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7 别滁欧阳修阅读答案 第一篇 :欧阳修别滁高考诗歌精读 欧阳修别滁赏析 古诗鉴赏 1222 1047 欧阳修 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译文: 鲜花盛开柳树明媚的时节,(百姓)为我酌酒饯行,我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 介绍 2 / 27 欧阳修 (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 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主要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表现出深婉而清丽的风格。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 赏析: 唐人张谓送卢举 使河源:“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管为君愁。”武元衡酬裴起居:“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弦管尽离声。”白居易及第后归觐:“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寇准送赵主簿之任惠安:“尊酒欲阑人欲别,夕阳丝管尽离声。”欧诗后两句似从以上诸诗化出,但反用其意。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前句又是从这首诗来。别滁中,诗人写下: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3 / 27 管作离声。就像是驾着一叶扁舟,顺流而下,两岸春光明媚,赏心悦目。前两句譬如小舟始发,情趣初张,待到 “我亦且如常日醉”,则如水忽湍急,飞流直下,令人不禁发声高诵,击节心领。平易流畅、言之有物,他以自身的实践来体现他反对艰涩雕琢的“时文”的一贯主张。另外,嘉佑二年,欧阳修主考礼部贡举。当时时文的代表者刘几的考场文章被欧阳修全盘否定,拿起大红笔从头到尾横抹一杠,批上“大谬误”三字,并宣布“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沈括梦溪笔谈),同时,以平易文风的苏轼文章为第一,后为避嫌,压抑为第二。苏辙、曾巩等皆登第。八大家中有三位得以考中,欧阳修对提倡平淡文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苏轼等人以后出色的表现,更使对手难以发 难。欧阳修坚持打击文坛险怪文风,终使一代平易文风逐渐形成。欧阳修着意反对的“以才学为诗”的倾向,将主要由王安 石、苏轼承接,至黄庭坚达到极盛,成为江西诗派的中坚。当然,他们也不是对于西昆的重演,而是在欧、梅的平易的底色下,谨慎地使用才学。 欧阳修一生勤奋写作,著述丰富。当我们瞩目于欧阳修的开拓性的诗史地位,不能忘记他出于对于当下宋初文风的革新而无意间的历史回归;而当笔者指出他的与唐人的某种契合4 / 27 的时候,又不能误认为笔者的见解是否认他对于宋诗体制的建树。 第二篇 :别滁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作者信息 欧阳修( 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 1030 年(天圣八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颖州。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忠。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欧阳修 除了诗赋和散文在当时相当著名,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当时的政治家和书法家。 5 / 27 译文 鲜花盛开柳树明媚的时节,(百姓)为我酌酒饯行,我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 全篇感知 就像是驾着一叶扁舟,顺流而下,两岸春光明媚,赏心悦目。前两句譬如小舟始发,情趣初张,待到“我亦且如常日醉”,则如水忽湍急,飞流直下,令人不禁发声高诵,击节心领。平易流畅、言之有物,他以自身的实践来体现他反对艰涩雕琢的“时文”的一贯主张。 创作背景别滁欧阳修阅读答案。 欧阳修于 1045 年(宋仁宗庆历五年)八月贬为滁州(州治在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他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就是在滁州作的。宋仁宗庆历八年( 1048),欧阳修由滁州太守改任扬州,临别时写下此诗。诗人贬居滁州二年,颇有德政,因此当地父老对其离任恋恋不舍,他的内心自然也不能平静。但他一方面 以醉酒来掩盖自己感情的激动,一方面则以坦然自若的语言来劝勉别人。6 / 27 所谓“常日醉”,是说他在滁州常常饮酒,有琅琊山上的醉翁亭作证,可今日则不平常。离声,指离歌,多在送别时演奏,曲调缠绵悱恻。诗人虽吩咐不必演奏,但他内心的悲哀已在这句话中渗透出来。 作品赏析 首句 花光浓烂柳轻明 欧阳修胸襟旷达,虽处逆境之中,仍能处处自得其乐。他的醉翁亭记,末二段就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此诗和醉翁亭记同样用了一个“醉”字,但并不过多地渲染那些离情别绪。醉翁亭记是写游宴之乐、山水之美,这诗所表现的父老亲故送别饯宴的情景,别是一番情味。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光景融和的春天。欧阳修由滁州徙知扬州,朝廷的公文是在那一年闰正月下达的,抵达扬 州为二月。滁州地处南方,气候较暖,这里与作者在夷陵(今湖北宜昌)所写的另一首戏答元珍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不同,而是花光浓烂,柳丝轻明。这样,此诗首句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开朗的基调。 7 / 27 “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从首句可以看出作者离别时的怎样的心态?(豁达开朗,积极乐观) 次句 酌酒花前送我行 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 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 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 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片深情。 后两句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 言 含 蓄 地 表 达 了 出 来 。 欧 阳 修 在 滁州 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8 / 27 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 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 与 众 宾 客 一 起 开 怀 畅 饮 时 的 神 情 意态 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 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唐朝张谓写过一首题为送卢举使河源的赠别诗: 故人行役 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这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欧阳修所化用。“莫教弦管作离声”,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后来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也是从此脱出。 整首诗 9 / 27 欧阳修这首诗与一般叙写离愁别绪之作所渲染的凄恻之情,有明显的不同,它落笔轻快自然,平易流畅,非常感人。这与宋初盛行的刻意追求 辞藻华丽,内容却显得空虚的“西昆体”诗风形成鲜明对照。 由于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以明快朴实的诗风力矫时弊,因而就成了北宋诗坛的一大名家。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诗一开头就写明媚的景物,渲染饯行的热烈气氛,为全诗定下乐观开朗的基调。后来 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诗歌前两句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花光浓艳、柳丝轻明的节令特征,在这花前柳下,吏民们酌酒为他送行。气氛热烈明快。“姑且”和客人们一起开怀畅饮,借醉酒来进行自我安慰,来忘记别离的痛苦;写出了诗人表面轻快、坦然,实际上内心并不平静的痛苦心理。“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 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 10 / 27 1.别滁中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人自己矛盾、激动 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离别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 氛怎样? 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花光浓烂 、柳丝轻命明的节候特征;在这花前柳下,吏民们酌酒为他送行。气氛热烈,明快。 ”字?他透漏了是人怎样的情感? “且”为“姑且”,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的神情意态;透露出了诗人表面轻快、坦然自若实际内心并不平静的矛盾心理,否 则,怎么会“莫叫弦管作离声”呢 ? 两句写了什么景?气氛怎样?有什么作用?诗歌第三、四两句透漏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 / 27 诗歌前两句写了为诗人饯别的场景,渲染了为诗人饯行的热烈气氛,作用是为全诗定下乐观开朗的基调。诗歌第三、四两句写出诗人希望 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也隐隐透漏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第三篇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 2016 4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积累与运用 (共 24 分 )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 泰兴烈士陵园建成敞开式陵园,站在路边,映入眼帘的是如y n 的绿草,葱 l 树木。在礼仪厅与展 厅之间有半球形 玻璃遮蔽,采光好。 12 / 27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B新鲜大米,手感滑爽,腹白 (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 )很小,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C谁在这儿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 D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 是肉做的”。 3下 列加点的 成语使 用有错 误的一 项是 ( )(2分 ) A如果人类继续乱砍滥伐,破坏森林,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B我校六名同学在泰州市“汉字书写大赛”中荣获特等奖,这在全校引起了轩然大波。 13 / 27 C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把世态百相刻画得惟妙惟肖。 D这篇小说结尾别具匠心,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 A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据预测,泰兴今年第三季度的房地产税收总值将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左右。 C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非常丰富。 D今年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 3000 万4000 万瓦以上。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每题 1 分,第题 2 分, 6 分 ) 14 / 27 ,偏信则暗。 桃李不言, 。 , 鲜 克 有 终 。 ,禅房花木深。 杜甫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寓想像,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别滁欧阳修阅读答案。 是: , 。 6名著阅读 (5 分 ) 那妖精两次没得手,心想:“再往西四十里,就不是我的地盘了。要是唐僧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就太可惜 了。”于是她第三次变作一个老翁,一路叫着:“女儿呀!老婆呀!”再来算计唐僧。八戒说:“师父呀,人家 找来了!你该偿命,我该充军,沙和尚做苦工,那猴子却溜得快!”悟空叫来山神、土地暗中照应,再不让妖精 15 / 27 逃脱。只见手起棒落,老翁倒下。 (1)这段文字出自(作者)的神魔小说 (2 分 ) (2)选段岀自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故事情节,并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3 分 ) _ 7口语交际:星期天,你去同学小明家,正碰上父子俩发生争执,小明的父亲认为看西游记影响学习。 这时,你会如何劝小明的父亲呢? (3 分 ) 二、阅读理解 (共 36 分 )别滁欧阳修阅读答案。 (一 )阅读 欧阳修的别滁,完成第 8 题。 (5 分 )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16 / 27 注 滁即滁州,欧阳修于 1045 年八月被贬为滁州 (今安徽滁县 )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 1048 别滁欧阳修阅读答案。 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8 (1)从一、二两句中能看出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3 分 ) 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 分 ) (二 )阅读白云亭一文 ,完成 9 12 题。 (15 分 ) 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 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 17 / 27 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 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 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注】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飂飃 (凄冷的样子。绝境超过一切的美妙境界。 间 (n)见 (n)和“层出”意思一样,都是山峰很多的意思。间,更迭。 廨 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令知县。下文“阙令”中的“令”,同义。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 ) 18 / 27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 下临江山 ( ) 止在县廨听事之后 ( ) 亭榭之胜 ( ) 阙令动辄二三年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例句: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 ) C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 ) B近者热而远者凉 D默而志之 10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 分 ) 白 云 亭 则 天 下 幽 奇 绝 境 1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9 / 27 (1)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 (2)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 ) 1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白云亭为什么被称为“幽奇绝境”?(4 分 ) (三 )阅读池莉不仅仅是左手一文,完成 13 16 题。 (16分 ) 17 岁那年秋天,我被下放到农村做知青,几个月之后,被选拔到大队小学教书。第一天上课,学生就不怕我,很多课我都上不下去。校长鼓励我不必怕学生,要我向王老师学习。 我们学校的王老师,男,中年人,大个子,宽肩膀,胡子拉碴,少言寡语,非常威严。王老师走路总是甩开 膀子迈大步,模样好生坦然潇洒,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我们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凡路上遇见王老师,都要抢先问候,都要为他让路,还要夸他教书教得好。王老师的书,就是教得好,从他班里毕业的学生,算盘打得风流水转,出了校门就可以当一个小队会计。对付最顽皮的男生,王老师一向只用一只手,左手。王老师不是左手力气大,是力气不大,主20 / 27 要是轻重感觉好。王老师用左手把调皮学生的后颈脖子拎起 来,从窗口轻轻扔出去,从来没有把学生摔出事情来。贫下中农谁家有一个甚至多个不爱念书的调皮小子,爷娘老子也都是不怕的,大家便都指望王老师整治。王老师这只左手的一扔,多年的威信就建立起来了。 然而,作为教师,仅有武力是不够的。最初,我以为王老师的威信就是来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后来,我慢慢发现,王老师门门功课都教得好,语文、数学、体育、美术,他可以一个人包办。同时,王老师还会修雨 伞,做木工,打草鞋,箍水桶,烧锡补焊。王老师有一只工具箱,那简直就是百宝箱,他想要钉子就可以掏出钉子,他想要铁皮就可以掏出铁皮,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他。王老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要过春节了,村里家家户户都请王老师写对联。也总有一些人家会贴别人写的对联,这就更是为王老师提供了比较,贫下中农过春节有的就是时间,又没有什么娱乐,大家成群结伙到处闲逛,挨家挨户比较对联。这一比较,显然还是王老师的字好。四村八里的人家婚丧嫁娶,也都要请王老师去做司仪。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厨子来不了,王老 21 / 27 别滁欧阳修阅读答案师也 当厨子,王老师从打豆腐到红案,都做得得心应手。一般凡有人请,王老师是有求必应。但凡王老师应了的事情,一概都做得利索漂亮。而他自己呢,则又有一条人生的座右铭:万事不求人。王老师是从来不去麻烦任何人的,他自己什么都会做,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于是,王老师的威信怎么能够不高 ?谁家的孩子他不敢打 ?打了家长还要感谢,因为他们认为这就表示王老师重视了他们的孩子。 我 17 岁的时候,见识了王 老师,也是十分佩服的,觉得他做人做得好生响亮和牛气啊 !但是,真正认识到王老师的价值,却是在多年之后了。那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了,成家了,在扑面而来的现实生活面前常常捉襟见肘,便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了我那乡村小学的王老师。在琢磨中,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想要掌握自己的生活,想要骄傲又淡定,是何等不容易啊 !在那赤贫的年代,王老师仅凭一只小小的工具箱,就能创造与修补着他自己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和乡亲们的生活,他该付出了多少智慧、勇气、精力与辛劳啊! 30 年过去了,王老师依然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唯一一个有气魄有能力掌握自 己全部生活的人,唯一一个最贫穷却最有志气的人。有志才可以帅气,有气才可以帅体。因此一个贫穷的乡村小学教师,才会那么的神气,那么的体面,那么的受22 / 27 人尊重。一年四季中有三个季节他都是打赤脚或者穿草鞋,但是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条条道路都恭候着昂首挺胸的他。 从王老师身上理解和领会到的道理,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教诲。由此我懂得,一个人无论穷与富,都应该做一个有志气的人。有志气才有体面 与高尚。有体面与高尚才有真正的美丽。这美丽是一种大美,仿佛太阳、月亮、森林与鲜花,天然大方,超凡脱俗,使自己怡然自得,让懂得它的人赏心悦目。一个人这么活一辈子,便够了。 (选自读者 第 7 期,略有改动 ) 13文章开篇写我刚到乡下教书有阻力有困难 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4 分 ) _ 14在“我”看来,王老师的威信不仅来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还在于什么原因? (4 分 ) 23 / 27 _ 15请说出第段画线句“一年四季中有三个季节他都是打赤脚或者穿草鞋,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 条条道路都恭候着昂首挺胸的他”在文中的含义。 (4 分 ) _ 16池莉说“有体面与高尚才有真正的美丽。”请结合中学生 生 活 实 际 , 说 说 你 从 中 得 到 的 启 示 。 (4 分 ) _ 三、作文 (40 分 ) 请以“忘不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 。 24 / 27 (2)书写工整规范,书写分 3 分。 命题:王朝晖 审核:王鹏程 (初一语期中 ) (01 机 2016春 ) 第四篇 :欧阳修别滁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别滁 (宋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诗的前两句对饯别场景作了怎样的描绘?气氛怎样? 答:诗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春光的明媚、春花的烂漫、柳丝的轻扬,一句话,是一个看不出有半点离愁别绪的饯别场景。气氛明快而热烈。 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且”字,它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且,是暂且、姑且的意思。一个“且”字,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开怀畅饮的表面上的欢悦,而透露 出来则是被表面上的坦然平静掩饰着的内心里的极不平静。 二: 3、这是一首以“饯别”为主题的诗歌,你认为诗人在这离别酒宴上的心情如何?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回答。( 525 / 27 分)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内科业务学
- 会计人员年度的工作总结
- 沈阳建党节活动方案
- 正月看房活动方案
- 歌手周年活动策划方案
- 植树节盆栽活动方案
- 民族海报活动方案
- 水果大战活动方案
- 棋牌游艺活动方案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含答案)
- 压力管道年度检查报告(空白)
- DB52∕T 1067-2015 地理标志产品 兴仁薏(苡)仁米
- 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售后服务方案投标方案
- 高速列车倾斜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设计
- 中药药剂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中医药大学
- 电缆桥架技术规范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2022)
- 初中英语《反义疑问句》优质课件
- 农田水利学专业课程设计
- 子宫脱垂病例护理讨论
- vte病人的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