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摘要:徐志摩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造了内容和形式高度和谐统一的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诗歌。其诗歌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意境美、个性美、意象美、音乐美等方面。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艺术正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1这是朱自清先生对徐志摩的高度评价。的确,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在徐志摩短暂的十年创作生涯中,他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诗篇。那些“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2,征服了无数读者。几十年以来,尽管评论者对他的诗歌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人们不得不承认:徐志摩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徐志摩因艺术上的独特贡献而与闻一多共为新月派并峙的双峰。他的诗,也因其艺术价值而在时间的烟云过后具有经久不衰的美学魅力。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意境美 诗的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把读者引入富有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意)与客观生活的物景(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徐志摩特别注重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交融,并将境与意的虚实相映的描写与诗歌形式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整体中,创造出韵味无穷的意境。徐志摩曾说:“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也不单是他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像颜色化人水,又得用形式表现神韵,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3他的诗不论抒情还是写景都讲求和谐之美,比如月下雷峰影片,描写孤傲的塔影和着如银的月光,映射到西湖微波荡漾的碧水之中,一切都是那么静谧,仿佛熟睡之中。在这里,诗人将团团的月彩、依依的塔影、纤纤的波鳞和自己缝蜷的情怀及诗歌舒缓的节奏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让读者在这虚实相映的描写中产生美好的遐想,去体会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的无穷韵味。徐志摩创造美丽的意境,在再别康桥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诗人把美丽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融为和谐的一体。康桥的柔波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飘摇在康河。纵有别离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最终无奈,于是悄悄地与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悄悄离去。诗人赋予夏虫、康桥以人的感情,它们也在沉默,也在替“我”的别离忧伤。这就把主观感情与外在景物融为一体了。诗中的情与景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比附,是一种交融与契合,诗人不单借景传情,而是将“神”与“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 徐志摩对诗歌意境的创造不光是将情与景统一在一起,他更注重创作环境及诗歌表达形式的统一。在“意”的表达上,徐志摩喜欢将哲理渗透在诗中,使意境具有厚重的思想底蕴。这一点他又和“小诗派”接近,或者说,以冰心为代表的“小诗派”从徐志摩的诗中得到了启示。徐志摩在想飞一文中说:“诗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这就是说哲理借助诗情的想象翅膀,才能盘旋空中,俯视宇宙芸芸众生。如沪杭车中,诗人对车轮与沿途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少、生的感受:诗人感叹人生的短促和变幻无常,“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在渺小一诗中,仰望群山,“我”只是阳光描绘出的一抹影子,时事难料,大地空旷,浮云盘踞,转瞬无踪,人在宇宙间渺若尘埃;偶然以云水相逢时一个短暂的交会写出人生旅途中一次心灵撞击的可贵;消息以彩虹的乍现顿消,寄托一种美丽事物不能恒久的感慨;朝雾里的小草花中诗人用一幅清美的朝花含露图显示对光明的向往,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露珠与阳光不可兼得。诗人就是这样,将淡淡的情怀、隽永的哲理渗透在景物、环境中,让读者不仅因作者抒发的感情而激动,而且因诗歌的理趣而思索。 抒发激情也好,表达理趣也好,描写景物也好,徐志摩总能将诗歌的诸种因素和谐地统一起来。他能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在取景方面对大小、色彩有所选择;在语言上,将浓淡、徐疾安排得恰到好处,将各种因素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让我们一接触他的诗歌,就会陶醉在他创造的意境之中。二、个性美 文学是独创的事业,具有独特风格、独特个性的作家往往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徐志摩的创作个性是与他的性格个性、气质、爱好、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徐志摩诗歌的魅力,来自诗人真实而又自然的感情,来自诗人对光明、理想、爱情的强烈向往与追求,来自诗人个性的真切表现。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主张用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诗人自己说过,诗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4他的理想便是个人性灵得到最大自由的发展(对爱、自由的追求和美的享受都包括在内)。他的诗则完全是他主观性灵的闪光:执着于个人狭小心灵的抒发,一行行、一首首婉转飘逸的诗描绘出他爱的悲欢、歧路的迷茫、失意的惆怅等内心情感。诗人在诗的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他的个性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对爱、美、自由的追求,是诗人一生的目标,也是他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个性。 诗人对“爱”特别关注。他在山中写“我”在月明之夜对山中恋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用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用从“性灵里跳出来的”情谊将思念的浓情化为美妙的想象,写得亲切动人,尤其最后那句“不惊你安眠!”既把相思写得那样浓烈,却又让你体验到温柔、体贴,“我”对山中的恋人有怎样一份浓烈、温柔而甜蜜的深情啊!诗中美妙的想象、美妙的景色、美妙的情思三者融而为一,创造出独特隽永的意境,这首诗如不倾注诗人真挚的感受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的,这只能是从性灵暖处而来。 在对光明、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上,徐志摩同样是那么执着、那么热烈,并将自己的性情真率地表现出来。他的雪花的快乐虽然被许多人认为是描写爱情,但笔者认为不单纯是描写爱情,里面包含有诗人对自由和光明的强烈向往。你听诗人的心声:“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这地面有我的方向。”诗人托物寓情,那轻盈地飞向美丽清幽的理想境界的雪花,不正是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向往自由、对理想充满信心的心情流露吗?徐志摩的许多诗,如海韵、为要寻一颗明星都包含了他对光明、自由和美好事物的热烈、执着的追求。 徐志摩就是这样,向读者直率地袒露心灵,担露性情,袒露性灵,袒露自我。他不管自己的性情、自己的思想是否合时宜,是否能得到人们的赞同,他总是那么一览无遗、毫不保留地将它展现在人们面前。正因为如此,徐志摩也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比如雪花的快乐便因为结尾的抒写而受到人们的责难,认为是露骨的色情描写。我们在这里用不着讨论该诗的主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呼唤血和火的,咏叹酒和女人的,赏味幽林和秋月的,都要有真的神往的心,否则一样是空洞。”5徐志摩不管抒写什么内容,“真的神往的心”却是一以贯之,表现得特别鲜明的。这种真率的个性美大大加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三、意象美 诗歌,既要有新鲜独特的美的情思,又要有鲜明独特的美的意象。徐志摩正是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诗人。有些诗,徐志摩选取一个新鲜、独特的美丽意象让它统摄全篇,使其具有主导性,读者一接触便经久难忘,得到美的愉悦,受到心灵的震撼。比如雪花的快乐,诗人选择了“雪花”这一意象。以“雪花”为主导,将雪花的纯洁、明净、晶莹与“我”的心灵契合,将雪花欢快、潇洒、纷扬、跳跃与“我”的追求统一,将雪花的消溶与“我”在爱河中的陶醉及“我”对理想追求结合起来。诗中句句抒发的是“我”的感情,但读者看到的确是洁白无瑕、欢快跳跃、轻歌曼舞、激情难抑的“雪花”。这一意象,把主人公的情感变得那么美丽和空灵,诗人要表达的内容都通过它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了。徐志摩以这种方式创设意象的方法多体现在短小精悍的诗歌中,如沙扬娜拉一首、月夜听琴、秋月呀、夜半松风、黄鹏、珊瑚等,这些诗创设一个主导意象,围绕这个主导意象展开想象和抒情,意象单一,能给读者以明晰的印象。 徐志摩更多的是在诗中设置许多意象,让这些意象五彩缤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美丽的意象群,给读者的感官以全方位的刺激。获得整体的美学感受。比如翡冷翠的一夜,本是诗人长篇的内心独白,是对情人的隅隅细语,是白话式地倾诉爱情的甜蜜和痛苦,但诗人以风前抖擞的残红、火砖上的熟铁、风中的白杨、橄榄林中的石榴花、黑夜的萤火、娇嫩的花朵、头顶的明星等一系列意象组成意象群,这些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指向了意象群深层的意蕴。让读者在这色彩斑斓的意象群中获得浑厚凝重的美学感受。再别康桥、草上的露珠儿、清风吹断春朝梦、一星弱火等都是这样的篇章。 不管是以一个意象主导全诗,还是以多种意象共同表现主题、抒发感情,徐志摩构筑意象总是长于想象、善于比喻,以他不同凡响的彩笔将美妙的形象勾画成无数美丽的画面。“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6徐志摩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徐志摩黄鹏中那像春光、像火焰、像热情化着一朵彩云展翅飞走的黄鹂,她是睡着了中那碧螺烟似的梦境、那粉蝶儿、翠蝶儿似的梦乡,最后那一天中那雪白的并蒂莲,沙扬娜拉中那娇羞的水莲花无不使读者一见而经久难忘,这正是徐志摩运用飞动的想象、新颖独特的比喻来创造意象的结果。四、音乐美 人们常说绘画与音乐是文学的姊妹,同样都是触着心灵而发的,对于诗歌更是如此。徐志摩在与文学青年谈话中说过:“要真心鉴赏文学你就得对于绘画、音乐有相当心灵上的训练。”徐志摩是注意选用富有音乐性的句子来抒发感情,创造美感的。 首先,徐志摩善于将感情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统一起来。抒发那种悠闲、深沉的感情便用舒缓的句子,而且长句居多。比如石虎胡同七号:“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善笑的藤娘、担酥怀任团团的柿掌绸缪、百尺的槐翁,在微风中俯身将棠姑抱搂”这首诗赞美自己小庭园的幽静、美丽,感情深沉,基调恬静、淡远,因而作者选择一连串长句; 其次,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表现在巧妙地利用复沓手法,通过有意地重复来创造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比如为要寻一个明星:“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向着黑夜里加鞭/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堪为绝唱的再别康桥在开头和结尾都利用了复沓的手法,诗的开头一下子就把人引到一种轻盈、柔和、优雅、飘逸的情景之中,诗人用重复和再现的手法,形成回环的旋律。诗的首尾两节基本上重复,只是换了几个字,诗的一个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最后用了两个“悄悄的”,这看似平淡的用法却给我们一种飘逸之感,造成一种“余音袅绕,不绝于耳”的艺术效果,令人掩卷之后还久久回味。 徐志摩的诗具有相当完整的音乐旋律和内在的音乐节奏。沙扬娜拉中重复说:“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将那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旋律优美。徐志摩从波特莱尔那里感受到“诗的真妙不在他的字义里,却在他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7海韵一诗中,诗的内在音节造成了强烈的韵律美。诗人的惋惜、感叹、哀戚、悲伤通过诗中同样的节奏、反复的叹咏表现出来。诗人用心于音韵的调配,用优美的旋律来品味和吟咏感情,从而构成轻盈飘逸的艺术氛围。半夜深巷琵琶的节奏、旋律悲凄凉苦,“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象一阵凄风,象一阵惨雨,象一阵落花,”通过诗人精心的谱写,那样的音响、节奏、旋律真正如同琵琶弹出的悲音。徐志摩在诗刊放假一文中说过:“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乐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8这就是说,诗只有依赖于节奏的变化和流动,才具有音乐美,而节奏的产生,则主要来自于诗人本体的诗情律动,他的诗歌我等候你、海边的梦写尽了相思的苦衷与孤独。徐志摩追求“音节的匀整与流动”,他的诗不仅具有音韵的和谐,而且还有一种流畅的旋律感。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他诗歌的艺术美是极富特色的。朱自清曾经认定,徐诗犹如他的人,“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是活泼的,鲜明的”。9他的诗既传递了情思又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他的生活、他的阶级背景、他的思想意识又不容许他看见那沉闷已破了一角,已经耀出万丈光芒”。10因而在他的诗歌意境的表现上往往格调不高,视野比较狭窄,过分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炮除锈喷漆施工合同(3篇)
- 高新技术企业担保协议
- 高校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书及安全教育培训协议
- 服务业员工工伤赔偿及应急预案合作协议
- 店面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劳务协议
- 旅游资源招投标保密协议与旅游资源信息安全合同
- 2025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软件开发企业股东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公务员选调面试题及答案
- 出租车公司车辆租赁与环保责任合同
- 无人机产业股权合作收益分配与技术研发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环卫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报告
- 儿童注意力课件
- 县级工会内控管理制度
- 《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开发》课件 第三章-机械系统设计与开发
- T/CECS 10187-2022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
-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
- 2025变压器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
- 工程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详解(GC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