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c1科技总论c1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课件_第1页
[哲学]c1科技总论c1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课件_第2页
[哲学]c1科技总论c1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课件_第3页
[哲学]c1科技总论c1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课件_第4页
[哲学]c1科技总论c1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总论,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一、科学,从词源上讲,science一词出现在14世纪,它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即知识。 知 识 社会活动 社会建制 (存在方式) (发现过程 ) (社会存在) 1)知识知识体系 “科学是指人们在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所获得的、并由科学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原理、学说等所构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体系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随着科学的社会化,科学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特殊部门,具备一定的社会组成形式。,1、科学知识及其体系,广义的知识 解释(神化、宗教、艺术、哲学、科学) 狭义的知识 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研究域) 知识 (认知域) 非科学知识(信念域),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 形式科学知识(逻辑、数学) 人文科学知识 非科学知识 宗教 政治意识形态 伪科学,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实证科学 是什么,为什么 实证科学特点 真理性 可检验性 合理性 可重复可预言 、严密逻辑体系 进步性 向下兼容 共享性 公开共享,非实证科学(知识)的作用,调节情感意志 宗教 陶冶人文素质 伦理、美学,能兴者谓之豪杰,能兴者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 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 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2、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结构化知识体系 构成: 事实、概念、定律、理论 特点:可检验性、演绎性 演化 准科学 (para-science) 前科学 (pre science) 常规科学(normal-science) 后科学 (post-science),科学活动及其规则,基本目标 解释存在(逻辑相关,实践检验) 预测未来 基本原则 求真-(成果、过程、发展) 基本矛盾 科学实验-科学理论 (实践-认识),3、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19世纪下半叶以前,科学家人数不多。19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数迅速增加;1896年世界职业科学家人数估计有5万。20世纪以来急剧增加,1970年世界科学家人数已达300万。(贝尔纳) 科学劳动职业化:科学共同体 (Scientific Community) 定义:由科学观念相同的科学工作者所 组成的集合体,即科学家集团。,3、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主要特点: 使用共同的“范式” 范式(paradigm): 理论框或模式 科学理论体系,如定律、理论、模型、方法、技术; 运用科学理论体系的心理认识因素; 对特定模式的信念; 自然观和世界观等。,“范式”,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的概念。 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 范式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它保证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些问题具有特定的解,赋予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以崇高的价值。因此,它具有收敛型思维的特点。,托马斯库恩 (19221992),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 概括出四条准则: 普遍主义 公有主义 利他主义 理性主义(有条件的怀疑原则),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1910年7月4日生 ,2003年2月23日在纽约不幸去世 主要著作: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论理论社会学 科学社会学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技与社会 社会学功能分析的典范,科学家宪章(1949),(1)要保持诚实、高尚、协作的精神; (2)严格检查所从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3)用最有益于全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发展; (4)在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精神上协助国民和政府的教育; (5)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6)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高山景行”的人生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Albert Einstein,18791955,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科学精神中国科协,“献身、创新、求实、协作”,(1)要立一个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而建功立业; (2)培养一个意识创新和超越的意识; (3)树立一种精神科学精神; (4)创造一种环境科技工作者之间相互 尊重、团结协作的人文环境。,奖励机制与规范机制互动发生作用.因为目标是增进知识,把科学独创权提到了首位;又因为规范要求科学家向社会公开他的成果,不可作为“私有财产”;科学家还剩下什么呢?这就是同行的承认.“承认是科学王国的最高通货.”,科学共同体的奖励系统和社会分层,谋求“成果承认”,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就成为科学家行为的内在机理激励因素,成为科学共同体灵活运转的“能源”和动力. 由社会承认的不同而形成了无形的等级体系.主要是通过职位的承认和名望的承认表现出来的.后者更为重要、更为基本,以成果的引证数和荣誉称号为标记.这是一种特殊的权威机构,特点是建立在自愿接受的基础上,成为科学共同体维系、规范和精神气质得以保持和发扬的重要保证。,科学共同体的奖励系统和社会分层,科学上的优势积累效应(马太效应) 一位科学家,取得一定的优势以后,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获得成果、承认和桂冠,发表更多论文并被他人频频引证,获得评价他人成果的权力以至压制“小人物”的机会.“小人物”则相对受到冷落,难以获得科学王国的“通货”变成“无产者”,变得默默无闻.“马太效应”,有利于科学权威的迅速形成,但也有消极作用,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和制约.,“创新性” 创新性规范越来越重要,公有性和无私利性的规范的约束作用部分淡化。科学家不仅可以通过生产“公共知识”,获得科学共同体的承认而得到社会报赏,而且可以通过生产“非公共知识”或“局域公共知识”以在竞争的环境中服务于特定集团利益来获得社会报赏。,科学家行为方式的新的变化,知识资本化 知识资本化正在取代“无私利性”。知识资本化不断提高的可能性改变了科学组织和科学家考虑其研究成果的方式。90年代中OECD关于美国创新系统结构和知识流新动向的研究表明,美国大学明显愿意严格限制向外公布由工业资助而取得的研究成果。 科研中的追求创新、实事求是、批判怀疑的精神气质并没有改变。,科学家行为方式的新的变化,4、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伪科学的共同特征 不可检验性 主观体验 信念 特 设 性 解释力的贫乏性 孤 立 性 同科学背景不相容 神 秘 性 超自然属性 反 规 范 性 违反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五花八门的伪科学,“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 维里科夫斯基(V.S.Immanuel Vsekhsviatsky,1895-1979)的碰撞中的世界。 李卫东(1961- )博士构造的“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人类曾经被毁灭“及“人有两套生命系统“是将一系列传闻组合在一起的怪论,它们借鉴了丹尼肯、维里科夫斯基的理论及中国的神功异能理论。 水变油事件。,“水变油”骗局被揭穿 王洪成被判刑十年,“水变油”这个大骗局历时10年之久,“发明人”王洪成曾“红” 极一时。最近,法律与生活1998年第1期中的学问良心等文 章披露,在真理与科学面前,王洪成的骗局被揭穿。1996年1月1日, 王洪成被逮捕,不久前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水变油”的“发明者”王洪成,以“开发”为名,骗取了300多 个乡镇企业的亿元资金。一个部队单位为此还办了个公司,当有人提 议王洪成交出“水变油”的秘方,王洪成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遭到 部队领导的批评。,“水变油”骗局被揭穿 王洪成被判刑十年,伪科学的嚣张气焰令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等正直的科学家义愤填膺,他们决定和王洪成公开较量,公开鉴定“水变油”这项“成果”。王洪成及其一伙怕来北京露馅儿,故找托词不敢到北京接受科学鉴定。 虽如此,何祚庥等人以科学家的使命和责任感,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以科学的论证,实事求是地揭穿了王洪成“水变油”的大骗局,使伪科学又一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科院院士何祚麻,何祚庥院士,百余学者申请科普法删除伪科学 何祚庥称很荒唐,“伪科学”一词常被提及,特别是在科技打假中作为维护正义的名称时时出现,而一些学者日前正在联名要求废除“伪科学”一词。一场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的“废除伪科学”学者签名活动刚刚结束。记者昨天获悉,该活动征集到150名学者的签名支持。这场签名在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它被何祚庥等院士认为“非常荒唐”。,宋正海,宋正海,今年68岁。1964年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所,曾任生物学地学史研究室主任、科技史综合研究中心主任。90年代后从事历史灾害学、海洋文化、天地生人综合等研究。1998年退休,保留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身份。,“八卦宇宙论”引发新论战,今年10月,一场法院审判让半个多世纪前的“八卦宇宙论”之争浮出水面。文学博士刘子华1939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日月之胎时地位,推测出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刘的这一说法与当代天文学的普遍常识不相符,被方舟子等人驳斥为“中国十大科技骗局”。 刘子华已故,他的遗属认为作为民间科学家的刘子华受到了个人诽谤和侮辱,起诉方舟子。这也揭起了民间科学家们与主流科学家们的“斗争”。而目前正进行中的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是否应该废除的争论使得这种斗争更为激化。民间科学家们认为,主流科学家动辄就用“伪科学”一词来评判他们的“新成果”,这使他们的原创行为受阻,精神上受到打击。,“伪科学”一词使用过滥,宋正海:当下“伪科学”一词有滥用的危险,这样下去,将不利于不符合西方科学体系的传统科技的发展,比如中医。也有可能对人们的科技创新精神造成压制。他说:“这样用西方科学体系的标准,打击一切其他非西方化的科学体系的成果,只能是让扎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科技创新无立足之地。” 李志超(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认为,现在学界使用“伪科学”这一名称过滥。“你不能什么都说是伪科学。伪科学是指造假的学说。但现在很多人针对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就扣以伪科学的大帽子,这非常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科学”须遵守国际规范,何祚庥说,“科学”这一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有一整套国际上公认的、传统的规范。而现在有一些人利用“科学”的名词,而不认同“科学”的理念。有些人把他们那套东西假冒成“科学”。这是我们学界不允许的,因此要反对。“你提出你的理论当然可以,但是你不能以科学的名义在社会上传播。” 郭正谊(中国科普所原所长)认为“废伪”是在为“伪科学”辩护。他说,“我认为伪科学是指这样一些学说,它不是科学,但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比如之前闹过的水变油、永动机等,都打着最新科技成果的旗号,坑骗老百姓。对于这些,我们肯定要反对。”,什么是伪科学(pseudoscience)? 刘华杰(北京大学),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丹尼肯的古宇航员理论等。 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非科学的事物大量存在,而且通常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文学、艺术、魔术等等,一旦有人把它们宣称为科学,则这种宣称本身也就成为一种伪科学。,“副科学”(parascience),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为了避免伪科学一词较强的贬义,可以使用比伪科学稍弱的用词“副科学“(parascience),也叫超科学,它泛指不被主流科学界认可的所谓科学或者比科学更有价值的理论。也有使用“病态科学“(pathological science)叫法的,如化学家朗缪尔(Irving Langmuir,1881-1957)。,5、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小科学 科学的小生产方式 大科学 科学问题的难度深度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的干预 转变的历史性标志: 二战 “曼哈顿工程”,5、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大科学的本质特征: 大规模社会建制,高度社会化 科学技术一体化 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 (科学整体化,技术群体化) 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曼哈顿工程”,二战爆发后,一批被法西斯迫害流亡国外的科学家,鼓动当时名望很高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9年8月2日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指出利用裂变物质制造具有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原子弹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的军事后果,建议美国用一切手段探明这种可能性。这促成美国实施了有名的“曼哈顿工程”原子弹制造工程。,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以前造出原子弹。,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为了使原子弹研制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 洛斯阿拉莫斯素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人们称奥本海默为这个集中营的“营长”。 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后赢得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号。 在工程执行过程中,负责人LR格罗夫斯和R奥本海默应用了系统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工程所耗时间。这一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李文和“80年代美国W88微型核弹头资料失窃”,罗伯特奥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 1904年4月22日 - 1967年2月18日)是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试制原子弹计划的负责人。,爱因斯坦与罗伯特-奥本海默。,设在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试验场,美国对日本投掷的两颗原子弹之一,1945年7月初,美国“曼哈顿计划”出成果,研制出了三颗原子弹,“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7月1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30分,“大男孩”作为第一颗试验的原子弹,在美军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附近的寒冷的沙漠上空爆炸。试验的成功,让美国人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充满了信心。试验中爆炸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 “小男孩” 1945年8月6日被使用于日本广岛。这是一颗以铀为原料的核弹,弹长2.5米,最大外径0.71米,重4.1吨,威力不到2万吨TNT当量。它是被使用的第一枚核武器,对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了一定的作用。 “胖子”在1945年8月9日被使用于日本长崎。这是一颗以钚为原料的原子弹,弹长约3.3米,最大外径1.5米,重约4.5吨,威力为2万吨TNT当量。由于它的体形粗大,故取“胖子”为代号。它是被使用的第二枚、也是迄今为止人类使用的最后一枚核武器。,反思,曼哈顿工程是一个伟大的科学突破,也是一个为生命、死亡和革命的疯狂的竞赛。曼哈顿工程让人类揭开了原子的神奇之谜,也把最具破坏力的武器介绍给了人类。 两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制造原子弹意味着科学家寻求新发现的好奇心和改变历史的动力得到满足,科学家深入到了原子的内部结构,找到了令人着迷的美; 另一方面,科学共同体如何应用科学伦理来决定是否或者应不应该参与原子弹制造,巨大能量的释放也意味着巨大破坏力的诞生,科学家们因为无力左右这些破坏能量的行踪而不安、后怕。,大科学观,建立大科学的系统观念 建立大科学的经济观念 建立大科学的人才观念 建立大科学的战略观念 建立大科学的大协调观念,二、技术,Technology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和logos(逻各斯、词、讲话)的组合,意指对造型技艺和应用技巧进行论述,它在1859年被正式使用。 技术的定义 广义: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知识、技能的总和。 狭义:生产手段、生产工艺、生产实际经验、技能。,技术形态的历史变迁,经验的技术 技术与知识发现的分离性 ( 知识含量少,与知识发现失衡) 技术与生产过程的直接同一性 技术的变革 科学技术一体化 技术研究与生产过程分离,1.技术的构成,操作形态 主观的技术,包括技能、手艺、智能、经验、方法的总和。存在于技术操作的主体之中. 实物形态 物质手段,客观条件 知识形态 现代技术的主要形态,技术的知识本质,技术的知识本质体现 现代技术以科学为根据和基础 实物形态和操作形态的前提 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 目的和任务 “ 是什么为什么” - “做什么怎样做” 知识形态 一元性知识 - 多方案 评价标准 真理性评价 - 价值性评价,2、技术研究活动,基本目标 创造人工物 为人服务 基本原则 求用-自然属性 求“善”-社会属性 基本矛盾 技术目的-技术手段(辩证关系),3、技术的社会建制,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集约化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相对独立的技术开发机构 技术开发的激励和保护 技术专利 技术保密,工业试验室,设于企业内部有确切记录的实验室主要有8家。分别是:1826年由化学家 I.默克在达姆斯塔德的一家工业企业中设立的;1860年英国人R.W.亨特地坎布里亚炼铁公司约翰斯敦工厂建立的化学实验室;1862年克虏伯在其钢铁厂建立的化学研究实验室;BASF公司于1865年建立的工业实验室;1882年V.西门子在其所属企业中建立的实验室;里特公司于1886年建立的企业研究所;1888年在拜耳公司形成的以卡尔杜斯堡为核心的研究小组,和在此基础上于1891年建立的完备的、规模巨大的工业实验室;以及1900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建立的工业实验室。,工业实验室的巩固与发展,1.数量上的增长、整体规模的扩大 2.功能的高级化 3.内部规模的扩大和人员素质的高标准化 4.类型的多样化 5.实验室的公司化和公司的实验室化,即公司和实验室的一体化 6.实验室的企业内部化、制度化 7.工业实验的国际化,实验室的企业内部化、制度化是指非企业实验室以建制方式进入企业,使实验室失去了独立法人资格,或者在各类实验室的发展中,工业实验室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其它类型实验室的发展速度,使各类实验室的发展出现了向企业集中而成为工业实验室的过程、事实或趋势。,到1992年底有250个外国实验室的执行机构设在其全国的23个州,并主要集中在硅谷区。其中日本的R&D设施有150多个,占所有国家在美国设立实验室总数的60。以下依次为德国(占13.9)、南朝鲜(占5.9)、英国(占5)、法国(4.7)、 瑞士(占3.9)。,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相互区别 科学基本上可认为属于“学”或“道”之类的“形而上”范畴, 技术可认为属于“术”或“器”之类的“形而下”范畴。,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从对象上看,自然科学以自在的自然物为研究对象,而技术面对的则是自为的或拟想的人造物。 2、从目的上看,科学以求真为目的,其意趣在于探索和认识自然;技术以应用厚生为归宿,其意图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3、 从取向上看,科学是好奇取向的(curiosity-oriented),与社会现实关系疏远;技术是任务取向的(mission-oriented),与社会现实关系密切。 4、 从过程上看,科学发现的目标常常不甚明了,摸索性很强,偶然性较多;技术发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