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习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习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习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习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习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8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二)共产党宣言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迅速发展的革命因素是指()A.农民阶级力量壮大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2017江苏盐城三模)列宁曾提出“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但革命后他又提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可知十月革命()A.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C.实现了俄国的民族独立D.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3.(2017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应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促成了列宁主义的诞生D.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4.(2018江苏如东测试)“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A.沙皇政府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工农苏维埃政府D.军事革命委员会5.(2017江苏无锡期中)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的“分歧”主要是围绕()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6.(2018江苏盐城期中)“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连,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材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旗帜B.冲击了西方的现代化模式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相关D.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7.(2018江苏启东模拟)“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沙皇专制统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8.(2018江苏四市一模)19181919年间,在苏俄的交通枢纽、城乡接合部出现一批批贩卖粮食或其他物品的“背口袋的人”,从事黑市交易,尽管政府对这些人的处置十分严厉,但始终无法杜绝。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此时期“背口袋的人”对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数额达58%65%。这说明苏俄()A.农业措施没有严格执行B.余粮征集影响民众生活C.经济政策不符合国家需要D.自由贸易一直没有禁绝9.(2018江苏常州期末)1922年,苏俄在重申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和禁止买卖的同时,从法定意义上确认了个体农民的存在和农民自由选择土地利用形式的权利。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苏俄()A.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B.农村改革进一步发展C.土地国有政策的动摇D.小农土地所有权的确立10.(2018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成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A.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B.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C.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政权的敌人D.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11.(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以下数据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1928年和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钢(万吨)4301 830326煤炭(万吨)3 55016 600368棉织物(亿米)26.7839.5448谷物(万吨)7 3009 55031对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12.(2017江苏南京期初)“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13.(2016江苏南通一模)下面是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C.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14.(2018江苏徐州考前测试)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B.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C.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D.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15.(2017江苏扬州模拟)1985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A.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二、非选择题(共13分)16.(2018江苏南通三模)新经济政策是历史上从行政命令式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次尝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成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迁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论释及其命运材料二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迈进一步。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材料三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者以行政和法律的形式干预经济过程,或者直接参与生产。20世纪20年代对农民生活的调整实际上总是带有“军事共产主义”的色彩。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苏联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作为创造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例实践,新经济政策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摘编自徐向梅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介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指出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3分)(2)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5分)(3)据材料三,分析苏联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政策转变和体制创新两方面谈谈新经济政策的当代意义。(5分)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B材料说明殖民贸易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导致封建势力逐渐走向崩溃,B正确。此时主要是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农民和无产阶级不是主要力量,A和C错误;D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错误。2.A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俄国革命是在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不包括实现民族独立的任务,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于二战后,故D项错误。正确选项是A项。3.D“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武装起义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D项正确。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是俄国二月革命,A项错误;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项错误;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促成了列宁主义的诞生,C项错误。4.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是指封建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即沙皇政权)被推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是指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A,B正确; 二月革命后建立的是工兵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后才是工农苏维埃政府,排除C;军事革命委员会是十月革命起义的军事指挥机构,不是政权机构,排除D。5.A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与材料中“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的说法一致,A项正确。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土地法令宣布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这两个法令均与材料中的“分歧”无关,B、D两项排除;C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6.D根据材料可知,虽然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十月革命的发生是俄国自身的矛盾造成的,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D正确。7.A通过题干中“进行第二次革命”“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可判断列宁所号召的应为十月革命,其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A。8.B题干中人们背口袋往城市运粮以解决粮食问题或其他物品短缺问题,结合“19181919年”可知,苏俄此时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影响了民众生活,“对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数额达58%65%”正说明“背口袋的人”暂时填补了市场的缺失,B正确。A材料未体现,排除;19181919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必要措施,C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求取消自由贸易,D错误。9.B从材料中“1922年”“从法定意义上确认了个体农民的存在和农民自由选择土地利用形式的权利”可以分析,当时苏俄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一政策推动了农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D项错误;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重申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和禁止买卖”,C项内容不符,排除。10.D 根据“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成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可以看出,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D正确。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废止,A时间不符,排除;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致富,B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史实,排除。11.C表格显示钢和煤炭的涨幅分别是326%和368% ,而棉织物和谷物涨幅分别是48%和31%,说明苏联注重工业化发展,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C正确。12.C材料表明当时农业实行集体农庄生产,这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表现,且材料中“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说明在集体农庄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选C项。这一时期私人土地仍然存在,还没有建立单一公有制,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余粮收集制是列宁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故B、D两项错误。13.A19531958年正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统计数据中,荒地和非荒地的粮食产量都有明显增长,这与赫鲁晓夫改革实行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有关,A项正确;B项是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农业政策,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玉米种植的相关信息,C项排除;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排除。14.B赫鲁晓夫改革并未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没有破除经济发展的桎梏,故A错误;材料中“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说明赫鲁晓夫仍然受到传统公有制和计划体制观念的束缚,故B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没有解决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的问题,故C错误;“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并不能体现强化国家对农业的管理,故D错误。15.A“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故A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