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注意.doc_第1页
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注意.doc_第2页
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注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注意河南南乐一中 语文教研组 刘少华 邮编:457400诗歌鉴赏自1988年以来,一直都是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以前一直以单选题的题型出现,考查的一般也只是单项评价,2002年全国卷参照上海卷,改为文字表述题,对诗歌的考查也由单项评价提高到了总体把握,分值也由原来的3分提高到6分,加大了解答的难度,再加上古诗自身语言凝练,表意委婉含蓄的特点,往往导致考生在分析鉴赏诗歌时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只要选准了鉴赏的切入角度,诗歌的主旨思想就会一目了然。现就简单介绍鉴赏诗歌应注意的几个反面: 一、抓住诗歌的题目一首诗的题目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一般都能体现诗歌的写作缘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如:韦应易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题中“送李胄:且在暮雨中,很明显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再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吧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精心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在试前内心不安的心情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二、了解写作诗歌的背景 诗人在诗里所寄寓的情感往往是诗作者内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诗的主旨思想与诗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如;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在35岁以前是接触到的是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这一时期的诗歌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35岁以后,由于诗人亲自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以及自身受到的生活的折磨,诗人被砺炼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用杜甫自己的话就是“穷年忧黎元”“三吏三别”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前期在作品中多是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等。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而导致这一词时期的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国破家亡的悲哀,情绪比较消沉,写出的诗也比较凄婉,如菩萨蛮含奴娇声声慢等。 三、准确把握“诗眼” 诗眼乃是诗词中表现力最强和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词句。抓住诗眼便可知诗歌的情感脉络。如: 过香积寺 送李端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少孤为客甲,多难识君迟。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其。 过香积寺的诗眼是“咽”与“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鸣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把作者无烦扰的寂静的心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送李端诗,诗眼是“悲”这一悲贯穿了全篇,统领了全诗,全诗围绕“悲”展开写了身世之悲,又写了动乱社会漂泊这苦,给人以悲凉之感。 四、通晓“典故”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着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其特点有两方面:一是以古说今,言在古、义在今。二是以少代多,下语简、含义丰。依据掌握典故的寓意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的思想。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赵使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透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辛弃疾这是用此典,委婉地表达自己主动请缨想为国效力的愿望。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句中用“南冠”指代囚徒。语见五传成公九年:“晋侯观守军,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 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骆宾王因上疏忤武后,遭到诬陷,以贪赃罪下狱,内心充满冤屈,明显此诗借“南冠”表达了自己凄恻的感情。 五、把握意象 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委婉、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的载体。所以我们只有领悟诗歌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些意象在古诗中反复的被使用,已经约定俗成成了某种情感的固定载体。如一提到菊花,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一提到“杨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一提到“鸿雁”,往往抒发羁旅伤愁或者思念亲人的情感等等。 再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就寄寓了作者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生出的无限悲愁之绪。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作者借孤舟表现了漂泊无依,孤独寂寞之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月光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乡思。通过意象的把握就可透析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掌握诗歌所属的流派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经常与作品本身的风格流派有关。不同流派的诗歌所表现的感情往往不同。如: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古人表达缅怀之情,一般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记叙古事,一般是抒发昔盛今衰的感叹,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战争诗和思乡诗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渔家敖 秋思等。借景抒情,咏物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