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护微生物厌氧性细菌.ppt_第1页
课件:中护微生物厌氧性细菌.ppt_第2页
课件:中护微生物厌氧性细菌.ppt_第3页
课件:中护微生物厌氧性细菌.ppt_第4页
课件:中护微生物厌氧性细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2019,-,1,概述,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厌氧芽胞梭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2019,-,2,2019,-,3,厌氧芽胞梭菌属概述,大多为严格厌氧菌 革兰染色阳性大杆菌,芽胞直径比菌体粗,使菌体膨大呈梭状,故称梭菌。 除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例外,均有周鞭毛,无荚膜。 对热、干燥和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致病菌。 致病菌多数可产生强烈外毒素,2019,-,4,外毒素的特点,是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蛋白酶分解,遇酸发生变性。 毒性强,小剂量即能使易感机体致死。如纯化的肉毒菌外毒素毒性最强,1mg可杀死2,000万只小白鼠;毒性作用有选择性。 在甲醛作用下可以脱毒成类毒素,但保持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2019,-,5,一、破伤风梭菌,2019,-,6,概述,破伤风的病原菌,是一种特殊的创伤感染菌。 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 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可因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2019,-,7,(一)主要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有周身鞭毛、无荚膜 形成芽胞后,使细菌呈鼓槌状 革兰染色阳性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严格厌氧 血平板上,有溶血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2019,-,8,破伤风梭菌,2019,-,9,2019,-,10,破伤风梭菌形态特征,2019,-,11,破伤风梭菌,2019,-,12,破伤风梭菌,2019,-,13,培养,为专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07.5,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48小时后,可形成直径1mm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菌落,易在培养基表面迁徒扩散。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有明显溶血环。 在疱肉培养基中培养,肉汤浑浊,肉渣部分被消化,微变黑,产生气体,生成甲基硫醇(有腐败臭味)及硫化氢。,2019,-,14,2019,-,15,2019,-,16,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强 75-80C 10min仍保持活力 100C1小时可完全被破坏 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 对青霉素敏感。,2019,-,17,1.致病条件,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伤口窄而深(如刺伤)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019,-,18,2.致病物质,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 属神经毒,毒性极强(小鼠LD50为0.015ng,对人致死量1g) 为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蛋白酶破坏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 在甲醛作用下可以脱毒成破伤风类毒素,但保持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破伤风抗毒素。,2019,-,19,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的机制,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 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 毒素在局部产生后,经运动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至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上达脑干,或经淋巴吸收经血流到中枢神经,阻止抑制冲动传递介质-氨基丁酸的释放,破坏上下神经原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 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不能被抗毒素中和。,2019,-,20,3.所致疾病,破伤风,2019,-,21,破伤风发病情况,破伤风多见于战伤。 平时除创伤感染外,分娩时断脐不洁,手术器械灭菌不严,均可引起发病。 新生儿破伤风(俗称脐风)尤为常见。,2019,-,22,破伤风的临床特征,潜伏期:不定,短的12天,长的达2个月,平均714天。潜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 临床表现:发病早期有发热、头痛、不适、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局部肌肉抽搐,出现张口困难,咀嚼肌痉挛,患者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继而颈部、躯干和四肢肌肉发生强直收缩,身体呈角弓反张,面部紫钳、呼吸困难,最后可因窒息而死。 病死率:约50%,新生儿和老年人尤高。,2019,-,23,破伤风临床表现,2019,-,24,破伤风临床表现,2019,-,25,免疫性,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 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2019,-,26,(三)防治原则,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注射类毒素进行特异性预防 对可疑外伤病人,可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获得被动免疫作紧急预防 对已发病者,特异性治疗包括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两方面,2019,-,27,非特异性防治,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清创扩创。 可用大剂量的青霉素(或四环素)抑制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病灶中繁殖,并且对混合感染的其他细菌也有作用。,2019,-,28,特异性防治,破伤风一旦发病,治疗困难,应以预防为主。 1人工自动免疫: 平时对战士、建筑工人等接种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全程基础免疫,以刺激机体自动产生抗毒素。儿童则注射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2人工被动免疫: (1)紧急预防 如遇严重污染创伤或受伤前未经全程基础免疫者,除用类毒素加强免疫外,可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AT)。 (2)特异性治疗 可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2019,-,29,特异性治疗,一旦发现病人,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要早期足量,每次可肌肉或静脉注射610万单位,注射前必须作皮肤试验,防止马抗毒素血清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可用人的破伤风丙种球蛋白(TIG)进行治疗,既可避免过敏反应,还可提高疗效。 若已确诊为破伤风时,应及时采取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和肌肉解痉剂等措施,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预防病人呼吸肌痉挛而窒息死亡。,2019,-,30,二、 产气荚膜梭菌,2019,-,31,概述,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 气性坏疽是战时多见的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以局部水肿、产气、肌肉坏死及全身中毒为特征。 病原菌约有69种之多,常为混合感染。以产气荚膜梭菌为最多见(约占6090%),其次是水肿梭菌和败毒棱菌,其他还有产芽胞梭菌、溶组织梭菌和双酶酸菌等。 某些A型菌株能产生肠毒素,食其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食物中毒。,2019,-,32,形态与染色,两端几乎平切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不大于菌体 无鞭毛 在体内有明显的荚膜,(一)主要生物学性状,2019,-,33,产气荚膜梭菌,2019,-,34,2019,-,35,培养特性,厌氧。其最适生长温度45C,繁殖周期为8分钟。厌氧程度不如破伤风梭菌要求高。 血琼脂平板上,双层溶血环 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牛奶培养基中,可出现“汹涌发酵”,2019,-,36,2019,-,37,2019,-,38,1.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似。 某些A型菌株能产生肠毒素,食其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食物中毒。,(二)致病性,2019,-,39,2.致病物质,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强烈的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 荚膜 多种侵袭性酶,2019,-,40,3.所致疾病,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气性坏疽。 1.气性坏疽 2.食物中毒 3.急性坏死性肠炎,2019,-,41,(1)气性坏疽,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他梭菌引起 气性坏疽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 卵磷脂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DNA酶等毒素的分解破坏作用,造成气肿及组织坏死 局部表现 全身状况 内源性感染,2019,-,42,气性坏疽,主要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 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 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以组织坏死,气肿和全身中毒为特征 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上升 出血、水肿、局部坏死 分解糖产气,压迫软组织、血管 加重组织坏死(捻发音) 分解组织,病变迅速扩散,引起全身中毒症状,2019,-,43,2019,-,44,2019,-,45,(2)食物中毒,感染方式 腹痛、腹胀、水样腹泻;无热、无恶心呕吐,可自愈,2019,-,46,(三)防治原则,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 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 治疗 局部感染控制 抗生素 抗毒素 高压氧舱法,2019,-,47,三、肉毒梭菌,2019,-,48,概述,为腐物寄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动物粪便中。 能分泌极强烈的外毒素,引起肉毒中毒(食物中毒)的发生。,2019,-,49,(一)生物学特性,革兰阳性粗短杆菌 芽胞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胞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有鞭毛无荚膜。 厌氧,营养要求不高。,2019,-,50,2019,-,51,(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最强的一种,它比氰化钾毒力还大一万倍,人服0.1微克即可致命,纯化的肉毒毒素1mg能杀死2亿只小鼠。 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2019,-,52,肉毒中毒的发生,主要由于豆类、肉类、腊肠及罐头食品等被肉毒梭菌或芽胞污染,在厌氧条件下繁殖产生外毒素,被人食入所引起。,2019,-,53,作用机制,内毒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作用于脑神经核、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妨碍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引起肌肉松驰性麻痹。 毒素不象破伤风毒素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上行,而是留在神经肌肉接点处,2019,-,54,2.所致疾病,(1)食物中毒 该病是单纯性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 表现与其它食物中毒不同,为神经末稍麻痹 表现:为全身无力、视力模糊不清、吞咽及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毒素不直接刺激肠粘膜,故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2019,-,55,2.所致疾病,(2)婴儿肉毒病 感染者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为细菌芽胞直接感染 症状与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类似,最先引人注意的症状是便闭,吸乳、啼哭无力。婴儿肉毒病死亡率不高(1%2%) 极少数为成人伤口或手术后继发感染,2019,-,56,(三)防治原则,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监督,提高防范意识 尽早根据症状作出诊断,迅速注射A、B、E三型多价抗毒素, 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2019,-,57,四、无芽胞厌氧菌,2019,-,58,概述,属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球菌和杆菌 在某些特定状态下作为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内源性感染 常见种类:革兰阴性脆弱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革兰阳性消化链球菌属,2019,-,59,1.致病条件,属正常菌群,在成为条件致病菌后,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感染条件 寄居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力下降 菌群失调 厌氧微环境,(一) 致病性,2019,-,60,2.致病物质,改变其对氧的耐受性 与混合感染的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协同作用 通过菌毛、荚膜等表面结构吸附和侵入上皮细胞和各种组织 产生多种毒素,胞外酶和可溶性代谢物,2019,-,61,3.感染特征,内源性感染 无特定病型 分泌物或脓液粘稠,乳白色、粉红色、血色或棕黑色,有恶臭,有时有气体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 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2019,-,62,4.所致疾病,败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脓肿 口腔与牙齿感染 齿槽脓肿和下颌骨髓炎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齿龈炎(奋森咽峡炎) 约30%的牙周病,2019,-,63,4.所致疾病,呼吸道感染 厌氧菌可感染上下呼吸道的任何部位 腹部和会阴部感染 手术及损伤后感染 女性生殖道感染 其他,2019,-,64,(二)标本采集与检查,标本采取 从感染中心处采取 切取或活检得到的组织标本 从感染深部吸取的渗出物或浓汁 采取后立刻放入厌氧标本瓶中,迅速送检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2019,-,65,(三)防治原则,破坏其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合理使用抗生素,2019,-,66,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