健之力,横贯太空,超乎象外,闲云在广漠的天海中流动,长风在空阔的太空劲吹。这不正是涵浑一体的宇宙空间的写照么?诗品的第二品“冲谈”就是地的象征:在宇宙笼罩下的大地万物滋长,充满着太和之气,田野里的孤鹤,溪水边的修竹,温暖的春风,轻拂着人的衣襟,这不正是勃勃生机素以默处的大地么?其意义是象征天地,取义于易经。司空图论诗、论文,把天地人文视为一体,深深印上易经思想的烙印。这是非常明显的。不过仍有一半的品目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美学思想研究方面:黄保真文把诗品看成司空图的诗歌哲学,他认为诗品的具体美学成就具体表现在:一,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深刻地论述了诗歌艺术之美的本质和本原。他认为诗美同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一样,其本体、本质或者本原也是“道”(虚、无)。然而“道”无声、无象,不能离开“有”具体事物而独存。美本原于道,而又见之于物,带有“二元论”的倾向。二、深入论述了人的主观在创造诗美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诗品反复申明、保持朴素本性是认识客观的本体美、并通过静观默察,把它成功地表现为诗美的主观条件。这种观点,就排除社会实践而言是完全错误的,就认识、总结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而言,又是深刻的。三是发展了“意象”说。四是对多种风格的形象描述,体现了三个主要的审美范畴,即素美、壮美、华美。周乔建文认为司空图对审美心理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而司空图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对“虚静说”理论和对不执不著不追求、不即不离的审美心态的论述。前者主要是发展前代美学理论的成果,后者是从欣赏角度对诗歌审美心理体验思考的结晶。作者认为,重新考察和评价司空图在审美心理学上的贡献,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美学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有利于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学体系。张见、韦海英司空图的诗论与张彦远的画论文从“妙造自然,其谁与裁”与“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境与性会”与“思与境偕”两方面,分析了晚唐两位重要的文艺思想家司空图、张彦远文艺观的相通之点,认为它们反映了晚唐文艺思想发展的基本倾向,典型地体现了晚唐以来兴起的庄禅美学趋向,体现了诗论和画论趋于一致的美学追求。陈良运的司空图诗品之美学构架认为,就其诗品构架关系而言,是为“体”从“道”中之动而动中之“道”,从“道”的本体意象而“道”的变体意象,从“色相”之有而“色相”之“无”;就其每一品均为诗之“妙境”而言,是为“用”由“道”的诗化而至诗的人化,宇宙意识与人道精神“契” 而为一,有“直致所得”而又“以格自奇”的可操作性,由人及诗,又由“境”见人的“自神”而又可知其“所以神”。因此,诗品不是玄妙的的空无依傍之作,而是体用结合、体用一致的艺术哲学经典之作。作者为了说明问题,还绘制了诗品的结构图式。关于诗品体系构架的讨论方面:诗品有无体系?一直受人关注。杨廷芝等人认为有,吴调公等人认为无但又承认各品之间有不同的联系。赵盛德认为,“诗品的理论系统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母系统冲淡之美的统帅下,派生出三个子系统自然之美、典雅之美、雄浑之美。所以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黄保珍认为诗品建立了“系统的诗的哲学”。肖驰认为“诗品品目之间并非不想连属,而是以象征道家天道观念的二十四气为线索,将一系列现象学审美范畴贯穿起来”。赵副坛认为,“二十四诗品整体结构,即以雄浑起,以流动结,是以天地为纲的;以首品雄浑、次品冲淡的排列是以乾坤即阴阳为开端的;而二十四品则象征天地之四时,四时运转生生不息。”李清文认为,司空图为我国诗歌理论第一次初步创建起意境论的体系,这种贡献不仅在论述了意境的性质与内涵,还在于阐述了创造意境的原理。在意境创造的理论上,司空图从总体原则上提出两条根本原理,一是意境的创造当以全美为上;二是“思与境谐”的意境核心理论。有关作者的讨论 1993年上海复旦大学陈尚君、汪涌豪二位教授因辑唐代诗文检索典籍时发现:自司空图以后到明末长达700多年间,“未见引录之迹”,即无人引录司空图著诗品事,故认为诗品不是司空图所作,诗品的作者是明人怀悦,诗品内容出自怀悦的诗家一指,明末作伪者从一指中析出二十四品,托名司空图。他们认为: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所说的“二十四韵”是指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所列举的二十四联诗例,而不是指二十四诗品。这样就把司空图从他的二十四诗品中开除出去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场轩然大波就遍及全国,1993年从南昌古文论会议到97年桂林会古文论会议成为争论的热点,弄到讲诗品课这场争论以陈、汪代表否方(否认诗品作者),否方及其支持者汪泓等发表许多文章阐明他们的观点,其中有陈、汪的导师王运熙。张健外,王运熙、陈胜长、蒋寅等学者也先后撰文陈、汪二人同意“二十四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合同因经营不善提前终止及资产清算协议书
- 广告物料制作及代理配送合同
- 利用线下推广方式提高品牌曝光
- 家电维修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
- 妇幼保健服务手册
- 植物材料的盆景设计灵感
- 2025专升本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 2025重庆市长寿区商务委员会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信银行长沙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事件处理机制综合测试
- 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科普主题班会课件
- 多家俱乐部转让合同范本
- 江南文化概论课件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课件 3.1AI办公
- 第二课 现代媒体艺术的类型和特点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6 现代媒体艺术-人美版2019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3)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工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DL∕T 1281-2013 燃煤电厂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 《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电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